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煤气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745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炉煤气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高炉煤气降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冶金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与布袋除尘器配套使用的高炉煤气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高炉煤气在集中储存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净化处理,以除去其中的烟尘。目前都 是采用布袋除尘器对其进行净化处理,而布袋除尘器对入口煤气的温度要求很高,如一般 涤纶布袋的温度应该小于12(TC,对纤维等耐高温的布袋的煤气入口温度仍需要控制在 28(TC以下,因此就必须在布袋除尘器的入口处设置降温设备,以满足布袋除尘器对煤气入
口温度的限制。现有的降温设备存在有结构复杂、降温效果差、设备造价高、使用寿命短、运 行可靠性差和占地面积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
本低廉、降温效果好、运行安全可靠和使用寿命长优点的高炉煤气降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炉煤气降温装置,具有
上汇合管、换热冷却管束和下汇合管,所述上汇合管分为上汇合管锥体部分和上汇合管圆
柱部分,所述下汇合管分为下汇合管锥体部分和下汇合管圆柱部分,换热冷却管束的上下
两端分别插入上汇合管圆柱部分及下汇合管圆柱部分;在换热冷却管束的上部及下部分别
设有与循环冷却水管相联通的冷却水分配盘及接水盘。 所述换热冷却管束通过上花板和下花板分别与上汇合管及下汇合管相通。 在所述上汇合管锥体部分设有煤气出口 。在所述下汇合管锥体部分分别设有煤气
入口和排灰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冷却水与高温煤气逆流换热的方式,满足了除尘 设备对煤气入口温度的要求,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廉、降温效果好、运行安全可 靠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是一种与除尘设备进行配套使用的有效降温装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1-上汇合管、2_上汇合管锥体部分、3_上汇合管圆柱部分、4_上花板、5-煤 气出口 、6-下汇合管、7_下汇合管锥体部分、8_下汇合管圆柱部分、9_下花板、10-煤气入 口 、 11-排灰口 、 12-换热冷却管束、13-冷却水分配盘、14-接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l,一种高炉煤气降温装置,一种高炉煤气降温装置,具有上汇合管1、换热冷却管束12和下汇合管6,所述上汇合管1分为上汇合管锥体部分2和上汇合管圆柱部分 3,所述下汇合管6分为下汇合管锥体部分7和下汇合管圆柱部分8,换热冷却管束12的上 下两端分别插入上汇合管圆柱部分3及下汇合管圆柱部分8,该换热冷却管束12通过上花 板4和下花板9分别与上汇合管1及下汇合管6相通;在换热冷却管束12的上部及下部分 别设有与循环冷却水管相联通的冷却水分配盘13及接水盘14。同时,在所述上汇合管锥体 部分2设有煤气出口 5,在所述下汇合管锥体部分7分别设有煤气入口 10和排灰口 11。在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置于高炉出气口与布袋除尘设备之间,将煤气入口 10与高炉煤气出 口相联通,将煤气出口 5与布袋除尘设备的入口相联通,使高炉煤气经换热冷却管束12冷 却后进入布袋除尘设备进行除尘,自循环冷却水管而来的冷却水从冷却水分配盘13沿着 换热冷却管束12的管壁流下,与通过换热冷却管束12的管内的高温煤气逆流换热,然后经 接水盘14进入循环冷却水管,如此循环地对煤气进行有效降温。
权利要求一种高炉煤气降温装置,其特征是具有上汇合管、换热冷却管束和下汇合管,所述上汇合管分为上汇合管锥体部分和上汇合管圆柱部分,所述下汇合管分为下汇合管锥体部分和下汇合管圆柱部分,换热冷却管束的上下两端分别插入上汇合管圆柱部分及下汇合管圆柱部分;在换热冷却管束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有与循环冷却水管相联通的冷却水分配盘及接水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煤气降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换热冷却管束通过上花板 和下花板分别与上汇合管及下汇合管相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煤气降温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上汇合管锥体部分设有 煤气出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煤气降温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下汇合管锥体部分分别 设有煤气入口和排灰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炉煤气降温装置,具有上汇合管、换热冷却管束和下汇合管,所述上汇合管分为上汇合管锥体部分和上汇合管圆柱部分,所述下汇合管分为下汇合管锥体部分和下汇合管圆柱部分,换热冷却管束的上下两端分别插入上汇合管圆柱部分及下汇合管圆柱部分;在换热冷却管束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有与循环冷却水管相联通的冷却水分配盘及接水盘。采用冷却水与高温煤气逆流换热的方式,满足了除尘设备对煤气入口温度的要求,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廉、降温效果好、运行安全可靠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是一种与除尘设备进行配套使用的有效降温装置。
文档编号C21B7/22GK201545864SQ20092026255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3日
发明者唐冠华, 曾建民, 朱皓, 赖仁锐, 赵心夏, 赵长琪, 陈东, 陈奕生, 陈文绩 申请人:韶关市东逸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