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水炉外增硅方法以及铁水炉外增硅生产铸造生铁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03634发布日期:2018-10-09 17:05阅读:18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水炉外增硅方法以及铁水炉外增硅生产铸造生铁的方法,属于铁水增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炉冶炼生产的生铁分为炼钢生铁和铸造生铁,高炉冶炼炼钢生铁可获得较高的利用系数和较低的能源消耗;对于高炉冶炼铸造生铁来说,最初普遍采用小高炉冶炼,小高炉比大高炉容易冶炼,但是小高炉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自2005年国家颁布《国家钢铁产业政策》以来,高铁行业开始逐步淘汰小高炉,向着450m3或1000m3以上的高炉发展,然而,高炉炉内冶炼铸造生铁的利用系数低,能源消耗严重。

为了克服现有高炉冶炼铸造生铁存在的上述问题,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鞍山、本溪、酒泉、鄂城以及新余等地的钢铁厂先后从实验到工业生产上应用投入法铁水增硅技术生产铸造生铁。目前,铁水增硅一般采用两种方法,第一、在高炉避渣器后的铁沟上投入硅铁块增硅,硅铁块浮在铁水流上面,硅铁在铁水的冲击力作用下,随着铁水漂移,在此过程中,硅铁块不断熔化,实现增硅效果,然而,鉴于铁水流动速度的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很多情况下在铁水流入下一道工序之前,硅铁块不能完全熔化,增硅效率较低,硅铁块增硅生产铸造生铁技术的增硅效率只有80%左右;第二、铁水罐中喷硅铁粉增硅,将硅铁粉在喷粉罐内用载气流态化并通过插入铁水罐的喷枪喷入铁水底层中,虽然,将硅铁粉通入铁水底层,理论上便于硅铁粉的充分熔化,但是,该种方法增硅率的提高建立在严格控制硅铁粉上浮时间与熔化溶解时间的基础之上,难度较大。

综上所述,如何采用较为简单的控制手段实现增硅效率的提高是现有技术中铁水炉外增硅技术以及铁水炉外增硅生产铸造生铁技术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铁水炉外增硅方法无法用简单的控制手段实现较高的增硅效率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用便利的控制手段提高增硅效率的铁水炉外增硅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铁水炉外增硅方法无法用简单的控制手段实现较高的增硅效率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用便利的控制手段提高增硅效率的铁水炉外增硅生产铸造生铁的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铁水炉外增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炉外流动铁水中加入增硅剂的步骤;在流动铁水沟上设置增硅剂助熔件的步骤,所述增硅剂助熔件通过阻挡所述增硅剂的流动速度以增进增硅剂熔化。

所述增硅剂助熔件横跨设置在所述流动铁水沟上,沿着铁水流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增硅剂的前方。

所述增硅剂助熔件的下表面位于所述流动铁水的液面以下。

所述增硅剂助熔件包括若干个沿着铁水流动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流动铁水沟上的高铝耐火砖。

相邻所述高铝耐火砖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

所述增硅剂从所述增硅剂助熔件上加入。

所述增硅剂为硅含量≥50%的硅铁。

所述增硅剂的粒径为5-50mm。

所述增硅剂的粒径为5-10mm。

加入所述增硅剂之前,所述流动铁水的硅含量为0.40-0.60%,硫含量<0.050%。

所述增硅剂加入量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C=(A*E-A*B)/(D*F/100-E),其中, A代表流动铁水量(单位千克), B代表流动铁水硅含量(单位100%),C代表增硅剂加入量(单位千克),D代表硅铁品位(单位100%));E代表目标硅含量(单位100%),F代表增硅效率(单位10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铁水炉外增硅生产铸造生铁的方法,包括向炉外流动铁水中加入增硅剂的步骤;在流动铁水沟上设置增硅剂助熔件的步骤,所述增硅剂助熔件通过阻挡所述增硅剂的流动速度以增进增硅剂熔化;将加入所述增硅剂后的所述流动铁水引入铁水包浇铸为铸造生铁的步骤。

所述增硅剂助熔件横跨设置在所述流动铁水沟上,沿着铁水流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增硅剂的前方。

所述增硅剂助熔件的下表面位于所述流动铁水的液面以下。

所述增硅剂助熔件包括若干个沿着铁水流动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流动铁水沟上的高铝耐火砖。

相邻所述高铝耐火砖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

所述增硅剂从所述增硅剂助熔件上加入。

所述增硅剂为硅含量≥50%的硅铁。

所述增硅剂的粒径为5-50mm。

所述增硅剂的粒径为5-10mm。

加入所述增硅剂之前,所述流动铁水的硅含量为0.40-0.60%,硫含量<0.050%。

所述增硅剂加入量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C=(A*E-A*B)/(D*F/100-E),其中, A代表流动铁水量(单位千克), B代表流动铁水硅含量(单位100%),C代表增硅剂加入量(单位千克),D代表硅铁品位(单位100%);E代表目标硅含量(单位100%),F代表增硅效率(单位100%)。

本发明的一种铁水炉外增硅方法以及铁水炉外增硅生产铸造生铁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一种铁水炉外增硅方法,通过在流动铁水沟上设置增硅剂助熔件,阻挡增硅剂过快从流动铁水沟流过,延长了增硅剂与流动铁水沟内流动铁水的接触时间,从而使得增硅剂在流动铁水沟内得到较为充分的熔化,并与铁水混合均匀;熔化了的增硅剂不易粘附在流动铁水沟的侧壁上,使得增硅剂的增硅效率高。在流动铁水沟上设置增硅剂助熔件来提高增硅剂的增硅效果虽实现方式简单,但效果优良,易于推广应用,能够提高现有增硅剂的增硅效率,使得增硅效率超过85%。

2.本发明的一种铁水炉外增硅方法,将增硅剂助熔件横跨设置在上述流动铁水沟上,且沿铁水流动方向设在增硅剂的前方,这样在将增硅剂推送投入到流动铁水沟内后,增硅剂由于密度较小,会浮在上述流动铁水表面上并随铁水流动,在增硅剂助熔件的阻挡作用下,未熔化的增硅剂会被阻挡在增硅剂助熔件的一侧,而不会迅速流过流动铁水沟,从而使得增硅剂与流动铁水有更多的接触时间,使得增硅剂在流动铁水沟内就被完全熔化,减少烧损和粘附在流动铁水沟侧壁上的粘附量,有利于提高增硅效率。

3.本发明的一种铁水炉外增硅方法,设置增硅剂助熔件的下表面位于流动铁水的液面以下,从而阻挡漂浮在铁水表面上未熔化的增硅剂过快流过流动铁水沟,使得增硅剂在流动铁水沟内熔化更为完全。

4.本发明的一种铁水炉外增硅方法,设置上述增硅助熔件包括若干个沿铁水流动方向均匀分布在流动铁水沟上的高铝耐火砖,高铝耐火砖耐高温且不会被铁水熔化,不引入其他金属杂质污染铁水,有利于保持铁水的纯净,且在高铝耐火砖的上表面上还可以放置增硅剂,在铁水流过流动铁水沟时,使用金属工具将增硅剂推入流动铁水沟内,加入增硅剂十分方便,简单快捷;而且即便有些增硅剂偶然发潮,放置在高铝耐火砖上后也会被迅速烘干,避免发潮的增硅剂加入到铁水后引起发泡等不良现象,能够减少事故发生几率。设置相邻两个高铝耐火砖的距离不大于5m,可使得从第一块高铝耐火砖底部穿过的未熔化增硅剂能够被第二块高铝耐火砖阻挡,最大限度将增硅剂完全熔化。

5.本发明的一种铁水炉外增硅方法,增硅剂为硅含量≥50%的硅铁,增硅效果好,成本低。

6.本发明的一种铁水炉外增硅方法,所述增硅剂加入量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C=(A*E-A*B)/(D*F/100-E),其中, A代表流动铁水量(单位千克), B代表流动铁水硅含量(单位100%),C代表增硅剂加入量(单位千克),D代表硅铁品位(单位100%);E代表目标硅含量(单位100%),F代表增硅效率(单位100%),通过该公式可以将影响增硅效率的多个因素综合衡量,并可以根据预期希望的增硅效率计算增硅剂加入量,确保得到满意的增硅效率。

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铁水炉外增硅生产铸造生铁的方法,通过在流动铁水沟上设置上述增硅剂助熔件,并利用增硅剂助熔件对未熔化增硅剂的阻挡作用,使得增硅剂在流动铁水沟内就几乎被熔化完全,然后再将加入了增硅剂的流动铁水引入到铁水包浇铸为铸造生铁。这一生产铸造生铁的方法,由于借助了增硅剂助熔件对增硅剂的熔化增强作用,从而使得增硅剂的烧损和粘附损失小,整体上提高了增硅剂的增硅效率,而且在流动铁水沟内即熔化完全的增硅剂在铁水包内混合均匀,制造出的铸造生铁均匀性好,各项性能指标均较高。

8.本发明的一种铁水炉外增硅生产铸造生铁的方法,通过将增硅剂助熔件横跨设置在流动铁水沟上,并沿铁水流动方向设置在增硅剂的前方,可使得增硅剂被熔化的更加完全,制造出的铸造生铁均匀性更好,质量更好。

9.本发明的一种铁水炉外增硅生产铸造生铁的方法,设置增硅剂助熔件的下表面位于流动铁水的液面以下,使得未熔化的增硅剂被阻挡在增硅剂助熔件的一侧直至熔化呈液体后才可以通过,或者沉入到流动铁水下后才可以通过,在沉入到铁水下后的增硅剂与铁水充分接触,熔化的效率大大提高,且由于不与空气中的氧化气体接触,烧损损失很小。

10.本发明的一种铁水炉外增硅生产铸造生铁的方法,增硅剂为硅含量≥50%的硅铁,增硅效果好,且成本较低。增硅剂的粒径为5-50mm时,实际增硅效果最好。

11.本发明的一种铁水炉外增硅生产铸造生铁的方法,在加入增硅剂之前,控制上述流动铁水的硅含量为0.040-0.60%,硫含量<0.050%,从而可以得到优良的个元素符合要求的铸造生铁。

12.本发明的一种铁水炉外增硅生产铸造生产的方法,所述增硅剂加入量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C=(A*E-A*B)/(D*F/100-E),其中,A代表流动铁水量(单位千克), B代表流动铁水硅含量(单位100%),C代表增硅剂加入量(单位千克),D代表硅铁品位(单位100%);E代表目标硅含量(单位100%),F代表增硅效率(单位100%),通过该公式可以将影响增硅效率的多个因素综合衡量,并可以根据预期希望的增硅效率计算增硅剂加入量,确保得到满意的增硅效率;并且,通过对上述变量的合理匹配,使得铸造生铁的包括硫、硅在内的金属元素的含量合理,金相组织优良,综合力学性能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铁水炉外增硅方法以及铁水炉外增硅生产铸造生铁的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铁水炉外增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炉外流动铁水中加入增硅剂;在流动铁水沟上设置增硅剂助熔件。上述增硅剂助熔件通过阻挡增硅剂的流动速度来增进增硅剂的熔化。

上述增硅剂助熔件为1个横跨设置在流动铁水沟上的高铝耐火砖,高铝耐火砖的下表面位于上述流动铁水的液面以下1cm,上表面上用于放置增硅剂,即硅铁;从高炉释放流动铁水时,流动铁水沿着流动铁水沟流动,使用金属工具将放置在高铝耐火砖上表面上的硅铁推入到流动流动铁水沟内,由于增硅剂质量轻,漂浮在流动铁水的液面上,而高铝耐火砖横跨在流动铁水沟上,并且下表面位于液面以下,可以阻挡增硅剂,减慢增硅剂的流动速度,使得增硅剂与铁水充分接触,增进增硅剂的熔化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增硅效率。本实施例中使用1000kg的硅含量为0.4%,硫含量为0.048%流动铁水进行炉外增硅,增硅的目标硅含量为1.4%,使用品位为75%、粒径为5mm的硅铁,硅铁加入量为15.13kg,增硅效率为90%。上述流动铁水的温度为147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铁水炉外增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炉外流动铁水中加入增硅剂;在流动铁水沟上设置增硅剂助熔件。上述增硅剂助熔件通过阻挡增硅剂的流动速度来增进增硅剂的熔化。

上述增硅剂助熔件为2个沿铁水流动方向横跨设置在流动铁水沟上的相距4m距离的高铝耐火砖,上述高铝耐火砖的下表面均位于上述流动铁水的液面以下1.2cm,在流动铁水流动方向的上游高铝耐火砖的上表面上放置有增硅剂,即硅铁;从高炉释放铁水时,流动铁水沿着流动铁水沟流动,使用金属工具将放置在高铝耐火砖上表面上的硅铁推入到流动流动铁水沟内,由于增硅剂质量轻,漂浮在流动铁水的液面上,而高铝耐火砖横跨在流动铁水沟上,并且下表面位于液面以下,可以阻挡增硅剂,减慢增硅剂的流动速度,使得增硅剂与铁水充分接触,增进增硅剂的熔化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增硅效率。本实施例中使用1000kg的硅含量为0.6%,硫含量为0.045%流动铁水进行炉外增硅,增硅的目标硅含量为1.4%,使用的品位为75%、粒径为50mm的硅铁,硅铁加入量为12.83kg,增硅效率为85%。上述流动铁水的温度为144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铁水炉外增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炉外流动铁水中加入增硅剂;在流动铁水沟上设置增硅剂助熔件。上述增硅剂助熔件通过阻挡增硅剂的流动速度来加速增硅剂的熔化。

上述增硅剂助熔件为3个沿铁水流动方向横跨设置在流动铁水沟上的相邻两个之间相距5m距离的高铝耐火砖,上述高铝耐火砖的下表面均位于上述流动铁水的液面以下1.5cm,在流动铁水流动方向的上游第一个高铝耐火砖的上表面上放置有增硅剂,即硅铁;从高炉释放流动铁水时,流动铁水沿着流动铁水沟流动,使用金属工具将放置在高铝耐火砖上表面上的硅铁推入到流动流动铁水沟内,由于增硅剂质量轻,漂浮在流动铁水的液面上,而高铝耐火砖横跨在流动铁水沟上,并且下表面位于液面以下,可以阻挡增硅剂,减慢增硅剂的流动速度,使得增硅剂与铁水充分接触,增进增硅剂的熔化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增硅效率。本实施例中使用1000kg的硅含量为0.5%,硫含量为0.046%流动铁水进行炉外增硅,增硅的目标硅含量为1.4%,使用品位为75%、粒径为25mm的硅铁,硅铁加入量为14.10kg,增硅效率为87%。上述流动铁水的温度为1450℃。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铁水炉外增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炉外流动铁水中加入增硅剂;在避渣器过后的流动铁水沟上设置增硅剂助熔件。上述增硅剂助熔件通过阻挡增硅剂的流动速度来加速增硅剂的熔化。

上述增硅剂助熔件为4个沿铁水流动方向横跨设置在流动铁水沟上的高铝耐火砖,靠近高炉的前两个高铝耐火砖的下表面位于上述流动铁水的液面以下2cm,后两个高铝耐火砖的小表面位于上述流动铁水的液面以下1cm,上表面上用于放置增硅剂,即硅铁;从高炉释放流动铁水时,流动铁水沿着流动铁水沟流动,使用金属工具将放置在高铝耐火砖上表面上的硅铁推入到流动流动铁水沟内,由于增硅剂质量轻,漂浮在流动铁水的液面上,而高铝耐火砖横跨在流动铁水沟上,并且下表面位于液面以下,可以阻挡增硅剂,减慢增硅剂的流动速度,使得增硅剂与铁水充分接触,增进增硅剂的熔化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增硅效率。本实施例中使用1000kg的硅含量为0.4%,硫含量为0.048%流动铁水进行炉外增硅,增硅的目标硅含量为1.4%,使用品位为75%、粒径为10mm的硅铁,硅铁加入量为14.32kg,增硅效率为95%。上述流动铁水的温度为1460℃。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铁水炉外增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炉外流动铁水中加入增硅剂;在避渣器过后的流动铁水沟上设置增硅剂助熔件。上述增硅剂助熔件通过阻挡增硅剂的流动速度来加速增硅剂的熔化。

上述增硅剂助熔件为4个沿铁水流动方向横跨设置在流动铁水沟上的高铝耐火砖,沿着流动铁水的运行方向的前后来看,从最后方到最前方的4个高炉耐火砖的下表面依次位于流动铁水液面以下2cm、1.5cm、1cm、0.8cm上表面上用于放置增硅剂,即硅铁;从高炉释放流动铁水时,流动铁水沿着流动铁水沟流动,使用金属工具将放置在高铝耐火砖上表面上的硅铁推入到流动流动铁水沟内,由于增硅剂质量轻,漂浮在流动铁水的液面上,而高铝耐火砖横跨在流动铁水沟上,并且下表面位于液面以下,可以阻挡增硅剂,减慢增硅剂的流动速度,使得增硅剂与铁水充分接触,增进增硅剂的熔化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增硅效率。本实施例中使用1000kg的硅含量为0.4%,硫含量为0.048%流动铁水进行炉外增硅,增硅的目标硅含量为1.4%,使用品位为75%、粒径为10mm的硅铁,硅铁加入量为14.32kg,增硅效率为95%。上述流动铁水的温度为1460℃。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铁水炉外增硅生产铸造生铁的方法,包括向炉外流动铁水中加入增硅剂的步骤;在流动铁水沟上设置增硅剂助熔件的步骤;以及将加入上述增硅剂后的流动铁水引入铁水包,并浇铸为铸造生铁的步骤。

上述增硅剂助熔件为1个沿铁水流动方向横跨设置在流动铁水沟上的高铝耐火砖,高铝耐火砖的下表面位于上述流动铁水的液面以下2cm,上表面上用于放置增硅剂,即硅铁;从高炉释放流动铁水时,流动铁水沿着流动铁水沟流动,使用金属工具将放置在高铝耐火砖上表面上的硅铁推入到流动流动铁水沟内,由于增硅剂质量轻,漂浮在流动铁水的液面上,而高铝耐火砖横跨在流动铁水沟上,并且下表面位于液面以下,可以阻挡增硅剂,减慢增硅剂的流动速度,使得增硅剂与铁水充分接触,增进增硅剂的熔化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增硅效率。本实施例中使用1000kg的硅含量为0.4%,硫含量为0.048%流动铁水进行炉外增硅,增硅的目标硅含量为1.4%,使用品位为75%、粒径为5mm的硅铁,硅铁加入量为15.13kg,增硅效率为90%。上述流动铁水温度为1480℃。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铁水炉外增硅生产铸造生铁的方法,包括向炉外流动铁水中加入增硅剂的步骤;在流动铁水沟上设置增硅剂助熔件的步骤;以及将加入上述增硅剂后的流动铁水引入铁水包,并浇铸为铸造生铁的步骤。

上述增硅剂助熔件为2个沿铁水流动方向横跨设置在流动铁水沟上的前后相距4.5m的高铝耐火砖,高铝耐火砖的下表面位于上述流动铁水的液面以下1.5cm,上表面上用于放置增硅剂,即硅铁;从高炉释放流动铁水时,流动铁水沿着流动铁水沟流动,使用金属工具将放置在高铝耐火砖上表面上的硅铁推入到流动流动铁水沟内,由于增硅剂质量轻,漂浮在流动铁水的液面上,而高铝耐火砖横跨在流动铁水沟上,并且下表面位于液面以下,可以阻挡增硅剂,减慢增硅剂的流动速度,使得增硅剂与铁水充分接触,增进增硅剂的熔化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增硅效率。

本实施例中使用1000kg的硅含量为0.6%,硫含量为0.045%流动铁水进行炉外增硅,增硅的目标硅含量为1.4%,使用品位为75%、粒径为50mm的硅铁,硅铁加入量为12.83kg,增硅效率为85%。上述流动铁水温度为1440℃。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铁水炉外增硅生产铸造生铁的方法,包括向炉外流动铁水中加入增硅剂的步骤;在流动铁水沟上设置增硅剂助熔件的步骤;以及将加入上述增硅剂后的流动铁水引入铁水包,并浇铸为铸造生铁的步骤。

上述增硅剂助熔件为3个沿铁水流动方向横跨设置在流动铁水沟上的相邻两个之间相距5m距离的高铝耐火砖,沿着铁水流动方向的前后方向,从最后方到最前方的上述高铝耐火砖的下表面分别位于上述流动铁水的液面以下2cm、1.5cm、1cm,在流动铁水流动方向的上游第一个高铝耐火砖的上表面上放置有增硅剂,即硅铁;从高炉释放流动铁水时,流动铁水沿着流动铁水沟流动,使用金属工具将放置在高铝耐火砖上表面上的硅铁推入到流动流动铁水沟内,由于增硅剂质量轻,漂浮在流动铁水的液面上,而高铝耐火砖横跨在流动铁水沟上,并且下表面位于液面以下,可以阻挡增硅剂,减慢增硅剂的流动速度,使得增硅剂与铁水充分接触,增进增硅剂的熔化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增硅效率。

本实施例中使用1000kg的硅含量为0.5%,硫含量为0.046%流动铁水进行炉外增硅,增硅的目标硅含量为1.4%,使用品位为75%、粒径为25的硅铁,硅铁加入量为14.10kg,增硅效率为87%。上述流动铁水的温度为1450℃。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铁水炉外增硅生产铸造生铁的方法,包括向炉外流动铁水中加入增硅剂的步骤;在流动铁水沟上设置增硅剂助熔件的步骤;以及将加入上述增硅剂后的流动铁水引入铁水包,并浇铸为铸造生铁的步骤。

上述增硅剂助熔件为4个沿铁水流动方向横跨设置在流动铁水沟上的高铝耐火砖,沿着铁水流动方向的前后方向,从最后方到最前方的上述高铝耐火砖的下表面分别位于上述流动铁水的液面以下2cm、1.5cm、1cm、0.8cm,高铝耐火砖的上表面用于放置增硅剂,即硅铁;从高炉释放流动铁水时,流动铁水沿着流动铁水沟流动,使用金属工具将放置在高铝耐火砖上表面上的硅铁推入到流动流动铁水沟内,由于增硅剂质量轻,漂浮在流动铁水的液面上,而高铝耐火砖横跨在流动铁水沟上,并且下表面位于液面以下,可以阻挡增硅剂,减慢增硅剂的流动速度,使得增硅剂与铁水充分接触,增进增硅剂的熔化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增硅效率。

本实施例中使用1000kg的硅含量为0.4%,硫含量为0.048%流动铁水进行炉外增硅,增硅的目标硅含量为1.4%,使用品位为75%、粒径为10mm的硅铁,硅铁加入量为14.32kg,增硅效率为95%。上述流动铁水的温度为1460℃。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铁水炉外增硅生产铸造生铁的方法,包括向炉外流动铁水中加入增硅剂的步骤;在流动铁水沟上设置增硅剂助熔件的步骤;以及将加入上述增硅剂后的流动铁水引入铁水包,并浇铸为铸造生铁的步骤。

上述增硅剂助熔件为1个沿铁水流动方向横跨设置在流动铁水沟上的高铝耐火砖,高铝耐火砖的下表面位于上述流动铁水的液面以下2cm,上表面上用于放置增硅剂,即硅铁;释放流动铁水时,使用工具将放置在高铝耐火砖上表面上的硅铁分少量多次均匀推入到流动铁水沟内,从而实现向流动铁水内加入增硅剂步骤。

本实施例中使用1000kg的硅含量为0.4%,硫含量为0.048%流动铁水进行炉外增硅,增硅的目标硅含量为1.4%,使用品位为75%、粒径为10mm的硅铁,硅铁加入量为14.32kg,增硅效率为95%。上述流动铁水的温度为1460℃。

由上述实施例得出,本发明的增硅方法,增硅效率在85%以上,最高达到96%,增硅效率显著提高,并且,上述实施例4、5、9的增硅效率最高。

本发明的增硅剂加入量与其它相关变量的关系为, C=(A*E-A*B)/(D*F/100-E),其中, A代表流动铁水量(单位千克), B代表流动铁水硅含量(单位100%),C代表增硅剂加入量(单位千克),D代表硅铁品位(单位100%);E代表目标硅含量(单位100%),F代表增硅效率(单位100%)。

在增硅剂的增硅效率得到提高后,增硅到同样目标含硅量的铁水所使用的增硅剂的量明显降低,成本下降明显,具有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