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包引流剂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10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钢包引流剂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包开浇时在不影响保护浇注的前提下能回收引流剂,避免引流剂进入中间包,防止钢水的二次污染,提高钢水质量的引流剂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绝大部分钢厂在钢包开浇时均采用引流剂使水口部位自动开浇。引流剂中含有大量的硅砂等有害物质,开浇时引流剂进入中间包或结晶器造成钢水二次污染, 形成大量硅酸盐有害夹杂,部分夹杂得不到有效的去除,残留于钢水中,最终形成铸坯中的有害夹杂物,影响铸坯的质量。经检索专利号为02275229. 3、名称为一种钢包引流剂回收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包括一个破渣器和斜面导流板,导流板下部与回收器相连。该实用新型虽然能够回收引流剂,但存在弊端1)该装置如何固定在钢包水口下方未做详细说明,具体操作中难以实现。2)在使用该装置过程中,引流剂回收后且钢包开浇前应将导流板从水口下方撤出,这在实际生产中影响了钢包开浇的连续过程,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3)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二次开浇不自浇的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包引流剂回收装置,该装置在不影响开浇作业和保护浇注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回收引流剂,防止钢水二次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钢包引流剂回收装置,包括引流剂回收槽、导流质锥,该装置中部设有圆形浇注孔,浇注孔直径大于长水口外径,浇注孔外部设有引流剂回收槽,在浇注孔的上部设有导流质锥,导流质锥为圆锥体结构,导流质锥下口直径大于浇注孔直径,且安装时与长水口有能够使引流剂流出的缝隙。所述的导流质锥的材质为可被钢水融化的纸质。所述的引流剂回收槽为凹槽结构,设置于中间包包盖上。所述的引流剂回收槽与中间包包盖砌筑成一体结构。所述的引流剂回收槽与中间包包盖采用机械方式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影响开浇作业和保护浇注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引流剂的回收,有效防止钢水二次污染,减少了钢水中的夹杂物,提高了钢水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0018]图中1-长水口 2-导流质锥3-引流剂回收槽4-浇注孔5-中间包包盖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钢包引流剂回收装置包括引流剂回收槽3和纸质的导流质锥2,引流剂回收槽3为凹槽结构,引流剂回收槽3直接砌筑在中间包包盖5上,成为中间包包盖5的一部分,引流剂回收槽中部设有圆形浇注孔4,浇注孔的直径Dl大于长水口的直径D2,导流质锥2为圆锥体结构,其下口直径D3大于引流剂回收槽3的直径D1,导流质锥 2位于浇注孔4的上部、长水口 1的下部且与长水口下边缘有一定缝隙,便于引流剂流出。使用本装置工作时,引流剂从长水口 1沿着导流质锥2流到引流剂回收槽3的凹槽内,当引流剂回收结束后,随之流下的钢水将纸质的导流质锥2融穿,此时即可降低钢包高度,使长水口 1从引流剂回收槽3中部的浇注孔4直接进入中间包,从而实现防止钢水二次污染,保护浇注,提高钢水质量。纸质导流质锥2每包钢水开浇前更换一次,引流剂回收槽3随中间包一起整备。
权利要求1.一种钢包引流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剂回收槽、导流质锥,该装置中部设有圆形浇注孔,浇注孔直径大于长水口外径,浇注孔外部设有引流剂回收槽,在浇注孔的上部设有导流质锥,导流质锥为圆锥体结构,导流质锥下口直径大于浇注孔直径,且安装时与长水口有能够使引流剂流出的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引流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质锥的材质为可被钢水融化的纸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包引流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剂回收槽为凹槽结构,设置于中间包包盖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包引流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剂回收槽与中间包包盖砌筑成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包引流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剂回收槽与中间包包盖采用机械方式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包引流剂回收装置,包括引流剂回收槽、导流质锥,该装置中部设有圆形浇注孔,浇注孔直径大于长水口外径,浇注孔外部设有引流剂回收槽,在浇注孔的上部设有导流质锥,导流质锥为圆锥体结构,导流质锥下口直径大于浇注孔直径,且安装时与长水口有能够使引流剂流出的缝隙。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浇注质量,防止钢水二次污染。
文档编号B22D11/08GK202129423SQ20112015326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3日
发明者于守巍, 孙毅, 孙群, 李伟东, 王成青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