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铸件模具塑形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3258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铸件模具塑形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铸件模具塑形装置,包括左盒体和右盒体,所述左盒体与右盒体合起来形成规则圆筒状,所述左盒体与右盒体通过N个较链连接,N为至少为3的整数。所述左盒体上设置第一把手,所述右盒体上设置第二把手。所述左盒体上端设置第一注沙孔,所述右盒体上端设置第二注沙孔。所述第一把手上设置定位凸条,所述第二把手上设置定位卡槽,所述第一把手与第二把手在左盒体与右盒体合并时紧密贴合,所述定位凸条卡接在定位卡槽内。所述第一注沙孔或第二注沙孔的顶端设置为开放式圆斗形。本实用新型针对小型铸件制造行业,避免了小型件进入大沙箱操作的麻烦,极大地解放劳动力,加快了生产节奏。
【专利说明】一种小型铸件模具塑形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金铸件制造设备,更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小型铸件模具塑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传统的合金制造业还很依赖于成型模具,而制造合格的产品就必然要合格的模具,也会使用到各种型号的沙箱。其主要制造流程如下,首先根据需求画出产品的1:1比例模具图纸,将泡沫板制成等比例泡塑模型,涂挂特殊的耐高温材料后,置入模具沙箱,然后采用震动中填沙的方式,将模具模型四周压紧压实。当干沙压紧成型后,注入金属液,将泡塑模型气化,获得与金属液等比例的金属铸件。
[000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小型铸件的生产要是也利用模具沙箱,容易造成生产资源的浪费,目前市面上通行的模具沙箱容量都在4个立方以上,重量都达到几百斤,如果是将几个小件模型放置在一个沙箱内,又容易在震动的过程中移位,一旦不同的模型互相接触了,就容易造成铸型后产品的连接,直接影响产品的合格率。


【发明内容】

[0004]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申请人:经过多次实践改进,设计了一种小型铸件模具塑形装置,可以对小型铸件实现简单方便的操作,能实现单人操作,并且保证产品质量。
[0005]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型铸件模具塑形装置,包括左盒体和右盒体,所述左盒体与右盒体合起来形成规则圆筒状,所述左盒体与右盒体通过N个铰链连接,N为至少为3的整数。所述左盒体上设置第一把手,所述右盒体上设置第二把手。所述左盒体上端设置第一注沙孔,所述右盒体上端设置第二注沙孔。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把手上设置定位凸条,所述第二把手上设置定位卡槽,所述第一把手与第二把手在左盒体与右盒体合并时紧密贴合,所述定位凸条卡接在定位卡槽内。
[0007]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注沙孔或第二注沙孔的顶端设置为开放式圆斗形。
[0008]为了实现快捷注沙,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注沙孔或第二注沙孔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内壁直径范围为3cm-5cm。
[0009]所述第一注沙孔或第二注沙孔的顶端设置塞子。
[0010]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0011]1、本实用新型针对小型铸件制造行业,避免了小型件进入大沙箱操作的麻烦,极大地解放劳动力,加快了生产节奏;
[0012]2、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小型铸件实现简单方便的操作,能实现单人操作,并且保证产品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铸件模具塑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0015]参照图1所示,一种小型铸件模具塑形装置,包括左盒体I和右盒体2,所述左盒体I与右盒体2合起来形成规则圆筒,所述左盒体I与右盒体2通过N个铰链7连接,N为至少为3的整数。所述左盒体I上设置第一把手5,所述右盒体2上设置第二把手6。所述左盒体I上端设置第一注沙孔3,所述右盒体2上端设置第二注沙孔4。
[0016]所述第一把手5上设置定位凸条,所述第二把手6上设置定位卡槽,所述第一把手5与第二把手6在左盒体I与右盒体2合并时紧密贴合,所述定位凸条卡接在定位卡槽内。
[0017]所述第一注沙孔3或第二注沙孔4的顶端设置为开放式圆斗形。
[0018]所述第一注沙孔3或第二注沙孔4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内壁直径范围为3cm_5cm0
[0019]所述第一注沙孔3或第二注沙孔4的顶端设置塞子。
[0020]实际工作时,将小型铸件的模具放进本实用新型中,然后将左盒体I与右盒体2合并,定位凸条卡接在定位卡槽内完成连接,然后从第一注沙孔3和第二注沙孔4进行注沙,当第一次注沙满时,将两个注沙孔用塞子堵住,适当摇匀保证铸件周围都已经压紧压实,然后打开塞子,根据实际情况再决定是否需要继续注沙。
[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型铸件模具塑形装置,包括左盒体(I)和右盒体(2),所述左盒体(I)与右盒体(2)合起来形成规则圆筒,所述左盒体(I)与右盒体(2)通过N个铰链(7)连接,N为至少为3的整数,所述左盒体(I)上设置第一把手(5),所述右盒体(2)上设置第二把手(6),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盒体(I)上端设置第一注沙孔(3),所述右盒体(2)上端设置第二注沙孔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铸件模具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5)上设置定位凸条,所述第二把手(6)上设置定位卡槽,所述第一把手(5)与第二把手(6)在左盒体(I)与右盒体(2)合并时紧密贴合,所述定位凸条卡接在定位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铸件模具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沙孔(3)或第二注沙孔(4)的顶端设置为开放式圆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小型铸件模具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沙孔(3)或第二注沙孔(4)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内壁直径范围为3cm-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小型铸件模具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沙孔(3)或第二注沙孔(4)的顶端设置塞子。
【文档编号】B22C21/00GK204018659SQ201420359044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日
【发明者】李德江 申请人:兴化市振泰合金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