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粉温间造粒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326096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磁粉温间造粒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粉温间造粒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钕铁硼粘结磁体因其磁均匀性好、形状自由度大、尺寸精度高,符合现代电子元器件“轻、薄、短、小”的发展方向,被誉为21世纪信息产业的“起搏器”。随着科技的发展,钕铁硼磁体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对钕铁硼磁体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钕铁硼磁体由软磁合金粉末与粘接剂混合造粒后压制成型而得,磁粉的造粒质量直接影响着钕铁硼磁体成品的多项性能。然而,现有的磁粉造粒装置的搅拌机构多采用如图I所示的三叶式搅拌桨,磁粉与搅拌叶的接触面积较小,而且搅拌桨的搅拌方式单一,搅拌不够充分,降低了磁粉造粒效 率,造粒效果也不理想。此外,现在的磁体搅拌造粒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在常温条件下,粘接剂未软化、粘接效果差,磁粉粒度分布不均匀,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磁粉的搅拌造粒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三维搅拌方式,搅拌方向和速率可电控,搅拌充分、均匀的,使整个造粒池由热水循环加热达到粘接剂软化点温度,粘接剂软化并产生自润滑效果,可提高磁粉造粒效率并改善产品品质的磁粉温间造粒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磁粉温间造粒装置,它包括造粒池、水箱和控制单元,造粒池的外壁上设有真空储水层,真空储水层的热水入口通过热水管与水箱的热水出口相连,热水管上设有热水泵,真空储水层的回流出口通过回流管回流至水箱;水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器,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加热控制电路、温度传感信号处理电路和驱动电机控制电路,温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温度传感信号处理电路与控制器相连,电加热器与加热控制电路连接,加热控制电路与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接;造粒池内设有至少一个搅拌桨,其中一个搅拌桨为主动搅拌桨,其余为从动搅拌桨,主动搅拌桨与主动转轴固定连接,各从动搅拌桨分别与从动转轴固定连接,各从动转轴分别通过传动装置与主动转轴相连,主动转轴通过传动装置与减速器连接,减速器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控制电路相连,驱动电机控制电路与控制器相连接。本发明所述的真空储水层通过抽真空管与真空泵相连。本发明还包括一个用以测量和显示真空储水层内压力的真空压力表。本发明所述的电加热器为电加热棒。本发明所述的电加热器加热控制水箱内的水温为恒温,该恒温温度为造粒粘接剂的软化点温度。一种磁粉温间造粒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i:启动真空泵,对真空储水层进行抽真空处理;
52:通过控制按钮启动电加热器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启动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水温值;
53:当水箱中的水温达到造粒粘接剂的软化点温度时,调节电加热器,将水温恒定控制在该温度;
54:启动热水泵,将水箱内的热水通过热水管导入真空储水层,并使热水循环围绕真空储水层,最终从回流出口回流至水箱; 55:将磁粉和造粒粘接剂分别装入造粒池内,通过控制按钮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主动搅拌桨转动,从动搅拌桨随之做出相应转动,完成搅拌造粒的动作。本发明还包括一个通过控制单元调节搅拌桨的转动方向及转动速率的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造粒池由热水循环加热达到粘接剂软化点温度,粘接剂软化并产生自润滑效果,可提闻磁粉造粒效率并提升广品品质;
(2)采用三维搅拌方式,且搅拌方向和速率由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搅拌更均匀、更充分。


图I为传统搅拌桨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发明温间造粒装置结构示意 图中,I-造粒池,2-水箱,3-控制单元,4-真空储水层,5-热水入口,6-热水管,7-热水出口,8-热水泵,9-回流出口,10-回流管,11-温度传感器,12-电加热器,13-主动搅拌桨,14-从动搅拌桨,15-主动转轴,16-从动转轴,17-减速器,18-驱动电机,19-真空泵。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2所示,一种磁粉温间造粒装置,它包括造粒池I、水箱2和控制单元3,造粒池I的外壁上设有真空储水层4,真空储水层4的热水入口 5通过热水管6与水箱2的热水出口 7相连,热水管6上设有热水泵8,真空储水层4的回流出口 9通过回流管10回流至水箱2。水箱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1和电加热棒12,控制单元3包括控制器、加热控制电路、温度传感信号处理电路和驱动电机控制电路,温度传感器11与温度传感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温度传感信号处理电路与控制器相连,电加热棒12与加热控制电路连接,加热控制电路与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接;电加热棒12加热控制水箱2内的水温为恒温,该恒温温度为造粒粘接剂的软化点温度。造粒池I内设有至少一个搅拌桨,其中一个搅拌桨为主动搅拌桨13,其余为从动搅拌桨14,主动搅拌桨13与主动转轴15固定连接,各从动搅拌桨分别与从动转轴16固定连接,各从动转轴16分别通过传动装置与主动转轴15相连,主动转轴15通过传动装置与减速器17连接,减速器17与驱动电机18连接,驱动电机18与驱动电机控制电路相连,驱动电机控制电路与控制器相连接。真空储水层4还通过抽真空管与真空泵19相连,在整套装置工作之前,先用真空泵19对真空储水层4进行抽真空。它还包括一个用以测量和显示真空储水层4内压力的真空压力表,真空压力表设置在造粒池盖的上方。一种磁粉温间造粒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51:启动真空泵19,对真空储水层4进行抽真空处理; 52:通过控制按钮启动电加热器12对水箱2中的水进行加热,启动温度传感器11实时采集水温值;
53:当水箱2中的水温达到造粒粘接剂的软化点温度时,调节电加热器12,将水温恒定控制在该温度;
54:启动热水泵8,将水箱2内的热水通过热水管6导入真空储水层4,并使热水循环围绕真空储水层4,最终从回流出口 9回流至水箱2 ;
55:将磁粉和造粒粘接剂分别装入造粒池I内,通过控制按钮启动驱动电机18,带动主动搅拌桨13转动,从动搅拌桨14随之做出相应转动,完成搅拌造粒的动作。它还包括一个通过控制单元3调节搅拌桨的转动方向及转动速率的步骤,可通过控制单元3设置搅拌桨每隔I分钟更替一次搅拌方向,搅拌速率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设置,以达到最佳的搅拌造粒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磁粉温间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造粒池(I)、水箱(2)和控制单元(3),造粒池(I)的外壁上设有真空储水层(4),真空储水层(4)的热水入口(5)通过热水管(6)与水箱(2 )的热水出口( 7 )相连,热水管(6 )上设有热水泵(8 ),真空储水层(4 )的回流出口(9)通过回流管(10)回流至水箱(2); 水箱(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1)和电加热器(12),控制单元(3)包括控制器、加热控制电路、温度传感信号处理电路和驱动电机控制电路,温度传感器(11)与温度传感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温度传感信号处理电路与控制器相连,电加热器(12)与加热控制电路连接,加热控制电路与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造粒池(I)内设有至少一个搅拌桨,其中一个搅拌桨为主动搅拌桨(13),其余为从动搅拌桨(14),主动搅拌桨(13)与主动转轴(15)固定连接,各从动搅拌桨分别与从动转轴(16)固定连接,各从动转轴(16)分别通过传动装置与主动转轴(15)相连,主动转轴(15)通过传动装置与减速器(17)连接,减速器(17)与驱动电机(18)连接,驱动电机(18)与驱动电机控制电路相连,驱动电机控制电路与控制器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磁粉温间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储水层(4)通过抽真空管与真空泵(19)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磁粉温间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用以测量和显示真空储水层(4)内压力的真空压力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磁粉温间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器(12)为电加热棒。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磁粉温间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器(12)加热控制水箱(2)内的水温为恒温,该恒温温度为造粒粘接剂的软化点温度。
6.一种磁粉温间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51:启动真空泵(19),对真空储水层(4)进行抽真空处理; 52:通过控制按钮启动电加热器(12)对水箱(2)中的水进行加热,启动温度传感器(11)实时采集水温值; 53:当水箱(2)中的水温达到造粒粘接剂的软化点温度时,调节电加热器(12),将水温恒定控制在该温度; 54:启动热水泵(8),将水箱(2)内的热水通过热水管(6)导入真空储水层(4),并使热水循环围绕真空储水层(4),最终从回流出口(9)回流至水箱(2); 55:将磁粉和造粒粘接剂分别装入造粒池(I)内,通过控制按钮启动驱动电机(18),带动主动搅拌桨(13)转动,从动搅拌桨(14)随之做出相应转动,完成搅拌造粒的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磁粉温间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通过控制单元(3)调节搅拌桨的转动方向及转动速率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粉温间造粒装置及方法,它包括造粒池(1)、水箱(2)和控制单元(3),水箱(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1)和电加热器(12),电加热器(12)加热控制水箱(2)内的水温为造粒粘接剂的软化点温度;造粒池(1)内设有搅拌桨,从动搅拌桨(14)通过传动装置与主动搅拌桨(13)连接,主动转轴(15)通过传动装置与减速器(17)连接,减速器(17)与驱动电机(18)连接。本发明的造粒池由热水循环加热达到粘接剂软化点温度,粘接剂软化并产生自润滑效果,可提高磁粉造粒效率并提升产品品质;采用三维搅拌方式,且搅拌方向和速率由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搅拌更均匀、更充分。
文档编号B22F1/00GK102825249SQ201210332930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
发明者周勇 申请人:成都图南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