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毛刺组合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2236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去毛刺组合刀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削刀具,特别是用于去除石油、天然气钻探用的钻杆起始端的内螺纹毛刺。
石油工业中石油、天然气钻探所用的钻杆是由钻杆管体两端磨擦焊焊接上内、外螺纹接头后组成的,是油井管中生产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重复使用率高的管种。根据API标准(即美国石油学会标准,为国际上通用的油管、套管及其它石油开采器材的使用和制造标准)规定在钻杆接头的加工中,除了车削内、外倒角、密封平面以及车削螺纹外,为确保螺纹加工质量和便于油田使用,还需去除螺纹起始端部的毛刺。现有技术中的螺纹配备的刀具如图3示,其中2为镗孔刀,3为倒角车端面刀,4为粗车刀,5为精车刀,均不具备车削毛刺的功能,而去除螺纹起始端部毛刺更加困难。中国专利申请97231182.3提供了一种“去毛刺多用途刀片”,是用于去除油、套管螺纹加工中由于其齿顶不完整部分造成的毛刺,不适合用于消除钻杆内螺纹起始端的毛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得到一种去除螺纹毛刺的刀具,可以去除钻杆起始端的内螺纹毛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去毛刺组合刀具,它包括至少有一个直边切削刃的去毛刺刀片6,该去毛刺刀片6固定在车螺纹最后一道工序所用刀具5的固定头上,去毛刺刀片6与刀具5的刀尖距离为1=0.65d~0.96d,d为内螺纹的最小孔径,去毛刺刀片6的切削刃与工件轴线的夹角为α=β1+30°~β1+60°,β1为螺纹齿形侧角。
去毛刺刀片6为对称的四边形。
去毛刺刀片6与刀具5的刀尖的连线通过被加工工件的圆心。
以下结合附图和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图1为钻杆的螺纹部分示意图。
图2为被切削螺纹及毛刺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螺纹加工的刀具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去毛刺刀片6形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去毛刺组合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
图1中I去除毛刺后的局部放大图。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所去除的毛刺位于内螺纹起始端,在螺纹齿壁面与倒角面的交线上(见
图1、2),1为毛刺,β1、β2为螺纹齿形侧角。由于现有的螺纹加工配备的刀具已占用了仅有的四个刀位(如图3),修毛刺刀具已无刀位供安装,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是对车螺纹最后一道工序所用的精车刀5的镗头上进行改进,得到一个车丝与修毛刺兼顾的组合镗头,如图4所示,修毛刺刀片6为夹角为75°的菱形刀片,该刀片的刀杆为一左偏刀杆,安装在刀具5的镗头上,即将修毛刺刀片6与车丝镗头进行组合得到如图5所示的去毛刺组合刀具,其中修毛刺刀片6的刀尖与车丝刀的刀尖距离为l=0.65d~0.96d,d为内螺纹的最小孔径,去毛刺刀片6的切削刃与工件轴线的夹角为α=β1+30°-β1+60°,β1为螺纹齿形侧角,如α<β1+30°,会将毛刺压导,而没有去除毛刺;如α>β1+60°,则会损伤孔口。
车削毛刺过程为用车丝刀5进行螺纹车削后,将主轴反转,用修毛刺刀6的直边切削刃沿毛刺存在的轨迹按毛刺的螺距进行反向螺纹倒角切削,即可快速、彻底地切除内螺纹起始端的毛刺,图6为消除毛刺后
图1中I的放大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将原来的单独车丝镗头改造成镶嵌式的车丝、修毛刺组合镗头,可以在不损坏完整螺纹的前提下用极短的时间彻底消除毛刺,大大提高了螺纹的加工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去毛刺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有一个直边切削刃的去毛刺刀片6,该去毛刺刀片6固定在车螺纹最后一道工序所用刀具5的固定头上,去毛刺刀片6与刀具5的刀尖距离为1=0.65d~0.96d,d为内螺纹的最小孔径,去毛刺刀片6的切削刃与工件轴线的夹角为α=β1+30°~β1+60°,β1为螺纹齿形侧角。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去毛刺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毛刺刀片6为对称的四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去毛刺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去毛刺刀片6与刀具5的刀尖的连线通过被加工工件的圆心。
专利摘要一种去毛刺组合刀具,它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直边切削刃的去毛刺刀片6,该去毛刺刀片6固定在车螺纹最后一道工序所用刀具5的固定头上,去毛刺刀片6与刀具5的刀尖距离为1=0.65d~0.96d,d为内螺纹的最小孔径,去毛刺刀片6的切削刃与工件轴线的夹角为α=β
文档编号B23B5/16GK2347704SQ9820738
公开日1999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31日
发明者金瑞庭, 周振云, 朱盛林 申请人:宝山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