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式珩磨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190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浮动式珩磨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珩磨杆,特别是涉及浮动式珩磨杆。
背景技术
珩磨杆长度与工件长度是成正比的,例如工件长度10m,珩磨杆的长度将达到 12. 86m,像这种超长,特别是小口径超长(如50-100m)的珩磨杆,已有设备采用卧式结构, 其存在的缺点是一、由于珩磨杆自身重量大,珩磨杆易超过自身的抗弯强度,直线度难以得到保证;二、珩磨杆与主轴机构直接连接,旋转过程中径向摆动幅度大,受力不均勻,影响珩磨头加工精度,且易造成珩磨杆与工件内表面接触,划伤工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珩磨杆受力均勻,保证珩磨杆直线运动,避免珩磨杆因自身重力影响弯曲、下垂,提高珩磨头加工精度的浮动式珩磨杆。本实用新型浮动式珩磨杆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安装珩磨杆,珩磨杆一头连接主轴机构,珩磨杆的另一头连接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滚轮托架,在滚轮托架上安装滚轮,滚轮托架通过滚轮与珩磨杆相配合,在珩磨杆一头安装万向节A,珩磨杆一头通过万向节A与主轴机构相连接,在珩磨杆另一头安装万向节B,珩磨杆另一头通过万向节B与珩磨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动式珩磨杆,通过在机架上安装滚轮托架,滚轮托架上的滚轮与珩磨杆滚动配合,当工作时珩磨杆前后运动,珩磨杆的中间部分架在滚轮托架的滚轮(滚轮呈马鞍形)上,并带动滚轮滚动,滚轮托架对珩磨杆起到一个支撑作用,从而避免珩磨杆受自身重力影响弯曲、下垂等问题,使珩磨杆的直线度得到保证,并且在珩磨杆两头安装万向节A和万向节B,珩磨杆通过万向节A和万向节B分别与主轴机构和珩磨头连接,在运行过程中,万向节A和万向节B相互消除珩磨杆的径向摆动,使珩磨杆受力均勻,带动珩磨头直线运行,减小珩磨杆在旋转过程中摆动幅度,提高了珩磨头加工的精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浮动式珩磨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动式珩磨杆,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安装珩磨杆 1,珩磨杆一头连接主轴机构,珩磨杆的另一头连接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滚轮托架2,在滚轮托架上安装滚轮21,滚轮托架2通过滚轮21与珩磨杆相配合,在珩磨杆1 一头安装万向节A3,珩磨杆一头通过万向节A与主轴机构相连接,在珩磨杆2另一头安装万向节B4,珩磨杆另一头通过万向节B与珩磨头相连接。通过在机架上安装滚轮托架2,滚轮托架上的滚轮21与珩磨杆1滚动配合,当工作时珩磨杆1前后运动,珩磨杆的中间部分架在滚轮托架2的滚轮21 (滚轮呈马鞍形)上,并带动滚轮滚动,滚轮托架2对珩磨杆1起到一个支撑作用,从而避免珩磨杆受自身重力影响弯曲、下垂等问题,使珩磨杆1的直线度得到保证,并且在珩磨杆两头安装万向节A3和万向节B4,珩磨杆通过万向节A和万向节B分别与主轴机构和珩磨头连接,在运行过程中,万向节A3和万向节B4相互消除珩磨杆1的径向摆动,使珩磨杆受力均勻,带动珩磨头直线运行,减小珩磨杆在旋转过程中摆动幅度,提高了珩磨头加工的精度。
权利要求1.浮动式珩磨杆,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安装珩磨杆(1),珩磨杆一头连接主轴机构,珩磨杆的另一头连接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滚轮托架O),在滚轮托架上安装滚轮(21),滚轮托架(2)通过滚轮与珩磨杆相配合,在珩磨杆⑴一头安装万向节A(3), 珩磨杆一头通过万向节A与主轴机构相连接,在珩磨杆(2)另一头安装万向节W4),珩磨杆另一头通过万向节B与珩磨头相连接。
专利摘要浮动式珩磨杆,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安装珩磨杆,珩磨杆一头连接主轴机构,珩磨杆的另一头连接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滚轮托架,在滚轮托架上安装滚轮,滚轮托架通过滚轮与珩磨杆相配合,在珩磨杆一头安装万向节A,珩磨杆一头通过万向节A与主轴机构相连接,在珩磨杆另一头安装万向节B,珩磨杆另一头通过万向节B与珩磨头相连接。
文档编号B24B33/08GK202114609SQ20112010741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3日
发明者陈学奎 申请人:台州市新潮珩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