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棒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5907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铜棒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棒的制作过程,具体涉及一种铜棒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铜因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能,在电工、电气、电真空工业等领域应用广泛,随着电工,电气,电真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对铜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铜棒生产工艺流程复杂,生产成品率比较低,含铅量高,产品性能不稳定,不能满足市场的大批量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棒的制作工艺,它过程简单,生产的产品成品率高,含 铅量少,产品性能稳定,抗拉强度高,硬度好,能满足市场的大批量的需求。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的配方组成为硅 I. 7 2. 4%、铜 69 71 %、铁 O. 05 O. 12%、锰 O. 02 O. 06%、镍 O. 05 O. 12%、铅O. 02 O. 1%、锡 O. 05 O. 12%、锌 26 30。本发明的制作工艺为1、将选购好的铜原料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称量入库,在1030 1080°C的温度下进行熔炼,熔炼后进行成分化验,化验后进行成分调配,接着再进行成分化验,化验合格的产品在1030 1035°C的温度下进行保温,不合格的产品再重新进行成分调配,直到化验合格为止;2、产品保温后进行熔铸,削头,拉死皮,再将温度回火至320°C 325°C ;3、回火后的铜棒进行成品检验,合格产品的进行入库,不合格的重新熔炼进行生产。所述的铜棒的抗拉强度为380 390N/mm2,断后伸长率为15 20%。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过程简单,生产的成品率高,含铅量,产品性能稳定,抗拉强度高,硬度好,能满足市场的大批量的需求。
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
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的配方组成为硅2.4%、铜71 %、铁O. I %、锰 O. 05%、镍 O. I %、铅 O. 09%、锡 O. I %、锌 26. 16%。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制作工艺为1、将选购好的铜原料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称量入库,在1030 1080°C的温度下进行熔炼,熔炼后进行成分化验,化验后进行成分调配,接着再进行成分化验,化验合格的产品在1030 1035°C的温度下进行保温,不合格的产品再重新进行成分调配,直到化验合格为止;2、产品保温后进行熔铸,削头,拉死皮,再将温度回火至320°C 325°C;3、回火后的铜棒进行成品检验,合格产品的进行入库,不合格的重新熔炼进行生产。所述的铜棒的抗拉强度为380 390N/mm2,断后伸长率为15 20%。本具体实施方式
过程简单,生产的成品率高,产品性能稳定,抗拉强度高,硬度好,能满足市场的大批量的需求。
权利要求
1.一种铜棒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它的配方组成为它的配方组成为硅1.7 2.4%、铜 69 71%、铁 O. 05 O. 12%、锰 O. 02 O. 06%、镍 O. 05 O. 12%、铅 O. 02 O.1%、锡 O. 05 O. 12%、锌 26 3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铜棒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它的制作工艺为1、将选购好的铜原料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称量入库,在1030 1080°C的温度下进行熔炼,熔炼后进行成分化验,化验后进行成分调配,接着再进行成分化验,化验合格的产品在1030 1035°C的温度下进行保温,不合格的产品再重新进行成分调配,直到化验合格为止;2、产品保温后进行熔铸,削头,拉死皮,再将温度回火至320°C 325°C ;3、回火后的铜棒进行成品检验,合格产品的进行入库,不合格的重新熔炼进行生产。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铜棒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棒抗拉强度为380 390N/mm2,断后伸长率为15 20%。
全文摘要
一种铜棒的制作工艺,它涉及铜棒的制作过程,它的配方组成为硅1.7~2.4%、铜69~71%、铁0.05~0.12%、锰0.02~0.06%、镍0.05~0.12%、铅0.02~0.1%、锡0.05~0.12%、锌26~30。本发明过程简单,生产的产品成品率高,含铅量少,产品性能稳定,抗拉强度高,硬度好,能满足市场的大批量的需求。
文档编号C22C9/04GK102816946SQ201110154448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9日
发明者陈方仁, 张长征 申请人:浙江万得凯铜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