拔长管身段的自行车手把竖管成型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198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拔长管身段的自行车手把竖管成型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零件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拔长管身段的自行车手把竖管成型法。
习用的自行车手把竖管,大致可分为一体锻造成型及由管体焊接成型两大类。前者因一体成型,故具有外观完整、强度坚实及无须再经表面处理等优点。但这种系将实心块料逐步冲锻出呈空心状的管身段及后头段。即以实心料块经空心冲锻处理后,必然产生极多的衍生废料,不仅浪费大量原料,而且导致厂家深受后续废料处理的困扰。后者则为在一管体两端分别焊接前头段及后头段,再经抛光、烤漆等表面处理而构成手把竖管。以这种方法成型的手把竖管。虽无废料衍生,但不仅成型时费工费时,而且结构强度较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产品外观完整、强度高,而且成型时可避免衍生大量废料、省时省工、成本低的拔长管身段的自行车手把竖管成型法。
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为将选定的料块配合第一公、母模进行竖管第一雏形体锻造成型;第一母模前、后端分别设有扩大槽口及锥形室;扩大槽口用于形成手把竖管前头段外壁形成两凸部;锥形室用于形成手把竖管管身段及后头段的雏形体;第一公模具有阶级杆柱,并于阶级杆柱的阶级部两侧设有较小的弧凸部,而于阶级杆柱前端延伸设有较小柱块;锻制时,将块料置于第一母模中,藉由第一公模阶级杆柱推挤料块,令料块经冲锻后即填满第一母模的模形孔,逐形成较短但已具手把竖管前头段形状竖管第一雏形体。
步骤二为将上述竖管第一雏形体置入第二公、母模中进行管身段拔长成型;第二母模形状与第一母模下部相同;第二公模具有长杆柱;长杆柱的直径与竖管第一雏形体上槽孔直径相对应;锻造时,将竖管第一雏形体置于第二母模中,藉由第二公模将竖管第一雏形体的中间实心部拔长形成具有预期管身段的竖管第二雏形体。
步骤三为将上述竖管第二雏形体置入第三公、母模进行后头段锻造成型;第三母模末端设有与竖管后头段形状相对应的模孔;将竖管第二雏形体侧向置于第三母模中,藉由第三公模使竖管第二雏形体后段冲锻后即填满第三母模的模孔,逐形成具有相连耳片及槽孔的后段头形状的竖管第三雏形体。
步骤四为在前头段外壁两凸部正端面分别钻设锁孔;截除竖管第三雏形体后头段槽孔的底部薄层状余料,使槽孔贯通后构成通孔,并于相连耳片切割开口槽,使相连耳片被切割成两耳片,最后在两耳片两侧钻设锁孔。
其中料块呈条块状,其所需用料可依照第一母模模形孔精确计算得出。
第一公模的阶级杆柱的直径须略小于料块的直径,令阶级杆柱挤压料块时可先将料块朝两侧方向侧分,以先形成手把竖管前头段外壁的两个凸部。
竖管第一雏形体上槽孔的底面须低于第二母模表面,并具有高度差S。
步骤三尚须藉助辅助公模、辅助凸块及推杆;辅助公模设有末端带扩孔的中心通孔;辅助凸块呈与辅助公模末端扩孔及中心通孔相对应的阶级状凸块;实施第三步骤时,先将辅助凸块塞装在辅助公模的末端,以竖管第二雏形体的槽孔侧向套在辅助公模外;并以推杆伸入辅助公模的中心通孔内并朝辅助公模末端顶推,以进行脱模。
在实施所述的步骤三时,在竖管第三雏形体的后段头槽孔的底部仍保留薄层状余料,以避免第三公模与第三母模直接接触。
由于本发明包括将料块配合第一公、母模进行竖管第一雏形体锻造成型;将竖管第一雏形体置入第二公、母模中,藉由第二公模将竖管第一雏形体的中间实心部拔长形成具有预期管身段的竖管第二雏形体;将竖管第二雏形体侧向置于第三母模中,藉由第三公模使竖管第二雏形体后段冲锻成具有相连耳片及槽孔的后段头形状的竖管第三雏形体;在前头段钻孔、截除余料、在后头段切割开口槽构成两耳片及在耳片两侧钻孔四道步骤。在成型制造自行车手把竖管时,不仅可保留习用锻造成型的产品外观完整、强度高的优点,而且由于是以拔长成型构成管身段取代习用的以实心块料逐步冲锻出呈空心状的管身段及可根据第一母模的模形孔精确计算所需用料,从而避免衍生大量废料、省时省工、成本低。


图1、为以本发明制造的自行车手把竖管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步骤一示意前视图。
图3、为本发明步骤一示意后视图。
图4、为本发明步骤二示意前视图。
图5、为本发明步骤二示意后视图。
图6、为本发明步骤三示意前视图。
图7、为本发明步骤三示意后视图。
图8、为本发明步骤三脱模示意图。
图9、为以本发明制造的自行车手把竖管半成品结构示意立体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的前、中、后分别为前头段11、管身段12及后头段13的自行车手把竖管1,其成型法包括四个步骤步骤一为将选定的铝材料块10配合第一公、母模21、22进行竖管第一雏形体10A锻造成型。如图2所示,第一母模22前、后端分别设有扩大槽口221及锥形室222。扩大槽口221用于形成手把竖管前头段11外壁形成两凸部111,锥形室222用于形成手把竖管管身段12及后头段13的雏形体。第一公模21具有阶级杆柱211,并于阶级杆柱211的阶级部两侧设有较小的弧凸部212,而于阶级杆柱211前端延伸设有较小柱块213。锻制时,将块料10置于第一母模22中。如图3所示,藉由第一公模21阶级杆柱211推挤料块10,令料块10经冲锻后即填满第一母模22的模形孔,逐形成较短但已具手把竖管前头段11形状竖管第一雏形体10A。
在上述步骤中,料块10呈条块状,其所需用料可依照第一母模22模形孔精确计算得出。第一公模21的阶级杆柱211的直径须略小于料块10的直径,以保证当阶级杆柱211一开始挤压料块10时,即可先将料块10朝两侧方向侧分,以先形成手把竖管前头段11外壁的两个凸部111,使挤压料块10过程更为顺利。
步骤二为将上述竖管第一雏形体10A置入第二公、母模31、32中进行管身段12拔长成型。如图4所示,第二母模32形状与第一母模22下部相同。第二公模31具有长杆柱311。长杆柱311的直径与雏形体10A上槽孔101A直径相对应。锻造时,将竖管第一雏形体10A置于第二母模32中,并令其上前头段11露出于第二母模32外。如图5所示,藉由与竖管第一雏形体10A上槽孔101A相对应的第二公模31的长杆柱311使竖管第一雏形体10A的中间实心部102A受挤压而拔长形成具有预期管身段12的竖管第二雏形体10B。
在上述步骤中,竖管第一雏形体10A上槽孔101A的底面103A须低于第二母模32表面,并具有高度差S,以保证当第二公模31推进时可顺利推拔出预期竖管管身段12的总长。
步骤三为将上述竖管第二雏形体10B置入第三公、母模41、42中,并藉助辅助公模43、辅助凸块44及推杆45进行后头段13锻造成型。如图6所示,第三母模42末端设有与竖管后头段13形状相对应的模孔421。辅助公模43设有带扩孔的中心通孔,并令扩孔位于末端。辅助凸块44外周呈与辅助公模43末端扩孔及中心通孔相对应的阶级状凸块。推杆45直径小于辅助公模43上中心通孔直径。锻造时,如图6所示,将辅助凸块44塞装在辅助公模42的末端,以竖管第二雏形体10B的槽孔101B侧向套在辅助公模43外,并将竖管第二雏形体10B侧向置于第三母模42中。如图7所示,藉由第三公模41及第三母模42的模孔421使竖管第二雏形体10B后段冲锻后即填满第三母模42的模孔421,逐形成具有相连耳片101C及槽孔102C的后头段13形状的竖管第三雏形体10C。然后,如图8所示,将推杆45伸入辅助公模43的中心通孔内并朝辅助公模43末端顶推,使如图9所示的竖管第三雏形体10C脱模。
在上述步骤中,在竖管第三雏形体10C的后段头13槽孔102C的底部仍保留薄层状余料103C,以避免因第三公模41与第三母模42发生直接接触而导致模具受损。
步骤四为将上述竖管第三雏形体10C局部修整;并在前头段11外壁两凸部111正端面分别钻设锁孔;截除竖管第三雏形体10C后头段13槽孔102C的底部薄层状余料103C,使槽孔102C贯通后构成通孔131,并于相连耳片101C切割开口槽132,使相连耳片101C被切割成两耳片133,最后在两耳片133两侧钻设锁孔134,便制造成型成如图1所示的自行车手把竖管1。
在上述步骤中,前头段11藉助锁固件及锁合片锁固于自行车手把上。以后段头13的截除底部薄层状余料103C后构成的通孔131套装在自行车竖管上,并藉助螺装在两耳片133锁孔134的螺栓将后头段13与自行车竖管锁固连接。
依本发明成型制造自行车手把竖管时,不仅可保留习用锻造成型的产品外观完整、强度高的优点,而且由于是以拔长成型构成管身段12取代习用的以实心块料逐步冲锻出呈空心状的管身段及可根据第一母模的模形孔精确计算所需用料,从而避免衍生大量废料、省时省工、成本低。
权利要求
1.一种拔长管身段的自行车手把竖管成型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为将选定的料块配合第一公、母模进行竖管第一雏形体锻造成型;第一母模前、后端分别设有扩大槽口及锥形室;扩大槽口用于形成手把竖管前头段外壁形成两凸部;锥形室用于形成手把竖管管身段及后头段的雏形体;第一公模具有阶级杆柱,并于阶级杆柱的阶级部两侧设有较小的弧凸部,而于阶级杆柱前端延伸设有较小柱块;锻制时,将块料置于第一母模中,藉由第一公模阶级杆柱推挤料块,令料块经冲锻后即填满第一母模的模形孔,逐形成较短但已具手把竖管前头段形状竖管第一雏形体。步骤二为将上述竖管第一雏形体置入第二公、母模中进行管身段拔长成型;第二母模形状与第一母模下部相同;第二公模具有长杆柱;长杆柱的直径与竖管第一雏形体上槽孔直径相对应;锻造时,将竖管第一雏形体置于第二母模中,藉由第二公模将竖管第一雏形体的中间实心部拔长形成具有预期管身段的竖管第二雏形体。步骤三为将上述竖管第二雏形体置入第三公、母模进行后头段锻造成型;第三母模末端设有与竖管后头段形状相对应的模孔;将竖管第二雏形体侧向置于第三母模中,藉由第三公模使竖管第二雏形体后段冲锻后即填满第三母模的模孔,逐形成具有相连耳片及槽孔的后段头形状的竖管第三雏形体。步骤四为在前头段外壁两凸部正端面分别钻设锁孔;截除竖管第三雏形体后头段槽孔的底部薄层状余料,使槽孔贯通后构成通孔,并于相连耳片切割开口槽,使相连耳片被切割成两耳片,最后在两耳片两侧钻设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长管身段的自行车手把竖管成型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块呈条块状,其所需用料可依照第一母模模形孔精确计算得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拔长管身段的自行车手把竖管成型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公模的阶级杆柱的直径须略小于料块的直径,令阶级杆柱挤压料块时可先将料块朝两侧方向侧分,以先形成手把竖管前头段外壁的两个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拔长管身段的自行车手把竖管成型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管第一雏形体上槽孔的底面须低于第二母模表面,并具有高度差S。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拔长管身段的自行车手把竖管成型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尚须藉助辅助公模、辅助凸块及推杆;辅助公模设有末端带扩孔的中心通孔;辅助凸块呈与辅助公模末端扩孔及中心通孔相对应的阶级状凸块;实施第三步骤时,先将辅助凸块塞装在辅助公模的末端,以竖管第二雏形体的槽孔侧向套在辅助公模外;并以推杆伸入辅助公模的中心通孔内并朝辅助公模末端顶推,以进行脱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拔长管身段的自行车手把竖管成型法,其特征在于在实施所述的步骤三时,在竖管第三雏形体的后段头槽孔的底部仍保留薄层状余料,以避免第三公模与第三母模直接接触。
全文摘要
一种拔长管身段的自行车手把竖管成型法。为提供一种产品外观完整、强度高,成型时可避免衍生大量废料、省时省工、成本低的自行车手把成型法,提出本发明,它包括将料块置于公、母模进行雏形体锻造成型;将前述雏形体置入公、母模中,拔长实心部构成具有管身段的雏形体;将前述雏形体置于母模中,使冲锻成后头段具有相连耳片及槽孔的雏形体;在前头段钻孔、截除余料、在后头段切割开口槽构成两耳片及在耳片两侧钻孔四道步骤。
文档编号B21C23/08GK1247109SQ9811767
公开日2000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7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7日
发明者高正贤 申请人:高正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