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轧件余热热处理连续淬火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939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锻、轧件余热热处理连续淬火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淬火设备,尤其是一种锻、轧件余热热处理连续淬火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传统的淬火工艺方法一般的锻件(包括环锻件)由于终轧温度可以满足 淬火温度要求,但通常的作法是冷却后再加热,即费时又浪费能源,不能很好的解决生产的 连续性问题,生产效率低下,且一批相同工件淬火后的工件性能差异较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生产效率、节约 能源、提高工件性能稳定性的锻、轧件余热热处理连续淬火设备。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锻、轧件余热热处理连续淬火设备,它包括 固定设置的、呈一段圆弧状的淬火池,在淬火池的圆心处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支撑立柱, 在支撑立柱上安装有可围绕支撑立柱的轴线作回转运动的支撑臂,在每根支撑臂上均设有 工件升降机构,在淬火池的一侧安装有进料轨道与出料轨道,所述的进料轨道与出料轨道 均布置在淬火池的圆弧内侧,在淬火池的圆弧外侧设有淬火液冷却循环装置。所述的进料轨道呈指向支撑立柱的轴线布置。所述的出料轨道呈指向支撑立柱的 轴线布置。在进料轨道的进口端附近设有加热炉。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使用后,每个相同工件的淬火条件基本一致,使一批淬火后的 工件性能差异很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该锻、轧件余热热处理连续淬火设备,它包括固定设置的、呈一段圆弧 状的淬火池1,在淬火池1的圆心处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支撑立柱2,在支撑立柱2上安 装有可围绕支撑立柱2的轴线作回转运动的支撑臂3,在每根支撑臂3上均设有工件升降 机构4,在淬火池1的一侧安装有进料轨道5与出料轨道6,所述的进料轨道5与出料轨道 6均布置在淬火池1的圆弧内侧,在淬火池1的圆弧外侧设有淬火液冷却循环装置7。所述的进料轨道5呈指向支撑立柱1的轴线布置。所述的出料轨道6呈指向支撑 立柱1的轴线布置。在进料轨道5的进口端附近设有加热炉8。设置加热炉8的作用是在工件温度 不能满足淬火温度要求时,将工件放入该炉中加热、等(均)温,以满足工艺要求,也可不设。[0013]使用时,进料轨道5上有进料小车,出料轨道6上有出料小车,锻、轧件由运送设备 送入到进料小车上,沿着进料轨道5运行,停在上方的回转式支撑臂3上的独立工件升降机 构4将工件吊起,升起高度由淬火池1的壁高决定。然后,回转式支撑臂3围绕其支撑立柱 2转动一定的角度到位后停下,工件被工件升降机构4放入到盛满淬火液的淬火池1中进行 热处理淬火。淬火时间、方式方法由工艺方案给定。这时下一个回转式支撑臂3已经进入 到进料小车上方的停车位置,待下一个工件进入到工位。与此同时,进料小车已返回线外, 准备接受下一个工件后进入生产线。从而实现连续作业。工件随着支撑臂3的不断受料、转动逐渐被移动到淬火池1的另一端(到达池端壁 前工件已经被吊起,什么时间、位置吊出液面均由工艺决定。工件被吊出液面前在淬火液中 即可停止也可运动,工件被吊出液面后亦然)。工件到达出料小车的位置时停下并被放在出 料小车上,经由出料轨道6被运出生产线外运走。出料小车返回生产线准备接受下一个工 件。淬火液的冷却与循环由淬火液冷却循环装置7完成。重复上述动作完成连续生产作业。
权利要求1.一种锻、轧件余热热处理连续淬火设备,其特征是它包括固定设置的、呈一段圆弧 状的淬火池(1),在淬火池(1)的圆心处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支撑立柱(2),在支撑立柱 (2)上安装有可围绕支撑立柱(2)的轴线作回转运动的支撑臂(3),在每根支撑臂(3)上均 设有工件升降机构(4),在淬火池(1)的一侧安装有进料轨道(5)与出料轨道(6),所述的进 料轨道(5)与出料轨道(6)均布置在淬火池(1)的圆弧内侧,在淬火池(1)的圆弧外侧设有 淬火液冷却循环装置(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轧件余热热处理连续淬火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料轨道(5)呈指向支撑立柱(1)的轴线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轧件余热热处理连续淬火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出料轨道(6)呈指向支撑立柱(1)的轴线布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轧件余热热处理连续淬火设备,其特征是在进料轨道(5) 的进口端附近设有加热炉(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淬火设备,尤其是一种锻、轧件余热热处理连续淬火设备。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锻、轧件余热热处理连续淬火设备,它包括固定设置的、呈一段圆弧状的淬火池,在淬火池的圆心处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支撑立柱,在支撑立柱上安装有可围绕支撑立柱的轴线作回转运动的支撑臂,在每根支撑臂上均设有工件升降机构,在淬火池的一侧安装有进料轨道与出料轨道,所述的进料轨道与出料轨道均布置在淬火池的圆弧内侧,在淬火池的圆弧外侧设有淬火液冷却循环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与工件性能的稳定性,并节约能源。
文档编号C21D1/63GK201901686SQ20102064681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8日
发明者宋永久 申请人:宋永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