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5429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刀具加工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
背景技术
合金刀头俗称刀粒,通常用于车铣刨镗机械加工设备的刀具之上,一般以焊接在刀杆上的方式使用。刀粒的刀刃精细度和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到被加工零部件的质量,而研磨加工是刀粒加工成型过程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序流程。因此,刀刃的研磨加工非常重要。目前研磨加工时采用研磨专用治具夹持,治具上设有待加工刀粒的置料位,通过气缸将待加工刀粒装夹于置料位上。目前常见的刀粒夹具,需在研磨加工第一次之后,重新人工装夹,进行第二次研磨加工,而此项工作一般是采用人工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极易导致一部分刀粒未经加工,而一部分刀粒重复加工,严重影响刀粒加工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并且现有研磨刀粒的治具存在体积大、操作复杂、使用成本高、加工精度低、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研磨刀粒的治具存在体积大、操作复杂、使用成本高、加工精度低、效率低的问题,提供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由控制中心控制,包括:底座,用于支撑整个所述治具;水平旋转装置,活动设于所述底座上且绕所述底座水平转动,用于调节三角刀粒的水平研磨角度;刀粒转台装置,设于所述水平旋转装置上,其具有上下叠合的三个摆台,用于调节三角刀粒的横向和纵向的研磨角度;产品定位装置,位于所述刀粒转台装置上,其具有可放置夹持三角刀粒的Y型置料槽和可抵压置于所述Y型置料槽上的三角刀粒的第一压柄;产品旋转装置,位于所述产品定位装置一侧端,其具有可夹持旋转三角刀粒的夹持块。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旋转装置包括一可相对于所述底座水平转动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上对称设有一对弧形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旋转盘转动角度的定位螺栓,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紧固所述定位螺栓的螺孔,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一与所述旋转盘相对的第一刻度盘,所述旋转盘一侧设有一用于带动所述旋转盘转动的拨杆,所述拨杆上设有一用于在所述第一刻度盘上指示出所述旋转盘相对旋转角度的指示针。进一步地,所述刀粒转台装置由第一摆台、第二摆台和第三摆台由下至上一次叠加而成,所述第一摆台固定于所述底座旋转装置上,所述第一摆台上端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摆台下端设有一可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二摆台上端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凹槽相互垂直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三摆台下端设有一可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摆台和所述第二摆台上皆设有多个从外部贯穿至各自凹槽的定位螺孔,所述定位螺孔内穿设用于固定相叠摆台之间相对位置的螺栓。具体地,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皆为弧形槽,所述第一摆台和所述第二摆台沿其弧度方向均具有刻度盘。进一步地,所述产品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设于所述刀粒转台装置上;定位模块,设于所述定位板上,包括相互贴合的定位块和定位板,用于放置三角刀粒的Y型置料槽设于所述定位板上端,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板的接触面上还设有排削槽;夹持模块,设于所述定位板上,包括可抵压置于所述Y型置料槽上的三角刀粒的第一压柄以及推动所述第一压柄旋转的气缸;用于吹除研磨渣粒的吹气装置,设于所述定位板侧面。具体地,所述夹持模块还包括:所述气缸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压柄连接的推杆,所述气缸上还设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压柄一侧设有夹持所述气缸推杆的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所述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通过定位销与所述气缸推杆固定。具体地,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一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压柄旋转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压柄通过一定位柱可旋转的固定于所述凸台的定位孔上。进一步地,所述产品旋转装置包括:安装座,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摆动气缸,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第二旋转盘,设于所述摆动气缸上,由所述摆动气缸带动旋转;夹持部,设于所述第二旋转盘上,用于夹持旋转三角刀粒的夹持块设于所述夹持部上;针形气缸,垂直固定于所述夹持块上,所述针形气缸设有一推杆;所述摆动气缸上设有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具体地,所述夹持部包括:一夹持座,设于所述第二旋转盘上;一夹持块,设于所述夹持座上,包括L型夹持片、与所述L型夹持片一端铰接的第二压柄以及置于所述L型夹持片与所述第二压柄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压柄与所述针形气缸的推杆连接;一用于限制第二压柄旋转角度的限位块,设于所述夹持座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了一种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由控制中心控制,通过水平旋转装置调节三角刀粒的水平研磨角度,刀粒转台装置通过三个由下至上叠加的摆台调节三角刀粒的横向和纵向研磨角度,同时在研磨时,由产品定位装置夹持待研磨的三角刀粒,严格控制三角刀粒夹持的位置,确保了刀粒的加工高精度;(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刀粒研磨治具采用的零部件均为机械领域常见的部件,因而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较低;(3)、本实用新型的治具上还设有产品旋转装置,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治具用于夹持三角刀粒的特性,且三角刀粒具有三个切削面,而该三角刀粒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产品定位装置上进行研磨,当研磨完一个面之后,进入产品旋转装置,该产品旋转装置将待研磨的三角刀粒自动旋转120°,之后刀粒再重新放入产品定位装置中进行第二次研磨,如此反复实现对三角刀粒的全自动研磨过程,提高了研磨的效率以及准确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治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平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刀粒转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产品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产品定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产品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要研磨的三角刀粒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螺孔12-刻度盘2-水平旋转装置 21-旋转盘22-调节孔23-定位螺栓24-拨杆25-指示针3-刀粒转台装置 31-第一摆台311-第一凹槽32-第二摆台321-第一凸台 322-第二凹槽33-第三摆台331-第二凸台 34-定位螺孔35-刻度盘4-产品定位装置 41-定位板42-定位模块421-定位块4211-排削槽422-定位板4221-Y型置料槽 423-凸台4231-定位孔424-定位柱43-夹持模块431-气缸4311-第一传感器 4312-第二传感器 432-气缸推杆3421-定位销433-第一压柄 4331-第一夹持片4332-第二夹持片 44-吹气装置5-产品旋转装置 51-安装座52-摆动气缸521-第三传感器 522-第四传感器 53-第二旋转盘54-夹持部541-夹持座542-夹持块5421-L型夹持片 5422-第二压柄 543-限位块55-针形气缸551-推杆6_ 二角刀粒61_切削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由控制中心控制,包括底座1、水平旋转装置2、刀粒转台装置3、产品定位装置4和产品旋转装置5。底座1,为一平板状构件,用于支撑整个所述治具,并且安装于工作台面上(图中未示出);水平旋转装置2活动设于所述底座I上且绕所述底座I水平转动,用于调节三角刀粒6的水平研磨角度;刀粒转台装置3,设于所述水平旋转装置2上,其具有上下叠合的三个摆台,用于调节三角刀粒6的横向和纵向的研磨角度;产品定位装置4,位于所述刀粒转台装置3上,其具有可放置夹持三角刀粒的Y型置料槽4221和可抵压置于所述Y型置料槽4221上的三角刀粒6的第一压柄433 ;产品旋转装置5,位于所述产品定位装置4 一侧端,其具有可夹持旋转三角刀粒6的夹持块542。在研磨三角刀粒6之前,需要先通过所述水平旋转装置2和所述刀粒转台装置3条做所述产品定位装置4的摆放位置和角度,其中所述水平旋转装置2可调整待研磨的三角刀粒6的水平研磨角度,通过所述刀粒转台装置3可调整待研磨的三角刀粒6的横向和纵向的研磨角度,使得待研磨的三角刀粒6固定于所述Y型置料槽4221后能够正确研磨器研磨面61,调整好待研磨刀粒6的研磨位置和角度后,待研磨刀粒6通过机械手(图中未示出)放置于所述产品定位装置4的Y型置料槽4221上,所述产品定位装置4上的第一压柄433将待研磨的三角刀粒6水平方向压紧固定于Y型置料槽4221内。以上步骤中,除水平旋转装置2和刀粒转台装置3的位置和角度由人工调整外,其他各装置的动作均由控制中心自动控制完成。待研磨的三角刀粒6固定于所述治具上,主控程序通过控制机座将整个治具移动到砂轮处(图中未示出),砂轮开始研磨三角刀粒6的研磨面61。研磨完毕后,除水平旋转装置2和刀粒转台装置3外,其余各装置皆由控制中心控制回复到原始状态,所述治具回到初始位置,机械手将三角刀粒6从产品定位装置4上取下,放入产品旋转装置5上。再将三角刀粒6放入产品旋转装置5的夹持部54上(图中未示出),三角刀粒6在产品旋转装置上旋转120°之后,再由机械手取下(图中未示出),放回产品定位装置4上,再重复上述程序进行研磨。如此循环反复,当三角刀粒6的三个研磨面61均研磨完成后,该三角刀粒6完成整个研磨过程。若需要批量研磨该三角刀粒6,只需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即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研磨三角刀粒6的治具结构简单、准确度高、体积小、制造成本低,且全程由控制中心控制完成,人工辅助少,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适于广泛工业化使用。参见图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平旋转装置2包括一可相对于所述底座I水平转动的旋转盘21。所述刀粒转台装置3设于旋转盘21上,可随着旋转盘21在底座I上旋转。所述旋转盘21上对称设有一对弧形调节孔22,所述调节孔22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旋转盘I转动角度的定位螺栓23,所述底座I上设有用于紧固所述定位螺栓23的螺孔11,当水平旋转装置2的旋转角度确定之后,将定位螺栓23固定于底座I的螺孔11上,从而固定水平旋转装置2的水平旋转角度。所述底座I上还设有一与所述旋转盘21相对的第一刻度盘12,在本实施例中,水平旋转角度可以控制在中心点±50°之间。所述旋转盘21 —侧向所述第一刻度盘12 —侧还设有一用于带动所述旋转盘21转动的拨杆24,所述拨杆24上设有一用于在所述第一刻度盘12上指示出所述旋转盘21相对旋转角度的指示针25。所述弧形调节孔22用于限制旋转盘21的最大旋转角度。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扳动旋转盘21上的拨杆24调节水平旋转装置2的水平转到角度,而在旋转盘21旋转过程中,旋转盘21上的指示针25 —直对应底座I上的第一刻度盘12,从而准确的显示水平旋转装置2相对于底座I的旋转角度。当确定了水平旋转角度之后,将定位螺栓23穿入弧形调节孔22锁入底座I的螺孔11内,从而固定旋转盘21与底座I之间的水平旋转角度。参见图3,具体地,所述刀粒转台装置3由第一摆台31、第二摆台32和第三摆台33由下至上一次叠加而成,所述第一摆台31固定于所述底座旋转装置2上,所述第一摆台31上端横向设有一第一凹槽311,所述第二摆台32下端设有一可与所述第一凹槽311相配合的第一凸台321,所述第二摆台32上端纵向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凹槽311相互垂直的第二凹槽322,所述第三摆台33下端设有一可与所述第二凹槽322相配合的第二凸台331,所述第一摆台31和所述第二摆台32上皆设有多个从外部贯穿至各自凹槽内多个呈间距排列的定位螺孔34,所述定位螺孔34内穿设用于固定相叠摆台之间相对位置的螺栓。当所述刀粒转台装置3调整好各摆台的位置后,往所述定位螺孔34内锁入螺栓,以固定摆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311和第二凹槽322皆为弧形槽,所述第一摆台31和所述第二摆台32沿其弧度方向均具有刻度盘35,刻度盘35以便于确定第一摆台31、第二摆台32、第三摆台33之间的相对摆动角度。所述产品定位装置4固定于所述第三摆台33上,随着所述刀粒转台装置3的弧形凹槽进行角度调整,利用弧形的凹凸槽来横向和纵向移动以调整位于产品定位装置4上待研磨的三角刀粒6的角度深度,摆台的横向和纵向的角度调整范围在弧形凹槽最低点0±20°之间,通过所述刻度盘35显示。当然,通过所述刀粒转台装置3调整待研磨的三角刀粒6的横向和纵向研磨位置和角度时,其水平位置和角度亦会随之改变,因此,必须同时结合所述水平旋转装置2和所述刀粒转台装置3以调整待研磨三角刀粒6的最终研磨角度。参见图4和图4-1,具体地,所述产品定位装置4包括:定位板41以及设于所述定位板41上的定位模块42和夹持模块43,还包括设于所述定位板41侧面,用于吹除研磨渣粒的吹气装置44。该吹气装置44能够利用吹气管在研磨时对三角刀粒6进行吹气,以及时排除研磨粉末。定位板41,设于所述刀粒转台装置3上;定位模块42,包括相互贴合的定位块421和定位板422,用于放置三角刀粒6的Y型置料槽4221设于所述定位板422上端,所述定位块421与所述定位板422的接触面上还设有排削槽4211。该排削槽4211 —方面减小了待研磨的三角刀粒6与定位块421接触面,以防止定位块421与三角刀粒6产生压力影响机械手的取送料,另一方面,该排削槽4211能过有效的排泄研磨三角刀粒6时产生的剥削液以及研磨颗粒。夹持模块43,包括可抵压置于所述Y型置料槽4221上的三角刀粒6的第一压柄433以及推动所述第一压柄433旋转的气缸431。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治具中,待研磨的三角刀粒6放置于产品定位装置4的定位模块42上,通过夹持模块43夹紧,然后进行刀具的研磨过程。其中,三角刀粒6放置于Y型置料槽4211上,通过第一压柄433从侧面夹紧。更具体地,请再参见图4,所述夹持模块43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压柄433旋转的气缸431,所述气缸43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压柄433连接的推杆432,所述气缸431上还设有第一传感器4311和第二传感器4312 ;所述第一压柄433 —侧设有夹持所述气缸推杆432的第一夹持片4331和第二夹持片4332,所述第一夹持片4331和第二夹持片4332通过定位销4321与所述气缸推杆432固定。请参见图4-1,所述定位块421上设有一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压柄433旋转的凸,423,所述凸台423上设有一定位孔4231,所述第一压柄433通过一定位柱424可旋转的固定于所述凸台423的定位孔4231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待研磨的三角刀粒6放置于定位模块42的定位板422上,通过Y型置料槽4221起到初步固定待研磨三角刀粒6的作用,然后通过第一压柄433抵压在三角刀粒6上,以固定待研磨三角刀粒6。而第一压柄433 —端与气缸431的推杆432连接,通过第一夹持片4331和第二夹持片4332夹持住气缸推杆432,同时,第一压柄433固定于定位块421的凸台423上,当第一压柄433 —端随着气缸推杆432向前运动时,第一压柄433以凸台423的定位柱424为中心转动,使得第一压柄433的另一端抵压在Y型置料槽4221上三角刀粒6上,固定三角刀粒6在定位模块42上。当气缸431完成对三角刀粒6的固定之后,气缸431上的第一传感器4311将感应到的结果(即气缸431的推杆432推动第一压柄433抵压在三角刀粒6上)传达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控制整个治具向砂轮方向移动(图中未示出),然后由砂轮对产品进行研磨,由于三角刀粒6有三个研磨面61,所以控制中心当感应到研磨完一个研磨面61后,控制中心将整个治具回归到原点位置(即气缸431的推杆432收回使得第一压柄433与三角刀粒6不接触),此时气缸431上的第二传感器4312将回归到原点位置的结果反馈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的机械手将三角刀粒6取下,放入产品旋转装置5上。请参见图5和图5-1,具体地,所述产品旋转装置5包括: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I上安装座51、设于所述安装座51上的摆动气缸52,所述摆动气缸52上设有第三传感器521和第四传感器522,设于所述摆动气缸52上的第二旋转盘53,第二旋转盘53由所述摆动气缸52带动旋转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旋转盘53上的夹持部54,用于夹持旋转三角刀粒6的夹持块542设于所述夹持部54上,垂直固定于所述夹持块54上的针形气缸55,所述针形气缸55设有一推杆551。待研磨的三角刀粒6通过机械手从产品定位装置4上取下,移到产品旋转装置5上,将三角刀粒6放置于夹持部54上,此时夹持部54处于张开状态,当放入三角刀粒6后,控制中心控制针形气缸55的推杆551收回原位,使得夹持部54夹紧三角刀粒
6。并且控制中心控制摆动气缸52带动第二旋转盘53旋转,由于三角刀粒6为三角形,有三个研磨面61,因此在产品旋转装置5上,三角刀粒6每次要随产品旋转装置旋转120°,所以控制空中控制摆动气缸52每次旋转120°,从而带动位于所述摆动气缸52上的第二旋转盘53转动120°,使得位于第二旋转盘53上的三角刀粒6也转动120°。当第二旋转盘53完成120°旋转之后位于所述摆动气缸52上的第三传感器521将转动完成的结果传送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再通过机械手对夹持部54上的三角刀粒6进行取料。取料完成后,控制中心再控制摆动气缸52回复原位,此时摆动气缸52上的第四传感器522将回复原位的结果反馈给控制中心,完成三角刀粒6的旋转过程。更具体地,请参见图5-1,所述夹持部54包括:一夹持座541,设于所述第二旋转盘53上,可随第二旋转盘53转动;一夹持块542,设于所述夹持座上541,包括L型夹持片5421、与所述L型夹持片5421 —端铰接的第二压柄5422以及置于所述L型夹持片5421与所述第二压柄5422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压柄5422与所述针形气缸55的推杆551连接;一用于限制第二压柄5422旋转角度的限位块543,设于所述夹持座541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部54可用于夹持待研磨的三角刀粒6,初始状态时,针形气缸55的推杆551抵接第二压柄5422上并呈伸出状态,并将第二压柄5422推至限位块543上,位于位于L型夹持块5421与第二压柄5422之间的复位弹簧呈被拉伸的状态,此时夹持块542的第二压柄5422与L型夹持片5421的距离最远,夹持块542呈张开状态。当机械手将三角刀粒6放入夹持块542内时,针形气缸55的推杆551逐步收回,此时位于L型夹持块5421与第二压柄5422之间的复位弹簧恢复原状,将第二压柄5422拉向固定于夹持座541上的L型夹持片5421 —侧,即夹持块542呈夹紧状态,从而夹紧三角刀粒6。当夹持块542夹紧三角刀粒6之后,控制中心控制摆动气缸52带动夹持部54转动120°,转动完成之后,控制中心的机械手将三角刀粒6取下,此时,控制中心控制针形气缸55的推杆551推动第二压柄5422,将夹持块542张开,取出三角刀粒6,再次放入产品定位装置4中,进行另一个研磨面61的研磨。如此往复,完成三角刀粒6的三个研磨面61的研磨,最终完成该三角刀粒6的研磨过程。参见图1-图6,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治具,现结合以上对治具各装置结果的描述,具体说明使用该治具研磨三角刀粒6的工作过程:首先,通过所述水平旋转装置2和所述刀粒转台装置3调整固定所述产品定位装置4的水平研磨角度以及横向和纵向研磨角度,使得待研磨的三角刀粒6固定于所述Y型置料槽4221后能够正确研磨其研磨面61。待研磨的三角刀粒6的位置和角度调整完毕后,机械手将三角刀粒6放置于产品定位装置4的Y型置料槽4221内,控制中心控制气缸431推动第一压柄433抵压三角刀粒6,使得三角刀粒6完全固定于产品定位装置4上。然后,控制中心将整个治具移到砂轮下对产品定位装置4上夹持的三角刀粒6进行研磨。研磨完成后,控制中心将整个治具移出,再通过机械手将夹持在产品定位装置4上的三角刀粒6取下。此时,产品定位装置4上的气缸431的推杆432回缩,使得第一压柄433不抵压置于Y型置料槽4221上的三角刀粒6,机械手取出三角刀粒6后,将三角刀粒6放入产品旋转装置5上。然后,产品旋转装置5上的夹持块542呈张开状,当机械手放入三角刀粒6后,产品旋转装置5上的针形气缸55的推杆551回缩,夹持块542通过复位弹簧夹紧三角刀粒6,使得三角刀粒6被夹持于夹持块542上。然后控制中心控制摆动气缸52转动120°,从而带动位于夹持部54上的三角刀粒6旋转120°,使得三角刀粒6旋转到另一研磨面61上。旋转完成后,针形气缸55推动推杆551,张开夹持块542,此时机械手取出三角刀粒6,再次放入产品定位装置4中进行研磨。如此往复,当三角刀粒6的三个研磨面61都研磨后,该三角刀粒6研磨完成。研磨好的三角刀粒6被机械手取走。若要批量生产该三角刀粒6,除所述水平旋转装置2和刀粒转台装置3的位置和角度的调整步骤在最开始时由人工一次调整完成外,其余步骤均由控制中心全自动化控制完成。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具有以下优点:
(I)、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了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由控制中心控制,通过水平旋转装置2调节待研磨三角刀粒6的水平研磨角度,通过刀粒转台装置3调节待研磨三角刀粒6的横向和纵向研磨角度,同时在研磨时,由产品定位装置4夹持待研磨的三角刀粒6,严格控制三角刀粒6夹持的位置,确保了刀粒的加工高精度;(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刀粒研磨治具采用的零部件均为机械领域常见的部件,通过各部件的组合实现夹持三角刀粒6以及旋转待研磨的三角刀粒6的功能,并且利用该治具还可以对待研磨的三角刀粒6的空间位置进行进一步地的人工微调,因而该治具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较低;(3)、本实用新型的治具上还设有产品旋转装置5,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治具用于夹持三角刀粒6的特性,具有三个切削面61,而该三角刀粒6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产品定位装置4上进行研磨,当研磨完一个面之后,进入产品旋转装置5,该产品旋转装置5将待研磨的三角刀粒6自动旋转120°,之后刀粒6再重新放入产品定位装置4中进行第二次研磨,如此反复实现对三角刀粒的全自动研磨过程,从而取代了人工旋转三角刀粒6的问题,提高了研磨的效率以及准确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由控制中心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用于支撑整个所述治具; 水平旋转装置,活动设于所述底座上且绕所述底座水平转动,用于调节三角刀粒的水平研磨角度; 刀粒转台装置,设于所述水平旋转装置上,其具有上下叠合的三个摆台,用于调节三角刀粒的横向和纵向的研磨角度; 产品定位装置,位于所述刀粒转台装置上,其具有可放置夹持三角刀粒的Y型置料槽和可抵压置于所述Y型置料槽上的三角刀粒的第一压柄; 产品旋转装置,位于所述产品定位装置一侧端,其具有可夹持旋转三角刀粒的夹持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旋转装置包括一可相对于所述底座水平转动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上对称设有一对弧形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旋转盘转动角度的定位螺栓,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紧固所述定位螺栓的螺孔,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一与所述旋转盘相对的第一刻度盘,所述旋转盘一侧设有一用于带动所述旋转盘转动的拨杆,所述拨杆上设有一用于在所述第一刻度盘上指示出所述旋转盘相对旋转角度的指示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粒转台装置由第一摆台、第二摆台和第三摆台由下至上一次叠加而成,所述第一摆台固定于所述底座旋转装置上,所述第一摆台上端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摆台下端设有一可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二摆台上端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凹槽相互垂直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三摆台下端设有一可与所述 第二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摆台和所述第二摆台上皆设有多个从外部贯穿至各自凹槽的定位螺孔,所述定位螺孔内穿设用于固定相叠摆台之间相对位置的螺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皆为弧形槽,所述第一摆台和所述第二摆台沿其弧度方向均具有刻度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定位装置包括: 定位板,设于所述刀粒转台装置上; 定位模块,设于所述定位板上,包括相互贴合的定位块和定位板,用于放置三角刀粒的Y型置料槽设于所述定位板上端,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板的接触面上还设有排削槽; 夹持模块,设于所述定位板上,包括可抵压置于所述Y型置料槽上的三角刀粒的第一压柄以及推动所述第一压柄旋转的气缸; 用于吹除研磨渣粒的吹气装置,设于所述定位板侧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压柄连接的推杆,所述气缸上还设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压柄一侧设有夹持所述气缸推杆的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所述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通过定位销与所述气缸推杆固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一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压柄旋转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压柄通过一定位柱可旋转的固定于所述凸台的定位孔上。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旋转装置包括: 安装座,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上; 摆动气缸,设于所述安装座上, 第二旋转盘,设于所述摆动气缸上,由所述摆动气缸带动旋转; 夹持部,设于所述第二旋转盘上,用于夹持旋转三角刀粒的夹持块设于所述夹持部上; 针形气缸,垂直固定于所述夹持块上,所述针形气缸设有一推杆; 所述摆 动气缸上设有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 一夹持座,设于所述第二旋转盘上; 一夹持块,设于所述夹持座上,包括L型夹持片、与所述L型夹持片一端铰接的第二压柄以及置于所述L型夹持片与所述第二压柄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压柄与所述针形气缸的推杆连接; 一用于限制第二压柄旋转角度的限位块,设于所述夹持座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包括用于支撑整个治具的底座、用于调节三角刀粒的水平研磨角度的水平旋转装置、用于调节三角刀粒的横向和纵向研磨角度的刀粒转台装置、具有置料槽的产品定位装置以及具有可夹持旋转三角刀粒夹持块的产品选装装置。水平旋转装置设于底座上,刀粒旋转装置设于底座上,产品定位装置设于刀粒旋转装置上,产品旋转装置设于产品定位装置侧面且固定于底座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加工精度高、研磨效率高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旋转装置可将待研磨的三角刀粒自动旋转120°,从而提高了研磨的效率以及准确率。
文档编号B24B3/00GK202964293SQ20122055829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9日
发明者郑青焕 申请人:深圳深蓝精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