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盖多级复合气压反向成型模及成型方法_2

文档序号:82915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与采用多道工序加工的罐盖加工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多道工序集中到一个成型模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罐盖冲压时加工工序多,加工成本高的问题。
[0008]作为优选,下模芯内设有限制下模内芯座上下滑动距离的凸圈,打盖圈与上模芯固定轴及凸凹模之间、压边圈与下模芯及凹模之间均设有限位结构。凸圈及限位机构用于限定模具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模具部件在工作时移动的极限位置能够满足罐盖的技术要求或模具的工作要求。
[0009]作为优选,活塞体与上模腔之间、打盖圈与上模芯固定轴及上模座之间、下模内芯座与下模座之间、压边圈与下模芯及下模座之间均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用于对各个气室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漏气。
[0010]作为优选,上模芯下端的外沿设有凸起的罐盖埋头筋成型凸模,下模芯与下模内芯之间设有与罐盖埋头筋对应的空腔,下模内芯的外径小于埋头筋成型凸模的内径,下模芯上端的内侧面设有与罐盖钩边结构适配的锥面,上模芯、下模芯及下模内芯配合构成罐盖埋头筋成型机构。
[0011]作为优选,上模芯与上模芯固定轴之间设有上模芯调整板,下模内芯与下模内芯座之间设有下模内芯调整板,所述凸凹模与上模座之间设有垫板。调整板及垫板用于微调模具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模具适合不同厚度的罐盖材料或补偿模具长期使用引起的磨损。
[0012]作为优选,上模芯固定轴外侧的活塞体与上模座之间设有调节圈,所述调节圈包括内调节圈及外调节圈,内外调节圈与上模芯固定轴及上模板之间均设有密封圈;压边圈与下模座之间设有导向环,凹模与压边圈之间设有凹模调节板。内外调节圈及调节板用于微调模具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模具适合不同厚度的罐盖材料或补偿模具长期使用引起的磨损;导向环用于提高压边圈的移动精度,确保罐盖的成型质量;密封圈对压料气室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漏气。
[0013]作为优选,限位圈的下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内凸环,内凸环的内径与卸料圈的外径相适配,卸料圈的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内凸环,外凸环的外径与限位圈的内径相适配,外凸环位于内凸环的上方,内外凸环配合构成所述的防止卸料圈脱出的防脱结构。防脱结构用于限定卸料圈的最低位置。
[0014]作为优选,罐盖埋头筋成型凸模内侧的上模芯下端面设有凹腔,吸盖气孔设置在所述凹腔的底部,下模内芯上与所述凹腔上下对应地设有凹面。凹腔用于增大吸气面积,使上模芯可靠地吸住罐盖。
[0015]作为优选,罐盖多级复合气压反向成型模上设有吹盖装置,吹盖装置固定在下模板上,吹盖装置上设有吹盖气嘴,吹盖气嘴位于上下模结合处的外侧。吹盖装置用于将冲压完成从上模落下的罐盖中模具中吹出,以便进行下一个罐盖的冲压。
[0016]作为优选,下模内芯座的底部固定有振动装置。振动装置可以给下模内芯座施加振动力,使下模内芯向上移动挤压罐盖材料时,模具与罐盖材料之间产生时紧时松的技术效果,这样相当于模具对罐盖材料进行分步多次挤压,可以显著减少一次性拉伸产生的罐盖材料变薄量,尤其是对于罐盖埋头筋内侧这一变形相对比较大的位置,其效果更为明显,这种边振动边挤压的方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罐盖加工并达到与多次拉伸相当的技术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罐盖多次拉伸方式加工工序多,加工成本高的问题。
[0017]前述罐盖多级复合气压反向成型模的罐盖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罐盖材料置于上下模之间,上模高压气室、压料气室及压边气室内均充入气体,上模的打盖圈及上模芯向下移动处于低点,下模的压边圈向上移动处于高点,吸盖气室与下模高压气室处于无压(与大气连通)状态。
[0018]b.上模下行,凸凹模及压边圈与罐盖材料接触并夹紧固定罐盖材料,上模继续下行,卸料圈在下模的凹模挤压下压缩弹性顶杆后停止移动,压边圈受上模的凸凹模挤压向下移动,凸凹模下端口的上切刃与凹模上端口的下切刃共同作用切断罐盖材料完成罐盖的落料工作。
[0019]c.上模继续下行,打盖圈的下端面与下模芯的上端面共同作用夹持固定罐盖材料并在在罐盖上形成上弧面,凸凹模继续推动压边圈向下移动并挤压罐盖材料的外缘形成外翻边,上模芯向下移动,上模芯上的罐盖埋头筋成型凸模挤压罐盖材料使其形成罐盖钩边结构。
[0020]d.上模下行到达下止点后转为向上移动,上模芯随上模向上移动,在压料气室内的压力作用下,打盖圈的下端面与下模芯的上端面继续夹持罐盖,下高压气室充气推动下模内芯上升,将罐盖材料中部反向压入上模芯内,与罐盖埋头筋成型凸模配合使罐盖材料上形成罐盖埋头筋结构。
[0021]e.下模高压气室停止进气并卸压,同时对吸盖气室抽气使上模芯的吸盖气孔处产生负压,吸住罐盖。
[0022]f.上模继续上行,停止对吸盖气室抽气并将吸盖气室与大气连通,罐盖从上模落下,同时吹盖气嘴对罐盖吹气,将罐盖从模具中吹出,完成一个罐盖的成型循环。
[0023]作为优选,下模内芯座的底部固定有振动装置,当下高压气室充气推动下模内芯上升时,振动装置工作,通过下模内芯座对下模内芯施加轴向的振动力,当下模高压气室停止进气时,振动装置停止工作。
[00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罐盖冲压时局部材料变薄严重,需采用较大厚度的材料制作罐盖,产生很大的浪费的问题以及现有技术的罐盖冲压时加工工序多、加工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罐盖成型模及罐盖成型方法冲压时材料变形量少,材料成本低且可以一次性完成多道工序实现罐盖成型,加工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发明罐盖多级复合气压反向成型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罐盖材料进入上下模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模具下料工作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模具完成罐盖正向拉伸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模具在上模上行时,完成反向拉伸成型埋头筋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模具完成罐盖成型开模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模具完成罐盖成型并出盖,准备进行下一次成型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的一种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3的一种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4的一种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图5的一种局部结构放大不意图;
图12是图6的一种局部结构放大不意图;
图13是图7的一种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下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是罐盖的一种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压料气道,2.吸盖气道,3.上模高压气道,4.上模高压气室,5.密封圈,
6.上模板,7.外调节圈,8.上模芯固定轴,9.上模座,10.垫板,11.打盖圈,12.弹性顶杆,13.限位圈,14.上模芯调整板,15.卸料圈,16.上模芯,17.防脱结构,18.凸凹模,19.压料气室,20.吸盖气室,21.内调节圈,22.活塞体,23.凹腔,24.埋头筋成型凸模,25.上弧面,26.外翻边,27.钩边结构,28.埋头筋结构,29.凹面,30.罐盖材料,31.凹模,32.下模内芯,33.下模内芯调整板,34.压边圈,35.压边气室,36.下模板,37.压边气道,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