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石灰石对转炉渣进行冷却的转炉吹炼脱磷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524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石灰石对转炉渣进行冷却的转炉吹炼脱磷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行业转炉冶炼领域,即用石灰石对转炉渣进行选择性冷却从而提高转炉吹炼脱磷效率的工艺。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磷是作为有害因素在钢中存在的,因此,在转炉冶炼过程中要尽量地给予去除。对炼钢厂转炉吹炼而言,如果使用的铁水含磷较高,吹炼终点时的钢水磷含量往往较高,从而影响钢的成分命中。为此,有时不得不采用双渣冶炼工艺。但这样又会使得熔剂如石灰等的消耗增加不少,而且会损失一定的温度和增加钢铁料的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用石灰石对转炉渣进行冷却的转炉吹炼脱磷工艺,从而提高脱磷效果,满足对冶炼品种钢的需求。本发明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对于含磷> 0. 18%的高磷铁水,可采取在转炉吹炼末期某个时段,加入一定量的石灰石,通过石灰石分解吸热降低炉渣的温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渣的流动性,使得磷的分配比得以提高,吹炼终点的磷可以控制在 0.015%以下,这样,出钢时的磷完全可以达到冶炼品种钢的需求。转炉冶炼的去磷效果与吹炼过程渣的温度直接相关。较低的渣温可以明显地提高磷在渣/金的分配比。石灰是转炉冶炼用的主要熔剂,其原料石灰石的分解是吸热反应,而且其密度与转炉渣相近。本技术方案立足于在对转炉原冶炼制度基本维持不变的前提下,在转炉吹炼末期 (吹氧90-95% )加入l_3kg/t. s的石灰石,可以对转炉渣进行选择性的冷却,即渣冷,并适当地维持一定的底吹强度(0. 05Nm3/t. min以上),使得出钢时钢水的磷含量达到0. 015% 以下。上述向转炉加入的石灰石的粒度彡20mm。上述吹炼完毕时渣金间磷的分配比,即渣中的P2O5/钢中的磷达到200以上。上述维持转炉原冶炼制度基本不变,即原转炉的加料制度、供氧制度和枪位控制维持不变。上述工艺适合高磷高硅铁水,即含磷量在0. 18%以上、含硅量在0. 4%以上的铁水转炉冶炼。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立足于维持转炉原有的吹炼制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即不用增加任何新的设备,只是在高位料仓中储存所需一定量的石灰石,并维持原吹炼工艺基本不变条件下,对高磷铁水冶炼可以满足品种钢对去磷的需求。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脱磷效果好,能满足品种钢对冶炼的需求。
对于含磷彡0. 18%、含硅彡0.4%的铁水,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工艺,与目前转炉普遍基本上采用双渣冶炼工艺相比,熔剂消耗可以降低3kg/t.s,钢铁料消耗可以降低 0. 5kg/t. s,除了可以满足品种钢对去磷的要求外,经济效益也较明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如前所述,对于含磷彡0. 18%、含硅彡0.4%的铁水,采用普通的单渣吹炼工艺 (见表1),很难达到品种钢对去磷的需求,因此往往需要采用双渣工艺进行冶炼。而双渣冶炼工艺又会使得熔剂如石灰等的消耗增加不少,而且会损失一定的温度和增加钢铁料的消耗。本发明在转炉单渣冶炼工艺的基础上,在吹炼末期(吹氧90-95% )通过加入l_3kg/ t. s的石灰石,对转炉渣进行选择性的冷却,可以明显地提高磷在渣/金之间的分配比,从而可提高脱磷效率,满足品种钢对去磷的需求。表1.转炉单渣吹炼工艺过程控制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用石灰石对转炉渣进行冷却的转炉吹炼脱磷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维持转炉原冶炼制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在转炉吹炼末期,即吹氧达到90% -95%时向转炉加入 l-3kg/t. s的石灰石,同时在整个吹炼过程中维持底吹强度在0. 05Nm3/t. min以上,直至吹炼完毕,出钢时钢水的磷含量达到0. 015%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石灰石对转炉渣进行冷却的转炉吹炼脱磷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向转炉加入的石灰石粒度< 2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石灰石对转炉渣进行冷却的转炉吹炼脱磷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吹炼完毕时渣金间磷的分配比,即渣中的P2O5/钢中的磷达到200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石灰石对转炉渣进行冷却的转炉吹炼脱磷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维持转炉原冶炼制度基本不变,即原转炉的加料制度、供氧制度和枪位控制维持不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石灰石对转炉渣进行冷却的转炉吹炼脱磷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工艺适合高磷高硅铁水,即含磷量在0. 18%以上、含硅量在0.4%以上的铁水转炉冶炼。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石灰石对转炉渣进行冷却的转炉吹炼脱磷工艺。它是在维持转炉原吹炼制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在转炉吹炼末期(吹氧90-95%)加入1-3kg/t·s的石灰石,通过石灰石的分解吸热对转炉渣进行选择性的冷却,即渣冷,同时适当地维持一定的底吹强度(0.05Nm3/t·min以上),从而可以使得渣金间磷的分配比(渣中的P2O5/钢中的磷)达到200以上,使得钢水中的大部分磷进入渣中,出钢时钢水的磷含量达到0.015%以下。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脱磷效果好,能满足对冶炼品种钢的需求。
文档编号C21C7/064GK102181596SQ201110080049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区铁, 吴杰, 孙伟, 宋泽启, 张先贵, 曹同友, 杨治争, 高文芳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