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74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压铸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设备。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不锈钢锻压、镁合金、铝合金及锌合金压铸均被运用于手机外壳、生活工 艺品等,尤其是锻压不锈钢在近几年发展较为迅速,在工业品及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镁、铝及锌合金通过压铸生产应用也很广泛,其发展史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已经成为行业应 用领域中成为传统行业。但是由于压铸件在成型的环节中始终存在着缺陷,压铸件通过外 观处理就暴露内在的质量问题,总是扮有大量气孔和杂渣的存在,严重时影响产品的力学 性能。一般我们常用的表面处理手法通过抛光后多次涂镀来填补压铸件的表面气孔,对于 大气孔无法修补,只有回收作为废料。在压铸合金件表面处理过程中处理成本高,对环境造 成很大污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合金压铸设备的成型方法得到的产品大 量气孔和杂渣的缺点,从而提供一种不含有气孔及杂渣的合金压铸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铸设备,一种压铸设备,包括压射系统,与压射系统连接 的压铸系统,所述压射系统向压铸系统输送合金熔液;其中,所述压铸系统包括压铸模和二次挤压部件,所述二次挤压部件包括上油缸、 下油缸、顶板和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依次连接上油缸、下油缸和顶板;所述压铸模包括动模、定模,动模与定模组成的型腔;所述动模还包括模仁、多个 顶针和顶针板,所述模仁与定模形成型腔,在所述模仁上设置有多个顶针孔,所述多个顶针 一端分别位于多个顶针孔内并可插入型腔内,所述多个顶针另一端分别与顶针板一端固定 连接,在顶针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持动模的模架,在与顶针板相对的所述模架的一端设置 有一挤压传动轴安装孔和顶杆孔,所述挤压传动轴安装孔安装有挤压传动轴,所述顶杆孔 中安装有顶杆,所述挤压传动轴一端和顶杆一端与顶针板另一端接触;所述挤压传动轴另 一端与所述中心杆接触,所述顶杆另一端与顶板接触;其中上油缸通过中心杆推动挤压传 动轴挤压型腔,下油缸推动顶板带动顶杆,顶杆推动顶针板及顶针顶出产品。用本发明的压铸设备进行的压铸,可以在压铸的时候实现挤压,即可以实现压射 挤压联动,在压铸的同时将多余的气体和合金液挤压至模具的渣包中,避免了气孔的形成 及杂渣的存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 —种可以实现挤压的成型的特殊模具结构示意图;图3为二次挤压部件结构示意图;[0011]图4压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压铸设备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压铸设备包括压射系统1,与压射系统1连接的压铸系统 2,压射系统1向压铸系统2输送合金熔液;该压铸系统2包括压铸模21和二次挤压部件 22,该压铸模21包括动模212、定模211、动模212与定模211组成的型腔213、与型腔213连 通的渣包215,所述渣包215位于型腔213内,用来储存气体及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多余合金 液;该二次挤压部件22与动模212连接,该二次挤压部件22包括上油缸221、下油缸222、 顶板223、依次连接上油缸221、下油缸222和顶板223的中心杆224,其中上油缸221通过 中心杆224推动动模212挤压型腔213,使在压铸的同时将多余的气体和合金液挤压至渣包 215中,下油缸222推动顶板223和动模212顶出产品。如图2所示,其中压铸模21还包括第一弹簧214,该第一弹簧214为两个对称的弹 簧,第一弹簧214与动模212、定模211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动模212还包括模仁2121、 顶针2126、顶针板2123、模架2127、挤压传动轴2124和顶杆2125 ;其中,所述模仁2121上开有三个顶针孔(也可以是2、4或者更多个),顶针2126 一端位于顶针孔内并可插入型腔内,顶针2126另一端与顶针板2123 —端固定连接,所述挤 压传动轴2124 —端和顶杆2125 —端与顶针板2123另一端接触;所述挤压传动轴2124另 一端与所述中心杆224接触,所述顶杆2125另一端与顶板223接触。所述模仁2121与顶 针板2123的一端设置有用以回位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与模仁、顶针板2122可拆卸连接。 当顶杆回位后通过第二弹簧的弹力可实现顶针板回位。如图4所示,其中,压射系统1包括压射室11、感应杆12及压射冲头13,其中,所 述感应杆12可移动的穿设在压射室11内,压射冲头13固定在感应杆12的一端,压射室11 上还设有进料口 14及出料口 15,所述进料口 14用以添加合金熔液,出料口 15与压铸模的 型腔213连通。如图1所示,所述压铸系统还包括液压动力系统,所述液压动力系统与上油缸221 及下油缸222连接,给上油缸221和下油缸222提供动力。该压铸设备还包括控制系统3,该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压射系统1和压铸系统2。所 述控制系统包括信号输出点1-5 (图上未标出),信号1为压射终止信号输出点,信号2为二 次挤压信号输出点,信号3为压射二快信号输出点,信号4为压射一快信号输出点,信号5 为回锤终止信号输出点。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为,感应杆12经过信号4,使压射冲头13得 到一快的信号4输入,此时感应杆12接收到信号3,这时合金液迅速填入型腔213,感应杆 12接收到信号2时在型腔213内进行二次挤压以实现挤压成型,到结束压射后压射冲头13 跟踪感应杆12接收到信号1确认压射终止,顶出产品。顶出产品后,感应杆12得到信号2, 回归到原位。下面用上述的压铸设备进行压铸的方法。将储存有合金液的容器与压射系统的进料口 14连接,当感应杆12经过信号4,使 压射冲头13得到一快的信号4输入,此时感应杆12接收到信号3,这时合金液被压射冲头 13迅速压射到压铸系统的型腔213中,感应杆12接收到信号2时在型腔213内进行二次挤压以实现挤压成型,即液压系统23推动上油缸221和中心杆224,中心杆224推动挤压传动 轴2124运动,挤压传动轴2124带动模仁挤压型腔213。挤压型腔213后,模仁通过第一弹 簧214的弹力回到原来的位置。整个动模212移动的距离为根据不同的产品及合金液的种 类而不同,优选为5-10毫米。到结束压射后压射冲头13跟踪感应杆12接收到信号1确认 压射终止,液压系统23推动下油缸222带动顶板223及顶杆2125,顶杆2125推动顶针板 2123,顶针板2123带动顶针2126顶出产品。产品被顶出的距离没有特别限制,一般只要把 产品顶出即可,优选地,顶出行程有50-100毫米。顶出产品后,顶针2126及顶针板2123通 过第二弹簧2122的弹力回到原来的位置。之后感应杆12得到信号2,回归到原位。这样产 品就压铸形成了。 用本发明的压铸设备进行的压铸,可以使得型腔213内气体及多余尺寸部分的合 金液被压力挤到渣包中,可以实现压射挤压联动,在压铸应用过程中只要在模具型腔213 内有流动充型存在,就会有湍流和紊流的现象发生,要想实现高端产品就只有实现层流,这 样就可以避免产品缺陷。可实现压铸产品无气孔件,同时可以等同于半固态成型无需在进 行设备投资,尤其是可以应用于铜合金成型,镁铝锌合金压铸行业中上也可以直接应用于 汽车受力件的生产及复杂件生产,该项技术的发明还可以替代不锈钢锻压件,减少加工的 环节从而达到降低生产的成本,可以在行业中广为推广运用。
权利要求一种压铸设备,包括压射系统,与压射系统连接的压铸系统,所述压射系统向压铸系统输送合金熔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系统包括压铸模和二次挤压部件,所述二次挤压部件包括上油缸、下油缸、顶板和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依次连接上油缸、下油缸和顶板;所述压铸模包括动模、定模,动模与定模组成的型腔;所述动模还包括模仁、多个顶针和顶针板,所述模仁与定模形成型腔,在所述模仁上设置有多个顶针孔,所述多个顶针一端分别位于多个顶针孔内并可插入型腔内,所述多个顶针另一端分别与顶针板一端固定连接,在顶针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持动模的模架,在与顶针板相对的所述模架的一端设置有一挤压传动轴安装孔和顶杆孔,所述挤压传动轴安装孔安装有挤压传动轴,所述顶杆孔中安装有顶杆,所述挤压传动轴一端和顶杆一端与顶针板另一端接触;所述挤压传动轴另一端与所述中心杆接触,所述顶杆另一端与顶板接触;其中上油缸通过中心杆推动挤压传动轴挤压型腔,下油缸推动顶板带动顶杆,顶杆推动顶针板及顶针顶出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型腔中有储存气体及多余合 金液的渣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模还包括动模和定模之间 用以回位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动模、定模之间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与顶针板的一端设置有用 以回位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模仁、顶针板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压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射系统包括压射 室、感应杆及压射冲头,其中,所述感应杆可移动的穿设在压射室内,压射冲头固定在感应 杆的一端,压射室上还设有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进料口用以添加合金熔液,出料口与压铸 模的模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用于控 制压射系统和压铸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系统还包括液压动力系统, 所述液压动力系统与上油缸及下油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铸设备,包括压射系统,与压射系统连接的压铸系统,所述压射系统向压铸系统输送合金熔液;其中,所述压铸系统包括压铸模和二次挤压部件,所述二次挤压部件包括上油缸,下油缸,顶板和中心杆;所述压铸模包括动模、定模,动模与定模组成的型腔;其中上油缸通过中心杆推动动模挤压型腔,下油缸顶出产品。用本发明的压铸设备进行的压铸,可以在压铸的时候实现挤压,即可以实现压射挤压联动,在压铸的同时将多余的气体和合金液挤压至模具的渣包中,避免了气孔的形成及杂渣的存在。
文档编号B22D17/20GK201702343SQ200920262249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1日
发明者张法亮, 黄江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