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弯曲的固定支架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55512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弯曲的固定支架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箱体固定支架成型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双弯曲的固定支架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三行玉米机前桥箱体固定支架焊装在玉米机前桥的管梁上,主要作用是紧固安装玉米机的箱体,支撑并承载箱体的重量,以实现玉米机整体的载重均衡稳定,保证箱体及玉米机在承载过程中的稳定性。
[0003]箱体固定支架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分三道工序进行加工,其先采用单点剪板机实施工序一下料加工,接着采用单动四柱两梁液压机实施工序二弯曲成型加工,最后采用单动四柱两梁液压机实施工序三成型角度整形加工。使用传统生产工艺,工序二弯曲成型所使用的模具结构复杂,生产耗时长,关键是由于产品坯料变形较大容易造成其内部微裂纹而影响产品性能,因此产品的质量一直存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优化现有生产工艺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双弯曲的固定支架成型模具。
[000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双弯曲的固定支架成型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成型凸模固定安装在上模上,成型凹模固定安装在下模上,其特征在于,
[0007]所述成型凸模分为第一和第二成型凸模;
[0008]所述成型凹模分为第一和第二成型凹模,成型凹模上设有定位板;
[0009]第一成型凸模与第一成型凹模形成第一次弯曲加工型腔,第二成型凸模与第二成型凹模形成第二次弯曲加工型腔,第一次弯曲加工型腔两直边夹角大于第二次弯曲加工型腔两直边夹角。
[0010]第一和第二成型凸模并列相邻固定安装在上模上,第一和第二成型凹模并列相邻固定安装在下模上。
[0011]成型凸模为V型凸头结构,成型凹模中部为V型凹槽结构;第一成型凸模与第一成型凹模形成第一 V型加工型腔,第二成型凸模与第二成型凹模形成第二 V型加工型腔,第一V型加工型腔两直边夹角大于第二 V型加工型腔两直边夹角。
[0012]所述第一成型凹模和第二成型凹模在同一侧边不同位置上设有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模具能使坯料在成型工序中保证稳定的成型角度及翻折高度,使坯料成型过程稳定,保证了箱体固定支架外观形状规整及强度性能稳定。
[0015]2.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模具能用双工位组合法使一个坯料用级进方式在两个不同的弯曲工位上分步完成不同位置的弯曲成型,能提升生产节拍、加大产能、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下模部分A向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固定支架经一次弯曲成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固定支架经二次弯曲成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模柄1,上模板2,导套3,上垫板4,第一成型凸模5,第二成型凸模6,第二定位板7,第一定位板8,第二成型凹模9,第一成型凹模10,导柱11,下模板12,箱体固定支架13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参见图1一图4。
[0023]一种双弯曲的固定支架成型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成型凸模固定安装在上模上,成型凹模固定安装在下模上,所述上模从上至下包括依次紧固连接的模柄1、上模板2、上垫板4和成型凸模,成型凸模分为第一成型凸模5和第二成型凸模6 ;成型凹模上设有定位板;
[0024]第一成型凸模5与第一成型凹模10形成第一次弯曲加工型腔,第二成型凸模6与第二成型凹模9形成第二次弯曲加工型腔,第一次弯曲加工型腔两直边夹角大于第二次弯曲加工型腔两直边夹角。
[0025]第一和第二成型凸模并列相邻固定安装在上模上,第一和第二成型凹模并列相邻固定安装在下模上。
[0026]成型凸模为V型凸头结构,成型凹模中部为V型凹槽结构;第一成型凸模5与第一成型凹模10形成第一 V型加工型腔,第二成型凸模6与第二成型凹模9形成第二 V型加工型腔,第一 V型加工型腔两直边夹角大于第二 V型加工型腔两直边夹角。
[0027]所述第一成型凹模10和第二成型凹模9在同一侧边不同位置上设有第一定位板8和第二定位板7
[00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0029]以山东巨明机械的新一代三行玉米机前桥的箱体固定支架为例,箱体固定支架是由14.0mm厚的热轧板经冲压加工制成,在下料工序后便可用于成型模具的加工:
[0030]第一步,将本实用新型模具,安装在单点开式汽动100Τ压力机上。
[0031]第二步,如图2所示,将下料工序后的箱体固定支架13前端面紧靠在第一定位板8的前端面,并使箱体固定支架13横向水平放置在第一成型凹模10的上方。
[0032]第三步,开动压力机对箱体固定支架13进行第一次弯曲成型加工,第一成型凸模5向下运动,箱体固定支架13随着第一成型凸模5向下运动,直到箱体固定支架13的下表面接触到第一成型凹模10的内腔型面为止,使箱体固定支架13在第一成型凸模5和第二成型凹模10之间的型腔内完成第一次弯曲成型,达到两端翻起直边的夹角为134.8° -135.2°,经过第一次成型后,工件的结构如图3所示。
[0033]第四步,压力机上工作台面及第一成型凸模5回位,用长镊子取出箱体固定支架13ο
[0034]第五步,如图2所示,将完成第一次弯曲成型工序后的箱体固定支架13前端面紧靠在第二定位板7的前端面,并使箱体固定支架13横向水平放置在第二成型凹模9的上方;将另一件下料工序后的箱体固定支架13前端面紧靠在第一定位板8的前端面,并使箱体固定支架13横向水平放置在第一成型凹模10的上方。
[0035]第六步,开动压力机对箱体固定支架13进行第二次弯曲成型加工,第二成型凸模6向下运动,箱体固定支架随着第二成型凸模6向下运动,直到箱体固定支架的下表面接触到第二成型凹模9的内腔型面为止,使箱体固定支架在第二成型凸模6和第二成型凹模9之间的型腔内完成第二次弯曲成型,达到翻起端部直边与中部直边的夹角为89.8° —90.2°,经过第二次成型后,工件的结构如图4所示;与此同时,在第一个弯曲工位的另一件箱体固定支架与本次操作“第三步”所述相同,完成第一次弯曲成型,工件的结构如图3所示。
[0036]第七步,压力机上工作台面、第二成型凸模5及第二成型凸模6回位,用长镊子取出箱体固定支架并放入物料箱内、取出箱体固定支架并放入第二个弯曲工位上。
[0037]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三行玉米机前桥“刀”字形箱体固定支架成型模具制作的箱体固定支架弯曲成型变形小,有效避免出现破裂;其外形尺寸稳定,两侧翻起直边与中间直边的夹角分别为135° ±0.2°和90° ±0.2°,并且弯曲后翻折面高度尺寸可稳定为55.9±0.2mm和121±0.2mm,整体外形的一致性规整,可持续稳定的确保箱体固定支架达到产品图纸的设计要求。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产能。
[0038]由之前的每次用单工位成型出一件产品优化为现在的每次用双工位组合法使一个坯料用级进方式在两个不同的弯曲工位上分步完成不同位置的弯曲成型,即每次操作可制出一件弯曲成型完毕的产品,使生产工序二弯曲成型由原来的采用单动四柱两梁液压机转变成采用单点开式汽动100T压力机。单件产品单班产能由2040件提升为4360件,单班产能提升了 113.7%。
【主权项】
1.一种双弯曲的固定支架成型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成型凸模固定安装在上模上,成型凹模固定安装在下模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凸模分为第一和第二成型凸模; 所述成型凹模分为第一和第二成型凹模,成型凹模上设有定位板; 第一成型凸模(5)与第一成型凹模(10)形成第一次弯曲加工型腔,第二成型凸模(6)与第二成型凹模(9)形成第二次弯曲加工型腔,第一次弯曲加工型腔两直边夹角大于第二次弯曲加工型腔两直边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弯曲的固定支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成型凸模并列相邻固定安装在上模上,第一和第二成型凹模并列相邻固定安装在下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弯曲的固定支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成型凸模为V型凸头结构,成型凹模中部为V型凹槽结构;第一成型凸模(5)与第一成型凹模(10)形成第一 V型加工型腔,第二成型凸模(6)与第二成型凹模(9)形成第二 V型加工型腔,第一 V型加工型腔两直边夹角大于第二 V型加工型腔两直边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弯曲的固定支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凹模(10)和第二成型凹模(9)在同一侧边不同位置上设有第一定位板(8)和第二定位板(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弯曲的固定支架成型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成型凸模固定安装在上模上,成型凹模固定安装在下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凸模分为第一和第二成型凸模;所述成型凹模分为第一和第二成型凹模,成型凹模上设有定位板;第一成型凸模与第一成型凹模形成第一次弯曲加工型腔,第二成型凸模与第二成型凹模形成第二次弯曲加工型腔,第一次弯曲加工型腔两直边夹角大于第二次弯曲加工型腔两直边夹角。本实用新型能将坯料在弯曲成型时的角度和结合面大小进行合理调节,使坯料成型过程稳定,保证了箱体固定支架外观形状规整及强度性能稳定。
【IPC分类】B21D37-10
【公开号】CN204564932
【申请号】CN201520136733
【发明人】邹函滔
【申请人】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