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口铸件用熔模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钳口铸件用熔模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拖料板,上、下模,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下模之间的支撑板,分别设于所述上、下模内的上、下芯子以及设于所述上、下模的分模面上的浇口,所述下模内设有钳口型模腔,所述钳口型模腔内设有内芯子,同时所述拖料板通过所述下芯子与所述钳口型模腔连接,所述浇口与所述钳口型模腔内齿牙的相对面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达到铸件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且能够保证铸件的重要尺寸和形状精度;选择钳口型模腔内齿牙的相对面设置浇口,这样切掉浇口后就可得到所要求的形状,不用再进行二次加工,减少后序加工。
【专利说明】钳口铸件用熔模铸造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模铸造模具,尤其是一种钳口铸件用熔模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钳口铸件用熔模铸造模具中一般采用从铸件的多个小齿牙与单个大齿牙相交处的分线上分模,这样可减少电火花工序,且只有1条分模线,不存在侧抽芯,但增加了装配难度,上模和下模必须保证合模时分毫不差,否则将保证不了铸件的重要尺寸和形状精度,此外铸出来的铸件表面会出现分模线,达不到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铸件形状精度高,且加工工序少的钳口铸件用熔模铸造模具。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钳口铸件用熔模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拖料板,上、下模,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下模之间的支撑板,分别设于所述上、下模内的上、下芯子以及设于所述上、下模的分模面上的浇口,所述下模内设有钳口型模腔,所述钳口型模腔内设有内芯子,同时所述拖料板通过所述下芯子与所述钳口型模腔连接,所述浇口与所述钳口型模腔内齿牙的相对面连通。
[0005]优选地,所述上、下模对应位置上设有两相互连通的定位孔,所述上、下模通过与所述两相互连通的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销固定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底座和所述拖料板均与所述上、下模的分模面平行。
[0007]优选地,所述下芯子与所述上、下模的分模面垂直。
[0008]优选地,所述上、下模的分模面配合间隙小于或等于0.05mm。
[0009]优选地,所述下芯子与所述下模的配合间隙小于或等于0.02mm。
[0010]优选地,所述浇口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mm,该浇口的宽度根据铸件的大小确定,铸件的表面积越大,浇口的宽度也就越大,从而保证在很短的时问内充满钳口型模腔,达到铸件要求的饱和度和表面粗糙度,避免产生缩孔、缩松等现象。
[0011]本实用新型钳口铸件用熔模铸造模具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利用电火花线切割设备加工出所需的钳口型模腔的钳口形状,然后打孔定位,再利用电火花线切割设备将该铸造模具分为上、下模,分模后将上芯子装入上模,下芯子装入下模,利用电火花线切割设备加工出下芯子所需的台阶面,再通过下芯子把拖料板和钳口型模腔连接起来,然后把上、下模的分模面作为定位基准,利用磨床磨削掉拖料板的加工余量,并保证拖料板平面与分模面的平行,以及下芯子与拖料板、钳口型模腔的垂直,然后再通过支撑板把整个铸造模具支撑起来,再利用电火花设备加工出小齿牙的形状,最后利用定位销将上模和下模固定在一起。
[00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0013]1.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铸件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且能够保证铸件的重要尺寸和形状精度;
[0014]2.本实用新型选择钳口型模腔内齿牙的相对面设置浇口,这样切掉浇口后就可得到所要求的形状,不用再进行二次加工,减少后序加工;
[0015]3.本实用新型利用下芯子直接将铸出来的铸件顶出,以防止铸出来的铸件变形。【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钳口铸件用熔模铸造模具结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钳口铸件用熔模铸造模具结构侧视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钳口铸件用熔模铸造模具的下模俯视图;
[0020]其中:1底座,2拖料板,3上模,4下模,5支撑板,6上芯子,7下芯子,8浇口,9内芯子,10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参照图1、2、3所示,一种钳口铸件用熔模铸造模具,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上的拖料板2,上、下模3、4,设于底座1和下模4之间的支撑板5,分别设于上、下模3、4内的上、下芯子6、7以及设于上、下模3、4的分模面上的浇口 8,下模4内设有钳口型模腔,钳口型模腔内设有内芯子9,同时拖料板2通过下芯子7与钳口型模腔连接,浇口 8与钳口型模腔内齿牙的相对面连通;上、下模3、4对应位置上设有两相互连通的定位孔,上、下模3、4之间通过与两相互连通的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销10固定连接;底座1和拖料板2均与上、下模3、4的分模面平行设置,下芯子7与上、下模3、4的分模面垂直设置,上、下模3、4的分模面配合间隙小于或等于0.05_,下芯子7与下模4的配合间隙小于或等于0.02_,浇口8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mm,该浇口 8的宽度根据铸件的大小确定,铸件的表面积越大,浇口8的宽度也就越大,从而保证在很短的时问内充满钳口型模腔,达到铸件要求的饱和度和表面粗糙度,避免产生缩孔、缩松等现象。
[0022]本实用新型钳口铸件用熔模铸造模具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利用电火花线切割设备加工出所需的钳口型模腔的钳口形状,然后打孔定位,再利用电火花线切割设备将该铸造模具分为上、下模3、4,分模后将上芯子6装入上模3,下芯子7装入下模4,利用电火花线切割设备加工出下芯子7所需的台阶面,再通过下芯子7把拖料板2和钳口型模腔连接起来,然后把上、下模3、4的分模面作为定位基准,利用磨床磨削掉拖料板2的加工余量,并保证拖料板2平面与分模面的平行,以及下芯子7与拖料板2、钳口型模腔的垂直,然后再通过支撑板5把整个铸造模具支撑起来,再利用电火花设备加工出小齿牙的形状,最后利用定位销10将上模和下模固定在一起。
[0023]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钳口铸件用熔模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拖料板,上、下模,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下模之间的支撑板,分别设于所述上、下模内的上、下芯子以及设于所述上、下模的分模面上的浇口,所述下模内设有钳口型模腔,所述钳口型模腔内设有内芯子,同时所述拖料板通过所述下芯子与所述钳口型模腔连接,所述浇口与所述钳口型模腔内齿牙的相对面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口铸件用熔模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模对应位置上设有两相互连通的定位孔,所述上、下模通过与所述两相互连通的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销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口铸件用熔模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拖料板均与所述上、下模的分模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口铸件用熔模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芯子与所述上、下模的分模面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口铸件用熔模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模的分模面配合间隙小于或等于0.05_。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钳口铸件用熔模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芯子与所述下模的配合间隙小于或等于0.0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口铸件用熔模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mm。
【文档编号】B22C9/04GK203495141SQ201320573003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6日
【发明者】蔡英彥, 王见福 申请人:苏州凯贸铸造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