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侧围合装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49527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汽车侧围合装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设备,特别涉及汽车侧围合装工装。
【背景技术】
[0002]汽车主体结构零部件在焊接完成后会到达总拼工位,其中侧围和底盘的拼接很重要。通常主流的做法是机器人拼装,然后在有些特殊工况下环境精度无法达到机器人的工作要求,这时候需要人工参与。侧围合装工作是一种能够在取料点取出侧围,再通过精确定位的方式使侧围和底盘完成拼接。这种侧围机械手与其他搬运夹具相比的优点是:增加了工装的功能、有压紧翻边功能、拼接有倒向装置;缺点就是结构复杂、重量偏重。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侧围合装工装,解决侧围和底盘的拼接问题,精确定位,翻边固定。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汽车侧围合装工装,其包括,底座,包括两个基座及其之间的连杆;所述两个基座上端面沿长度方向设导轨,导轨上设滑块;两连接座,分别连接于所述底座上导轨的滑块上;连接座上端面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固定孔;安装架,其包括,两固定座,其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连接座固定孔配合的定位销,并以此固定于所述连接座定位固定孔上;两固定座前端设定位销;两立柱,分别设置于两固定座上;底部横杆,设置于两立柱上端,底部横杆对应汽车侧围前、后门下沿裙边设置至少两个靠位块;两立杆,设置于所述底部横杆上,并分别对应汽车侧围B柱、C柱;中部框架,包括两根分别水平设置于两立杆中部的第一、第二横杆及位于汽车侧围A柱侧、连接于第一、第二横杆之间的支杆;所述第一横杆对应汽车侧围前、后门下沿裙边上端面设置四个第一翻边装置,该四个第一翻边装置分别依次对应汽车侧围A、B柱之间、B柱与前、后门下沿裙边的前、后交界处及汽车侧围B、C柱之间;第二横杆上设置对应汽车侧围A柱的第一翻边装置;上部横杆,水平设置于两立杆上部,上部横杆上设有两个安装于两连杆上、可抵靠汽车侧围前、后门上沿裙边的夹持块;两夹紧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部框架支杆及对应汽车侧围B柱的立杆上,两夹紧装置对应汽车侧围B柱;两个第二翻边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部框架支杆及对应汽车侧围C柱的立杆上,两夹紧装置对应汽车侧围A、C柱;两个定位销,一个定位销设置于所述中部框架第一横杆对应汽车侧围A柱的端部,另一个定位销设置于所述对应汽车侧围B柱的立杆上;水平调整机构,设置于所述上部横杆上,其包括,可沿上部横杆移动的下固定座;支撑杆,设置于下固定座上;上固定座,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上端,上固定座与上部横杆垂直布置;活动座,滑设于所述上固定座上。
[0006]进一步,还设有气缸及气控阀;其中,气缸设置于所述两固定座上的两立柱侧面,气控阀设置于气缸下方的所述两连接座侧面。
[0007]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三翻边装置,设置于所述底部横杆靠近汽车侧围后轮毂包尾侧端部。
[0008]优选的,所述的第三翻边装置包括,固定板,其上部固定于所述底部横杆;一伸缩气缸,其缸体固定于固定板一侧面,其活塞杆向上设置;活动支架,其包括,一底板,其下端面连接于所述伸缩气缸活塞杆端部;一固定架,呈U形,其中部连接于所述底板上端面一侦牝其两端部斜向下延伸形成固定部;一支撑架,其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上端面另一侧即固定架旁,另一端斜向上延伸并向固定架侧弯折形成固定部,固定部上固定于一导向块,该导向块相对于固定架的一侧面中部凸设一带腰形孔的导向部,导向部两侧的导向块侧面形成不同高度的台阶面;一翻边气缸,其缸体上部两侧通过连接螺栓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两固定部;一轨道支架,包括两侧板,侧板呈Z形,包括前端部、自前端部延伸、弯折形成中部连接部及自中部连接部延伸形成后端部,其中,两侧板前端部、前端部外侧以及后端部分别由连接轴连接,并分别套设一滚轮,且,中部连接部还设导柱,该导柱穿设于所述支撑架导向块侧面中部的导向部腰形孔内;两侧板相对翻边气缸侧设连扳,连扳上设连接轴与翻边气缸活塞杆端部活动连接;所述滚轮沿支撑架导向块上的导向部及台阶面滚动;一压紧头,连接于所述活动支架的导向块上端部。
[0009]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翻边装置包括,底板及其两侧板,底板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横杆;一气缸,其缸体通过一转轴活动连接于两侧板之间,其活塞杆向两侧板内侧;一连杆,其一端连接所述气缸活塞杆端部;一摆杆,呈V形,其中部通过一转轴活动连接于两侧板之间,摆杆一端枢轴连接于连杆另一端;一推杆,其杆身中部开设腰形孔,腰形孔内穿设一导柱,导柱两端连接两侧板内侧;推杆一端枢轴连接于摆杆另一端,推杆另一端设置一压紧头。
[0010]优选的,所述的第二翻边装置包括,一固定架,其一端连接于中部框架支杆或立杆,另一端固定两侧板,所述侧板呈倒V形;一气缸,其缸体通过一转轴活动连接于两侧板之间,其活塞杆向两侧板内侧;一摆杆,呈V形,其中部通过一转轴活动连接于所述气缸活塞杆端部,摆杆一端枢轴连接于侧板一端,另一侧设置一压紧头。
[0011]优选的,所述的夹紧装置包括,一连接座,其一端连接于中部框架支杆或立杆,另一端固定两侧板,所述侧板一侧连接连接座,另一侧向上倾斜;一气缸,其缸体通过连接板固定于连接座外侧,其活塞杆伸入两侧板内侧;一连接杆,呈T形,其中部枢轴连接气缸活塞杆端部,连接杆下端部枢轴连接连接座侧板倾斜侧端部,连接杆上端部设凹槽;一推杆,呈倒V形,其一端插入所述连接杆上端部凹槽,并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于该连接杆;一摆杆,主要由两个呈倒V形的侧板组成,其一端通过一转轴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座的一端,所述推杆另一端插入摆杆中部两侧之间并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于摆杆中部,摆杆另一侧侧板侧面凸设一连接部;一安装板,其中部开设通孔,安装板两侧向上弯折,且侧面中部形成连接部,所述摆杆连接部插入安装板中部通孔并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安装板的连接部;两夹紧块,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内两侧。
[0012]本实用新型侧围合装工装通过精确定位抓取工件,夹爪采用气动死点机构,利用仿型块夹紧工件。在车身焊接主线上安装供侧围合装工装使用的预导向结构,侧围合装工装先通过此机构作为初步定位,工装上的精定位销再和底盘定位。根据车身的设计工艺要求,在对应的翻边点做专门的翻边结构,保证车身很好的拼接。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翻边装置的俯视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翻边装置(去除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翻边装置(去除一侧板)的立体图。
[001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翻边装置的立体图。
[001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翻边装置的正视图。
[0020]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翻边装置的立体图。
[0021]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翻边装置的正视图。
[0022]图10为图9的左视图。
[0023]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紧装置的立体图1。
[0024]图12为图11的正视图。
[0025]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紧装置的立体图2。
[0026]图14为图13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参见图1?图14,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侧围合装工装,其包括,底座1,包括两个基座IUir及其之间的连杆12 ;所述两个基座11、11’上端面沿长度方向设导轨13、13’,导轨13、13’上设滑块14、14’;两连接座2、2’,分别连接于所述底座I上导轨13、13’的滑块14、14’上;连接座2、2’上端面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固定孔21、21’ ;
[0028]安装架3、3’,其包括,两固定座31、31’,其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连接座固定孔配合的定位销32、32’,并以此固定于所述连接座2、2’定位固定孔21、21’上;两固定座31、31’前端设定位销4、4’ ;两立柱33、33’,分别设置于两固定座31、31’上;
[0029]底部横杆34,设置于两立柱33、33’上端,底部横杆34对应汽车侧围前、后门下沿裙边设置两个靠位块5、5’ ;
[0030]两立杆35、35’,设置于所述底部横杆34上,并分别对应汽车侧围B柱、C柱;
[0031]中部框架36,包括两根分别水平设置于两立杆35、35’中部的第一、第二横杆361、362及位于汽车侧围A柱侧、连接于第一、第二横杆361、362之间的支杆363 ;所述第一横杆361对应汽车侧围前、后门下沿裙边上端面设置四个第一翻边装置61、62、63、64,该四个第一翻边装置61、62、63、64分别依次对应汽车侧围A、B柱之间、B柱与前、后门下沿裙边的前、后交界处及汽车侧围B、C柱之间;第二横杆362上设置对应汽车侧围A柱的第一翻边装置65 ;
[0032]上部横杆37,水平设置于两立杆35、35’上部,上部横杆37上设有两个安装于连杆上、可抵靠汽车侧围前、后门上沿裙边的夹持块7、7’ ;
[0033]两夹紧装置18、18’,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部框架36支杆363及对应汽车侧围B柱的立杆35’上,两夹紧装置8、8’对应汽车侧围B柱;
[0034]两个第二翻边装置8、8’,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部框架支杆及对应汽车侧围C柱的立杆上,两夹紧装置对应汽车侧围A、C柱;
[0035]两个定位销9、9’,一个定位销9设置于所述中部框架第一横杆361对应汽车侧围A柱的端部,另一个定位销9’设置于所述对应汽车侧围B柱的立杆上35 ;
[0036]水平调整机构10,设置于所述上部横杆37上,其包括,可沿上部横杆37移动的下固定座101 ;支撑杆102,设置于下固定座101上;上固定座103,连接于所述支撑杆102上端,上固定座103与上部横杆37垂直布置;活动座104,滑设于所述上固定座103上。
[0037]进一步,还设有气缸15、15’及气控阀16、16’ ;其中,气缸15、15’设置于所述两固定座31、31’上的两立柱33、33’侧面,气控阀16、16’设置于气缸15、15’下方的所述两连接座2、2’侧面。
[0038]参见图8?图9,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三翻边装置17,其设置于所述底部横杆34靠近汽车侧围后轮毂包尾侧端。
[003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翻边装置17包括,固定板17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