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珠光体蠕化稳定的蠕墨铸铁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9220发布日期:2018-06-17 00:53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蠕化铸铁领域,涉及一种高珠光体蠕化稳定的蠕墨铸铁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蠕墨铸铁是一种石墨形态介于片状和球状之间的一种新型工程材料,其常规力学性能、耐磨性和热疲劳性能比灰铸铁好得多,导热率、减震性又比球墨铸铁优良。因此,该材料既有灰铸铁良好的导热性、减震性,又有球墨铸铁良好的耐磨性和高强度,可以广泛地用于制造柴油发动机机体、缸盖、缸套、刹车片、制动鼓、进排气歧管及钢锭模、玻璃模具等。

随着运输业发展需求及工程车辆升级,市场对高安全性、高强度、长寿命制动鼓的需求日益迫切。目前,使用的制动鼓材料一种是普通灰铸铁,其材质较软、硬度较低,使用时龟裂和磨损严重,使用寿命低;另一种是高强度合金铸铁,其材料、硬度和耐磨性都得到提高,但易出现亮斑,从而导致制动鼓异响。用蠕墨铸铁制成的制动鼓既保持了灰铸铁的优点,又弥补了灰铸铁的不足,可提高制动鼓的使用性能,增加制动鼓的平稳性和可靠性,减轻铸件的自重,更加能够满足当今汽车制造业对制动鼓等零件的要求。目前,蠕墨铸铁生产中存在无法确定蠕化剂加入量的上下限、蠕化不稳定、无法确定合适的珠光体含量并得到相应含量的珠光体等问题,限制了蠕墨铸铁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得在稳定的蠕化率的基础上,制备合适的珠光体基体组织的蠕墨铸铁的制备工艺,提高蠕墨铸铁的常规力学性能和热疲劳性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高珠光体蠕化稳定的蠕墨铸铁制备工艺,所述蠕墨铸铁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原料准备:按比例称量生铁、废钢、回炉料、锰铁、硅铁原料并熔化成铁液,使原铁液的化学成份为:C:3.6~3.7%、Si:1.4~1.6%、Mn:0.7~0.8%、P:≤0.05%、S:≤0.02%、余量为Fe;

(2)蠕化准备:配置蠕化剂和孕育剂,并在使用前烘烤1~2小时;

(3)蠕化处理:堤坝包烫至600℃以上待用,铁液出炉温度1500±10℃,出铁液前1min将占铁液总重0.40~0.45%的蠕化剂、0.5%的孕育剂及0.67%的球铁豆依次加入堤坝包内,匀速冲入铁液进行蠕化和孕育,孕育结束后加入占铁液总重0.07%的锡,加入完毕后,立即在包口覆盖石棉盖,以免蠕化元素过多溢出;

(4)炉前三角试块和快速金相检验:采用炉前三角试块和快速金相检验铁液蠕化及白口情况;

(5)当蠕化率低或已球化时:在温度不低于1380℃时,可加入铁液总量0.1%的50%的FeS或补加总铁液量的8~10%铁液,使蠕化率达到要求;

(6)当无蠕化或片状石墨过多时:在温度不低于1360℃时,可添加占总铁液重量的0.3%~0.35%左右的蠕化剂进行调整,直到蠕化率达到要求;

(7)扒渣保温:蠕化处理完毕液面平静后,加入除渣剂进行除渣,并用保温剂覆盖保温;

(8)浇注:蠕化处理合格,静置1~2min后进行浇注,并在15min内浇完;

(9)冷却清理:浇注完成后自然冷却。

所述步骤(2)中蠕化剂中各化学成份分别为:Re:3.4%、Mg:5.9%、Si:44%、其余为Fe;孕育剂的化学成份分别为:Si:65%、Ca:11%、Ba:5%、其余为Fe。

所述步骤(3)中堤坝包的高径比为1:1.5。

所述步骤(4)中三角试块的长、宽、高分别为120mm、12.5mm、25mm,快速金相试样的尺寸为φ20×25mm。

所述步骤(5)、步骤(6)中蠕化率要求≥80%。

所述蠕墨铸铁的化学成分为:C:3.55~3.65%、Si:2.35~2.5%、Mn:0.7~0.9%、Sn:0.055~0.062%、S、P≤0.02%,余量为Fe。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在获得稳定的蠕化率的基础上,制备合适的珠光体基体组织的蠕墨铸铁的制备工艺,提高蠕墨铸铁的常规力学性能和热疲劳性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2)本发明在添加0.40~0.45%蠕化剂时,能够稳定的获得蠕化率不小于80%的蠕墨铸铁;在稳定获得蠕化率的条件下,通过添加0.5%的高效珠光体孕育剂及0.07%的纯Sn,可稳定获得珠光体含量不小于80%的蠕墨铸铁;

(3)本发明技术方案简单,可操作性强,在各类铸铁生产企业中均易方便快捷地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珠光体蠕化稳定的蠕墨铸铁制备工艺,所述蠕墨铸铁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原料准备:按比例称量生铁、废钢、回炉料、锰铁、硅铁原料并熔化成铁液,使原铁液的化学成份为:C:3.6~3.7%、Si:1.4~1.6%、Mn:0.7~0.8%、P:≤0.05%、S:≤0.02%、余量为Fe;

(2)蠕化准备:配置蠕化剂和孕育剂,并在使用前烘烤1~2小时;

(3)蠕化处理:堤坝包烫至600℃以上待用,铁液出炉温度1500±10℃,出铁液前1min将占铁液总重0.40~0.45%的蠕化剂、0.5%的孕育剂及0.67%的球铁豆依次加入堤坝包内,匀速冲入铁液进行蠕化和孕育,孕育结束后加入占铁液总重0.07%的锡,加入完毕后,立即在包口覆盖石棉盖,以免蠕化元素过多溢出;

(4)炉前三角试块和快速金相检验:采用炉前三角试块和快速金相检验铁液蠕化及白口情况;

(5)当蠕化率低或已球化时:在温度不低于1380℃时,可加入铁液总量0.1%的50%的FeS或补加总铁液量的8~10%铁液,使蠕化率达到要求;

(6)当无蠕化或片状石墨过多时:在温度不低于1360℃时,可添加占总铁液重量的0.3%~0.35%左右的蠕化剂进行调整,直到蠕化率达到要求;

(7)扒渣保温:蠕化处理完毕液面平静后,加入除渣剂进行除渣,并用保温剂覆盖保温;

(8)浇注:蠕化处理合格,静置1~2min后进行浇注,并在15min内浇完;

(9)冷却清理:浇注完成后自然冷却。

所述步骤(2)中蠕化剂中各化学成份分别为:Re:3.4%、Mg:5.9%、Si:44%、其余为Fe;孕育剂的化学成份分别为:Si:65%、Ca:11%、Ba:5%、其余为Fe。

所述步骤(3)中堤坝包的高径比为1:1.5。

所述步骤(4)中三角试块的长、宽、高分别为120mm、12.5mm、25mm,快速金相试样的尺寸为φ20×25mm。

所述步骤(5)、步骤(6)中蠕化率要求≥80%。

所述蠕墨铸铁的化学成分为:C:3.55~3.65%、Si:2.35~2.5%、Mn:0.7~0.9%、Sn:0.055~0.062%、S、P≤0.02%,余量为Fe。

实施例1

1)原料准备:按比例称量生铁、废钢、回炉料、锰铁、硅铁等原料并熔化成铁液,使原铁液的化学成份为:C:3.6%、Si:1.4%、Mn:0.7%、P:0.01%、S:0.001%、余量为Fe;

2)配置蠕化剂和孕育剂:蠕化剂(Re:3.4%、Mg:5.9%、Si:44%、其余为Fe)、孕育剂(Si:65%、Ca:11%、Ba:5%、其余为Fe),上述合金在使用前烘烤1小时;

3)蠕化处理:高径比为1:1.5的堤坝包,烫至600℃待用,铁液出炉温度1490℃,出铁液前1min将占铁液总重0.40%的蠕化剂、0.5%的孕育剂及0.67%的球铁豆依次加入堤坝包内,匀速冲入铁液进行蠕化和孕育;随后加入占铁液总重0.07%的锡;加入完毕,立即在包口覆盖石棉盖,以免使蠕化元素过多溢出;

4)炉前试三角试块和快速金相检验:采用炉前三角试块和快速金相检验铁液蠕化及白口情况,三角试块的长、宽、高分别为120mm、12.5mm、25mm,快速金相试样的尺寸为φ20×25mm;

用专用工具敲击并砸断三角试块,敲击时声音清脆悠长,断口呈银灰色、两侧凹陷且中心略缩并均布细小黑点,有浓烈电石气味,达到蠕化率要求;

5)扒渣保温:蠕化处理完毕液面平静后,加入除渣剂进行除渣,并用保温剂覆盖保温;

6)浇注:蠕化处理合格,静置1min后进行浇注,并在15min内浇完;

7)采用本发明的的方案,经蠕化剂蠕化处理、孕育剂及0.06%Sn联合珠光体化后,制备的蠕墨铸铁蠕化率≥80%、珠光体含量≥80%、抗拉强度Rm≥410MPa、硬度185~210HWS、断后延伸率≥1.3%。

最终得到蠕墨铸铁的化学成分为:C:3.55%、Si:2.35%、Mn:0.7%、Sn:0.055%、S、P≤0.02%,余量为Fe。

实施例2

1)原料准备:按比例称量生铁、废钢、回炉料、锰铁、硅铁等原料并熔化成铁液,使原铁液的化学成份为:C:3.7%、Si:1.6%、Mn:0.8%、P:0.05%、S:0.02%、余量为Fe;

2)配置蠕化剂和孕育剂:蠕化剂(Re:3.4%、Mg:5.9%、Si:44%、其余为Fe)、孕育剂(Si:65%、Ca:11%、Ba:5%、其余为Fe),上述合金在使用前烘烤2小时;

3)蠕化处理:高径比为1:1.5的堤坝包,烫至600℃以上待用,铁液出炉温度1510℃,出铁液前1min将占铁液总重0.45%的蠕化剂、0.5%的孕育剂及0.67%的球铁豆依次加入堤坝包内,匀速冲入铁液进行蠕化和孕育;加入占铁液总重0.07%的锡;铁液冲入完毕,立即在包口覆盖石棉盖,以免使蠕化元素过多溢出;

4)炉前试三角试块和快速金相检验:采用炉前三角试块和快速金相检验铁液蠕化及白口情况,三角试块的长、宽、高分别为120mm、12.5mm、25mm,快速金相试样的尺寸为φ20×25mm;

敲击时声音脆而短促,断口为银灰色、两侧无凹陷或中心严重缩松,有轻微电石气味,可知蠕化率低或已球化;此时,升温到1380℃以上时,可加入铁液总量0.1%的50%的FeS;并补加总铁液量的8~10%铁液,使蠕化率达到要求;

5)扒渣保温:蠕化处理完毕液面平静后,加入除渣剂进行除渣,并用保温剂覆盖保温;

6)浇注:蠕化处理合格,静置2min后进行浇注,并在15min内浇完;

7)采用本发明的的方案,经蠕化剂蠕化处理、孕育剂及0.06%Sn联合珠光体化后,制备的蠕墨铸铁蠕化率≥80%、珠光体含量≥80%、抗拉强度Rm≥410MPa、硬度185~210HWS、断后延伸率≥1.3%。

最终得到蠕墨铸铁的化学成分为:C:3.65%、Si:2.5%、Mn:0.9%、Sn:0.062%、S、P≤0.02%,余量为Fe。

实施例3

1)原料准备:按比例称量生铁、废钢、回炉料、锰铁、硅铁等原料并熔化成铁液,使原铁液的化学成份为:C:3.65%、Si:1.5%、Mn:0.75%、P:0.03%、S:0.01%、余量为Fe;

2)配置蠕化剂和孕育剂:蠕化剂(Re:3.4%、Mg:5.9%、Si:44%、其余为Fe)、孕育剂(Si:65%、Ca:11%、Ba:5%、其余为Fe),上述合金在使用前烘烤1.5小时;

3)蠕化处理:高径比为1:1.5的堤坝包,烫至600℃以上待用,铁液出炉温度1500℃,出铁液前1min将占铁液总重0.43%的蠕化剂、0.5%的孕育剂及0.67%的球铁豆依次加入堤坝包内,匀速冲入铁液进行蠕化和孕育;加入占铁液总重0.07%的锡;加入完毕,立即在包口覆盖石棉盖,以免使蠕化元素过多溢出;

4)炉前试三角试块和快速金相检验:采用炉前三角试块和快速金相检验铁液蠕化及白口情况,三角试块的长、宽、高分别为120mm、12.5mm、25mm,快速金相试样的尺寸为φ20×25mm;

敲击时声音沉闷,断口大部或全部为黑灰色、两侧无凹陷、中心无缩松,则无蠕化或片状石墨过多;将温度降至1360℃,添加占总铁液重量的0.33%左右的蠕化剂进行调整,使蠕化率达到要求;

5)扒渣保温:蠕化处理完毕液面平静后,加入除渣剂进行除渣,并用保温剂覆盖保温;

6)浇注:蠕化处理合格,静置1.5min后进行浇注,并在15min内浇完;

7)采用本发明的的方案,经蠕化剂蠕化处理、孕育剂及0.06%Sn联合珠光体化后,制备的蠕墨铸铁蠕化率≥80%、珠光体含量≥80%、抗拉强度Rm≥410MPa、硬度185~210HWS、断后延伸率≥1.3%。

最终得到蠕墨铸铁的化学成分为:C:3.6%、Si:2.43%、Mn:0.8%、Sn:0.059%、S、P≤0.02%,余量为Fe。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