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222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打磨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除尘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打磨房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生产家具需要打磨,生产木制品需要打磨,打磨就会产生微小的粉尘,这些粉尘悬浮于打磨车间内的空气中,收集处理相当困难,从而严重危害着工人的身体。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木制品工厂的打磨车间的粉尘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家具厂的打磨车间,其粉尘问题最为严峻。对于这种情况,人们已经意识到这种不足,并进行过改进,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提出的一种除尘柜[申请号:201220265126.8;授权公告号:CN202590569U],包括柜体、水帘过滤器、风机、积水槽、电器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帘过滤器由水泵、水管、溢水槽、过滤装置和分隔板组成,所述溢水槽位于过滤装置的顶端;所述水泵通过水管与溢水槽连通,所述过滤装置的后侧顶部和水管上方安装有分隔板;所述柜体后部设有斜凹的挡板,所述挡板下方设有积水槽,所述积水槽被挡板分隔为二部分,前部为储水槽,后部为除污槽。所述除污槽内安装有水泵,所述与水泵连接的水管穿过挡板。虽然上述除尘柜吸尘效果较为理想,但由于过滤装置是直接通过溢水槽抵压固定的,在该除尘柜工作时,由于风机的吸力会很大,使过滤装置晃动,影响除尘效果。且在长期使用时,过滤装置难免需要更换,在更换本除尘柜的过滤装置时,需要将手伸入到除尘柜内,将过滤装置向上抬起并超过吸尘口底部,接着抓住过滤装置底部将其拉出,更换极其不便。又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提出的一种除尘柜[申请号:201120380957.5;授权公告号:CN202237691U],包括吸尘室、积水槽、大功率负压排风扇、冲水管,所述积水槽位于吸尘室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槽与吸尘室横截面积相同,吸尘室的正面设有一大功率负压排风扇的安装窗,所述吸尘室顶部设有隔层,所述隔层为出风通道;所述吸尘室的底部的积水槽上部设有一组栅格架,栅格架的顶端设有冲洗水管,所述积水槽上方设有循环水泵。所述栅格架分别安装在吸尘室的两侧和背部内侧,其中两侧分别有三层,背部内侧为一层,栅格架的两侧和顶部与吸尘室密封,所述栅格架上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为湿帘纸板。同样,在更换湿帘时,需要将吸尘室拆卸下来,更换极部方便。上述除尘柜是通过湿帘来吸附粉尘的。湿帘,别名水帘及水幕,呈蜂窝结构,是由原纸加工生产而成,具有强度高、不变形、持久耐用、节能、环保等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打磨除尘装置,用来解决现有技术中过滤装置固定不牢靠影响除尘效果、更换过滤装置不便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打磨除尘装置,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开设于壳体前侧的吸尘口、固连于壳体内的底座、竖直设立于上述底座上的湿帘单元以及出水口位于上述湿帘单元上方的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帘单元后侧设置有与该湿帘单元后侧面相抵靠的固定件,该固定件与上述壳体固连,所述的湿帘单元上端的前侧设置有与湿帘单元前侧面相抵靠的限位件,该限位件与上述壳体活动连接且当限位件远离上述湿帘单元前侧面时所述的湿帘单元能自上述吸尘口取出。工作时,湿帘单元上端设有喷水装置对湿帘单元不断喷水,打磨产生的灰尘通过吸尘口并吸附在湿帘单元上;通过限位件和固定件分别与湿帘单元前后两侧抵靠,对湿帘单元进行定位,防止湿帘单元在工作时发生晃动,影响吸附效果;湿帘单元在长期使用后吸附效果会下降需要更换,更换湿帘单元时只需摆动限位件使其远离湿帘单元前侧,将湿帘单元从吸尘口取出即可,且安装湿帘单元时,湿帘倾斜穿过吸尘口使湿帘单元底部与底座接触,再将湿帘单元扶正,摆动限位件使其抵靠在湿帘单元前侧将其固定,使本打磨除尘装置同时具有安装和更换湿帘单元方便的优点。在上述的打磨除尘装置中,所述的限位件为呈片状的限位片,该限位片的一端铰接于上述吸尘口上方的壳体的内侧面,且当限位片绕铰接点转动至与壳体内侧面相垂直时,该限位片另一端能与上述湿帘单元的前侧面相抵靠。安装或更换湿帘单元时,只需摆动限位片使其抵靠或远离湿帘单元上端,使湿帘单元固定或朝吸尘口方向翻转,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限位片的数量与湿帘单元的长度呈正比。在上述的打磨除尘装置中,所述的打磨除尘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于上述湿帘单元与限位片之间的挡板,该挡板的上侧与上述壳体的顶部相扣接且挡板下侧具有向上述湿帘单元方向弯曲的限位部,所述的限位部与上述湿帘单元的前侧面紧密抵靠,所述的挡板的长度大于上述吸尘口的长度且小于上述壳体的长度,上述限位片上相对于铰接点的另一端能与所述的挡板前侧面相抵靠。限位片转动至垂直时,一端与挡板抵靠,挡板通过限位部将湿帘单元压紧;挡板下侧弯曲的限位部、上侧扣接的结构和挡板长度大于吸尘口长度,将挡板内外两侧完全隔离,使得粉尘不会自挡板上侧飘过湿帘单元,使得粉尘完全经过湿帘单元进行过滤;自喷水装置流出的水在风机的作用下会发生偏移,而挡板下侧弯曲的限位部可以对水进行导向作用,使水能够完全流入到湿帘单元内,达到更好的吸附效果。在上述的打磨除尘装置中,所述的壳体顶部还具有挂持部一,该挂持部一上具有凹槽一,上述挡板的上侧具有与上述挂持部一的形状相匹配的挂持部二,所述的挂持部二能扣入上述凹槽一内,所述的挂持部一和挂持部二的长度均与上述挡板的长度相同。挡板通过扣接的方式与壳体顶部相连,方便了挡板拆卸和安装,进一步使湿帘单元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挂持部一和挂持部二的长度与挡板相同,则能完全隔离挡板两侧,防止粉尘从湿帘单元上侧飘过;为更好地减少粉尘的扬起,壳体顶部与湿帘单元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挡板的高度。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打磨除尘装置中,所述的限位件为穿设于上述吸尘口上侧的壳体上的螺栓,该螺栓上伸出壳体的一端固连有手轮。转动手轮,使螺栓朝壳体内移动,并抵靠在湿帘单元上将湿帘单元压紧;为了提高湿帘单元的过滤效果,转动手轮使螺栓朝壳体内移动,螺栓内侧抵靠在挡板上,挡板通过限位部将湿帘单元压紧。在上述的打磨除尘装置中,所述的底座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自壳体前侧向后侧依次平行设置,上述湿帘单元包括数量与底座相同的湿帘且各个湿帘一一对应地竖直设立于上述底座上,上述固定件与位于最后侧的湿帘的后侧面相抵靠,上述限位件能与位于最前侧的湿帘的前侧面相抵靠,相邻两个湿帘的上端侧面之间还设置有隔离件,该隔离件的两侧面分别与相邻两个湿帘的侧面相抵靠且隔离件上侧面固连有连接件,该连接件与壳体顶部铰接。湿帘的数量与底座相同为至少两个且自壳体前侧向后侧依次平行设置,湿帘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环境增加或减少。灰尘从吸尘口进入,通过层层吸附,使绝大部分灰尘停留在湿帘上,具有吸尘效果好的优点;相邻两湿帘之间设有隔离件,即相邻两湿帘之间具有间隙,可在每个湿帘上方均设置一喷水装置,提高吸尘效果;当需要更换湿帘时,在拆卸下最前侧的湿帘后,摆动隔离件使其远离第二块湿帘,该湿帘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吸尘口翻转且上端也能够伸出吸尘口。在上述的打磨除尘装置中,所述的隔离件为横杆,所述的连接件为尼龙绳。隔离件可以呈球状,连接件可选用金属片和缆绳等。在上述的打磨除尘装置中,所述的底座上侧具有能供放置湿帘的凹腔,该凹腔的宽度大于上述湿帘的宽度,所述的凹腔底部的底座上贯穿有排水槽。凹腔的宽度大于湿帘的宽度,增大湿帘朝吸尘口翻转的角度,使湿帘伸出吸尘口的长度变大,方便了湿帘的更换,且采用该设计,同时使湿帘的安装更加方便、省力。在上述的打磨除尘装置中,所述的凹腔两侧的底座上端边沿上还具有倾斜设置的导向部,该导向部向上述凹腔内倾斜。倾斜设置的导向部能够对从湿帘上流下的水起导向作用,使其能够流到凹腔底部;当更换湿帘时,湿帘沿着导向部进入到凹腔内,使整个过程更加省时、省力,且不易造成湿帘损坏。在上述的打磨除尘装置中,所述的吸尘口呈方形,吸尘口处设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防护架,该防护架包括呈方形的框架、均等间距地竖直设置于框架内的立板以及均等间距地横向设置于框架内的横板,所述的立板和横板的两端均与上述框架固连,所述的框架与上述壳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框架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壳体上,紧固件可以选择螺栓、螺钉等机械零件;也可以卡接在壳体上。采用防护架,不仅有效防止外部与湿帘单元的碰撞,而且可以提高本打磨除尘装置的美观程度。在上述的打磨除尘装置中,所述的横板均向上述壳体的空腔内倾斜。工作时,流入湿帘单元的水难免会溅到防护架上,横板向空腔内倾斜,可以使溅出的水沿着横版流回到空腔内。在上述的打磨除尘装置中,所述的固定件为固定板,该固定板水平设置且固定板上侧与壳体顶部固连,所述的固定板的下侧具有向湿帘单元的方向弯曲的导流部。固定板与位于最后侧的湿帘的后侧面相抵靠,通过抵靠在最前侧的湿帘的前侧面限位结构配合,将湿帘固定;固定板下侧具有向湿帘的方向弯曲的导流部,对喷水装置流出的水导向,使其完全流入到湿帘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打磨除尘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摆动限位片,湿帘能自吸尘口取出,具有更换湿帘方便的优点。2、固定板与位于最后侧的湿帘的后侧面相抵靠,通过抵靠在最前侧的湿帘的前侧面限位件配合,将湿帘固定,保持湿帘工作稳定。3、挡板下侧弯曲的限位部、上侧与壳体顶部扣接的结构和挡板长度大于吸尘口长度,将挡板内外两侧完全隔离,防止粉尘从湿帘上侧飘过,提高过滤效果。4、通过在相邻两湿帘之间设有隔离件,在每个湿帘上方均设置一喷水装置,提高吸尘效果;5、凹腔的宽度大于湿帘的宽度且凹腔两侧的底座上端边沿上还具有向凹腔内倾斜的导向部,方便湿帘的更换,且能够防止安装湿帘时造成湿帘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打磨除尘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打磨除尘装置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图3是打磨除尘装置壳体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6是图1中C处的放大图。图7是本打磨除尘装置中限位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打磨除尘装置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a、吸尘口;1b、挂持部一;1b1、凹槽一;1c、凸头一;1d、凸头二;2、积水池;3、湿帘单元;3a、湿帘;4、风机;5、喷水装置;5a、水管;6、底座;6a、凹腔;6a1、导向部;6b、排水槽;7、打磨工作台;8、限位片;8a、铰接板;8b、盖板;9、挡板;9a、挂持部二;9b、限位部;10、隔离件;11、连接件;12、固定板;12a、导流部;13、防护架;13a、框架;13b、横板;14、吸附后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本打磨除尘装置用来吸收打磨产生的灰尘。如图1所示,本打磨除尘装置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底部的积水池2、湿帘单元3、风机4、喷水装置5等组成。其中,壳体1内部具有空腔且前侧开设有呈方形的吸尘口1a,用来吸收灰尘。自然,吸尘口1a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壳体1底部内侧还固连有用来放置湿帘单元3的底座6,底座6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也可以是与壳体1是一体的。湿帘单元3竖直设立在底座6上,湿帘单元3上设置有喷水装置5且喷水装置5通过位于积水池2内的水泵将水抽出并流入到湿帘3内。底座6上设有贯穿的排水槽6b将从湿帘3内流出的水流回到积水池2,形成循环。如图3所示,喷水装置5为一水管5a且其与壳体1固连。水管5a相对湿帘单元3的一侧开设有流水口,水通过流水口流入到湿帘单元3内。如图2所示,风机4位于壳体1顶部,优先选择风机4的数量为2台,且风机4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环境而定。如图1所示,工作时,打磨工作台7位于壳体1正前方,打磨产生的灰尘在风机4的作用下通过吸尘口1a并吸附在湿帘单元3上。湿帘单元3内部呈蜂窝结构,具有良好的灰尘吸附效果,且环保。在本实施例中,湿帘单元3由3块湿帘3a组成,且自壳体1前侧向后侧依次平行设置。自然,湿帘3a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增加或减少。如图1所示,每层湿帘3a上方均设有水管5a,优选水管5a位于湿帘3a正上方。最前侧的湿帘3a与吸尘口1a之间具有间距,且当湿帘3a绕底座6向吸尘口1a方向翻转时其上端能自吸尘口1a伸出,方便湿帘3a的更换。具体来说,如图5所示,底座6上侧具有能供放置湿帘3a的凹腔6a,该凹腔6a的宽度大于湿帘3a的宽度,方便了湿帘3a的拆卸和安装。排水槽6b位于该凹腔6a底部,且排水槽6b与积水池2相通。凹腔6a两侧上端边沿上还具有向凹腔6a内倾斜倾的导向部6a1,该导向部6a1能够对从湿帘3a上流下的水起导向作用,使其能够流到凹腔6a底部并从排水槽6b流出,且当更换湿帘3a时,湿帘3a沿着导向部6a1进入到凹腔6a内,使整个过程更加省时、省力,且不易造成湿帘3a损坏。如图1和图4所示,位于最前侧的湿帘3a上端前侧面与壳体1内侧之间设有一限位件,且该限位件活动连接在壳体1内侧上,且其能够向湿帘3a前侧靠近并抵靠在湿帘3a上将其定位。位于最后侧的湿帘3a的后侧面上抵靠有固定件且该固定件与壳体1固定连接。相邻两湿帘3a之间还设置有隔离件10,隔离件10的两侧面分别与相邻两个湿帘3a的侧面相抵靠,且该隔离件10铰接在壳体1上。通过限位件、固定件和隔离件10,将每层湿帘3a前后定位,使湿帘单元3工作更加稳定,同时也方便了湿帘单元3的更换。其中,限位件为呈片状的限位片8,且湿帘单元3与限位片8之间水平设置有的挡板9。如图4所示,挡板9的上侧与壳体1的顶部相扣接。具体来说,壳体1顶部具有挂持部一1b,该挂持部一1b上具有凹槽一1b1,挡板9的上侧具有与挂持部一1b的形状相匹配的挂持部二9a,挂持部二9a扣入到凹槽一1b1内,将挡板9与壳体1连接。挡板9下侧具有向湿帘单元3方向弯曲的限位部9b,限位部9b与湿帘单元3的前侧面紧密抵靠,且限位部9b内侧能够对水起到导向作用,使水能够完全流入到湿帘单元3内,达到更好的吸附效果。且在本实施例中,优先选择挡板9的长度大于吸尘口1a的长度且小于壳体1的长度,挂持部一1b和挂持部二9a的长度均与挡板9的长度相同。通过挡板9下侧弯曲的限位部9b、上侧扣接的结构、挡板9长度大于吸尘口1a长度、挂持部一1b和挂持部二9a的均与挡板9的长度相同的设计,使挡板9内外两侧完全隔离,使得粉尘不会自挡板上侧飘过湿帘单元3,使得粉尘完全经过湿帘单元3进行过滤。限位片8一端铰接于壳体1前侧的内侧面上,自然,限位片8一端也可以铰接于壳体1顶部且位于吸尘口1a和湿帘单元3之间。如图1和图7所示,限位片8与壳体1之间还设有铰接板8a,且铰接板8a一侧与壳体1内侧面固定连接,限位片8铰接于铰接板8a上。限位片8上端还连接有一盖板8b,且盖板8b垂直设置在限位片8上。盖板8b上具有圆弧面,当限位片8绕铰接点转动至与吸尘口1a垂直过程中,盖板8b上的圆弧面抵靠在挡板9前侧面上,并通过挡板9上的限位部9b将湿帘单元3压紧,且圆弧面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对挡板9的抵靠力突然增大造成湿帘单元3损坏。且当限位片8垂直铰接板8a时,盖板8b靠近壳体1的一端与铰接板8a相抵靠,来达到限位片8与挡板9抵靠的最佳位置。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片8和盖板8b为一体,限位片8为2片,且在实际使用中,限位片8的数量与湿帘单元3的长度成正比。如图1所示,隔离件10上侧面固连有连接件11,该连接件11与壳体1顶部铰接。在本实施例中,优先选择隔离件10为横杆,连接件11为尼龙绳。自然,隔离件10呈球状或其他形状、连接件11选用缆绳等都是可以的。当需要更换湿帘3a时,在拆卸下最前侧的湿帘3a后,摆动隔离件10使其远离第二块湿帘3a,该湿帘3a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吸尘口1a翻转且上端也能够伸出吸尘口1a。如图1和8所示,固定件为固定板12,该固定板12水平设置且其上侧与壳体1顶部固连,所固定板12的下侧具有向湿帘3a的方向弯曲的导流部12a,对水管5a流出的水导向,使其完全流入到湿帘单元3内。如图1和图3所示,吸尘口1a外侧设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防护架13,其中,防护架13包括呈方形的框架13a、均等间距地竖直设置于框架内的立板以及均等间距地横向设置于框架内的横板13b,且框架13a可拆卸的连接在壳体1上。如图6所示,框架13a底部开设有凹槽二,框架13a上端内侧面具有凸肩,在凸肩上开设有凹槽三,且凹槽三的开口方向向上。凹槽二和凹槽三均开设至框架两侧部。壳体1外侧的底部和顶部均具有与凹槽二和凹槽三对应的凸头一1c和凸头二1d。安装时,框架自壳体1一侧进入,且此时凸头一1c卡入凹槽二内,凸头二1d卡入到凹槽三内,将框架13a往壳体1另一侧推,使框架13a固定在壳体1上。横板13b均向壳体1的空腔内倾斜。工作时,流入湿帘单元3的水难免会溅到防护架13上,横板13b向空腔内倾斜,可以使溅出的水沿着横版13b流回到空腔内。本打磨除尘装置中,壳体1内还倾斜设置有吸附后板14,且该吸附后板14一端与壳体1顶部内侧固定,另一端与壳体底部内侧固定,将壳体1后侧完全封闭。吸附后板14上端远离湿帘3a,下端部分与湿帘3a接触。通过设置吸附后板14,可以对溅到吸附后板14上的水进行倒流使其流回到湿帘3a上,且能够对灰尘的运动方向起导向作用。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穿设于壳体1前内侧壁上的螺栓,螺栓位于吸尘口1a上。该螺栓上伸出壳体1的一端固连有手轮。转动手轮,使螺栓朝壳体1内移动,螺栓内侧抵靠在挡板9上,挡板9通过限位部9b将湿帘单元3压紧。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