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入式水口快换机构防护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4366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浸入式水口快换机构防护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铸机安全防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板坯连铸机浸入式水口
快换机构的防护板。
背景技术
连铸浸入式水口快换机构是连接中间包上水口和浸入式水口的重要部件。通常的快换机构由滑道、夹紧机构和液压缸等组成,机构内部空隙很大,在快换水口 、打盲板时存在着发生窜钢的可能,而且在浇注过程中也有可能因为耐火材料的质量问题而发生钢水穿出快换机构的危险,由于目前快换机构的前面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因此给机前操作人员和其他设备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而如果安装固定式防护装置,则会增加备件数量和成本开支,尤其是不利于快换机构的日常安装和维护,使这一安全隐患始终未能消除。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简单实用,轻便灵活,能有效避免钢水从快换机
构空隙中窜出而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事故的防护板。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解决措施是 —种浸入式水口快换机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由护板、插入杆及把手组成,矩形护板的里侧设有至少两根插入杆,外侧安有把手。 为了使防护板能更好地遮蔽快换机构的空隙,故在护板的里侧敷有轻型耐火材料。 所述的插入杆为两根,既可保持防护板的稳定性,又能相对减轻重量。[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制作且制作成本低廉;占用空间小,重量轻,安装拆卸方便,不影响其他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可重复使用,不增加额外成本;能有效遮蔽钢水浇注时穿出的钢水,避免窜钢事故对操作人员的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

附图为浸入式水口快换机构防护板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中把手1、护板2、插入杆3、耐火材料4、上水口 5、快换机构6、浸入式水口 7.具体实施方式由附图可见,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把手1、护板2和插入杆3所组成。护板2采用矩形钢板制成,其尺寸根据快换机构的外形尺寸确定。在护板2的里侧靠近两端的位置焊接两根圆钢管,形成插入杆3,起到固定防护板的作用。插入杆3的长度根据快换机构6的宽度决定,以不超过快换机构6的宽度为限。在护板2的外侧焊上两个把手1,以便于操作人员把持安装和拆卸。最后,在护板2的里侧涂敷上轻型耐火材料4,即制成本实用新型之
3防护板。使用时,只需将插入杆3插入快换机构6的空隙中,中间包底和快换机构将其压牢,一旦中间包上水口 5和浸入式水口 7出现窜钢现象,防护板就会将钢水遮蔽住,而不致于造成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失,从而保证了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权利要求一种浸入式水口快换机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由护板、插入杆及把手组成,矩形护板的里侧设有至少两根插入杆,外侧安有把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入式水口快换机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在护板的里侧敷有轻型耐火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浸入式水口快换机构防护板,是由护板、插入杆及把手组成,矩形护板的里侧设有插入杆和轻型耐火材料,外侧安有把手。使用时只要将插入杆插进快换机构的间隙,即能有效遮蔽钢水浇注时穿出的钢水,避免窜钢事故对操作人员的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结构简单,容易制作且成本低廉;占用空间小,安装拆卸方便,不影响其他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可重复使用,不增加额外成本。
文档编号B22D41/56GK201442097SQ200920014778
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4日
发明者崔长宇, 左继双, 张新义, 张相春, 田勇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