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厚金刚石层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5138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超硬材料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超厚金刚石层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具有金刚石的硬度和耐磨性以及硬质合金基体材料的韧性和可焊接性,是一种优良的切削工具和耐磨材料,广泛的应用于有色金属加工、木质材料加工、橡胶材料加工、塑料材料加工、砂轮修整工具、高耐磨工件等。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作为一种高硬度、高耐磨的复合材料不可避免的存在复合材料都存在的问题,即不同的材料之间由于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在材料界面处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引起材料变形,内部空隙、裂纹等缺陷。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采用静态高压法合成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金刚石层厚度在0.3~2.2mm,其成品率在50~80%之间;当金刚石层厚度在2.2~3.0mm时,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成品率不足30%;当金刚石层厚度大于3.0mm时,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成品率几乎为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刚石层超厚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制造方法,解决了金刚石层大于3.0mm时,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无法合成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厚金刚石层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制作聚晶金刚石坯圆片;将金刚石微粉和金属粉在温度为1350-1600℃、压力为6.5GPa的条件下合成厚度大于等于3mm的聚晶金刚石坯,将聚晶金刚石坯经过电火花加工、研磨、慢走丝切割加工后制成聚晶金刚石坯圆片;第二步,制作过渡层;将钴、镍、钨、铁、钛、银、铜、锌、锡、铅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粉体在温度为300~600℃、压力为4~10MPa、保温时间为3~10min的条件下真空压制成厚度为0.15~0.2mm、直径与聚晶金刚石坯圆片相同的圆片;第三步,将碳化钨合金制作成与聚晶金刚石坯圆片相同直径的圆片;第四步,将聚晶金刚石坯圆片、过渡层圆片和碳化钨圆片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叠放到一起组装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放入真空热压烧结炉里热压烧结,烧结温度为500~750℃、烧结压力为5~20MPa、保温时间为30~60min,烧结完成后形成聚晶金刚石层超厚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进一步,所述的金属粉为钴、镍、钨、铁、钛、银、铜、锌、锡、铅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批量生产金刚石层≧3.0mm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并且成品率在90%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中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用以制造总厚度为11mm,直径30mm,金刚石厚度5.5mm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本实施例采用的制造步骤为:第一步,将金刚石微粉和钴、镍、钨、铁、银的混合金属粉末在温度为1350-1600℃、压力为6.5GPa的条件下合成直径为31mm、厚度为6.5mm的聚晶金刚石坯,将聚晶金刚石坯经过电火花和研磨加工制作成为直径为30.0mm、厚度为5.5mm的聚晶金刚石坯圆片并清洗干净表面。第二步,将一定质量且银所占比例为1-5%,铜所占比例为35-70%,锌所占比例为5-20%,锡所占比例为1-5%,铅所占比例为1-10%的银、铜、锌、锡、铅混合粉体在温度为350℃,压力为5.0MPa,保温时间为3min的真空条件下压制成直径为30.0mm、厚度为0.2mm的过渡层圆片。第三步,将碳化钨合金制作成直径为30.0mm、厚度为6.0mm的圆片。第四步,将上述步骤中分别制备好的直径为30.0mm、厚度为5.5mm的聚晶金刚石坯圆片,直径为30.0mm,厚度为0.2mm的过渡层圆片,直径为30.0mm、厚度为6.0mm的碳化钨合金圆片,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叠放到一起组装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放入真空热压烧结炉中,在温度为580℃,压力为7.0MPa,保温时间为8min的真空条件下形成一种金刚石层超厚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最后经过平磨加工成为总厚度为11mm、直径为30mm、金刚石层厚度为5.5mm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