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叉热锻组合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4879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拔叉热锻组合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拔叉热锻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拔叉热锻组合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拔叉是一种汽车起动机上不可缺少的部件,它与单向器、电磁开关及拨叉销相连,滑块位置卡住单向器,开口位置勾住电磁开关,中间孔装有拨叉销形成杠杆,通过电磁开关上下吸合而拨动单向器上下运动,以达到单向器齿头与发动机飞轮咬合及分离的目的。拔叉通常是通过棒料模锻而成,具体做法是将棒料加热,带棒料整体变红后,放置于预锻模具上进行初步锻压,然后再将锻压后坯料放入终锻模进行成型锻压。
[0003]现有技术中,高温棒料由人工夹持放置在预锻模中,并经过定位调整后开始锻压。由于模具中的分型块为凸起结构,棒料容易滚动,导致定位时间较长,降低了加工效率;此外,棒料的温度降低,影响锻压质量。
[0004]中国专利号:ZL201420694650.6,授权公告日:2015年4月29日,该专利方案公开了一种曲轴热模锻平面分模预锻下模具,在模具上开设有前端主轴颈形凹腔、后端主轴颈形凹腔、曲轴臂形凹腔、主轴颈形凹腔、连杆拐形腔凸、主轴颈形腔凸、连杆颈形凹腔,其特征是在各连杆拐形腔凸5上以主轴颈中心线为中心开设有圆弧形凹槽。该申请案通过多个圆弧形凹槽架设棒料,凹槽所在部位也为零件一部分,为专用型模具,不适于拔叉类零件的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0005]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制造拔叉时棒料在预锻模具中放置不稳、定位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拔叉热锻组合下模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预锻分型块上设置圆弧槽,实现了棒料的自动定位,而且不影响拔叉自身的结构形状,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拔叉热锻组合下模具,包括模具座、预锻模和终锻模,所述预锻模和终锻模平行设置在模具座上,所述预锻模主要由预锻型腔和预锻分型块组成,预锻分型块设置在预锻型腔的一端,使零件形成叉口 ;在预锻分型块顶部设置有圆弧槽,该圆弧槽的轴线位于预锻分型块的中截面上,且圆弧槽沿预锻分型块的长度方向设置。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圆弧槽贯穿预锻分型块的内侧端面。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终锻模主要由终锻型腔和终锻分型块组成,所述终锻分型块设置于终锻型腔一端。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预锻模和终锻模上表面突出于模具座上表面。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模具座上设置有固定孔。
[0014]3.有益效果
[0015]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I)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拔叉热锻组合下模具,由预锻模和终锻模组成,工件换模方便,预锻加工后无需更换机床便可进行终锻加工,使用方便,减少了模具更换时间;
[0017](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拔叉热锻组合下模具,在预锻分型块顶部设置有圆弧槽,该圆弧槽的轴线位于预锻分型块的中截面上,且圆弧槽沿预锻分型块的长度方向设置,摆放的棒料自动滚入圆弧槽内定位,所摆放棒料不会发生偏斜转动现象,减少了工人的定位时间,提尚了广品质量和加工效率;
[0018](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拔叉热锻组合下模具,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拔叉热锻组合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A的截面示意图。
[0021]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模具座;2、预锻模;3、预锻型腔;4、预锻分型块;5、圆弧槽;6、终锻模;7、终锻型腔;8、终锻分型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23]实施例1
[0024]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拔叉热锻组合下模具,包括模具座1、预锻模2和终锻模6,其中,模具座I上设置有固定孔,可通过螺栓将模具座I固定;预锻模2和终锻模6平行设置在模具座I上。预锻模2主要由预锻型腔3和预锻分型块4组成,预锻分型块4设置在预锻型腔3的一端,使零件形成叉口,以便加工出拔叉的两个叉头;在预锻分型块4顶部设置有圆弧槽5,该圆弧槽5的轴线位于预锻分型块4的中截面上,且圆弧槽5沿预锻分型块4的长度方向设置。为了能够摆放整个棒料,使圆弧槽5贯穿预锻分型块4的内侧端面,棒料可由圆弧槽5和预锻型腔3柄部承托。摆放的棒料自动滚入圆弧槽5内定位,所摆放棒料不会发生偏斜转动现象,减少了工人的定位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
[0025]本实施例中的终锻模6与预锻模2结构类似,主要由终锻型腔7和终锻分型块8组成,终锻分型块8设置于终锻型腔7 —端,并将终锻型腔7 —端分隔开。上述的预锻模2和终锻模6上表面均突出于模具座I上表面,使其能够与上模配合,便于锻压。
[0026]在使用时,将加热后的棒料通过机械手送至预锻模2上方,并放置在预锻模2中,由于棒料为圆形,在自身重力下,棒料滚动至圆弧槽5的底部中心位置,棒料的轴线方向与圆弧槽5轴线方向自动对齐,当上模具下压成型时,棒料在竖直方向被挤压变形,材料向预锻型腔3内填充,形成初锻坯料;将一定温度的初锻坯料反向放入终锻模6,由于初锻坯料已有所要加工拔叉的基本形状,能够与终锻模6相配合,进行精整成型锻压。采用本实用新型模具进行拔叉加工时,实现了棒料的自动定位,而且不影响拔叉自身的结构形状,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0027]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拔叉热锻组合下模具,包括模具座(I)、预锻模(2)和终锻模¢),所述预锻模(2)和终锻模(6)平行设置在模具座(I)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锻模(2)主要由预锻型腔(3)和预锻分型块(4)组成,预锻分型块(4)设置在预锻型腔(3)的一端,使零件形成叉口;在预锻分型块(4)顶部设置有圆弧槽(5),该圆弧槽(5)的轴线位于预锻分型块(4)的中截面上,且圆弧槽(5)沿预锻分型块(4)的长度方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拔叉热锻组合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槽(5)贯穿预锻分型块(4)的内侧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拔叉热锻组合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终锻模(6)主要由终锻型腔(7)和终锻分型块(8)组成,所述终锻分型块(8)设置于终锻型腔(7) —端。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拔叉热锻组合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锻模(2)和终锻模(6)上表面突出于模具座(I)上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拔叉热锻组合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座(I)上设置有固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拔叉热锻组合下模具,属于拔叉热锻模具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模具座、预锻模和终锻模,所述预锻模和终锻模平行设置在模具座上,所述预锻模主要由预锻型腔和预锻分型块组成,预锻分型块设置在预锻型腔的一端,使零件形成叉口;在预锻分型块顶部设置有圆弧槽,该圆弧槽的轴线位于预锻分型块的中截面上,且圆弧槽沿预锻分型块的长度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预锻分型块上设置圆弧槽,实现了棒料的自动定位,而且不影响拔叉自身的结构形状,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IPC分类】B21J13/02
【公开号】CN204817869
【申请号】CN201520574868
【发明人】程圣群, 夏大亭
【申请人】马鞍山市长冶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