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控温挤压铸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40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体控温挤压铸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技术领域的挤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分体控温挤压 铸造设备。
背景技术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在齐丕骧的《挤压铸造》(1982, P148,国 防工业出版社)一书中提到外廓呈单方向递增(递减)的柱体或锥形零件采用整 体凹型。在铸造过程中,挤压铸造模腔的损坏主要表现为机械变形与磨损、热疲 劳、粘焊三种形式。整体凹型不能随意更换模具的内腔,不便维修。而采用垂直 或水平分型的凹型,便于脱模,可以减轻型腔的机械磨损,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并且采用整体凹型时,加热装置一般固定在模具的外侧,这样的加热方式使模具 的温度不易控制,直接导致铸件的性能不能稳定。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体控温挤压铸造设备。本实用 新型由于内模可以取出,既可以精确的控制温度,也便于维修内模的内腔。从而 解决现在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内模、外模、底座、 垫块、顶杆。顶杆放在底座的内腔里面,底座的上端留有一个凹槽,外模放在凹 槽里面,用于外模和底座的连接。内模、外模两者之间有锥度及间隙,垫块放在 内模里面。所述外模和底座之间用隔热垫隔开,防止热量散失。所述顶杆、底座的间隙为0. 01rnm 0. 03mm。顶杆的下端和挤压铸造设备相连。所述内模通过r 2。的配合锥度装入外模的内腔中构成挤压通道,外模和 内模的接触面紧密配合,两者要有良好的同心度,在同一台机床上车削时锥度不 允许有变化。所述内模和垫块垂直配合,两者之间存有间隙度,便于排除挤压时形成的气 体。但是这个间隙度不宜过大,防止有夹皮产生。间隙度约为0.02mm 0.06ram。所述内模的锥度为0.15° 0.25° ,这样既可以排除上面的气体,利于脱 模,同时也不至于有液体喷溅出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1内模可以单独放在高温炉中加热,以 便精确控制模温。2操作方便,内模可以更换,有效的降低成本。3釆用双层装 置,增加了安全系数。4加热方便,适用于高温挤压试验。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l底座,2顶杆,3外模,4垫块,5内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 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由5部分组成底座l,顶杆2,外模3,垫块4,内 模5。外模3和底座1之间用隔热垫隔开,顶杆2放在底座1的内腔里面,两者 的间隙度为0. Olmra,外模3固定在底座1的上面,外模3内侧的锥度为1° ,在 外模3的外侧固定加热圈,温度设为20(TC;内模5的外侧锥度为r ,内侧锥 度为O. 15° ,垫块4放在内模5里面,两者的间隙度为0.02mm。把内模5和垫块4放在加热炉中加热,加热炉的温度设为210°C,保温3h 后,取出,放在外模3中,用测温仪测得的温度为200。C。此时,内模3和外模 5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浇注熔液,加压,卸压,取出铸件。在铸件的 上下表面都没有气孔及喷溅物的存在。下一次浇注时,采用另外一个内模,这样 可以确保模具的温度保持一致。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由5部分组成底座l,顶杆2,外模3,垫块4,内 模5。外模3和底座1之间用隔热垫隔开,顶杆2放在底座1的内腔里面,两者的间隙为0. 02mra,外模3固定在底座1的上面,外模3内侧的锥度为1. 5° ,在 外模3的外侧固定加热圈,温度设为200'C;内模5的外侧锥度为1.5° ,内侧 锥度为0.2° ,垫块4放在内模5里面,两者的间隙度为0.04mm。把内模5和垫块4放在加热炉中加热,加热炉的温度设为260°C,保温3h 后,取出,放在外模3中,用测温仪测得的温度为25(TC。此时,内模5比外模 3高出10nim,由于两者有良好的同心度,所以外模3和内模5的接触面是紧密配 合的,强度可以得到保证。然后浇注熔液,加压,卸压,取出铸件。在铸件的上 下表面都没有气孔及喷溅物的存在。下一次浇注时,采用另外一个内模,这样可 以确保模具的温度保持一致。实施例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由5部分组成底座l,顶杆2,外模3,垫块4,内 模5。外模3和底座1之间用隔热垫隔开,顶杆2放在底座1的内腔里面,两者 的间隙度为0. 03mm,外模3固定在底座1的上面,外模3内侧的锥度为2° ,在 外模3的外侧固定加热圈,温度设为20(TC;内模5的外侧锥度为2。,内侧锥 度为0.25° ,垫块4放在内模5里面,两者的间隙度为0.06mm。把内模5和垫块4放在加热炉中加热,加热炉的温度设为31(TC,保温3h 后,取出,放在外模3中,用测温仪测得的温度为30(TC。此时,内模5比外模 3高出15mm,由于两者有良好的同心度,所以外模3和内模5的接触面是紧密配 合的,强度可以得到保证。然后浇注熔液,加压,卸压,取出铸件。在铸件的上 下表面都没有气孔及喷溅物的存在。下一次浇注时,采用另外一个内模5,这样 可以确保模具的温度保持一致。通过以上实施例可看出,本实用新型模具内模可以单独放在高温炉中加热, 便于精确控制模温。由于内模可以更换,在使用过程中,当内模内壁发生破损时, 可以单独进行更换,有效的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成本。在设计当中采用双层装置, 有效的增加了安全系数。
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控温挤压铸造设备,包括内模、外模、底座、垫块、顶杆,其特征在于,顶杆设在底座的内腔里面,底座的上端有一个凹槽,外模放在凹槽里面,内模、外模两者之间有锥度及间隙,垫块放在内模里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控温挤压铸造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外模和底 座之间设置隔热垫。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控温挤压铸造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顶杆、底 座的间隙为0. 01mm 0. 06mra。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控温挤压铸造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内模通过 1° 2°的配合锥度设入外模的内腔中构成挤压通道。
5、 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分体控温挤压铸造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内模、 外模同心,外模和内模的接触面紧密配合。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控温挤压铸造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内模和垫 块垂直配合,内模和垫块之间存有间隙度。
7、 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分体控温挤压铸造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内模 和垫块之间间隙度为0. 02rnm 0. 06隱。
8、 如权利要求1或4或6所述的分体控温挤压铸造设备,其特征是,所述 内模的锥度为0.8。 1.2° 。
专利摘要一种铸造技术领域的分体控温挤压铸造设备,包括内模、外模、底座、垫块、顶杆,顶杆设置在底座的内腔里面,外模固定在底座的上面,内模放在外模里面,两者之间有锥度及间隙,垫块设置在内模里面。本实用新型模具内模可以单独放在高温炉中加热,便于精确控制模温。由于内模可以更换,在使用过程中,当内模内壁发生破损时,可以单独进行更换,有效的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成本。在设计当中采用双层装置,有效地增加了安全系数。
文档编号B22D18/02GK201168775SQ20082005710
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0日
发明者彭立明, 曾小勤, 杨艳玲, 斌 胡, 昊 许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