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弧齿轮泵工件的珩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圆弧齿轮泵工件的珩磨装置,该圆弧齿轮泵工件具有8字形内孔、设于内孔交叠位置竖向的中间槽和相对中间槽横向对称的两个定位销孔,该珩磨装置由珩磨座和珩磨杆组成,其中珩磨座具有装载一组横向上错位交叠两个圆弧齿轮泵工件的工装腔体及四根横向排列、纵向外延的定位销,且工装腔体对应每个圆弧齿轮泵工件设为一个工作位,定位销穿接于定位销孔和中间槽中,相错位的两个圆弧齿轮泵工件在工作位间切换且内孔在工装腔体中心相接成整圆,该珩磨杆纵向正对工装腔体中心。应用该珩磨装置的优点为:通过引入珩磨加工,适用于批量工件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精度;采用定位销定位,装拆方便,轻松实现二次装夹。
【专利说明】一种圆弧齿轮泵工件的珩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圆弧齿轮泵的壳体零件加工装置,尤其一种便于高精度珩磨其壳体孔的工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外啮合齿轮泵主要由泵体、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驱动轴、端盖等主要零件构成。泵体内相互啮合的主、从动齿轮与两端盖及泵体一起构成密封工作容积。齿轮泵壳体内的具有含8字形内孔的工件,其内包容了两个齿轮,是密封容积的组成部分。由于内孔表面易磨损,齿轮齿顶和内表面间易泄漏等,严重影响齿轮泵的顺利工作。该两个弧形孔非完整孔,且表面光洁度、同轴度、垂直度、位置度公差要求都很高,特别是位置度公差很小。因此孔的加工难度很大。
[0003]通常情况下,该8字形内孔采用通用机床加工很难达到精度要求。传统加工方法是用金钢砂按“8”字形路线来回研磨,加工的效率非常低。而珩磨加工可有效地提高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减小Ra值,可用于大批量加工汽缸孔、油缸筒、阀孔以及多种炮筒等。但是由于8字形孔不是完整孔,孔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要求很高,珩磨工具无法加工,成为制约壳体孔珩磨加工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圆弧齿轮泵工件的珩磨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圆弧齿轮泵工件的珩磨装置,所述圆弧齿轮泵工件具有由两个等径非整圆相叠构成的8字形内孔、设于内孔交叠位置竖向的中间槽和相对中间槽横向对称的两个定位销孔,所述珩磨装置由珩磨座和珩磨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座具有装载一组横向上错位交叠两个圆弧齿轮泵工件的工装腔体及四根横向排列、纵向外延的定位销,且工装腔体对应每个圆弧齿轮泵工件设为一个工作位,定位销穿接于定位销孔和中间槽中,相错位的两个圆弧齿轮泵工件在工作位间切换且内孔在工装腔体中心相接成整圆,所述珩磨杆纵向正对工装腔体中心。
[0006]进一步地,所述工装腔体具有容纳两组以上纵向并排且每组两个圆弧齿轮泵工件错位交叠的纵向深度。
[0007]本实用新型珩磨装置投入实施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将难以进行珩磨的局部8字形孔工件进行错位安装,拼接为整孔,便于珩磨加工;采用珩磨加工,单个工件的加工时间远远低于研磨加工,而且适用于批量工件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精度;采用定位销定位,装拆方便,轻松实现二次装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工对象圆弧齿轮泵工件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珩磨装置装载后执行珩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珩磨装置优选实施例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1]图4是本实用新型珩磨装置优选实施例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0013]首先来看本实用新型珩磨装置的加工对象——圆弧齿轮泵工件I的结构,它具有由两个等径非整圆相叠构成的8字形内孔11、设于内孔交叠位置竖向的中间槽12和相对中间槽横向对称的两个定位销孔13,而且此处加工的重点在于两段非闭合的圆弧14,也是普通研磨加工和珩磨的难度之所在。
[0014]针对该工件的加工难度,本实用新型对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珩磨装置,结合图示来看其结构特征:它由?行磨座2和?行磨杆3组成。?行磨座2具有装载一组横向上错位交叠两个圆弧齿轮泵工件的工装腔体21及四根横向排列、纵向外延的定位销221、222、223、224,且工装腔体21对应每个圆弧齿轮泵工件设为一个工作位。在圆弧齿轮泵工件装载时,上述定位销分别穿接于定位销孔和中间槽中,相错位的两个圆弧齿轮泵工件在工作位间切换且内孔在工装腔体中心相接成整圆,珩磨杆3纵向正对工装腔体21中心对整圆进行珩磨加工。具体来地:由圆弧齿轮泵工件A和圆弧齿轮泵工件B构成一组待加工工件,装载入工装腔体21之中,在图2所示的工作位状态下,圆弧齿轮泵工件A的定位销孔分别套接在定位销221、223上,并使中间槽卡接定位在定位销222上,圆弧齿轮泵工件B的定位销孔分别套接在定位销222、224上,并使中间槽卡接定位在定位销223上,完成一个工作位的装载,此时,圆弧齿轮泵工件Α、B的内 孔(圆弧齿轮泵工件A的一侧圆弧Α2和圆弧齿轮泵工件B的一侧圆弧BI)便在工装腔体中心相接成整圆并正对珩磨杆。而在完成该工作位的珩磨加工后,切换工作位,再将圆弧齿轮泵工件A的定位销孔分别套接在定位销222、224上,并使中间槽卡接定位在定位销223上,圆弧齿轮泵工件B的定位销孔分别套接在定位销221、223上,并使中间槽卡接定位在定位销222上,完成另一个工作位的装载并进行圆弧Al、圆弧Β2的珩磨加工。
[0015]这里,定位销222和定位销223实际上为非完整销,应对应工件中间槽的具体尺寸作部分磨除。
[0016]除上述实施外,为提高珩磨装置的批量加工效率,该工装腔体具有容纳两组以上纵向并排且每组两个圆弧齿轮泵工件错位交叠的纵向深度,即其中可同时装载多组待加工工件。以工装容腔中装载三组圆弧齿轮泵工件(以下简称工件)为优选实施例来看,其一种工作位状态。如图3所示,其中工件A和工件B为第一组、工件C和工件D为第二组、工件E和工件F为第三组,对应每组中的两个工件均按前述分别套接在定位销221~224之上(其中工件ACE靠左、工件BDF靠右),如此重复完成三组的装载,进行一次珩磨操作。在完成一次珩磨操作后,如图4所示,进行工作位切换,同样的装载方法及过程,只是工件ACE靠右、工件BDF靠左,同样完成装载后再进行一次珩磨作业,由此完成全部工件的圆弧高精度、高效加工。
[0017]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应用后的有益效果:它将难以进行珩磨的局部8字形孔工件进行错位安装,拼接为整孔,便于珩磨加工;采用珩磨加工,单个工件的加工时间远远低于研磨加工,而且适用于批量工件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精度;采用定位销定位,装拆方便,轻松实现二次装夹。
[0018]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圆弧齿轮泵工件的珩磨装置,所述圆弧齿轮泵工件具有由两个等径非整圆相叠构成的8字形内孔、设于内孔交叠位置竖向的中间槽和相对中间槽横向对称的两个定位销孔,所述珩磨装置由珩磨座和珩磨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座具有装载一组横向上错位交叠两个圆弧齿轮泵工件的工装腔体及四根横向排列、纵向外延的定位销,且工装腔体对应每个圆弧齿轮泵工件设为一个工作位,定位销穿接于定位销孔和中间槽中,相错位的两个圆弧齿轮泵工件在工作位间切换且内孔在工装腔体中心相接成整圆,所述珩磨杆纵向正对工装腔体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圆弧齿轮泵工件的珩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腔体具有容纳两组以上纵向并排且每组两个圆弧齿轮泵工件错位交叠的纵向深度。
【文档编号】B24B41/06GK203471540SQ201320572617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6日
【发明者】温贻芳, 林洁, 沈玲莉, 王文琦, 周红英, 祝清兰, 崔秋丽, 刘绪军 申请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