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的上下料机械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258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的上下料机械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的上下料机械手结构,包括一个摆臂以及一对料臂,其特征是所述摆臂的一侧端部上设有四个第一腰孔,且均匀地被分为两组,且相互对称,所述每个料臂的一侧端部均设有一个第二腰孔,且与上述摆臂上被分为同一组的两个第一腰孔均相重叠,且在因相互重叠而形成的两个通孔内均插接有第一柱销。其解决了“扩大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的上下料机械手结构中一对料臂的张合可调整角度”的技术问题,其在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上实际使用时,解决一对料臂之间的张合角度可调整范围相对较大,拨挡套圈相对方便等一些列优点。
【专利说明】
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的上下料机械手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下料机械手结构,特别是一种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的上下料机械手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grinder,grinding machine)是利用磨具对套圈内圆、夕卜圈等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
[0003]上述中所提及的一台结构完整的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其均会包括上下料机械手结构。如图1中所示,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上现有的上下料机械手结构,其包括一个大摆臂
1、一对料臂2以及一对挡料块3,其中所述摆臂I的一侧设有供铰接轴贯穿的安装通孔4,其另一侧设有一对相对称设置的弧形腰孔5以及一对相对称设置的第一定位通孔6,而所述料臂2的一侧端部上则设有四个第二定位通孔7,且每个料臂2上的四个第二定位通孔7均分为两组,且当料臂2安装至摆臂I上时,其料臂2上的一对第二定位通孔7中的任意一个与摆臂I上的弧形腰孔5相互重叠,其另一对第二定位通孔7中的任意一个则与摆臂I上的第一定位通孔6相互重叠。如此结构,当往上述相对应的第一定位通孔6与第二定位通孔7内插入柱销时,料臂2就能够以上述柱销为转轴进行圆周旋转,即一对料臂2之间形成的夹角就可以进行调节,一待上述的夹角角度调节完成,只要上述相对应的往弧形腰孔5与第二定位通孔7内插入柱销便完成锁紧。
[0004]但是,上述结构的上下料机械手结构,考虑到上述每个料臂2上的两组第二定位通孔7要与摆臂I上其相对应的一个弧形腰孔5以及一个第一定位通孔6只能在料臂2相对较小的调整范围内分别相重叠,因此上述一对料臂2的张合角度可调整的范围相对较小,往往一台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要随着工件大小变动而更换其上下料机械手。因此,
【申请人】认为有必要对上述现有的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的上下料机械手作进一步的结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料臂的张合角度可调整范围相对更大的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的上下料机械手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的上下料机械手结构,包括一个摆臂以及一对料臂,所述摆臂的一侧端部上设有四个第一腰孔,且均匀地被分为两组,且相互对称,所述每个料臂的一侧端部均设有一个第二腰孔,且与上述摆臂上被分为同一组的两个第一腰孔均相重叠,且在因相互重叠而形成的两个通孔内均插接有第一柱销。
[0007]上述中所提供的一种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的上下料机械手结构,其中摆臂一侧端部上的两组第一腰孔分别对应一个料臂上的第二腰孔,当往每一组第一腰孔中任意一个第一腰孔与第二腰孔相重叠而形成的通孔内插入第一柱销时,该组第一腰孔相对应的摆臂便能够以上述第一柱销为转轴相对于摆臂进行圆周旋转,待旋转至设定角度后,只要往该组第一腰孔中剩余一个第一腰孔与第二腰孔相重叠而形成的通孔内同样插入一个第一柱销,那么该组第一腰孔上所对应的一个摆臂就定位完成了。考虑到,上述每组第一腰孔中任意一个第一腰孔可作为料臂的旋转调整定位用,另一个则作为料臂旋转后紧固锁紧用,料臂相对于摆臂无论如何摆动,只要确保料臂上的第二腰孔与对应一组第一腰孔形成交叉,便可以将该料臂定位至摆臂上,且上述第一腰孔与第二腰孔均具备一定长度,因此,每组第一腰孔与对应的第二腰孔在相对较大的调整区间内均能够形成交叉。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的上下料机械手结构中一对料臂的张合角度可调整范围相对就更大,有利于避免出现一台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上要随着待加工工件尺寸的大小变动而更换其上料臂的情况发生。
[0008]作为进一步的结构改进方案,上述每个料臂的另一侧端部上均设有第三腰孔,且在每个第三腰孔上均插接有第二柱销。
[0009]上述进一步的结构改进方案中通过在每个料臂上设置第一柱销,将原设计中挡料块平面与套圈外圆面的平面与圆柱面接触改为圆柱面与圆柱面接触,更利于调整上下料机械手进行拨挡套圈。
[0010]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的上下料机械手结构,其在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上实际使用时,解决一对料臂之间的张合角度可调整范围相对较大,拨挡套圈相对方便等一些列优点。
【附图说明】
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的上下料机械手结构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1]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的上下料机械手结构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的上下料机械手结构的示意图。
[0013]图中:摆臂1、料臂2、挡料块3、安装通孔4、弧形腰孔5、第一定位通孔6、第二定位通孔7、第一腰孔8、第二腰孔9、第一柱销10、第三腰孔11、第二柱销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的上下料机械手结构,包括一个摆臂I以及一对料臂2,所述摆臂I的一侧端部上设有四个第一腰孔8,且均匀地被分为两组,且相互对称,所述每个料臂2的一侧端部均设有一个第二腰孔9,且与上述摆臂I上被分为同一组的两个第一腰孔8均相重叠,且在因相互重叠而形成的两个通孔内均插接有第一柱销10。
[0016]上述每个料臂2的另一侧端部上均设有第三腰孔11,且在每个第三腰孔11上均插接有第二柱销12。
[0017]上述中所提供的一种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的上下料机械手结构,其中摆臂I一侧端部上的两组第一腰孔8分别对应一个料臂2上的第二腰孔9,当往每一组第一腰孔8中任意一个第一腰孔8与第二腰孔9相重叠而形成的通孔内插入第一柱销10时,该组第一腰孔8相对应的摆臂I便能够以上述第一柱销10为转轴相对于摆臂I进行圆周旋转,待旋转至设定角度后,只要往该组第一腰孔8中剩余一个第一腰孔8与第二腰孔9相重叠而形成的通孔内同样插入一个第一柱销10,那么该组第一腰孔8上所对应的一个摆臂I就定位完成了。考虑到,上述每组第一腰孔8中任意一个第一腰孔8可作为料臂2的旋转调整定位用,另一个则作为料臂2旋转后紧固锁紧用,料臂2相对于摆臂I无论如何摆动,只要确保料臂2上的第二腰孔9与对应一组第一腰孔8形成交叉,便可以将该料臂2定位至摆臂I上,且上述第一腰孔8与第二腰孔9均具备一定长度,因此,每组第一腰孔8与对应的第二腰孔9在相对较大的调整区间内均能够形成交叉。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的上下料机械手结构中一对料臂2的张合角度可调整范围相对就更大,有利于避免出现一台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上要随着待加工工件尺寸的大小变动而更换其上料臂2的情况发生。
【主权项】
1.一种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的上下料机械手结构,包括一个摆臂(I)以及一对料臂(2),其特征是所述摆臂(I)的一侧端部上设有四个第一腰孔(8),且均匀地被分为两组,且相互对称,所述每个料臂(2)的一侧端部均设有一个第二腰孔(9),且与上述摆臂(I)上被分为同一组的两个第一腰孔(8)均相重叠,且在因相互重叠而形成的两个通孔内均插接有第一柱销(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轴承套圈磨床的上下料机械手结构,其特征是上述每个料臂(2)的另一侧端部上均设有第三腰孔(11),且在每个第三腰孔(11)上均插接有第二柱销(12)。
【文档编号】B24B5/35GK205703541SQ201620288205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8日
【发明人】毛应才, 陈秀雷, 王华庆
【申请人】宁波明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