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的细长斜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1627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铸模的细长斜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铸模模具的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压铸模的细长斜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铸模的细长斜顶机构由于液态金属凝固后对斜顶机构的包紧力远远大于塑胶凝固后的包紧力,使得斜顶结构在抽芯过程中很容易断裂,使得模具的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压铸模的细长斜顶结构,其使得斜顶结构在抽芯过程中安全可靠,使得模具的使用寿命长,且结构简单,模具成本低。压铸模的细长斜顶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前模型芯、后模型芯、A板、B板,所述前模型芯、后模型芯配合形成型腔,所述后模型芯支承于所述B板,其特征在于细长斜顶贯穿所述B板、后模型芯的倾斜通孔后深入所述型腔,所述细长斜顶的下部设置有圆柱形接头,所述圆柱形接头卡装于可活动摆杆顶部的圆柱形凹槽内,所述可活动摆杆的底部通过复位销紧固连接于面针板,所述面针板和所述B板之间留有间隙。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后,当需要脱模时,B板带动后模型芯下降,此时细长斜顶被后模型芯的倾斜通孔带动收到向一侧倾斜的力,由于细长斜顶的下部通过圆柱形接头与可活动摆杆的圆柱形凹槽配合卡接,使得细长斜顶可偏向一侧倾斜抽芯,而不随着后模型芯完成下降,从而顺利完成抽芯,细长斜顶在抽芯过程中各零件之间只存在摆动的旋转摩擦,将抽芯位移的摩擦阻力降到一个较低数值,其使得斜顶结构在抽芯过程中安全可靠,使得模具的使用寿命长,且结构简单,模具成本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见图1,其包括前模型芯1、后模型芯2、A板3、B板4,前模型芯1、后模型芯2配合形成型腔5,后模型芯2支承于B板4,细长斜顶6贯穿B板4、后模型芯2的倾斜通孔7后深入型腔5,细长斜顶6的下部设置有圆柱形接头8,圆柱形接头8卡装于可活动摆杆9顶部的圆柱形凹槽10内,可活动摆杆9的底部通过复位销11紧固连接于面针板12,面针板12和B板4之间留有间隙。图中箭头为细长斜顶6的抽芯方向。
权利要求
1.压铸模的细长斜顶结构,其包括前模型芯、后模型芯、A板、B板,所述前模型芯、后模型芯配合形成型腔,所述后模型芯支承于所述B板,其特征在于细长斜顶贯穿所述B板、后模型芯的倾斜通孔后深入所述型腔,所述细长斜顶的下部设置有圆柱形接头,所述圆柱形接头卡装于可活动摆杆顶部的圆柱形凹槽内,所述可活动摆杆的底部通过复位销紧固连接于面针板,所述面针板和所述B板之间留有间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压铸模的细长斜顶结构,其使得斜顶结构在抽芯过程中安全可靠,使得模具的使用寿命长,且结构简单,模具成本低。其包括前模型芯、后模型芯、A板、B板,所述前模型芯、后模型芯配合形成型腔,所述后模型芯支承于所述B板,其特征在于细长斜顶贯穿所述B板、后模型芯的倾斜通孔后深入所述型腔,所述细长斜顶的下部设置有圆柱形接头,所述圆柱形接头卡装于可活动摆杆顶部的圆柱形凹槽内,所述可活动摆杆的底部通过复位销紧固连接于面针板,所述面针板和所述B板之间留有间隙。
文档编号B22D17/22GK102990034SQ20121038376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1日
发明者张卫 申请人: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