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抛光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弯管抛光机,包括机架、一升降架、一抛光轮组,一底座、一圆盘定位板、一圆盘支撑板、至少两圆盘、一第一升降驱动机构、一第二升降驱动机构、一第一转动驱动机构、一第二转动驱动机构及旋转机构。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针对体积大、结构复杂的弯管进行自动循环的批量抛光,大幅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及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弯管抛光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弯管抛光领域,特别是一种弯管抛光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弯管通常是通过人工对其进行抛光操作,而弯管的形状各式各样,对于体积较大的弯管、人工抛光费时且效率低下、品质也不稳定,对于工人来说,劳动强度大、抛光工艺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种针对对这种体积较大的弯管,能进行批量抛光操作的全自动弯管抛光机。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提出一种针对体积较大的弯管进行批量抛光的弯管抛光机。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弯管抛光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升降架、一抛光轮组,一底座、一圆盘定位板、一圆盘支撑板、至少两圆盘、一第一升降驱动机构、一第二升降驱动机构、一第一转动驱动机构、一第二转动驱动机构及旋转机构,该升降架架设于机架上且设有连接抛光轮组两侧的第一转轴;该第一转动驱动机构设置于升降架上且连接驱动该第一转轴转动;该第一升降驱动机构位于机架顶部且连接驱动升降架升降;该底座设置于机架底部,其顶部通过一第二转轴固定有圆盘定位板,该圆盘定位板位于抛光轮组正下方;该底座竖直穿设有旋转轴,该旋转轴顶部固定有圆盘支撑板,圆盘支撑板上放置有至少两圆盘;该旋转机构连接驱动该旋转轴旋转一定角度;该第二升降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旋转轴带动圆盘支撑板相对圆盘定位板升降;该第二转动驱动机构连接驱动第二转轴带动圆盘定位板转动。
[0006]优选的,所述升降架包括一第一板、一第二板和两滑轮;所述机架对应设置有两竖直的立柱,该第一板架设于两立柱之间且第一板两端分别连接一滑轮,该两滑轮与两立柱分别滑动配合;该第二板设置于第一板顶部,该第二板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所述第一板和第二版升降;所述第一转动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二板上。
[0007]优选的,还包括有一滑动气缸,该第一板顶部还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二板底部对应设置有滑槽,该滑轨与滑槽为滑动配合,该滑动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上且连接驱动所述第二板带动抛光轮组沿滑轨来回滑动。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齿轮箱和连接杆,该齿轮箱固定于机架顶部,该连接杆底部竖直穿过齿轮箱与所述升降架底部固定连接,该连接杆顶部与齿轮箱螺旋配合,该第一电机与齿轮箱相连驱动连接杆升降。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该第一气缸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连接驱动旋转轴升降。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驱动机构包括一第二电机、一动力轮、一从动轮和皮带,该从动轮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该动力轮与第二电机固定连接,该皮带张紧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驱动机构包括一第三电机,该第三电机固定于底座上且连接驱动第二转轴转动。
[0012]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一第二气缸、一齿条和一齿轮,该齿轮固定于所述旋转轴上,该第二气缸固定于底座且与齿条相连,该齿条与齿轮哨合。
[0013]优选的,所述圆盘支撑板包括有若干与圆盘对应的圆环及连接各个圆环的连接板,该连接板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圆盘底部设有若干凸起,所述圆盘定位板顶面对应设有若干与凸起适配的凹槽。
[0015]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升降架、一抛光轮组,一底座、一圆盘定位板、一圆盘支撑板、至少两圆盘、一第一升降驱动机构、一第二升降驱动机构、一第一转动驱动机构、一第二转动驱动机构及旋转机构,通过第一、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第一、第二转动驱动机构及旋转机构控制各个部件互相配合实现批量抛光操作。可用于针对体积大、结构复杂的弯管进行自动循环的批量抛光,大幅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及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初始状态);
[0019]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圆盘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圆盘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转动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图(圆盘支撑板顶起);
[00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图(旋转轴旋转);
[0027]图1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图(圆盘支撑板下降);
[0028]图1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图(升降架下降);
[0029]其中:1、立柱;2、横梁;3、底座;4、第一板;41、滑轨;5、第二板;51、滑槽;6、滑轮;
7、滑轮架;8、圆盘定位板;81、凹槽;9、圆盘支撑板;9a、圆环;9b、连接板;10、第一转轴;
11、抛光轮组;12、滑动气缸;13、第一电机;14、齿轮箱;15、连接杆;16、第二电机;17、动力轮;18、从动轮;19、皮带;20、第二转轴;21、第一圆盘;22、第二圆盘;23、旋转轴;24、凸起;25、第三电机;26、第一气缸;27、第二气缸;28、齿条;29、齿轮;30、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0031]参照图1至图7,一种弯管抛光机,包括一机架、一升降架、一抛光轮组11,一底座
3、一圆盘定位板8、两圆盘、一圆盘支撑板9、一第一升降驱动机构、一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第一转动驱动机构、第二转动驱动机构及旋转机构。该机架包括两立柱I和一横梁2,该横梁2连接于两立柱I顶部,该底座3固定于机架底部。
[0032]参照图7、图8,升降架包括一第一板4、一第二板5、两滑轮6和两滑轮架7。该第一板4架设于两立柱I之间且第一板4两端分别连接一滑轮架7,滑轮架7内安装有滑轮6,该两滑轮6与两立柱I分别滑动配合。该第二板5设置于第一板4顶部,该第二板5 —端连接有第一转轴10,该第一转轴10连接抛光轮组11两端。第一板4顶部还设置有滑轨41,该滑轨41与横梁2平行,第二板5底部对应设置有滑槽51,该滑轨41与滑槽51滑动配合,一滑动气缸12固定于第一板4上且连接驱动第二板5带动抛光轮组11沿滑轨41来回滑动。
[0033]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一第一电机13、一齿轮箱14和一连接杆15,齿轮箱14固定于横梁2上,该连接杆15底部竖直穿过两齿轮箱14和横梁2后与升降架底部的第一板4固定连接。该连接杆15顶部与齿轮箱14内部的齿轮组件为螺旋配合,该第一电机13与齿轮箱14相连并互相配合驱动连接杆15升降,从而带动升降架和抛光轮组11升降。本实用新型的抛光轮组可设置有两个抛光轮,对应包括有两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分别用于驱动一个抛光轮,两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互相独立,以便于更换抛光轮。
[0034]第一转动驱动机构包括一第二电机16、一动力轮17、一从动轮18和皮带19,该从动轮18与第一转轴10固定连接,该动力轮17与第二电机16固定连接,该皮带19张紧于主动轮和从动轮18之间,通过第二电机16控制,皮带19传动驱动该第一转轴10和抛光轮组11高速转动。
[0035]底座3顶部通过一第二转轴20固定有圆盘定位板8,该圆盘定位板8位于抛光轮组11正下方,用于在抛光轮组11工作时,定位圆盘。该底座3还竖直穿设有旋转轴23,参照图4,该圆盘支撑板9位于圆盘定位板8上方且包括有两与两圆盘对应以放置圆盘的圆环9a及连接各个圆环9a的连接板9b,该连接板9b与旋转轴23固定连接。参照图6,圆盘底部设有若干凸起24,参照图5圆盘定位板8顶面对应设有若干与凸起24适配的凹槽81,以在抛光轮组11工作时,通过凸起24嵌入凹槽81实现定位。
[0036]该第二转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25,该第三电机25固定于底座3上且通过连接驱动第二转轴20转动,同步带动圆盘定位板8转动。该第二升降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旋转轴23升降,同步带动圆盘支撑板9和两圆盘升降。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26,该第一气缸26固定于底座3上且连接驱动旋转轴23升降。该旋转机构连接驱动旋转轴23带动圆盘支撑板9和两圆盘绕旋转轴23旋转180°。旋转机构包括一第二气缸27、一齿条28和一齿轮29,该齿轮29固定于旋转轴23外周,该第二气缸27固定于底座3上且与齿条28相连,该齿条28与齿轮29啮合,通过第二气缸27带动齿条28做直线运动,从而使得与之啮合的齿轮29转动180°。
[0037]将两圆盘设定为第一圆盘21和第二圆盘22。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0038]初始状态参照图2所示,第二圆盘22位于圆盘定位板8上方,第一圆盘21位于外侦U。步骤1,参照图9,往第一圆盘21上放置待抛光弯管30,第一转动驱动机构驱动抛光轮组11高速旋转,第二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旋转轴23上升将圆盘支撑板9上的第一、第二圆盘22顶起,并使得第二圆盘22脱离圆盘定位板8。
[0039]步骤2,参照图10,旋转机构驱动旋转轴23转动,带动圆盘支撑板9转动180°,使得第一圆盘21旋转至抛光轮组11下方,圆盘定位板8正上方位置,同时第二圆盘22旋转至外侧。
[0040]步骤3,参照图11,第二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旋转轴23下降,带动圆盘支撑板9和两圆盘下降,使得第一圆盘21底部的凸起24恰好嵌入圆盘定位板8上的凹槽81以定位第一圆盘21,同时,第一圆盘21与圆盘支撑板9为分离状态。此时可在第二圆盘22上放置待抛光弯管30。
[0041]步骤4,参照图12,第一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架下降至能够完全抛到弯管30的位置,而后,滑动气缸12驱动第二板5沿滑轨41来回滑动,使得抛光效果更好;第二转动驱动机构启动带动圆盘定位板8低速旋转,抛光进行过程中,还可将第三电机25设置成正转二圈、反转二圈,如此反复。
[0042]步骤5,参照图11,抛光完毕后,第一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架上升至初始状态时候的位置,第一转动驱动机构仍然工作。
[0043]步骤6,第二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旋转轴23上升,带动圆盘支撑板9和两圆盘上升,使得第一圆盘21底部的凸起24脱离圆盘定位板8上的凹槽81,第一圆盘21重新放置于圆盘支撑板9上;而后,旋转机构启动,带动旋转轴23旋转180°,使得第一圆盘21与第二圆盘22位置对调,第一圆盘21位于外侧以便于取放弯管30。
[0044]步骤7,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圆盘支撑板9和两圆盘下降,使得第二圆盘22底部的凸起24恰好嵌入圆盘定位板8上的凹槽81以定位第二圆盘22,同时,第二圆盘22与圆盘支撑板9为分离状态,此时可将第一圆盘21上抛好的弯管30取下,放上待抛光弯管30,如此循环往复。
[0045]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针对体积大、结构复杂的弯管进行自动循环的批量抛光,大幅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及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0046]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
1.一种弯管抛光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升降架、一抛光轮组,一底座、一圆盘定位板、一圆盘支撑板、至少两圆盘、一第一升降驱动机构、一第二升降驱动机构、一第一转动驱动机构、一第二转动驱动机构及旋转机构,该升降架架设于机架上且设有连接抛光轮组两侧的第一转轴;该第一转动驱动机构设置于升降架上且连接驱动该第一转轴转动;该第一升降驱动机构位于机架顶部且连接驱动升降架升降;该底座设置于机架底部,其顶部通过一第二转轴固定有圆盘定位板,该圆盘定位板位于抛光轮组正下方;该底座竖直穿设有旋转轴,该旋转轴顶部固定有圆盘支撑板,圆盘支撑板上放置有至少两圆盘;该旋转机构连接驱动该旋转轴旋转一定角度;该第二升降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旋转轴带动圆盘支撑板相对圆盘定位板升降;该第二转动驱动机构连接驱动第二转轴带动圆盘定位板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包括一第一板、一第二板和两滑轮;所述机架对应设置有两竖直的立柱,该第一板架设于两立柱之间且第一板两端分别连接一滑轮,该两滑轮与两立柱分别滑动配合;该第二板设置于第一板顶部,该第二板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所述第一板和第二版升降;所述第一转动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二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弯管抛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滑动气缸,该第一板顶部还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二板底部对应设置有滑槽,该滑轨与滑槽为滑动配合,该滑动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上且连接驱动所述第二板带动抛光轮组沿滑轨来回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齿轮箱和连接杆,该齿轮箱固定于机架顶部,该连接杆底部竖直穿过齿轮箱与所述升降架底部固定连接,该连接杆顶部与齿轮箱螺旋配合,该第一电机与齿轮箱相连驱动连接杆升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该第一气缸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连接驱动旋转轴升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驱动机构包括一第二电机、一动力轮、一从动轮和皮带,该从动轮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该动力轮与第二电机固定连接,该皮带张紧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驱动机构包括一第三电机,该第三电机固定于底座上且连接驱动第二转轴转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一第二气缸、一齿条和一齿轮,该齿轮固定于所述旋转轴上,该第二气缸固定于底座且与齿条相连,该齿条与齿轮啮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支撑板包括有若干与圆盘对应的圆环及连接各个圆环的连接板,该连接板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底部设有若干凸起,所述圆盘定位板顶面对应设有若干与凸起适配的凹槽。
【文档编号】B24B47/00GK203804751SQ201420233819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8日
【发明者】林孝发, 林孝山, 蒋东照, 邓海洋, 郑英龙 申请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