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射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813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工位射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作铸型或型芯用的造型机,尤其涉及一种双工位射芯机。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对铸件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冷 模具射芯机作为铸造行业中重要工具广泛得到应用。目前通用的射芯机一般 由机架、射砂机构、成型机构、顶芯机构和模具等部分构成,其中模具由一 个上模和一个下模组成,上模安装在成型机构上,下模随实际操作在不同工 ^f立之间来回移动。现有射芯机通常具有一个制芯工位和一个取芯工位,其工作流程是下模 首先位于制芯工位上,由射砂机构向下模射砂,然后将上模随成型机构向下 移动,与下模配合使芯砂成型并通过吹气固化,等到芯砂固化成型后脱去上 模,将下模移到取芯工位将成型的砂芯顶出,利用取芯车将砂芯搬运走,并 对下模进行清理。然后将清理后的下模复位到制芯工位进行下一个砂芯的制 造,如此循环工作。上述射芯机尽管已经使用多年,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采用一个上模 与一个下模进行配合的工作方式,当下模处于取芯工位时,制芯工位上的射 砂机构和成型机构便处于等待状态;反之,当下模处于制芯工位时,在射砂 制芯时,取芯工位处于等待状态。尽管整个顶芯、搬运以及下;f莫清理过程所 用时间为2 ~ 3分钟,但从整个射砂制芯过程来看,两个工位相互处于等待状 态,导致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很低。随着生产规模扩大, 一台射芯机往 往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但增加生产设备也即意味着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如 何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关 心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工位射芯机,其目的是实现制芯工位和取芯工位同 时工作,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同时节约生产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工位射芯机,包 括机架、射砂成型4/L构、顶芯机构以及模具,射砂成型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模具由一副上模和两副相同模型的下模组成,其中, 一副上模安装在射砂成型机构上;所述双工位射芯枳/没置一个制芯工位和两个取芯工位,制芯工位i殳在射砂、 成型机构正下方,并位于中间位置,两个取芯工位分别设在制芯工位的左右 两侧;两个取芯工位上分别设有一套顶芯机构,左侧取芯工位经过中间制芯 工位到右侧取芯工位的路径上设有轨道,轨道上设置一个水平移动工作台, 两副下模并列安装在该水平移动工作台上,而且两副下模之间的中心距等于 制芯工位分别到两侧取芯工位的距离。1、 上述方案中,所述"射砂成型机构"包括射砂机构、吹气机构以及一 副上模。2、 上述方案中,所述"左右"指的是图1中所示的箭头方向为左侧,而 箭头的反方向为右侧。3、 上述方案中,所述水平移动工作台与一水平往复移动驱动机构连接, 该水平往复移动驱动机构由齿条、齿轮、减速器和电机组成,电机、减速器、 齿轮连接成齿轮传动机构,齿条与齿轮啮合;齿条和齿轮传动机构两者中一 个安装在水平移动工作台,另一个相对固定设置即可以是齿条安装在水平 移动工作台上,而齿轮传动机构相对固定设置;也可以是齿轮传动机构安装 在水平移动工作台上,而齿条相对固定设置。4、 上述方案中,所述两副下模分别由定位机构和夹紧机构固定在水平移 动工作台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工位射芯机,即利用一副上模和两副下模配合完成制 芯、取芯两工位同时工作;两副下才莫:没置在一水平移动工作台上,左右依次 为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而位于制芯工位左侧的为第一取芯工位,位于制芯 工位右侧的为第二取芯工位。在上模与第一下模在制芯工位上配合射砂制芯 时,第二下模则在第二取芯工位上进行顶芯、起吊、搬运和清理第二下模等 一系列工作;当上模与第一下模制芯完成时,升起上模,同时,第二下模在 第二取芯工位上也完成其顶芯、起吊、搬运和清理工作,此时,水平移动工作台带动第一下模到第一顶芯工位上进行顶芯、起吊、搬运和清理第一下模 等一 系列工作,而第二下模则同时被水平移动工作台带动到制芯工位与上模 配合射砂制芯,如此依次循环工作,实现制芯工位和取芯工位同时工作,提 高了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最初第一下模在第一顶芯工位处空置,而第二下模在射砂工位处与上模配合制芯,当第二下模内砂芯固化成型后,通过移 动工作台带动第二下模到第二顶芯工位处进行顶芯、搬运砂芯以及下模清理, 而同时第一下模已经移动到射砂工位处与上模配合制芯,以此循环工作,使 得在工作过程中整个机器无需停滞,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2、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机架的两侧设置两个顶芯工位,同时采用第一下才莫 和第二下模的两个下模与一个上模配合制芯,使得制砂和取芯双工位可以同 时工作,节省了工作时间,且整台机器结构简单,使用这样的一台射芯机就 可达到以往射芯机双倍的制芯效率,投资小,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一;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二;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一的工作原理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二的工作原理示意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原理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水平移动工作台;2、第一取芯工位;3、第二取芯工位; 4、上模;5、第一下模;6、第二下模;7、射砂机构;8、夹紧机构;9、定 位机构;10、顶芯机构;11、机架;12齿条;13、齿轮;14、电机;15制芯 工位;16、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双工位射芯机,包括机架、射砂成型机构、顶芯机构10以及模具, 其中射砂成型机构包括射砂机构7、吹气机构(图中未示出)和上模4,且射 砂成型机构安装在机架11上,且吹气机构及上模4相对射砂机构7可上下移动;所述模具由一副上模4和两副相同模型的下模(第 一下模5和第二下模6) 组成,所述双工位射芯机设置一个制芯工位15和两个取芯工位(第一取芯工位2 和第二取芯工位3),制芯工位15设在射砂成型机构正下方,并位于中间位置, 第一取芯工位2和第二取芯工位3分别设在制芯工位的左右两侧;第一取芯 工位2和第二取芯工位3上分别设有一套顶芯机构10,左侧第一取芯工位2经过中间制芯工位15到右侧第二取芯工位3的路径上设有轨道16,轨道16 上设置一个水平移动工作台1,第一下模5和第二下模6并列安装在该水平移 动工作台l上,且第一下模5和第二下模6由定位机构9和夹紧机构8固定; 而且第一下模5和第二下模6之间的中心距等于制芯工位15分别到第一取芯 工位2和第二取芯工位3的距离。如图5所示,所述水平移动工作台l与一水平往复移动驱动机构连接,该 水平往复移动驱动机构由齿条12、齿轮13、减速器(图中未示出)和双向电 机组成,电机14、减速器、齿轮13连接成齿轮传动机构,齿条12与齿轮13 啮合;齿条12安装在水平移动工作台上,而齿轮传动机构相对固定设置。工作时,在上模4与第一下模在制芯工位15上配合射砂制芯时,第二下 模6则在第二取芯工位3上进行顶芯、起吊、搬运和清理第二下模6等一系 列工作;当上模4与第一下模5制芯完成时,升起上模4,同时,第二下模在 6第二取芯工位3上也完成其顶芯、起吊、搬运和清理工作,此时,水平移动 工作台1带动第一下模5到第一顶芯工位1上进行顶芯、起吊、搬运和清理 第一下模5等一系列工作,而第二下模6则同时被水平移动工作台1带动到 制芯工位15与上模4配合射砂制芯,如此依次循环工作,实现制芯工位和取 芯工位同时工作,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 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 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工位射芯机,包括机架、射砂成型机构、顶芯机构以及模具,射砂成型机构安装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由一副上模和两副相同模型的下模组成,其中,一副上模安装在射砂成型机构上;所述双工位射芯机设置一个制芯工位和两个取芯工位,制芯工位设在射砂成型机构正下方,并位于中间位置,两个取芯工位分别设在制芯工位的左右两侧;两个取芯工位上分别设有一套顶芯机构,左侧取芯工位经过中间制芯工位到右侧取芯工位的路径上设有轨道,轨道上设置一个水平移动工作台,两副下模并列安装在该水平移动工作台上,而且两副下模之间的中心距等于制芯工位分别到两侧取芯工位的距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射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工 作台与一水平往复移动驱动机构连接,该水平往复移动驱动机构由齿条、齿 轮、减速器和电机组成,电机、减速器、齿轮连接成齿轮传动机构,齿条与 齿轮啮合,齿条和齿轮传动机构两者中一个安装在水平移动工作台,另一个 相对固定^: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射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副下模分 别由定位机构和夹紧机构固定在水平移动工作台上。
专利摘要一种双工位射芯机,包括机架、射砂成型机构、顶芯机构以及模具,射砂成型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模具由一副上模和两副相同模型的下模组成,其中,一副上模安装在射砂成型机构上;所述双工位射芯机设置一个制芯工位和两个取芯工位,制芯工位设在射砂成型机构正下方,并位于中间位置,两个取芯工位分别设在制芯工位的左右两侧;两个取芯工位上分别设有一套顶芯机构,左侧取芯工位经过中间制芯工位到右侧取芯工位的路径上设有轨道,轨道上设置一个水平移动工作台,两副下模并列安装在该水平移动工作台上,而且两副下模之间的中心距等于制芯工位分别到两侧取芯工位的距离。本方案提高了在制造砂芯时的生产效率,并同时节约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22C19/00GK201132203SQ20072013123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5日
发明者王建华, 雷静霜 申请人:苏州铸造机械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