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叶片铁水脱硫复合搅拌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冶金脱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叶片铁水脱硫复合搅拌器,包括中心搅拌轴(1)、底部搅拌叶片(2)及上部搅拌叶片(3);所述底部搅拌叶片(2)与中心搅拌轴(1)的下端部固定相接;所述上部搅拌叶片(3)的中心套管(4)与中心搅拌轴(1)滑动套接;所述底部搅拌叶片(2)采用四叶片结构;所述上部搅拌叶片(3)采用四叶片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底部搅拌叶片及上部搅拌叶片的上层叶片结构,在上部搅拌叶片与底部搅拌叶片复合运动作用下,在搅拌区域会形成复合涡流效应,搅拌器的搅拌效率更高,脱硫效果更理想。
【专利说明】一种双叶片铁水脱硫复合搅拌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冶金脱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叶片铁水脱硫复合搅拌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钢铁材料的要求日趋严格,特别是海洋石油,化工,汽车等工业的发展,均需要低硫,甚至超低硫的高品质钢材。铁水炉外脱硫作为钢铁生产的一道工序,其优势主要在以下方面:(I)铁水脱硫预处理发挥了渣吸收硫能力的潜力,可提高高炉的生产率;(2)发展铁水脱硫预处理更重要的是可得到含硫很低的铁水,为生产优质钢提供必要条件;(3)铁水炉外脱硫相对高炉,转炉,炉外精炼等工序而言,其脱硫成本最低;(4)发展铁水脱硫预处理后,扩大了转炉冶炼的钢种范围,使转炉能够冶炼汽车板、海洋平台板、造船板、不锈钢等新钢种;(5)脱硫预处理的应用也进一步保证了连铸工序生产顺行和连铸坯的质量;(6)铁水脱硫预处理可以缩短转炉、精炼工序的冶炼周期。
[0003]铁水脱硫预处理工艺中比较典型的设备为铁水脱硫搅拌头,将脱硫粉剂直接加入铁水中,使搅拌头下降至铁水中搅拌进行脱硫处理。搅拌头是价格不匪的消耗件,它的维修制造需要费用和时间。处理过程渣量大,另外现有搅拌头还存在搅拌效率不高,脱硫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搅拌效率高,脱硫效果理想的双叶片铁水脱硫复合搅拌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双叶片铁水脱硫复合搅拌器,它包括中心搅拌轴、底部搅拌叶片及上部搅拌叶片;所述底部搅拌叶片与中心搅拌轴的下端部固定相接;所述上部搅拌叶片的中心套管与中心搅拌轴滑动套接。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底部搅拌叶片可采用四叶片结构。
[0008]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部搅拌叶片可采用四叶片结构。
[0009]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底部搅拌叶片及上部搅拌叶片的上层叶片结构,在上部搅拌叶片与底部搅拌叶片复合运动作用下,在搅拌区域会形成复合涡流效应,搅拌器的搅拌效率更高,脱硫效果更理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中心搅拌轴;2、底部搅拌叶片;3、上部搅拌叶;4、套管。【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所示,双叶片铁水脱硫复合搅拌器,它包括中心搅拌轴1、底部搅拌叶片2及上部搅拌叶片3 ;所述底部搅拌叶片2与中心搅拌轴I的下端部固定相接;所述上部搅拌叶片3的中心套管4与中心搅拌轴I滑动套接。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底部搅拌叶片2可采用四叶片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部搅拌叶片3可采用四叶片结构。
[0015]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底部搅拌叶片及上部搅拌叶片的上层叶片结构,在上部搅拌叶片与底部搅拌叶片复合运动作用下,在搅拌区域会形成复合涡流效应,搅拌器的搅拌效率更高,脱硫效果更理想。
[0016]本实用新型能得到铁水终点硫质量分数为0.002%,甚至更低的水平,也能满足转炉生产周期的要求。在铁水初始硫质量分数为0.05%时,处理后硫质量分数可达0.010%以下,脱硫剂单耗最大为7.0 k g / t。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叶片铁水脱硫复合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搅拌轴(I)、底部搅拌叶片(2)及上部搅拌叶片(3);所述底部搅拌叶片(2)与中心搅拌轴(I)的下端部固定相接;所述上部搅拌叶片(3)的中心套管(4)与中心搅拌轴(I)滑动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叶片铁水脱硫复合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搅拌叶片(2)采用四叶片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叶片铁水脱硫复合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搅拌叶片(3)采用四叶片结构。
【文档编号】C21C7/064GK203700417SQ201320853486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陈树村, 于林辉, 王伟宇, 陈星垚 申请人:辽宁中邦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