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形弹簧材料及其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阅读:1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蝶形弹簧材料及其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簧材料及其制造工艺,特别是用于蝶形弹簧。
半导体器件等所使用的蝶形弹簧对材质要求有较高的弹性,在150℃左右的温度下使用能耐疲劳,要求表面脱碳少,使用寿命高。目前蝶形弹簧一般采用60Si2Mn钢或50CrV钢制造。这种钢要求先热冲成型再加热油淬火,用中温回火,进行钢质处理,以保证弹性和强韧结合性能,工艺复杂,在加热过程中弹簧变形大,表面脱碳影响弹性和疲劳性能。
国外贝氏体钢均含有0.5%以上的MO,如国外文献“发展了一系列碳Cr-MO-B系列贝氏体钢”(Pickering和lrvine等人,lron and steel 1965 vol93 P126)采用等温淬火工艺获得下贝氏体组织,日本专利JP7384958高强度下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Cr3MnMO钢(≤0.2%C、2%Mn、≤1%MO、3%Cr),美国专利US142326,70SiMnMoB贝氏体钢(0.65~0.75%C、0.6~0.7%Mn、1.2~2.0%Si、0.5~0.606Mo、微量B),这些贝氏体钢采用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获得以下贝氏体为主的组织(马氏体量<10%),制造工艺复杂、价格昂贵。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研制出一种新型贝氏体钢、这种钢种不含有贵重元素Cr-Mo,而其性能优于Si-Mn弹簧钢,新型贝氏体弹簧钢有较好的弹性、韧性和优异的疲劳性能,并具有强韧结合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其成份
C0.38~0.48%Si0.20~0.60%Mn1.5~3.0%S≤0.030%P≤0.030%B0.001~0.005%(酸溶B)这种新型贝氏体钢中含普通元素Mn和微量B,B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并具有细化晶粒的作用;C、Mn的配合具有空冷自硬化效果保证在空冷下获得下贝氏体和马氏体混合组织;Si的作用机理则能提高其抗张强度和疲劳强度。新型贝氏体钢在300~400℃时具有明显的脆性,在200~250℃时晶界具有细小碳化物。其主要技术指标Klc可达到150kg/mm2,CVN达1.4~1.45kgm,δb可达到150kg/mm2以上。
本发明所提出的新型贝氏体弹簧钢与Si-Mn弹簧钢的技术指标对比列入表1表1
现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制造工艺流程。
图1为本发明的热处理工艺图图2为蝶形弹簧外型尺寸图图中d-蝶口直径 H-蝶高D-蝶底直径 ho-蝶深δ-蝶厚为了使蝶形弹簧空冷后获得以下贝氏体为主体的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其热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其工艺流程是将蝶形弹簧在850~950℃温度下加热成型,热成型后进行空冷自硬化,达150℃以下时可进行回火工序,在240℃±10℃温度下回火1小时后进行表面加工即为成品。
成品的蝶形弹簧外型尺寸见图2所示,主要尺寸为d=12.5(10.5)mm H=3.5(3.5)mmD=25(23)mm ho=0.7(0.7)mmδ=α(2.5)mm括弧内数字为另一种型号用该种钢制造蝶形弹簧具有工艺简单,省去了二次加热淬火工序、节省能源、保证产品质量、价格便宜等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蝶形弹簧是以贝氏体钢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中含有0.38~0.48%的碳,0.20~0.60%的硅,1.5~3.0%的锰,≤0.030%的硫,≤0.030%的磷,0.001~0.005%的硼(酸溶B)。
2.一种蝶形弹簧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是采用850~950℃加热热成型,热成型后进行空冷自硬化,在246±10℃温度下回火1小时后进行表面加工即为成品。
专利摘要
一种新型贝氏体钢用于制造电力半导体器件及其它用途的高性能蝶形弹簧,其特点是采用空冷自硬化新型贝氏体钢,热成型空冷后即能达到一般弹簧加热淬火的效果。该钢不含有贵重合金元素、工艺简单、节省能源、产品脱碳少、变形甚微、性能优于硅锰弹簧钢,适于制造各种型号的蝶形弹簧。
文档编号C21D9/02GK87105858SQ87105858
公开日1988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1987年8月29日
发明者杨开庭, 董泽发, 张世勇, 郑燕康, 安其忠 申请人: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