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后活塞铜环型式的打泥活塞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前后活塞铜环型式的打泥活塞,包括泥缸,泥缸内设置有打泥油缸缸体,打泥油缸缸体的一端设置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压板,缸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架,支架上套装有前活塞铜环和后活塞铜环。本实用新型中在前活塞铜环、后活塞铜环的外圆磨损的情况下有自动膨胀的作用,补偿了前后活塞铜环与泥缸间的磨损,避免了因间隙过大而发生的漏泥现象。另外,由于前活塞铜环、后活塞铜环的材质为铜,在打泥活塞与泥缸相互运动过程中磨损铜环,避免了泥缸内壁的拉伤,在铜环磨损严重的情况下每次仅更换前后活塞铜环即可,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前后活塞铜环型式的打泥活塞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塞,具体涉及一种前后活塞铜环型式的打泥活塞。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液压泥炮打泥机构所使用的打泥活塞多为泥塞型式,也叫泥柄型式,如图1所示。在液压泥炮的打泥机构中,泥缸与打泥油缸活塞和打泥油缸活塞杆固定,打泥油缸缸体带动泥塞将泥缸中的炮泥推入铁口。泥塞式打泥活塞结构型式中泥塞材质多采用高合金钢,外圆进行硬化处理,配套的泥缸则采用相同材质及工艺。此种配合(为了尽量不产生漏泥情况,其配合面间隙较小)型式易对泥缸缸体内壁造成严重拉伤,而泥缸重量大,工艺复杂,维修、更换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后活塞铜环型式的打泥活塞,避免了泥缸内壁的拉伤,在磨损严重的情况下每次仅更换前后活塞铜环即可,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泥缸,泥缸内设置有打泥油缸缸体,打泥油缸缸体的一端设置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压板,缸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架,支架上套装有前活塞铜环和后活塞铜环。
[0005]自然状态下前活塞铜环和后活塞铜环的横向切口大于工作状态下的横向切口。
[0006]所述前活塞铜环和后活塞铜环的外圈与泥缸接触,前活塞铜环和后活塞铜环的内圈与支架之间保留间隙。
[0007]所述前活塞铜环和后活塞铜环之间采用斜面接触方式设置。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打泥油缸缸体的一端设置压板,打泥油缸缸体和泥缸之间设置支架,支架上套装前活塞铜环和后活塞铜环,并且压板和支架将前活塞铜环、后活塞铜环进行固定,在前活塞铜环、后活塞铜环的外圆磨损的情况下有自动膨胀的作用,补偿了前后活塞铜环与泥缸间的磨损,避免了因间隙过大而发生的漏泥现象。另外,由于前活塞铜环、后活塞铜环的材质为铜,在打泥活塞与泥缸(材质及工艺不变)相互运动过程中磨损铜环,避免了泥缸内壁的拉伤,在铜环磨损严重的情况下每次仅更换前后活塞铜环即可,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现有的泥赛式打泥活塞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前活塞铜环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安装状态下的正视图,图3(b)为安装状态下侧视图,图3(c)为自然状态下侧视图;
[0012]图中,I为泥缸,2为压板,3为前活塞铜环,4为后活塞铜环,5为支架,6为缸体。【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0014]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泥缸1,泥缸I内设置有缸体6,缸体6的一端设置支架5,所述支架5的一端设置有压板2,缸体6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架5,支架5上套装有前活塞铜环3和后活塞铜环4,压板2和支架5将前活塞铜环3和后活塞铜环4固定,保证了安装间隙。所述的前活塞铜环3和后活塞铜环4的外圈与泥缸I接触,前活塞铜环3和后活塞铜环4的内圈与支架5之间保留间隙。参见图3(a)-图3(c)所示,自然状态下前活塞铜环3和后活塞铜环4的横向切口大于工作状态下的横向切口。前活塞铜环3和后活塞铜环4之间采用斜面接触方式设置。
[0015]前后活塞铜环式打泥活塞的工作原理与泥塞式打泥活塞相同,不同点在于用前后活塞铜环代替了泥塞。此种打泥活塞在外圆磨损的情况下有自动膨胀的作用,补偿了前后活塞铜环与泥缸间的磨损,避免了因间隙过大而发生的漏泥现象。
[0016]同时,由于前活塞铜环、后活塞铜环采用高强度铜件,在打泥活塞与泥缸(材质及工艺不变)相互运动过程中磨损铜环,避免了泥缸内壁的拉伤,在铜环磨损严重的情况下每次仅更换前后活塞铜环即可,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0017]前后活塞铜环涨圈补偿原理:由于前后活塞铜环3和4轴向切开,在预紧力F下进行安装(见图3),外圈与打泥油缸缸体I紧密接触,而内圈与支架5保留间隙。当打泥油缸带着打泥活塞将炮泥推向铁口时(即A向),由于打泥反力的作用,部分炮泥将沿着压板与泥缸间的间隙朝B向运动。当炮泥运动到前活塞铜环端面时,会沿着压板与前活塞铜环间隙B进入前、后活塞铜环内壁与泥塞组成的腔体中。当前后活塞铜环外圈磨损后,由于铜环本身安装时有预紧力,同时也依靠炮泥挤压使铜环外圈增大,始终保持铜环外圈与缸体内壁为紧接触,从而起到补偿作用,避免产生漏泥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前后活塞铜环型式的打泥活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泥缸(1),泥缸(I)内设置有打泥油缸缸体(6),打泥油缸缸体(6)的一端设置支架(5),所述支架(5)的一端设置有压板(2),缸体(6)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架(5),支架(5)上套装有前活塞铜环(3)和后活塞铜环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活塞铜环型式的打泥活塞,其特征在于,自然状态下前活塞铜环(3)和后活塞铜环(4)的横向切口大于工作状态下的横向切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前后活塞铜环型式的打泥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活塞铜环(3)和后活塞铜环(4)的外圈与泥缸(I)接触,前活塞铜环(3)和后活塞铜环(4)的内圈与支架(5)之间保留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前后活塞铜环型式的打泥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活塞铜环(3)和后活塞 铜环(4)之间采用斜面接触方式设置。
【文档编号】C21B7/12GK203820816SQ201420220846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发明者】惠展, 王启业, 杨建荣, 付光勇, 赵自强, 张慧君 申请人: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