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2139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精加工研磨设备,特别是针对平 面度和平行度要求较高的小型工件研磨使用。
背景技术
过去,对平行度和平面度有要求的小型工件,一般采用的是平面磨床完成,而 平面磨床的加工精度有限,对于平面度和平行度要求较高的工件和薄壁件有时则达不到 精度要求,或能达到加工精度但加工效率很低,特别是对于加工精度在0.005mm以下的 工件加工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对于高精度的工件平面不好加工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 游离磨料的研磨机。例如本设备对与直径不大于80_的圆形工件加工后平面度可达 到不超过0.002mm,平行度可达到0.004mm.以下。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改研磨机为立式安装,并通过电机拖动研磨盘旋转,工件套装在平板夹具上后 再装入被动套筒,通过被动套筒实现工件在研磨过程中的旋转,在研磨盘上浇洒游离磨 料,工件上部用圆盘状配重体压实以保证工件在垂直方向的定位,并靠配重体的重量给 下方的三个工件施加压力,保证研磨过程中有足够的均勻的磨削力;所述被动套筒由设置在研磨盘上的中间定位轮及固定在机架上的外围定位轮固 定,所述定位轮处于自由旋转状态;具体连接关系是电机03和主动带轮04通过电机支架02和螺栓与底座01连 接,研磨盘13通过法兰盘12与主轴09连接,主轴09通过轴承08与套筒10形成旋转机 构,套筒10通过下端的圆形连接板和槽钢制成的支架06与底座01连接。接油盘11通 过顶丝与套筒10固定在一起,中间定位轮14通过螺栓和轴承与研磨盘13连接,中间定 位轮14和外围定位轮14处于自由旋转状态,外围定位轮14亦通过螺栓和轴承与简易支 架相连,支架通过螺栓与接油盘上端连接固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研磨盘和游离磨料实现研磨加工,保证了加工工件的 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水平,特别适用与高精度的小型工件平面的精加工。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研磨盘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所示,电机03和主动带轮04通过电机支架02和螺栓与底座01连 接,研磨盘13通过法兰盘12与主轴09连接,主轴09通过轴承08与套筒10形成旋转机 构,套筒10通过下端的圆形连接板和槽钢制成的支架06与底座01连接。接油盘11通 过顶丝与套筒10固定在一起,中间定位轮14通过螺栓和轴承与研磨盘13连接,中间定 位轮14的旋转轴与主轴09的旋转轴为同一直线,两个定位轮(中间定位轮和外围定位 轮)14均处于自由旋转状态,外围定位轮14亦通过螺栓和轴承与简易支架相连,支架通 过螺栓与接油盘上端连接固定。本发明的传动原理由电动机03提供原动力,通过前端的主动皮带轮04连接皮 带05,皮带05在下部连接至被动皮带轮07,被动皮带轮07与主轴09相连,主轴09的 旋转通过法兰盘12传递至研磨盘13。研磨盘13旋转时,放置于研磨盘13上 的被动套筒 15通过两个定位轮14固定位置,由于被动套筒15在研磨盘13直径方向上的内外侧线速 度差会使被动套筒在研磨盘13带动下进行自转。被动套筒15内的圆形夹具16连同工件 也会做类似的旋转运动,放置于圆形夹具三个孔内的工件则与研磨盘13形成研磨的相对 运动。
权利要求
1.一种研磨机,包括电机、由电机驱动的研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为立式 安装,所述研磨盘上方设置有被动套筒,工件套装在平板夹具上后再装入被动套筒,通 过被动套筒实现工件在研磨过程中的旋转,在研磨盘上浇洒游离磨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套筒由设置在研磨盘上的 中间定位轮及固定在机架上的外围定位轮固定,所述定位轮处于自由旋转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03)设置有与电机固定的 主动带轮(04)并通过电机支架(02)和螺栓与底座(01)连接,研磨盘(13)通过法兰盘 (12)与主轴(09)连接,主轴(09)通过轴承(08)与套筒(10)形成旋转机构,套筒(10) 通过下端的圆形连接板和槽钢制成的支架(06)与底座(01)连接;接油盘(11)通过顶丝 与套筒(10)固定在一起,中间定位轮(14)通过螺栓和轴承与研磨盘(13)连接,中间定 位轮(14)的旋转轴与主轴(09)的旋转轴为同一直线,两个定位轮(14)处于自由旋转状 态,外围定位轮亦通过螺栓和轴承与简易支架相连,支架通过螺栓与接油盘上端连接固 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研磨机,包括电机、由电机驱动的研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为立式安装,所述研磨盘上方设置有被动套筒,工件套装在平板夹具上后再装入被动套筒,通过被动套筒实现工件在研磨过程中的旋转,在研磨盘上浇洒游离磨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研磨盘和游离磨料实现研磨加工,保证了加工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水平,特别适用与高精度的小型工件平面的精加工。
文档编号B24B37/04GK102009382SQ20091018725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4日
发明者吕升东, 李延海, 王昆, 王铁刚, 郑永阁 申请人:沈阳中科超硬磨具磨削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