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连铸中间包第一炉钢水二次氧化的方法

文档序号:3314403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少连铸中间包第一炉钢水二次氧化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连铸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减少连铸中间包第一炉钢水二次氧化的方法。该种减少连铸中间包第一炉钢水二次氧化的方法,在大包与中间包之间设置有保护套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对中间包进行清理;(2)在连铸生产前确保氩气管线以及保护套管的密闭性;(3)将吹氩胶管通过所连接的钢管插入至中间包的底部,在大包开始浇注前向中间包内吹氩气;(4)在保护套管的密封圈上设置孔眼;(5)将保护套管与大包出钢口相连接;(6)首先将保护套管降至中间包的包盖下开始浇注,然后加大浇注流量,将中间包注满。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在生产低碳低硅铝镇静钢时发生絮流停机事故,从而提高钢水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减少连铸中间包第一炉钢水二次氧化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连铸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减少连铸中间包第一炉钢水二次氧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连铸中间包第一炉在生产低碳、低硅铝镇静钢的时候,钢水二次氧化后,容易导致中间包水口内壁被Al2O3堵塞,造成停机事故的发生,这样不但会造成大量钢水回余,耐材的浪费,使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并且严重影响了生产节奏,尤其是快换第一炉,如果发生水口堵塞停机事故,至少影响生产3个小时以上。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在生产低碳、低硅铝镇静钢时,因钢水的二次氧化导致中间包水口内壁被Al2O3堵塞,造成停机事故的发生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减少连铸中间包第一炉钢水二次氧化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在生产低碳低硅铝镇静钢时发生絮流停机事故,从而提高钢水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减少连铸中间包第一炉钢水二次氧化的方法,在大包与中间包之间设置有保护套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对中间包进行清理;
(2)在连铸生产前确保氩气管线以及保护套管的密闭性;
(3)将吹氩胶管通过所连接的钢管插入至中间包的底部,在大包开始浇注前向中间包内吹氩气;
(4)在保护套管的密封圈上设置孔眼,该孔眼与保护套管上的管孔相对应;
(5)将保护套管与大包出钢口相连接,保证保护套管的中轴线与大包出钢口的中轴线重合,并调整氩气流量;
(6)首先将保护套管降至中间包的包盖下开始浇注,待浇注处于正常状态后将保护套管迅速降至最低位,然后加大浇注流量,将中间包注满。
[0005]所述步骤(I)中对中间包进行清理包括将中间包内部杂物、包盖下的冷钢、钢渣以 及包盖上的覆盖剂进行清理干净,减少外来夹杂对钢水的污染、氧化。
[0006]所述步骤(3)中的吹氩胶管为两根,分别位于中间包车的前端和后端。
[0007]所述步骤(3)中的钢管折弯后保证插到中间包底部。
[0008]所述步骤(3)中在大包开始浇注前的10分钟向中间包内吹氩气。
[0009]所述步骤(6)中在浇注至中间包吨位达到总重量的三分之一时,将覆盖剂加入至中间包的塞棒区。
[0010]所述步骤(6)中当中间包内钢花较多冒出时,将氩气流量调小或将插入中间包内的钢管取出进行侧吹。
[0011]所述步骤(6)中在浇注至中间包钢水没过保护套管下口 150_时,将覆盖剂加入至中间包的大包浇注区,然后关闭氩气,将插入中间包内的钢管取出。
[0012]所述步骤(5)中保护套管与大包出钢口之间设有石棉碗,有效防止倒吸现象,从而防止空气进入引起钢水的二次氧化。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减少连铸中间包第一炉钢水二次氧化的方法,在大包与中间包之间设置有保护套管,改变钢水浇注途径,避免钢水在浇注过程中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而是改走保护套管的路线,强有力地避免钢水的二次氧化。
[0014]在吹氩胶管的设计上也有利于防止二次氧化,吹氩胶管为两根,分别位于中间包车的前端和后端,在大包开始浇注前的10分钟向中间包内吹氩气,排空中间包内空气,制造氩气氛围,减少钢水二次氧化;该设计合理简单,不仅方便实现,而且可以确保中间包内空气基本排净。
[0015]同时在对加入覆盖剂的时机把握上作出了创造性的劳动,当浇注至中间包吨位达到总重量的三分之一时,将覆盖剂加入至中间包的塞棒区;当浇注至中间包钢水没过保护套管下口 150_时,将覆盖剂加入至中间包的大包浇注区避免卷渣;然后关闭氩气,将插入中间包内的钢管取出。覆盖剂的添加时间也是有效防止二次氧化的关键点,如果过早添加则会导致覆盖剂卷进钢水;如果过晚添加则起不到防止二次氧化的作用,所以覆盖剂添加的时机在防止二次氧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发明对于覆盖剂添加的时机作出了精准的判断,改变以往通过主观经验判断添加时间的操作方式,而是通过精准、科学客观的方式对覆盖剂进行添加。
[0016]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减少连铸中间包第一炉钢水二次氧化的方法,可以减少钢水的二次氧化,进而减少了 Al2O3对中间包出水口的堵塞而形成的絮流停机事故,大大提高钢水的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8]以钢种SPHC (液相线1530 °C )为例进行说明,该钢的结晶器断面尺寸135 X 1030mm,结晶器长度1200mm,铸机目标拉速2.6m/min,中间包公称容量30t,开浇温度1570°C左右,钢种SPHC属于低碳、低硅铝镇静钢,在浇注时特别容易发生二次氧化导致絮流停机事故。
[0019]所述减少连铸中间包第一炉钢水二次氧化的方法,在大包与中间包之间设置有保护管,减少钢水与空气接触的机会,避免外来夹杂对钢水的污染、氧化,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I)首先对中间包进行清理,包括将中间包内部杂物、包盖下的冷钢、钢渣以及包盖上的覆盖剂进行清理干净。
[0020](2)在连铸前确保氩气管线以及保护套管的密闭性,确认保护套管的密封氩气管线是否漏气如果漏气必须更换,并紧固好保证不泄露。
[0021](3)将吹氩胶管通过所连接的钢管插入至中间包的底部,吹氩胶管为两根,分别位于中间包车的前端和后端。在大包开始浇注前的10分钟向中间包内吹氩气,排空中间包内空气,制造氩气氛围,减少钢水二次氧化;钢管为普通钢管,对该钢管进行折弯后保证插入中间包的底部。[0022](4)在保护套管的石棉碗上设置孔眼,该孔眼与保护套管上的管孔相对应。
[0023](5)将保护套管与大包出钢口相连接,保证保护套管的中轴线与大包出钢口的中轴线重合,并调整合适的氩气流量;在保护套管与大包出钢口之间设有石棉碗,有效防止倒吸现象,从而防止空气进入引起钢水的氧化。安装保护套管时一次挂正并和大包出钢口竖直,不允许大幅来回调整保护套管的位置;保护套管一次挂不正时,二次挂套管必须更换石棉碗,防止石棉碗损坏后起不到保护浇注的作用。
[0024](6)首先将保护套管降至中间包的包盖下开始浇注,待浇注处于正常状态后将保护套管迅速降至最低位,然后加大浇注流量,尽快将中间包放满,减少卷渣和钢水二次氧化;在浇注至中间包吨位达到IOt时,将覆盖剂加入至中间包的塞棒区。当中间包内钢花较多冒出时,将氩气流量调小或将插入中间包底部的钢管取出进行侧吹。在浇注至中间包钢水没过保护套管下口 150mm时,将覆盖剂加入至中间包的大包浇注区,然后关闭氩气,将插入中间包底部的钢管取出。浇注稳定后,中间包钢水尽量满,并保持相对稳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减少连铸中间包第一炉钢水二次氧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包与中间包之间设置有保护套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对中间包进行清理; (2)在连铸生产前确保氩气管线以及保护套管的密闭性; (3)将吹氩胶管通过所连接的钢管插入至中间包的底部,在大包开始浇注前向中间包内吹氩气; (4)在保护套管的密封圈上设置孔眼,该孔眼与保护套管上的管孔相对应; (5)将保护套管与大包出钢口相连接,保证保护套管的中轴线与大包出钢口的中轴线重合,并调整氩气流量; (6)首先将保护套管降至中间包的包盖下开始浇注,待浇注处于正常状态后将保护套管迅速降至最低位,然后加大浇注流量,将中间包注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少连铸中间包第一炉钢水二次氧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对中间包进行清理包括将中间包内部杂物、包盖下的冷钢、钢渣以及包盖上的覆盖剂进行清理干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少连铸中间包第一炉钢水二次氧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吹氩胶管为两根,分别位于中间包车的前端和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少连铸中间包第一炉钢水二次氧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钢管折弯后保证插到中间包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少连铸中间包第一炉钢水二次氧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大包开始浇注前的10分钟向中间包内吹氩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少连铸中间包第一炉钢水二次氧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在浇注至中间包吨位达到总重量的三分之一时,将覆盖剂加入至中间包的塞棒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少连铸中间包第一炉钢水二次氧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当中间包内钢花较多冒出时,将氩气流量调小或将插入中间包内的钢管取出进行侧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少连铸中间包第一炉钢水二次氧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在浇注至中间包钢水没过保护套管下口 150_时,将覆盖剂加入至中间包的大包浇注区,然后关闭氩气,将插入中间包内的钢管取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少连铸中间包第一炉钢水二次氧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保护套管与大包出钢口之间设有石棉碗,该石棉碗上有相应孔眼。
【文档编号】B22D11/111GK103978171SQ201410236702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0日
【发明者】胡勤东, 赵登报, 孙建华, 刘永平, 李震, 时成金, 刘光辉, 谭兴华, 赵丽, 修立策 申请人: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