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材料及其热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3323695阅读:10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材料及其热处理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材料及其热处理方法,所述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材料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0.09%,Si≤1.55%,P≤0.030%,S≤0.030%,Mn≤1.00%,Cr:14.5-17.5%,Ni:2.00-5.00%,Cu:3.50-5.50%,Nb:0.15-0.45%,余量为Fe;所述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清洗;固溶处理;深冷处理;时效处理;热处理后,金相组织为保持马氏体位向分布的索氏体组织,组织由表至里相同,硬度可达HRC32~36,强度极限可达130kg/mm2,线膨胀系数达到10.1×10-6m/℃,传感器的性能指标也达到了C3级要求。
【专利说明】一种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材料及其热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材料技术。

【背景技术】
[0002]称重传感器性能的优劣,决定了衡器的准确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0003]目前,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材料主要分为三类:铝合金(LY12)、合金钢(40CrNiMoA)、不锈钢(0Crl7Ni4Cu4Nb),前两种材料应用最为普遍,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制作工艺已十分成熟。但目前国内不锈钢传感器的研究、生产处于初级阶段,市场需求不大,还没有形成大批量生产不锈钢传感器的市场规模,不锈钢传感器准确度低,达到GB/T7551-1997《称重传感器》国家标准和JJG669-2003《称重传感器》计量检定规程中C3级的比率低,只有部分形式及规格的不锈钢传感器可以做到高准确度等级。其原因是不锈钢传感器制造成本高,国内厂家对不锈钢传感器的制造技术研究不够,没有完全掌握,主要有:
1.不锈钢传感器弹性体材料相关基础性研究不够,对其成分、冶炼工艺、轧制要求、供货状态并非了如指掌。
[0004]2.国内对不锈钢材料的热处理工艺未能完全掌握,热处理对传感器性能指标(主要是滞后指标)的影响未能解决。
[0005]3.应变计与不锈钢材料的匹配。对于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材料而言,材料成分决定其组织,组织决定材料性能,材料性能决定传感器的性能,因此材料选择及成分的确定是第一步,其次,热处理工艺和应变计的匹配成为关键点。
[0006]申请号为201210567320.6,发明名称为传感器外壳的发明,其公开了一种传感器外壳,该传感器外壳包含一壳本体。壳本体具有一顶面及一由该顶面凹陷形成的容室,该压电片设置在该容室内。该传感器外壳主要是由一铝合金制成,该铝合金含有重量比为
4.5-6%重量的镁、约0.4%的铁、约0.3%的硅、约0.1%的铜、约0.1%的锌、0.05?0.2%的锰及0.05?0.2%的铬,其余为铝。通过铝合金的使用,以更适合的机械特性提高传感器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效率,并能抑制传感器的余震,再以物理表面处理的方法使该传感器外壳外表面的粗糙度增加,易于喷涂漆料,且使用的细微颗粒能重复适用,更能达到环保的功效。
[0007]再例如申请号为201180028078.9,发明名称为储氢合金及使用该储氢合金的氢传感器,该发明提供了一种氢传感器,其使用了包含Mg-Ni系合金和Zr-Ti系合金的储氢合金,该氢传感器具备:基板;设置在该基板上、且包含所述Mg-Ni系合金和所述Zr-Ti系合金的氢反应层;以及设置在该氢反应层上、用于促进所述Mg-Ni系合金的氢化的第I催化剂层。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材料及其热处理方法。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材料,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
C 彡 0.09%,
Si ( 1.55%,
P 彡 0.030%,
S 彡 0.030%,
Mn ^ 1.00%,
Cr:14.5-17.5%,
Ni:2.00-5.00%,
Cu:3.50-5.50%,
Nb:0.15-0.45%,
余量为Fe。
[0010]一种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材料,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
C:0.03%,
S1:0.55%,
P 彡 0.030%,
S 彡 0.030%,
Mn:0.50%,
Cr:14.5%,
Ni:2.00%,
Cu:3.50%,
Nb:0.15%,
余量为Fe。
[0011]一种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材料,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
C:0.09%,
S1:1.55%,
P 彡 0.030%,
S 彡 0.030%,
Mn:1.00%,
Cr:17.5%,
N1:5.00%,
Cu:5.50%,
Nb:0.45%,
余量为Fe。
[0012]一种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清洗;
第二步,固溶处理;
第三步,深冷处理;
第四步,时效处理。
[0013]本发明所述第二步中固溶温度为1040°C ±10°C,冷却介质为水或空气。
[0014]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作为弹性体材料使用的本发明,适当的Cr含量与适当的Ni含量,有助于热处理后减少S-铁素体的形成。
[0015]本发明所述材料经本发明所述热处理方法处理后,金相组织为保持马氏体位向分布的索氏体组织,组织由表至里相同,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硬度可达HRC32?36,强度极限可达130kg/mm2,线膨胀系数达到10.1X10_6 m/°C,制作后的传感器的性能指标也达到了 C3级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1
一种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材料,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
C:0.03%,
S1:0.55%,
P 彡 0.030%,
S 彡 0.030%,
Mn:0.50%,
Cr:14.5%,
Ni:2.00%,
Cu:3.50%,
Nb:0.15%,余量为 Fe。
[0018]实施例2
一种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材料,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
C:0.09%,
S1:1.55%,
P 彡 0.030%,
S 彡 0.030%,
Mn:1.00%,
Cr:17.5%,
N1:5.00%,
Cu:5.50%,
Nb:0.45%,余量为 Fe。
[0019]传感器是技术、工艺密集型产品,性能的一致性需要合理严格的工艺作保障,热处理工艺在传感器的生产中是十分重要的。
[0020]本发明中所述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材料的热处理方法流程为:清洗一固溶处理一深冷处理一时效处理。固溶时的冷却介质为水冷、油冷或强制惰性气体冷却,冷却速率有很大区别,同时要考虑弹性体尺寸的大小,降温速率要有所不同,使固溶冷却速度达到相应要求,固溶时的冷却介质、冷却速度对传感器的指标影响很大,工艺参数不合理对传感器指标是有害的。
[0021]本发明中所述固溶处理中,固溶温度采用1040°C ±10°C,冷却介质为水或空气。
[0022]本发明中所述深冷处理采用-70 0C干冰处理8小时;时效处理采用电阻炉加热,在480°C保温4小时,空冷至室温。
通过固溶处理,使碳化合物、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快冷后得到马氏体,深冷处理后将残余奥氏体尽可能的转变为马氏体,再经过时效处理析出富铜相等强化相,产生弥散强化,提高了强度及硬度。
[0023]经热处理后,本发明所述材料硬度达到HRC32?36,强度极限可达130kg/mm2,线膨胀系数达到10.1XlO-6 m/°C,显微组织为均匀分布的马氏体时效组织及强化相,有呈链状分布的δ -铁素体,平均含量低于5%。
[0024]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25]本发明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0026]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
C 彡 0.09%,
Si ( 1.55%,
P 彡 0.030%,
S 彡 0.030%,
Mn ^ 1.00%,
Cr:14.5-17.5%,
Ni:2.00-5.00%,
Cu:3.50-5.50%,
Nb:0.15-0.45%, 余量为F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
C:0.03%,
S1:0.55%,
P 彡 0.030%,
S 彡 0.030%,
Mn:0.50%,
Cr:14.5%,
Ni:2.00%,
Cu:3.50%,
Nb:0.15%, 余量为F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
C:0.09%,
S1:1.55%,
P 彡 0.030%,
S 彡 0.030%,
Mn:1.00%,
Cr:17.5%,
N1:5.00%,
Cu:5.50%,
Nb:0.45%, 余量为Fe。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清洗; 第二步,固溶处理; 第三步,深冷处理; 第四步,时效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固溶温度为1040°C ±10°C,冷却介质为水或空气。
【文档编号】C22C38/48GK104451425SQ201410644332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4日
【发明者】禹胜林 申请人:无锡信大气象传感网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