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球淬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813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球淬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球淬火机,用于将经过轧制成形后的钢球在诸如 水、油之类的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藉以提高钢球的强度、韧性及耐疲劳强 度之类的物理性能,属于金属材料的淬火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建材生产行业如水泥厂为例,在生产水泥的过程中,需要对矿石迸行 球磨(业界称粉磨),而球磨需要大量使用耐磨性理想、硬度高的钢球。已
有技术中较常见的用于对钢球进行淬火处理的淬火机如图6所示,主要由倾 斜设置(一端高而另一端低)的筒体8和筒体驱动机构9构成,筒体8的两 端不封口,筒体8的外侧中央加工有一道环形的筒体齿圈81,而筒体8的内 壁加工有环形或称螺旋形的钢球导引肋82,由筒体驱动机构9的电机91经 减速机92进而经固设在减速机92的动力输出轴上的并且与筒体齿圈81相 啮合的主动齿轮921带动筒体8旋转,在筒体8旋转的同时,由喂球道83 将经过轧机轧制成形后的钢球引入筒体8的筒腔内。与此同时,由管路84 将淬冷介质主要为水引入筒腔。在筒体8的旋转运动下,使从筒体8的入球 口 (图示的左端)进入到筒腔内的钢球由出球口 85 (图示的右端)引出,最 后由提取机构851提离。上述装置的优势是结构简单,设备投资极小尤其是 设备可以由企业自制。但是,淬冷即淬火处理效果和效率均无法令人恭维。 就淬冷处理的效果而言,由于钢球在筒体8的筒腔内无法避免扎堆现象,因 此不论是钢球与钢球之间还是钢球自身都不能获得均匀一致的淬冷效果,例 如因钢球与钢球相贴合,致使钢球得不到良好的由表及内的整体淬冷,硬度 (HRC)参差不一, 一般在20-40左右。在使用过程中因钢球的耐磨损性差、 易变形而给生产行业带来更换钢球频繁、增大使用成本以及因变形致球磨效率低下而影响正常生产;就淬冷的效率而言,如果连续大量地通过喂球道83 向筒体8的筒腔内喂球,那么因扎堆严重而致钢球的物理性能更差,反之, 如果逐个喂入,那么不仅会浪费用于淬冷的介质,而且会造成能源的无为消 耗,因为筒体8被动地处于饥饿的趋于空运转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使钢球在淬火后获得理想的硬度并 且淬火效率高而有助于节约能源的钢球淬火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钢球淬火机,它包括一用于将 轧制成形后的钢球运送的钢球提运机构; 一用于接应来自于钢球提运机构运 往的钢球的喂球机构,与钢球提运机构相联结;至少一套用于将由喂球机构 喂入的钢球进行淬火处理的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与喂球机构联结;与钢 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的数量相一致的用于向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提供淬 火介质的淬火介质输送机构,与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联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钢球提运机构包括第一机架、滚 道、主滚道、第一传动装置、第一、第二链轮轴、传送链、料斗、冷却池, 第一机架包括一对彼此平行的并且呈坡度设置的链轨斜梁,各链轨斜梁的上 表面构成有传送链滚道,第一传动装置设在第一机架上,与对应于所述的一 对链轨斜梁高端的第一链轮轴的一端传动联结,第一链轮轴的两端枢置在相 应的第一轴承座上,第一轴承座固定在第一机架上,第一链轮轴的中部固设 一对第一链轮,传送链有一对, 一端分别套置在一对第一链轮上,并且与所 述的传送链滚道相配合, 一对传送链的另一端分别套置在一对第二链轮上, 一对第二链轮固设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链轨斜梁低端的第二链轮轴的中部, 而第二链轮轴的两端枢置在相应的第二轴承座上,第二轴承座设在轴承座支 座上,而轴承座支座设在冷却池内,料斗通过其料斗轴配置在一对传送链之 间,藉由传送链的运动而使其形成一个围绕第一、第二链轮周而复始行移的传运平面,滚道的一端对应于料斗的进球端上方,另一端与用于轧制钢球的 轧机的出球口对接,主滚道固设在第一机架上,其一端对应于料斗的卸球端, 另一端与喂球机构联结。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喂球机构包括第二机架、第二 减速机、钢球分路盘、中心滚道、动力过渡装置,第二减速机固定在第二机 架上,钢球分路盘固设在第二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在钢球分路盘的盘体 上至少设有用于接应来自于钢球提运机构的钢球的中路贮球腔,中心滚道以 倾斜状态地固设在第二机架上,其一端的第一入球口与中路贮球腔相对应, 而其另一端的第一出球口延伸到所述的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动力过渡装 置包括第三、第四链轮以及第一链条,第三链轮固定在所述的第二减速机的 动力输入轴上,第四链轮与所述的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相传动联结,第一 链条的两端分别套置在第三、第四链轮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钢球分路盘的盘体上还间设有 边路贮球腔,以及在所述的第二机架上还设有钢球边路滚道,边路贮球腔与 中路贮球腔之间呈一隔一设置,钢球边路滚道上的第二入球口与所述的边路 贮球腔的第二出球口相对应,而钢球边路滚道上的第三出球口延伸到相应的 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边路贮球腔的腔底形成有朝向 第二出球口倾斜的斜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包括螺 旋杆、介质槽、挡水盘、第二传动装置、出球滚道、介质收集池、第一、第 二支座,螺旋杆呈一端高而另一端低的倾斜设置,其杆体上整体地构成有螺 旋片,相邻螺旋片之间的距离与钢球的直径相适配,螺旋杆的两端分别通过 第一、第二螺旋杆轴承而支承于第一、第二螺旋杆轴承座上,而第一、第二 螺旋杆轴承座分别固接在第一、第二支座上,第一、第二支座分别固定在介质收集池的对应侧,并且第一螺旋杆轴承座的高度比第二螺旋杆轴承座高, 介质槽同样地呈一端高而另一端低的状态对应于所述的螺旋片的下方,通过 介质槽托架与介质收集池固定,挡水盘固定在螺旋杆的低端端部,并且与介 质槽的低端的端面相对应,出球滚道与介质槽托架固定,一端伸展到介质槽的 高端的槽口处,另一端伸展到集球容器上方,第二传动装置与螺旋杆传动联 结。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出球滚道的通道上枢设有引 导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更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淬火介质输送机构包括介 质总管,控制阀、分级管、分支管,介质总管与介质供应源连接,控制阀连 接在介质总管与分级管之间,分支管的一端与分级管连接,另一端与钢球螺 旋分隔淬火机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介质供应源为自来水源或 井水泵站。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传动装置至少包括第 二电机、第二减速机、第五链轮、第二链条、万向节、主轴、第六链轮,第 二电机与第二减速机配接并且安置在第二机架上,第五链轮固定在第二减速 机的动力输出轴上,第二链条的一端套置在第五链轮上,而另一端套置在第 六链轮上,第六链轮固定在主轴上,主轴通过一对主轴轴承座而支承在轴承 座支架上,主轴通过万向节与螺旋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设计,能通过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使各钢 球处于分隔状态下完成淬火,因而不会出现钢球扎堆现象,从而能使钢球获
得表里如一的均匀淬火效果,硬度(HRC)可达60-70;钢球提运机构、喂 球机构、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以及淬火介质输运机构彼此能协调工作,从 而使单位时间内的淬火效率比已有技术提高5倍以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球淬火机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球提运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喂球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套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已有技术中的钢球淬火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有 益效果,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方式详细描述如下
请参阅图1,给出了具有两套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的钢球淬火机, 为了便于理解,在该图中还给出了加热炉5,用于对圆钢加热,加入后的圆 钢经轧机轧制成圆球即钢球6。以目前图示的位置状态为例,自左向右依次 为钢球提运机构1、喂球机构2、两套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以及两套与 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连结的淬火介质输运机构4,其中,喂球机构2介 于钢球提运机构1与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之间。钢球提运机构1担当着 将来自于轧机轧制成形后的钢球6输送给喂球机构2的作用,进而由喂球机 构2喂给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进行淬火。
请参阅图2,给出了优选的钢球提运机构l的具体结构,作为钢球提运 机构1的第一机架11的具体形状、构造并不受到图示的限制,它可以有各 种变异的结构形式。在第一机架11的一端搭载着一对彼此保持平行的并且 呈坡度设置的链轨斜梁111,这里所称的坡度设置可以从图示中得到理解, 即链轨斜梁lll的一端高,而另一端低,更进一步地讲一对链轨斜梁111与 第一机架ll相固的一端高,而伸展到冷却池19的一端低,由此而构成为坡 度或称梯度。在一对链轨斜梁111的顶表面上各构成有传送链滚道1111,该传送链滚道1111既可以在链轨斜梁111上一体加工而成,也可以另行固定到 链轨斜梁lll上,固定方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用紧固件或以其它类似的
手段实现。在第一机架11的另一端的顶部设置第一传动装置14,该第一传 动装置14包括第一电机141、第一减速机142,两者按照公知常识组配,即 第一电机141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一减速机142的动力输入轴联结,而第一减 速机142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接器1421与第一链轮轴15的一端端部传动联 结,第一链轮轴15的两端枢置于一对第一轴承座151上,而第一轴承座151 固装在第一机架11上。在第一链轮轴15的中部彼此相隔一定距离地固设一 对第一链轮152,这里所讲的相隔一定距离的程度由前述的一对链轨斜梁111 之间的间距所确定,也就是说, 一对第一链轮152分别对应于一对链轨斜梁 111的高端端部。在一对第一链轮152上分别套置传送链17的一端,而一对 传送链17的另一端分别套置在一对第二链轮162上, 一对第二链轮162固 设在对应于链轨斜梁111的低端的第二链轮轴16的中部,第二链轮轴16的 两端分别枢置在相应的第二轴承座161上,而第二轴承座161安装在位于冷 却池19中的一对轴承座支座1611上,冷却池19的作用是对料斗18进行冷 却,当料斗18行经冷却池19时蘸及冷却池19中的冷却介质如水,藉以避 免料斗18被加热得通红的钢球烫损。前述的一对链轨斜梁111的低端即图 示的右端可以支固在该对轴承座支座1611上。料斗18通过料斗轴181与一 对传送链17联结。当第一传动装置14驱使第一链轮轴15运动时,由第一 链轮轴15上的一对第一链轮152带动一对传送链17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传送链17应是沿着传送链滚道1111运行的。由图晰示并且依据常识可知, 在工作时,料斗18在传送链17的带动下围绕第一、第二链轮152、 162作 周而复始的运动,从而形成一个连续传运钢球6的传运平面或称移运平面。 钢球6由滚道12引入,对于滚道12既可以直接采用槽钢,也可以采用铁板 加工而成,本实施例选择后者。滚道12支固在由图1示意的支架121上,其窄縮的一端对应于料斗18的进球端即低端,而另一端扩设并且伸展到用于 轧制钢球的轧机的出球口处,由轧机轧制成形后的钢球6经滚道12滚入料 斗18,由运行中的料斗18向上提运到固装于第一机架11上的主滚道13的 入球口,进而经主滚道13馈至喂球机构2。
请参阅图3,喂球机构2所担当的职责是将由钢球提运机构1的主滚道 13导入的钢球6在接应后喂给下面还要详述的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作 为喂球机构2的第二机架21,其具体形状、构造同样不受图示的限制,在第 二机架21的偏一侧(图示的右侧)用螺栓固定第二减速机22,该第二减速 机22的动力输出轴221侧向伸展并且用平键与钢球分路盘23的中央固定。 申请人:在前面已经提到,本实施则是针对于两套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而 言的,因此在钢球分路盘23的盘缘上通体地分别呈一隔一的状态构成有中、 边路贮球腔231、 232,中、边路贮球腔231、 232的腔体大小应当满足由钢 球提运机构1的主滚道13所引入的钢球6得以容纳的程度。挽入于中路贮 球腔231中的钢球6喂给中心滚道24,中心滚道24固定在第二机架21上, 其一端即图示左端的第一入球口 241对应于中路贮球腔231,并且由于中心 滚道24是呈高低设置的,第一入球口 241的一端高于图示右端的第一出球 口 242,因此当第一入球口 241接到钢球6后,钢球6便自动地滚落至第一 出球口 242,进而喂给图1中所示意的两套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中的后 面的一个淬火机构;挽入于边路贮球腔232中的钢球6喂入钢球边路滚道26, 钢球边路滚道26固定在第二机架21上,其一端侧部的第二入球口 261对应 于边路贮球腔232的第二出球口 2322,同样由于钢球边路滚道26是呈两端 高低不一的倾斜设置的,即第二入球口 261的一端比第三出球口 262的一端 高,因此当边路贮球腔232的第二出球口 2322将钢球6喂至钢球边路滚道 26的第二入球口261时,钢球6便自动地滚落至第三出球口 262,进而喂给 图中所示意的两套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中的前面的一个淬火机构。为了保障边路贮球腔232中的钢球6顺利地喂给钢球边路滚道26,因此在各边路 贮球腔232的腔底壁加工有斜面2321。如果在钢球分路盘23上的中、边路 贮球腔231、 232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边路储球腔而构成左、右、中储球腔, 即形成左、右、中、左、右、中的储球腔形式,藉以满足对三套钢球螺旋分 隔淬火机构3的喂球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应视其为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 案等效。钢球分路盘23的旋转通过第二减速机22来实现,而第二减速机22 的动力是借用于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的螺旋杆31的,具体是通过一动 力过渡装置25来担当,该装置的第三链轮251固设在第二减速机22的动力 输入轴上,而该装置的第四链轮253固设在前述的螺旋杆31上,该装置的第 一链条252套置在第三、第四链轮251、 253上,由螺旋杆31带动第四链轮 253,经第一链条252带动第三链轮251,使第二减速机22工作,进而由第 二减速机22使钢球分路盘23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完成对钢球6的接纳和喂 出。
请参阅图3并且继续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的推荐的一对(两套)钢球 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彼此呈平行地设置于介质收集池36的上方,对于介质 收集池36,从经济角度考虑,优选利用使用现场的地坪,即在地坪上开挖出 犹如池塘般的池体,再用混凝土浇铺。当然也可以用金属材料加工成一个容 器作为介质收集池36,然后安装到生产使用现场,但后者的成本会比前者显 著提高。在这里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两套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的 结构以及安装方式基本是雷同的,仅仅是动力传动装置共用,因此在图4中 仅示出了一套,下面的描述也针对一套而言。
螺旋杆31呈一端高而另一端低的倾斜设置,对此可以通过图4的示意 得到充分理解。在螺旋杆31的杆体上通体地构成螺旋片313,相邻螺旋片 313之间的间距与钢球6的大小(直径)相适应,如果钢球6的直径有卯mm、 25 mm等不同的规格,那么应当将螺旋片313之间的间距满足直径最大的钢球6的容纳要求。螺旋杆31的两端即目前图示位置状态的右、左端分别通 过第一、第二螺旋杆轴承311、 312而枢置于第一、第二螺旋杆轴承座3111、 3112上,第一、第二螺旋杆轴承座3111、 3112各自固设在第一、第二支座 37、 38上,而第一、第二支座37、 38分别固定在前述的介质收集池36上, 两者保持对应,即两者处于同一直线上。其中第一支座37固定在介质收 集池36的池沿上,而第二支座38固定在介质收集池36上,两者保持对应, 即两者处于同一直线上,其中第一支座37固定在介质收集池36的池底, 两者之间产生的高度差决定了螺旋杆31的倾斜。由喂球机构2的中心滚道 24以及钢球边路滚道26喂入的钢球6进入处于低端的螺旋杆31的螺旋片 313之间,在螺旋杆31的旋转下使钢球6自下向上攀行,直至卸除,钢球6 自下向上被螺旋片313携行的过程便是淬火的过程。由于两相邻螺旋片313 之间仅有一个钢球6,因此不会像已有技术那样出现钢球6之间的扎堆现象, 从而能使各钢球6获得表里如一的淬火效果,并且通过下面还要详述的淬火 介质输送机构4向各个螺旋片313之间分别连续提供淬火介质如井水或自来 水或河水,因此能避免整体水温升高而影响淬火质量。
在对应于螺旋杆31上的螺旋片313的区域下方设置横截面形状优选为U 形的介质槽32,介质槽32的功用是接应由淬火介质输送机构4输往的淬火 介质,这里所讲的淬火介质为水(以下同)。介质槽32固定在介质槽托架 321的顶端,而介质槽托架321的底端与介质收集池36的池底壁相固定。由 于螺旋杆31是呈高低设置的,因此,介质槽32与其保持着亦步亦趋的关系, 即同样为一端高而另一端低。为了防止介质槽32中的介质自其低端(图示 左端)大量泼出而对第二螺旋杆轴承312产生影响,因此在对应于该低端的 螺旋杆31上设置挡水盘33。依据常识,挡水盘33在螺旋杆31上的位置离 介质槽32低端端部越远,则介质槽32内的淬火介质的流出量越大,反之亦 然,因为介质槽32是倾斜的,更因为钢球6是从低端向上端行移的,钢球6的温度由高渐低。
请具体见图l,螺旋杆31的运动由第二传动装置34保障,该第二传动 装置34的第二电机341与第二减速机342传动配合并且安装在第二机架3411 上,第五链轮343固定在第二减速机342的动力输出轴的轴端,在第五链轮 343上套设第二链条344的一端,而第二链条344的另一端套置在第六链轮 347上,第六链轮347固定在主轴346的轴端,而主轴346枢置在一对主轴 轴承座3461上,主轴轴承座3461设在轴承座支架3462上。主轴346的左 端(图示位置状态为例)通过万向节345与螺旋杆31的右端即高的那一端 端部联接。由于本实施例是针对两套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而言的,因此 图一所示意的前面的一套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的动力通过与后面的淬火 机构相联结的过渡链条348获取。具体是将第六链轮347釆用双排链轮, 将过渡链条348的一端套置到第六链轮347上,另一端套置到第七链轮349 上,而第七链轮349固定在相对应的另一主轴346上,该另一主轴346同样 通过相应的万向节345与前面的那一套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的螺旋杆31 联结,从而实现两套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同步运动。前后两套钢球螺旋 分隔淬火机构3所获取的待淬火的钢球6分别由前述的钢球边路滚道26、中 心滚道24喂入,在螺旋杆31的运动下完成淬火,并使淬火后的钢球6驱逐 到出球滚道35 。由于固定于第 一支座37上的出球滚道35是处于倾斜状态的, 因此能保证钢球6速即滚落到置于集球池71中的集球容器7中。在出球滚 道35的通道上枢设有引导门351 ,用以导引钢球6进入相应的集球容器7中, 此外,为了保护第二电机341,因此在主轴346的轴端增设有安全离合器 3463, 一旦遇到螺旋杆31因阻滞之类的情形而致负荷增大时,则由安全离 合器3463断开,起到对第二电机341的安全保护作用。在钢球螺旋分隔淬 火机构3工作的同时,淬火介质输送机构4始终处于输送介质的状态之中。
请进而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所推荐的淬火介质输送机构4的介质总管41与介质供应源连接,介质供应源可以是自来水源,也可以是另行 配备的井水泵站(亦可称地下水泵房)。申请人择井水泵站。在介质总管41 上连接一组用于控制流量大小的控制阀42的进水口,而控制阀42的出水口 与相应的分级管43连接,每根分级管43上连接一组分支管44的一端,分 支管44的另一端接至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的介质槽32。在图中,申请 人虽然示出了一组控制阀42的数量为三个,以及一组分级管43的数量为三 根,但并不受到图示的限制。分支管44的优选数量与螺旋片313相适应, 藉以确保由两枚相邻螺旋片313所形成的片腔对应一根分支管44,从而达到 对螺旋杆31上的螺旋片313实施分隔进水的目的。对于引入到介质槽32中 的介质量(水量)的大小以图示的位置状态为例自左向右由大及小,以使由 中心滚道24、钢球边路滚道26喂入的钢球6骤冷,具体是通过对各控制阀 42的调节实现。由螺旋杆31的螺旋片313所搅出的水进入介质收集池36后 回入井水泵站再利用,为了防止再利用即循环利用的水的温度过高,则可补 入新井水,使水温度控制在20-30'C左右。 实施例2:
请参阅图5,给出了仅为一套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的例子,在这种 情况下,作为喂球机构2的喂球滚道只需中心滚道24即可,并且对钢球分 路盘23上的边路贮球腔232的第二出球口 2322封闭,形成与中路贮球腔23 相同的结构形式。和,不存在有过渡链条348。及,只需要一套淬火介质输 送机构4,其余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应用例l:
结合图1至4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启动钢球提运机构1的第一传动 装置14的第一电机141和驱动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的第二传动装置34 的第二电机341,由加热炉5加热后的圆钢经轧机轧制而成的钢球6经滚道 12滚落至料斗18,由料斗18传送到主滚道13。由于主滚道13是与喂球机 构2衔接的,因此由主滚道13将钢球6传递给或称过渡给喂球机构2的钢球分路盘23,钢球分路盘23在与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传动联结的第二 减速机22的工作下旋转,将由主滚道13引入中、边路贮球腔231、 232中 的钢球6分配给中心滚道24和钢球边路滚道26,由中心滚道24、钢球边路 滚道26的第一、第三出球口 242、 262各自喂给一对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 3的螺旋杆31上的螺旋片313之间。由于此时的淬火介质输送机构4也处于 工作状态,即向介质槽32中供应淬火(冷)介质(水),因此进入到螺旋片 313之间的钢球6在螺旋杆31的运动下,由其上的螺旋片313带其运动,钢 球6从介质槽32的低端(图l、 4所示的左端)到达高端(图l、 4所示的 右端)的时间约为20-27S或55-65S,如果钢球6的直径为25mm,那么所 需时间为20-27S,而如果钢球的直径为90 mm,那么所需时间约为55-65S, 因此螺旋杆31的转速与钢球6的直径大小成反比。从介质槽32的高端被螺 旋片313驱逐(赶)出的即完成了淬火过程的钢球6经出球滚道35落入预备在 出球滚道35尽头的集球容器7中。申请人将经由本实施例淬火的钢球6分 先后四个批次,每次20个交付权威机构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其硬度达到 了极为令人满意的程度,HRC值均在68以上,而且自球面至球心的硬度均 匀如一,与已有技术例如由图6所示的淬火机所得到的钢球(HRC仅为20-40 不等)相比具有显著的硬度改善,对于耐磨损、抗变形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此外,淬火效率与已有技术相比可提高5-6倍。 应用例2:
用图5所示的亦即由实施例2所描述的单套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对 钢球6进行淬火,效率虽低于应用例l,但淬火后的硬度(HRC)同样不逊 色于应用例1所获得的钢球6硬度。其余同对应用例1的描述。
权利要求1、一种钢球淬火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用于将轧制成形后的钢球运送的钢球提运机构(1);一用于接应来自于钢球提运机构(1)运往的钢球的喂球机构(2),与钢球提运机构(1)相联结;至少一套用于将由喂球机构(2)喂入的钢球进行淬火处理的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与喂球机构(2)联结;与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的数量相一致的用于向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提供淬火介质的淬火介质输送机构(4),与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联结。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钢球淬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球提运机构 (l)包括第一机架(ll)、滚道(12)、主滚道(13)、第一传动装置(14)、第一、第二 链轮轴(15)、 (16)、传送链(17)、料斗(18)、冷却池(19),第一机架(ll)包括一 对彼此平行的并且呈坡度设置的链轨斜梁(lll),各链轨斜梁(lll)的上表面构 成有传送链滚道(llll),第一传动装置(14)设在第一机架(11)上,与对应于所述 的一对链轨斜梁(111)高端的第一链轮轴(15)的一端传动联结,第一链轮轴(15) 的两端枢置在相应的第一轴承座(151)上,第一轴承座(151)固定在第一机架(11) 上,第一链轮轴(15)的中部固设一对第一链轮(152),传送链(17)有一对, 一端 分别套置在一对第一链轮(152)上,并且与所述的传送链滚道(llll)相配合,一 对传送链(17)的另一端分别套置在一对第二链轮(162)上, 一对第二链轮(162) 固设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链轨斜梁(111)低端的第二链轮轴(16)的中部,而第二 链轮轴(16)的两端枢置在相应的第二轴承座(161)上,第二轴承座(161)设在轴 承座支座(1611)上,而轴承座支座(1611)设在冷却池(19)内,料斗(18)通过其料 斗轴(181)配置在一对传送链(17)之间,藉由传送链(17)的运动而使其形成一个 围绕第一、第二链轮(152、 162)周而复始行移的传运平面,滚道(12)的一端对 应于料斗(18)的进球端上方,另一端与用于轧制钢球的轧机的出球口对接,主 滚道(l)固设在第一机架(ll)上,其一端对应于料斗(18)的卸球端,另一端与喂 球机构(2)联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球淬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喂球机构(2) 包括第二机架(21)、第二减速机(22)、钢球分路盘(23)、中心滚道(24)、动力过 渡装置(25),第二减速机(22)固定在第二机架(21)上,钢球分路盘(23)固设在第 二减速机(22)的动力输出轴(221)上,在钢球分路盘(23)的盘体上至少设有用于 接应来自于钢球提运机构(1)的钢球的中路贮球腔(231),中心滚道(24)以倾斜 状态地固设在第二机架(21)上,其一端的第一入球口(241)与中路贮球腔(231) 相对应,而其另一端的第一出球口(242)延伸到所述的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 (3),动力过渡装置(250)包括第三、第四链轮(251)、 (253)以及第一链条(252), 第三链轮(251)固定在所述的第二减速机(22)的动力输入轴上,第四链轮(253) 与所述的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相传动联结,第一链条(252)的两端分别套 置在第三、第四链轮(251)、 (253)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球淬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球分路盘(23) 的盘体上还间设有边路贮球腔(232),以及在所述的第二机架(21)上还设有钢 球边路滚道(26),边路贮球腔(232)与中路贮球腔(231)之间呈一隔一设置,钢 球边路滚道(26)上的第二入球口(261)与所述的边路贮球腔(232)的第二出球口 (2322)相对应,而钢球边路滚道(26)上的第三出球口(262)延伸到相应的钢球螺 旋分隔淬火机构(3)。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球淬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路贮球腔(232) 的腔底形成有朝向第二出球口(2322)倾斜的斜面(2321)。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钢球淬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球 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包括螺旋杆(31)、介质槽(32)、挡水盘(33)、第二传动装 置(34)、出球滚道(35)、介质收集池(36)、第一、第二支座(37)、 (38),螺旋杆 (31)呈一端高而另一端低的倾斜设置,其杆体上整体地构成有螺旋片(313), 相邻螺旋片(313)之间的距离与钢球的直径相适配,螺旋杆(31)的两端分别通 过第一、第二螺旋杆轴承(311)、 (312)而支承于第一、第二螺旋杆轴承座(3111)、(3121)上,而第一、第二螺旋杆轴承座(3111)、 (3121)分别固接在第一、第二 支座(37)、 (38)上,第一、第二支座(37)、 (38)分别固定在介质收集池(36)的对 应侧,并且第一螺旋杆轴承座(3111)的高度比第二螺旋杆轴承座(3121)高,介 质槽(32)同样地呈一端高而另一端低的状态对应于所述的螺旋片(313)的下 方,通过介质槽托架(321)与介质收集池(36)固定,挡水盘(33)固定在螺旋杆(31) 的低端端部,并且与介质槽(32)的低端的端面相对应,出球滚道(35)与介质槽 托架(321)固定, 一端伸展到介质槽(32)的高端的槽口处,另一端伸展到集球 容器(7)上方,第二传动装置(34)与螺旋杆(31)传动联结。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球淬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球滚道(35) 的通道上枢设有引导门(351)。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球淬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淬火介质输送 机构(4)包括介质总管(41),控制阀(42)、分级管(43)、分支管(44),介质总管(41) 与介质供应源连接,控制阀(42)连接在介质总管(41)与分级管(43)之间,分支 管(44)的一端与分级管(43)连接,另一端与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3)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球淬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供应源为 自来水源或井水泵站。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球淬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传动装 置(34)至少包括第二电机(341)、第二减速机(342)、第五链轮(343)、第二链条(344) 、万向节(345)、主轴(346)、第六链轮(347),第二电机(341)与第二减速 机(342)配接并且安置在第二机架(3411)上,第五链轮(343)固定在第二减速机 (342)的动力输出轴上,第二链条(344)的一端套置在第五链轮(343)上,而另一 端套置在第六链轮(347)上,第六链轮(347)固定在主轴(346)上,主轴(346)通过 一对主轴轴承座(3461)而支承在轴承座支架(3462)上,主轴(346)通过万向节(345) 与螺旋杆(31)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钢球淬火机,属于金属材料的淬火设施技术领域。包括一用于将轧制成形后的钢球运送的钢球提运机构;一用于接应来自于钢球提运机构运往的钢球的喂球机构,与钢球提运机构相联结;至少一套用于将由喂球机构喂入的钢球进行淬火处理的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与喂球机构联结;与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的数量相一致的用于向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提供淬火介质的淬火介质输送机构,与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联结。优点能使钢球获得表里如一的均匀淬火效果,硬度(HRC)可达60-70;钢球提运机构、喂球机构、钢球螺旋分隔淬火机构以及淬火介质输运机构彼此能协调工作,从而使单位时间内的淬火效率比已有技术提高5倍以上。
文档编号C21D1/62GK201144261SQ200720131309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0日
发明者刚 陈 申请人:刚 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