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铸造铜及铜合金用连体石墨浇注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注管装置,尤其是一种铸造铜及铜合金用连体石墨浇注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熔铸控流系统中,石墨件因为自身的优良特性而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工件。其中石墨浇注管主要是起到导流作用;石墨三通管主要是起到分流作用。但因石墨较脆和易氧化的特性,加之铸造环境制约以及其它原因,不得已(碰坏、堵眼)更换三通管甚至更换浇注管的情况非常多,造成工人劳动强度极大。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铸锭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连续性,下一生产班组接到班后,经常会主动更换石墨浇注管及三通管,由此原因,长期以来石墨件被认为是易损、易耗品,使石墨件在生产成本核算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根据长期生产实践观察得知,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浇注管与三通管为分体式的,但存在着以下缺点1、浇注管与三通管为螺纹联接,自身结构就给进一步氧化加速带来隐患。2、三通管为水平分流,极易造成放流瞬间由于操作不当而冲蚀结晶器小面,造成结晶器损坏。总之,现有的浇注管与三通管易损坏,使用寿命缩短,耗费大量能源和生产时间,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影响、阻碍了生产铸锭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连续性,费工、费时、费力,是本领域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鉴于上述的原因,现有的石墨浇注管与三通管需要创新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铸造铜及铜合金用连体石墨浇注管装置,使导流孔呈“伞状”导流,既避免了冲坏结晶器小面的内腔,又避免了浇注管和三通的联接处分别受铜、导流等高温而引起的快速氧化,提高抗冲蚀能力;确保生产铸锭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连续性;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并有效节约生产成本52%。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铸造铜及铜合金用连体石墨浇注管装置,是由受铜口,连体石墨浇注管管体,导流孔构成;连体石墨浇注管管体的腔体上端设置受铜口,连体石墨浇注管管体腔体的下端两侧设置至少一对导流孔。至少一对导流孔呈伞形对称设置。受铜口设置螺纹。本实用新型的工艺原理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多方面的长期努力与不断的改进,浇注管与三通管一体化被成功研制出来。经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大量研究实验,改变结构及分流方式是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的有力有效措施。首先把石墨浇注管与三通管实现“组合”到一起,起到了显著进步。在分流问题上也经历了多种方案,最终被确定下来由以往的水平分流改为带有一定角度的“伞状”分流,实现了铸锭成品的质量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受铜口设置为螺纹状,以连体石墨浇注管为母体,承载有台阶状的导流孔;使受铜口,连体石墨浇注管管体,导流孔等组合成圆柱状,且受铜孔为螺纹状及导流孔处为伞形台阶状构成圆型空间腔体的连体石墨浇注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装更换快捷;减少浇注管及相关装置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节约了大量能源和生产时间,省工、省时、省力,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I、本实用新型使受铜、导流构成一体化方式,同比减少一项联接工序,提高劳动效率,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同比有效节约生产成本52%。2、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导流方式,使导流孔为“伞状”导流。既解决了冲坏结晶器小面内腔的症结,还解决了因浇注管和三通的联接处分别受铜、导流等高温而引起的快速氧化问题,有利于铸锭成品的质量提升,进一步保障了铸锭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连续性。3、本实用新型改善了石墨浇注管结构,提高自身刚度,还解决了由联接引起的快速氧化问题;导流孔处设为伞形台阶状,提高抗冲蚀能力。由此还大幅提升了浇注管的使用寿命,同比能够提高数倍以上。本实用新型广泛适用于有色金属加工领域,解决了本领域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投资低,便于推广。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总装结构局剖示意图;图I中受铜口 1,连体石墨浇注管管体2,导流孔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连体石墨浇注管管体2的腔体上端设置受铜口 1,连体石墨浇注管管体2腔体的下端两侧设置至少一对导流孔3。至少一对导流孔3呈伞形对称设置。
权利要求1.一种铸造铜及铜合金用连体石墨浇注管装置,是由受铜口(1),连体石墨浇注管管体(2),导流孔(3)构成;其特征在于连体石墨浇注管管体(2)的腔体上端设置受铜口(I),连体石墨浇注管管体(2)腔体的下端两侧设置至少一对导流孔(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铸造铜及铜合金用连体石墨浇注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对导流孔(3)呈伞形对称设置。
专利摘要一种铸造铜及铜合金用连体石墨浇注管装置,使导流孔呈“伞状”导流,既避免了冲坏结晶器小面的内腔,又避免了浇注管和三通的联接处分别受铜、导流等高温而引起的快速氧化,提高抗冲蚀能力;确保生产铸锭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连续性;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并有效节约生产成本52%。是由受铜口,连体石墨浇注管管体,导流孔构成;连体石墨浇注管管体的腔体上端设置受铜口,连体石墨浇注管管体腔体的下端两侧设置至少一对导流孔。至少一对导流孔呈伞形对称设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装更换快捷;延长了使用寿命,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投资低,便于推广。
文档编号B22C9/08GK202639223SQ20122012078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8日
发明者张伟华, 黄亚飞, 胡萍霞, 张书远, 游金阁, 王立群, 段志 申请人: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