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式轴类通用磨削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动式轴类通用磨削夹具,包括主体、定位销、轴承、转接盘、螺母,所述的主体中有相对称的两根立柱,立柱与转接盘的槽口间隙配合,转接盘的内孔圆周面与轴承的外圆周面间隙配合,定位销竖直插入主体的中心轴,并穿过轴承的中心轴,立柱的外圆周面设有螺纹,螺母与立柱螺纹连接,螺母位于转接盘的下方,螺母的上端面与转接盘的下端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加工变高度的薄壁筒型飞机零件内孔的磨削夹具,该磨削夹具可以实现零件内孔的高精度磨削加工。
【专利说明】浮动式轴类通用磨削夹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加工变高度的薄壁筒型飞机零件内孔的磨削夹具。
【背景技术】
[0002]原来薄壁筒型飞机零件的磨削夹具一般都是实心轴及两端面定位,端面定位受零件高度限制,只能用于磨削固定高度的零件,同时受同轴度的限制,无法满足变高度筒型飞机零件的加工需要。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加工变高度的薄壁筒型飞机零件内孔的磨削夹具,该磨削夹具可以实现零件内孔的高精度磨削加工。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浮动式轴类通用磨削夹具,包括主体、定位销、轴承、转接盘、螺母,所述的主体中有相对称的两根立柱,立柱与转接盘的槽口间隙配合,转接盘的内孔圆周面与轴承的外圆周面间隙配合,定位销竖直插入主体的中心轴,并穿过轴承的中心轴,立柱的外圆周面设有螺纹,螺母与立柱螺纹连接,螺母位于转接盘的下方,螺母的上端面与转接盘的下端面相接触,
[0005]所述的立柱的外侧面为圆弧面。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加工变高度的薄壁筒型飞机零件内孔的磨削夹具,该装置中的定位销与主体的圆柱夹持面同轴,用于定位其内孔限制其垂直于轴线方向的自由度,主体的A面实现轴向定位;螺母的上端面可支撑转接盘的下端面实现上、下移动调整和压紧;螺母还可实现在立柱外圆周面螺纹上旋转调整压紧高度;轴承的外圆周面可在转接盘的内孔圆周面上实现万向转动,实现夹持面B面的自适应性支撑,进而实现变高度薄壁筒型飞机零件的加工与自适应性夹紧,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的优势,实现了薄壁筒型变高度飞机零件的内孔的磨削加工,实现了零件的内孔高精度磨削加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浮动式轴类通用磨削夹具,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1、定位销2、轴承3、转接盘4、螺母5,所述的主体I中有相对称的两根立柱6,立柱6与转接盘4的槽口间隙配合,转接盘4的内孔圆周面与轴承3的外圆周面间隙配合,定位销2竖直插入主体I的中心轴,并穿过轴承3的中心轴,立柱6的外侧面为圆弧面,立柱6的外圆周面设有螺纹,螺母5与立柱6螺纹连接,螺母5位于转接盘4的下方,螺母5的上端面与转接盘4的下端面相接触,[0010]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方案为:如图2所示,薄壁筒型飞机零件通过定位销2与主体I的圆柱夹持面同轴,用于定位其内孔限制其垂直于轴线方向的自由度,主体I的A面实现轴向定位。
[0011]本实用新型的压紧方案:螺母5端面支撑转接盘4端面实现上、下移动调整、压紧,轴承3的外圆周面可在转接盘4的内孔圆周面上实现万向转动,实现夹持面B面的自适应性支撑,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变高度薄壁筒型飞机零件的加工与自适应性夹紧。
[00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主体I中的立柱6与转接盘4的槽口间隙配合,轴承3外圆周面与转接盘4内孔圆周面间隙配合,这样就保证了立柱6、轴承3、转接盘4安放相对位置准确,使其支持位置安全可靠,立柱6外圆周面设有螺纹,螺母5可实现在立柱6外圆周面螺纹上旋转调整压紧高度。
【权利要求】
1.浮动式轴类通用磨削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I)、定位销(2)、轴承(3)、转接盘(4)、螺母(5),所述的主体(I)中有相对称的两根立柱(6),立柱(6)与转接盘(4)的槽口间隙配合,转接盘(4)的内孔圆周面与轴承(3)的外圆周面间隙配合,定位销(2)竖直插入主体(I)的中心轴,并穿过轴承(3 )的中心轴,立柱(6 )的外圆周面设有螺纹,螺母(5 )与立柱(6)螺纹连接,螺母(5)位于转接盘(4)的下方,螺母(5)的上端面与转接盘(4)的下端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轴类通用磨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6)的外侧面为圆弧面。
【文档编号】B24B41/06GK203696737SQ201320801230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李兴云 申请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