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高铸件低温韧性的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039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用于提高铸件低温韧性的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提高铸件低温韧性的热处理工艺,用淬火和回火工艺代替常规正火和回火工艺,易操作,经济适用,在不改变现有热处理设备(加热炉)、淬火液(水)、避免产生裂纹等的前提下可执行此热处理工艺,缩短周期的同时节约了成本,显著提高了铸件的低温冲击韧性和稳定性。
【专利说明】用于提高铸件低温韧性的热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高温承压件用合金钢铸件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提高铸件低温韧性的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0002]随时代发展,国内外很多客户对于双认证材质WC9-1.7379强加了许多苛刻要求,如此材质是高温用合金钢,但却要满足_29°C或更低的低温冲击要求。常规的铸件热处理正火+回火工艺已远远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新的低温冲击性能要求如若达不到,将失去大批客户订单;低温冲击性能不稳定也会延长生产周期长、影响产品交期等,给集团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所以急需一种有效、稳定的热处理工艺方法来提高高温用合金钢铸件的低温冲击性能。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按常按规热处理在低温冲击性能上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提高铸件低温韧性的热处理工艺,采用淬火和回火工艺代替常规正火和回火工艺,以提高铸件的低温冲击韧性和稳定性。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提高铸件低温韧性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装炉:选用一平稳的淬火料盘,再根据铸件的结构特点将待淬火的铸件选择直立、侧立或平卧的方式平稳摆放在所选用的淬火料盘上,以防在高温下变形,然后用行车将装有待淬火铸件的淬火料盘吊到热处理炉的台车上,并送入热处理炉内;
(2)、淬火:开启热处理炉进行淬火处理,具体参数要求如下:热处理炉的炉膛温度小于350°C,升温速度控制在彡1200C /h,保温温度控制在960± 15°C,保温时间根据待淬火铸件的有效厚度来选定,保温结束后,先随炉冷却至820°C,冷却时间为0.5h,然后出炉静水冷却至30-55°C,在此期间严禁开启任何搅拌设施,以免冷速过快而产生淬火裂纹;
(3)、回火:在淬火处理后的2小时之内将淬火后的铸件再次送入热处理炉内(淬火和回火在同一热处理炉内进行),开启热处理炉进行回火处理,以避免淬火后的铸件变形或开裂,回火处理的具体参数要求如下:升温速度控制在< 100°C /h,保温温度控制在720± 15°C,保温时间根据待回火铸件的有效厚度来选定,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
[0005]所述的用于提高铸件低温韧性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处理炉采用电处理炉或燃气处理炉。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使得铸件在充分奥氏体化后,随炉预冷至临近亚温的区域进行淬火,避免了在充分奥氏体化后直接高温水淬,有效的防止铸件产生淬火裂纹,同时采用淬火和回火工艺代替常规正火和回火工艺,提高了铸件的低温冲击韧性和稳定性。
[0007]2、本发明经济适用、易操作、可行性强,在不改变热处理现有设备(加热炉)、淬火液(水)等的前提下可执行此热处理工艺,节约了热处理设备的改造成本,降低了材料消耗,消除了低温冲击值不稳定性,缩短了热处理周期及产品交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图。
[0009]图2为本发明工艺和改进前工艺的低温冲击测试值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参见附图,一种用于提高铸件低温韧性的热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装炉:选用一平稳的淬火料盘,再根据铸件的结构特点将待淬火的铸件选择直立、侧立或平卧的方式平稳摆放在所选用的淬火料盘上,以防在高温下变形,然后用行车将装有待淬火铸件的淬火料盘吊到热处理炉的台车上,并送入热处理炉内;
(2)、淬火:开启热处理炉进行淬火处理,具体参数要求如下:热处理炉的炉膛温度小于350°C,升温速度控制在彡1200C /h,保温温度控制在960± 15°C,保温时间根据待淬火铸件的有效厚度来选定,保温结束后,先随炉冷却至820°C,冷却时间为0.5h,然后出炉静水冷却至30-55°C,在此期间严禁开启任何搅拌设施,以免冷速过快而产生淬火裂纹;
(3)、回火:在淬火处理后的2小时之内将淬火后的铸件再次送入热处理炉内,开启热处理炉进行回火处理,以避免淬火后的铸件变形或开裂,回火处理的具体参数要求如下:升温速度控制在< 100°C /h,保温温度控制在720±15°C,保温时间根据待回火铸件的有效厚度来选定,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
[0011 ] 本发明中,热处理炉采用电处理炉或燃气处理炉。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提高铸件低温韧性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装炉:选用一平稳的淬火料盘,再根据铸件的结构特点将待淬火的铸件选择直立、侧立或平卧的方式平稳摆放在所选用的淬火料盘上,以防在高温下变形,然后用行车将装有待淬火铸件的淬火料盘吊到热处理炉的台车上,并送入热处理炉内; (2)、淬火:开启热处理炉进行淬火处理,具体参数要求如下:热处理炉的炉膛温度小于350°C,升温速度控制在彡1200C /h,保温温度控制在960± 15°C,保温时间根据待淬火铸件的有效厚度来选定,保温结束后,先随炉冷却至820°C,冷却时间为0.5h,然后出炉静水冷却至30-55°C,在此期间严禁开启任何搅拌设施,以免冷速过快而产生淬火裂纹; (3)、回火:在淬火处理后的2小时之内将淬火后的铸件再次送入热处理炉内(淬火和回火在同一热处理炉内进行),开启热处理炉进行回火处理,以避免淬火后的铸件变形或开裂,回火处理的具体参数要求如下:升温速度控制在< 100°C /h,保温温度控制在720± 15°C,保温时间根据待回火铸件的有效厚度来选定,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铸件低温韧性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处理炉采用电处理炉或燃气处理炉。
【文档编号】C21D6/00GK104263885SQ201410487242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2日
【发明者】杜应流, 姜成启, 孙成维, 陈焕存, 高绪云, 叶世如, 雷伦涛, 郑义 申请人:安徽应流集团霍山铸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