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室用集成式砂芯进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08834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烘干室用集成式砂芯进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烘干室用集成式砂芯进出装置,涉及铸造型芯处理【技术领域】,包括2个以上平行布置的储芯道,储芯道的两端分别与进芯道和出芯道衔接,并设有流转道,流转道与进芯道衔接,且与储芯道平行并列布置;所述流转道、进芯道、储芯道和出芯道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砂芯托盘;所述流转道、进芯道、储芯道和出芯道的入口端均设有砂芯托盘顶进机构。装有砂芯的砂芯托盘在砂芯托盘顶进机构的推动下依次进入流转道、进芯道、储芯道,在出芯道将砂芯取出,再将空托盘再推至流转道。本发明结构简单、能保证烘干质量、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专利说明】烘干室用集成式砂芯进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铸造型芯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砂芯是用来形成铸件的内腔、孔和铸件外形不能出砂的部位。在铸管生产过程中,铸管承口内腔复杂形状和尺寸就是利用砂型来实现的,其生产过程包括:存储、混砂、制芯、刷涂、烘干等。砂型及砂芯经过烘干,可以增加其强度及透气性,减少浇注过程中的发气量,保证铸件质量。现有设备中存储、混砂及制芯过程已经实现自动化生产,文献《离心球墨铸铁管工艺及装备》P240-256对砂芯的制造工艺及装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但对于砂芯的自动化进出烘干室工艺及装置却没有研究。
[0003]目前成品砂芯的进出烘干室主要是靠人工运输,将砂型装在小车上,需要人工多次输送转运来完成。这种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不足:①无法实现砂芯自动化进出砂芯的堆放层级受到限制;③砂芯无法实现先进先出,会出现有些芯子存放时间过长的问题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且易造成砂芯的损坏。而目前通用的型模流水线生产工艺,主要适用砂芯规格单一或少规格的情况,无法适应多种规格型模砂芯的运输要求,对于多规格砂芯的生产,砂芯的输送效率和可靠性均难以保障。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保证烘干质量、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烘干室用集成式砂芯进出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烘干室用集成式砂芯进出装置,包括2个以上平行布置的的储芯道,储芯道的两端分别与进芯道和出芯道衔接,并设有流转道,流转道与进芯道衔接,且与储芯道平行并列布置;所述流转道、进芯道、储芯道和出芯道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砂芯托盘;所述流转道、进芯道、储芯道和出芯道的入口端均设有砂芯托盘顶进机构。
[0006]所述支架的轨道上设有滚轮。
[0007]所述流转道、进芯道、储芯道和出芯道的端部还设有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所述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设置于砂芯托盘顶进机构的对面位置。
[0008]所述进芯道、储芯道和出芯道的支架均为3层叠加式,流转道的支架为一层,所述储芯道为3道,包括第I储芯道、第2储芯道和第3储芯道;所述储芯道和进芯道的每层轨道,均设有砂芯托盘顶进机构;所述流转道和进芯道的衔接处、储芯道和出芯道的衔接处均设有砂芯托盘升降机构;所述出芯道的的砂芯托盘顶进机构分别设在上层的入口端、中间层第I储芯道和第2储芯道之间、底层第2储芯道和第3储芯道之间,所述出芯道5的的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分别设置在上层第2储芯道和第3储芯道之间、中间层的外尾端。
[0009]所述的砂芯托盘上能放置三层砂芯。[0010]所述的砂芯托盘顶进机构、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和砂芯托盘升降机构为油压式。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砂芯托盘放置在装有滚轮的支架的轨道上,砂芯托盘可以在支架的轨道上滑移,装有砂芯的托盘在砂芯托盘顶进机构推动下进入流转道,在进芯道入口端砂芯托盘顶进机构的推动下进入进芯道,在储芯道入口端砂芯托盘顶进机构的推动下进入储芯道,在出芯道将砂芯取出,在出芯道的砂芯托盘顶进机构的推动下将空了的砂芯托盘推至流转道,从而实现自动流转,这样砂芯就可以在指定地点装上,到指定地点卸下,进而实现砂芯进出烘干室。每个砂芯托盘上可存放3层砂芯,在第I储芯道、第2储芯道和第3储芯道可放置3种不同规格的砂芯,每一个储芯道均有3层砂芯托盘,进芯道、第I储芯道、第2储芯道和第3储芯道可处于烘干室内,流转道处于烘干室夕卜,流转道上只设I层砂芯托盘,做好的砂芯通过机械手放入流转道的砂芯托盘中,流转到烘干室内。一般在流转道上砂芯被放置在砂芯托盘上,在出芯道上呈阶梯状的砂芯托盘顶进机构与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的作用下,在出芯道分层分通道实现砂芯的取出;在砂芯托盘升降机构的配合下可以实现每种砂芯自由进出烘干室,进而满足多种规格砂芯进出烘干室的生产需求。流转道和进芯道衔接处的砂芯托盘升降机构,用于将不同规格的砂芯进行分层分通道存放;储芯道用于烘干并存储砂芯,起砂芯缓冲功能。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能保证烘干质量、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优点,可以实现多种规格砂芯自动进出烘干室,设备投资少,可提高生产线效率及自动化程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局部剖面图;
图3是图1的B-B局部剖面图;
图4是图1的C-C局部剖面图;
图5是取第I储芯道中砂芯时的流转状态D-D局部剖面图;
图6是取第2储芯道中砂芯时的流转状态D-D局部剖面图;
图7是取第3储芯道中砂芯时的流转状态D-D局部剖面图;
图中:4-流转道,5-出芯道,6-储芯道,61-第I储芯道,62-第2储芯道,第3储芯道63,7-进芯道,8-支架,9-砂芯托盘,10-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1-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12-砂芯托盘升降机构,13-砂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如图1、2、3、4、5所示的一种烘干室用集成式砂芯进出装置,包括2个以上平行布置的的储芯道6,储芯道6的两端分别与进芯道7和出芯道5衔接,并设有流转道4,流转道4与进芯道7衔接,且与储芯道6平行并列布置;所述流转道4、进芯道7、储芯道6和出芯道5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支架8,所述支架8上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若干个砂芯托盘9 ;所述流转道4、进芯道7、储芯道6和出芯道5的入口端均设有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
[0015]所述支架8的轨道上设有滚轮,滚轮可以减少砂芯托盘9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方便砂芯托盘9在轨道上移动,在流转道4、进芯道7、储芯道6和出芯道5的端部还设有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11,所述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11设置于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的对面位置,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11可对移动到位的砂芯托盘9起到缓冲作用及反推作用。
[0016]所述进芯道7、储芯道6和出芯道5的支架8均为3层架式,流转道4的支架8为一层,所述储芯道6为3道,包括第I储芯道61、第2储芯道62和第3储芯道63 ;所述储芯道6和进芯道7的每层轨道,均设有砂芯托盘顶进机构;所述流转道4和进芯道7的衔接处、储芯道6和出芯道5的衔接处均设有砂芯托盘升降机构12 ;所述出芯道5的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分别设在上层轨道的入口端、中间层第I储芯道61和第2储芯道62之间、底层第2储芯道62和第3储芯道63之间,所述出芯道5的的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11分别设置在上层第2储芯道62和第3储芯道63之间、中间层的外尾端。
[0017]所述的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11或砂芯托盘升降机构12为油压式,油压式装置操作方便、成本低。
[0018]所述的砂芯托盘9上能放置三个砂芯13,这样可合理利用空间。
[0019]其工作过程简述如下:在图1、图2、图3和图4中,图中箭头和表示砂芯托盘9的流动方向,第I储芯道61、第2储芯道62和第3储芯道63可分别存放不同规格的砂芯13,做好的砂芯13通过机械手放入流转道4的砂芯托盘9中,在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的作用下,推动砂芯托盘9向左移动,然后由砂芯托盘升降机构12根据不同的砂芯规格对砂芯13分层顶推进入进芯道7 ;然后,在各层的纵向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和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11的作用下根据砂芯的不同规格型号进行分别储藏处理,分别进入第I储芯道61、第2储芯道62和第3储芯道63 ;在各层横向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和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11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装有砂芯13的砂芯托盘9向右运动进入出芯道5。
[0020]在图5中,如果想取第I储芯道61中的砂芯13,砂芯13首先在砂芯托盘升降机构12的作用下移动到底层取出砂芯13,然后再在第I储芯道61与出芯道5衔接处的砂芯托盘升降机构12的作用下将空了的砂芯托盘9举升到顶层轨道,然后在出芯道5上层轨道入口端的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和上层第2储芯道62和第3储芯道63之间的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11的作用下,将砂芯托盘9推入对应第2储芯道62处;然后在第2储芯道62与出芯道5衔接处的砂芯托盘升降机构12的作用下进入中间层;在中间层第I储芯道61和第2储芯道62之间的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与中间层外尾端的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11的作用下,砂芯托盘9被推入对应第3储芯道63处;砂芯托盘9在底层第2储芯道62和第3储芯道63之间的砂芯托盘升降机构12的作用下进入底层;在底层第2储芯道62和第3储芯道63之间的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与出芯道5出口端的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11的作用下进入流转道4。
[0021]同样的道理,如果想第2储芯道62中的砂芯13,在图6中,砂芯13首先在第2储芯道62与出芯道5衔接处的砂芯托盘升降机构12的作用下移动到底层取出砂芯13,然后再将空了的砂芯托盘9举升到中间层,然后在中间层第I储芯道61和第2储芯道62之间的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与中间层外尾端的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11的作用下,砂芯托盘9被推入对应第3储芯道63处;砂芯托盘9在底层第2储芯道62和第3储芯道63之间的砂芯托盘升降机构12的作用下进入底层;在底层第2储芯道62和第3储芯道63之间的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与出芯道5出口端的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11的作用下进入流转道4。[0022]同理,如果想取第3储芯道63中砂芯13,在图7中,砂芯13首先在第3储芯道63与出芯道5衔接处的砂芯托盘升降机构12的作用下移动到底层取出砂芯13,然后空了的砂芯托盘9在底层第2储芯道62和第3储芯道63之间的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与出芯道5出口端的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11的作用下进入流转道4。
[0023]最后,在流转道4入口端的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和出口端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11的作用下,推动空了的托盘9逆时针移动,完成砂芯13的一个进出烘干室循环。
[0024]综上所述,砂芯托盘9放置在装有滚轮的支架8的轨道上,砂芯托盘9可以在支架8的轨道上滑移,装有砂芯13的托盘9在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推动下进入流转道4,在进芯道7入口端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的推动下进入进芯道7,在储芯道6入口端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的推动下进入储芯道6,在出芯道5将砂芯13取出,在出芯道5的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的推动下将空了的砂芯托盘9推至流转道4,从而实现自动流转,这样砂芯13就可以在指定地点装上,到指定地点卸下,进而实现砂芯13进出烘干室。每个砂芯托盘9上可存放3层砂芯13,在第I储芯道61、第2储芯道62和第3储芯道63可放置3种不同规格的砂芯,每一个储芯道6均有3层砂芯托盘9,进芯道7、第I储芯道61、第2储芯道62和第3储芯道63可处于烘干室内,流转道4处于烘干室外,流转道4上只设I层砂芯托盘9,方便做好的砂芯13通过机械手放入流转道4的砂芯托盘9中,流转到烘干室内。一般在流转道4上砂芯13被放置在砂芯托盘9上,在出芯道5上呈阶梯状的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与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11的作用下,在出芯道5分层实现砂芯13的取出;在砂芯托盘升降机构12的配合下可以实现每种砂芯13自由进出烘干室,进而满足多种规格砂芯进出烘干室的生产需求。流转道4和进芯道7衔接处的砂芯托盘升降机构12,用于将不同规格的砂芯13进行分层分通道存放;储芯道6用于烘干并存储砂芯13,起砂芯缓冲功能。
[0025]本发明中,油压式的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11可选顶推油缸和缓冲油缸,两种油缸结构相同,可实现砂芯13的自由移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能保证烘干质量、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优点,可以实现多种规格砂芯自动进出烘干室,设备投资少,可提高生产线效率及自动化程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烘干室用集成式砂芯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以上平行布置的的储芯道(6),储芯道(6)的两端分别与进芯道(7)和出芯道(5)衔接,并设有流转道(4),流转道(4)与进芯道(7)衔接,且与储芯道(6)平行并列布置;所述流转道(4)、进芯道(7)、储芯道(6)和出芯道(5)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支架(8),所述支架(8)上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砂芯托盘(9);所述流转道(4)、进芯道(7)、储芯道(6)和出芯道(5)的端部均设有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室用集成式砂芯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8)的轨道上设有滚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室用集成式砂芯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道(4)、进芯道(7)、储芯道(6)和出芯道(5)的端部,还设有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11),所述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11)设置于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的对面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室用集成式砂芯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芯道(7)、储芯道(6)和出芯道(5)的支架(8)均为3层叠加式,流转道(4)的支架(8)为一层,所述储芯道(6)为3道,包括第I储芯道(61)、第2储芯道(62)和第3储芯道(63);所述储芯道(6)和进芯道(7)的每层轨道,均设有砂芯托盘顶进机构;所述流转道(4)和进芯道(7)的衔接处、储芯道(6)和出芯道(5)的衔接处均设有砂芯托盘升降机构(12);所述出芯道(5)的的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分别设在上层的外端部、中间层第I储芯道(61)和第2储芯道(62)之间、底层第2储芯道(62)和第3储芯道(63)之间,所述出芯道(5)的的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11)分别设置在上层第2储芯道(62)和第3储芯道(63)之间、中间层的外尾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室用集成式砂芯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芯托盘(9)上能放置三层砂芯(13)。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烘干室用集成式砂芯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芯托盘顶进机构(10)、砂芯托盘顶进缓冲机构(11)和砂芯托盘升降机构(12)为油压式。
【文档编号】B22C9/14GK103736934SQ201410000136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日
【发明者】唐永祥, 谷兴海, 郭海兵, 吕晓飞 申请人: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