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钛合金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WSTi45561超高强度钛合金,本发明还涉及上述WSTi45561超高强度钛合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WSTi45561名义成分为Ti-4Al-5Mo-5V-6Cr-1Nb,是一种1400MPa级超高强度近β型钛合金,与TB16等合金同属于Ti-Al-Mo-V-Cr系列近β型钛合金。WSTi45561合金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室温塑性、冲击韧性以及疲劳性能,是重要的航空航天结构用材料。为了获得强度、韧性和疲劳性能的综合匹配,WSTi45561合金中添加了大量钼、铬、钒、铝以及少量的铌元素。上述合金元素在熔化过程中将发生不同程度的挥发,最终决定了钛合金的化学成分。与其它元素相比,在2200K下,铝元素的饱和蒸气压约为240Pa,钼元素的饱和蒸汽压为6.68×10-4Pa,钛和钒元素的饱和蒸汽压均为10-2Pa数量级,然而钛合金熔点接近1900K,钼、钒等金属元素熔点更高,为了保证充分合金化的同时精确控制铸锭化学成分,一方面需要设计合金元素的添加方式,另一面需要采用真空自耗熔炼方式,并且优化熔炼工艺,最终获得高纯、高均匀的工业级WSTi45561钛合金铸锭。采用常规的真空自耗电弧熔炼工艺,以纯金属和海绵钛形式制备自耗电弧熔炼用电极块,再进行两次真空自耗熔炼,无法精确控制铝、钼、钒和铬等元素含量,还可能形成富铌形式的不熔块缺陷。另外,铝和铬元素极易在凝固过程形成偏析,铸锭化学成分均匀性下降。因此,合金元素的配入方式和熔炼工艺是WSTi45561合金制备的关键。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WSTi45561超高强度钛合金,解决了常规熔炼方法制备WSTi45561合金产生的元素偏析和富铌不熔块的冶金缺陷问题。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WSTi45561超高强度钛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WSTi45561耐热钛合金,按照重量百分比有以下元素组成:Al:2.0%~6.0%,Mo:3.0%~7.0%,V:3.0%~7.0%,Cr:2.0%~8.0%,Nb:0.0%~4.0%,Fe≤2.00%,O≤0.30%,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元素总量不超过0.20%,以上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特点还在于,钼元素来源于钼含量为55.0%~75.0%的颗粒状铝钼合金,钒元素来源于钒含量为70.0%~90.0%的颗粒状铝钒合金,铌元素来源于铌含量为70.0%~80.0%的铝铌合金.Al元素来源于铝豆、以及颗粒状铝钼合金、铝钒合金和铝铌合金;Cr元素来源于颗粒状金属铬。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上述WSTi45561超高强度钛合金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电极:将颗粒状的铝钼合金、铝钒合金、铝铌合金,以及金属铬、铝豆和小颗粒海绵钛进行单块电极混料,并压制成电极块;步骤2,焊接自耗电极:用夹具夹紧步骤1得到的电极块,采用非钨极氩气保护等离子箱将电极块焊接为自耗电极;步骤3,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炉进行对步骤2得到自耗电极进行三次真空熔炼,即得到WSTi45561钛合金铸锭。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步骤1中屑状钛锡合金的锡含量为65.0%~75.0%,屑状铌钛合金的铌含量为50.0%~56.0%,粉末状钛硅合金的硅含量为45.0%~55.0%,颗粒状铝钼合金的钼含量为60.0%~70.0%。步骤2中电极为八面电极。步骤3中电极焊接的电流为200~400A,焊接电压为35~45V。步骤3中一次熔炼参数为:坩埚规格Φ280~Φ560mm,熔前真空度≤2.0Pa,漏气率≤1.0Pa/min,熔炼电压30~40V,熔炼电流12~24kA,稳弧电流直流3.0~14.0A,冷却时间4~8h。步骤3中二次熔炼参数为:坩埚规格Φ440~Φ640mm,熔前真空度≤1.8Pa,漏气率≤0.8Pa/min,熔炼电压32~40V,熔炼电流14~28kA,稳弧电流交流5.0~16.0A,冷却时间4~8h。步骤3中三次熔炼参数为:坩埚规格Φ560~Φ720mm,熔前真空度≤1.5Pa,漏气率≤0.5Pa/min,熔炼电压32~40V,熔炼电流17~28kA,稳弧电流交流8.0~18.0A,冷却时间4~8h。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颗粒状铝钼、铝钒和铝铌中间合金代替块状纯钼、纯钒和纯铌,选用小颗粒高纯金属铬,高品位0.83~12.7mm小颗粒海绵钛,严格控制原材料中的氧含量及其它杂质元素含量。电极压制前采用单块电极混料,充分混合均匀;电极在非钨极真空等离子焊箱中完成整个电极焊接过程,避免了钨或其他杂质的污染以及电极氧化;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炉进行三次熔炼,熔炼过程对真空度、漏气率等参数进行严格控制,使整个铸锭成分横向和纵向均匀性均得到提高、杂质含量降低。成功突破了工业1吨级、3吨级和5吨级大规格铸锭化学成分均匀性控制技术,控制了铝元素在熔炼过程中的烧损,避免了高熔点钼、钒和铌元素形成不熔块等冶金缺陷,有效的解决了成分偏析,杂质和间隙元素的含量控制、批次稳定性等问题,适用于Φ280~Φ720mm规格WSTi45561钛合金铸锭的工业化生产。制备得到的WSTi45561钛合金铸锭能够用于加工高强度轴类锻件,适用于制造航空航天紧固件、起落架以及挂架等关键零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对采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铸锭纵向5点取样示意图;图2是对采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铸锭横向9点取样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例2得到的铸锭纵向5点化学成分含量分布图;图4是本发明实例2得到的铸锭横向9点Al元素含量分布图;图5是本发明实例2得到的铸锭横向9点Mo元素含量分布图;图6是本发明实例2得到的铸锭横向9点V元素含量分布图;图7是本发明实例2得到的铸锭横向9点Cr元素含量分布图;图8是本发明实例2得到的铸锭横向9点Nb元素含量分布图。图中,1.铸锭,2.纵向取样点,3.横向取样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一种WSTi45561超高强度钛合金,按照重量百分比有以下元素组成:Al:2.0%~6.0%,Mo:3.0%~7.0%,V:3.0%~7.0%,Cr:2.0%~8.0%,Nb:0.0%~4.0%,Fe≤2.00%,O≤0.30%,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元素总量不超过0.20%,以上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上述WSTi45561超高强度钛合金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电极:按照各元素重量百分比为:Al:2.0%~6.0%,Mo:3.0%~7.0%,V:3.0%~7.0%,Cr:2.0%~8.0%,Nb:0.0%~4.0%,Fe≤2.00%,O≤0.30%,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元素总量不超过0.20%,以上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计算合金配比并分别称取钼含量为55.0%~75.0%的颗粒状铝钼合金,钒含量为70.0%~90.0%的颗粒状铝钒合金,铌含量为70.0%~80.0%的铝铌合金,以及颗粒状的金属铬和铝豆,与粒度为0.83~12.7mm的小颗粒海绵钛进行单块电极混料,并用大型液压机压制成电极块,压制压力≥20MPa,压制时间≥4s。步骤2,焊接自耗电极:用夹具夹紧电极块,采用非钨极氩气保护等离子箱将电极块焊接成一个正方体电极,即为自耗电极,电极焊接的电流为200~400A,焊接电压为35~45V;焊点要求为银灰色或淡黄色,防止焊点氧化和高密度夹杂等冶金缺陷。步骤3,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炉进行对步骤2得到自耗电极进行三次真空熔炼:一次熔炼:将步骤2得到自耗电极置于坩埚规格Φ160~Φ560mm,熔前真空度≤2.0Pa,漏气率≤1.0Pa/min,熔炼电压30~40V,熔炼电流12~24kA,稳弧电流直流3.0~14.0A,冷却时间4~8h,熔炼完成后对在车床对铸锭进行倒角处理;二次熔炼:将一次熔炼并倒角后的铸锭倒置并重新熔炼,坩埚规格Φ220~Φ640mm,熔前真空度≤1.8Pa,漏气率≤0.8Pa/min,熔炼电压32~40V,熔炼电流14~28kA,稳弧电流交流5.0~16.0A,冷却时间4~8h,熔炼完成后对在车床对铸锭进行倒角处理;三次熔炼:将二次熔炼并倒角后的铸锭倒置并重新熔炼,坩埚规格Φ280~Φ720mm,熔前真空度≤1.5Pa,漏气率≤0.5Pa/min,熔炼电压32~40V,熔炼电流17~28kA,稳弧电流交流8.0~18.0A,冷却时间4~8h,即得到WSTi45561钛合金铸锭。本发明采用颗粒状铝钼、铝钒和铝铌中间合金代替块状纯钼、纯钒和纯铌,选用小颗粒高纯金属铬,高品位0.83~12.7mm小颗粒海绵钛,严格控制原材料中的氧含量及其它杂质元素含量,电极压制前采用单块电极混料,充分混合均匀;电极在非钨极真空等离子焊箱中完成整个电极焊接过程,避免了钨或其他杂质的污染以及电极氧化;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炉进行三次熔炼,熔炼过程对真空度、漏气率等参数进行严格控制,使整个铸锭成分横向和纵向均匀性均得到提高、杂质含量降低。成功突破了工业1吨、3吨和5吨级大规格铸锭化学成分均匀性控制技术,减少了铝元素在熔炼过程中的烧损,避免了高熔点钼、钒和铌元素形成不熔块等冶金缺陷。有效的解决了成分偏析,杂质和间隙元素的含量控制、批次稳定性等问题,适用于Φ280~Φ720mm规格WSTi45561钛合金铸锭的工业化生产。实施例1步骤1,按照各元素重量百分比为:Al2.0%,Mo3.0%,V3.0%,Cr2.0%,Nb0.1%,Fe≤0.50%,O≤0.30%,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元素总量不超过0.20%,以上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分别称取钼含量为55.0%~75.0%的颗粒状铝钼合金,钒含量为70.0%~90.0%的颗粒状铝钒合金,铌含量为70.0%~80.0%的铝铌合金,以及颗粒状的金属铬和铝豆,与粒度为0.83~12.7mm的小颗粒海绵钛进行单块电极混料。步骤2,将步骤1混合的原料倒入大型液压机模腔并压制成致密电极块,压制力20MPa,保压时间4s;步骤3,用夹具夹紧电极块,采用非钨极氩气保护等离子箱将压制好的电极块焊接为自耗电极,焊接电流200A,焊接电压35V,焊点要求为银灰色或淡黄色,防止焊点氧化和高密度夹杂等冶金缺陷;步骤4,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炉对步骤2得到的自耗电极进行三次真空熔炼,具体为:一次熔炼:结晶器规格Φ160mm,熔前真空度≤2.0Pa,熔炼电压30V~35V,熔炼电流12kA~18kA,漏气率控制在1.0Pa/min以下,稳弧电流采用直流3A~10A,熔炼后冷却时间4.0小时,熔炼完成后对在车床对铸锭进行倒角处理;二次熔炼:将一次熔炼并倒角后的铸锭倒置并重新熔炼,结晶器规格Φ220mm,熔前真空度≤1.8Pa,熔炼电压32V~37V,熔炼电流14kA~20kA;漏气率控制在0.8Pa/min以下,稳弧电流采用交流5A~12A,熔炼后冷却时间4.0小时,熔炼完成后对在车床对铸锭进行倒角处理;三次熔炼:将二次熔炼并倒角后的铸锭倒置并重新熔炼;结晶器规格Φ280mm,熔前真空度≤1.5Pa,熔炼电压32V~36V,熔炼电流18kA~24kA;漏气率控制在0.5Pa/min以下,稳弧电流采用交流7A~14A,熔炼后冷却时间4.0小时,得到Φ280mm的WSTi45561钛合金铸锭。实施例2步骤1,按照各元素重量百分比为:Al4.2%,Mo5.0%,V5.0%,Cr6.0%,Nb1.0%,Fe≤1.00%,O≤0.30%,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元素总量不超过0.20%,以上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分别称取钼含量为55.0%~75.0%的颗粒状铝钼合金,钒含量为70.0%~90.0%的颗粒状铝钒合金,铌含量为70.0%~80.0%的铝铌合金,以及颗粒状的金属铬和铝豆,与粒度为0.83~12.7mm的小颗粒海绵钛进行单块电极混料。步骤2,将步骤1混合的原料倒入大型液压机模腔并压制成致密电极块,压制压强22MPa,保压时间6s;步骤3,用夹具夹紧电极块,采用非钨极氩气保护等离子箱将压制好的电极块焊接为自耗电极,焊接电流300A,焊接电压40V,焊点要求为银灰色或淡黄色,防止焊点氧化和高密度夹杂等冶金缺陷;步骤4,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炉对步骤2得到的自耗电极进行三次真空熔炼,具体为:一次熔炼:结晶器规格Φ440mm,熔前真空度≤2.0Pa,熔炼电压32~37V,熔炼电流14~20kA;漏气率控制在1.0Pa/min以下,稳弧电流采用直流5~12A,熔炼后冷却时间6.0小时,熔炼完成后对在车床对铸锭进行倒角处理;二次熔炼:将一次熔炼并倒角后的铸锭倒置并重新熔炼,结晶器规格Φ560mm,熔前真空度≤1.8Pa,熔炼电压33~38V,熔炼电流16~22kA;漏气率控制在0.8Pa/min以下,稳弧电流采用交流7~14A,熔炼后冷却时间6.0小时,熔炼完成后对在车床对铸锭进行倒角处理;三次熔炼:将二次熔炼并倒角后的铸锭倒置并重新熔炼,结晶器规格Φ640mm,熔前真空度≤1.2Pa,熔炼电压33~37V,熔炼电流20~22kA;漏气率控制在0.5Pa/min以下,稳弧电流采用交流10~16A,熔炼后冷却时间6.0小时,得到Φ640mm的WSTi45561钛合金铸锭。实施例3步骤1,按照各元素重量百分比为:Al6.0%,Mo7.0%,V7.0%,Cr8.0%,Nb4.0%,Fe≤2.00%,O≤0.30%,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元素总量不超过0.20%,以上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分别称取钼含量为55.0%~75.0%的颗粒状铝钼合金,钒含量为70.0%~90.0%的颗粒状铝钒合金,铌含量为70.0%~80.0%的铝铌合金,以及颗粒状的金属铬和铝豆,与粒度为0.83~12.7mm的小颗粒海绵钛进行单块电极混料。步骤2:将步骤1混合的原料倒入大型液压机模腔并压制成致密电极块,压制压强28MPa,保压时间8s;步骤3:用夹具夹紧电极块,采用非钨极氩气保护等离子箱将压制好的电极块焊接为自耗电极,焊接电流400A,焊接电压45V,焊点要求为银灰色或淡黄色,防止焊点氧化和高密度夹杂等冶金缺陷;步骤4: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炉对步骤2得到的自耗电极进行三次真空熔炼,具体为:一次熔炼:结晶器规格Φ560mm,熔前真空度≤2.0Pa,熔炼电压33~38V,熔炼电流18~24kA;漏气率控制在1.0Pa/min以下,稳弧电流采用直流7~14A,熔炼后冷却时间8.0小时,熔炼完成后对在车床对铸锭进行倒角处理;二次熔炼:将一次熔炼并倒角后的铸锭倒置并重新熔炼,结晶器规格Φ640mm,熔前真空度≤1.6Pa,熔炼电压33~40V,熔炼电流22~28kA;漏气率控制在0.5Pa/min以下,稳弧电流采用交流10~16A,熔炼后冷却时间8.0小时,熔炼完成后对在车床对铸锭进行倒角处理;三次熔炼:将二次熔炼并倒角后的铸锭倒置并重新熔炼;结晶器规格Φ720mm,熔前真空度≤0.8Pa,熔炼电压35~40V,熔炼电流22kA~28kA;漏气率控制在0.5Pa/min以下,稳弧电流采用交流12~18A,熔炼后冷却时间8.0小时,得到Φ720mm的WSTi45561钛合金铸锭。按照图1和2所示,对实施例中制得的规格分别为Φ280mm、Φ640mm和Φ720mm的WSTi45561合金1吨、3吨和5吨级工业大型铸锭的纵向头、上、中、下、尾5点和横截面9点进行取样及化学成分检测,数据显示铸锭各部位各元素成分分布均匀以及批次间的稳定性较好;以及对铸锭头、中、尾部位切片进行X射线透射,结果显示未发现任何成分偏析和冶金缺陷;其中实例2得到的Φ640mm规格WSTi45561钛合金铸锭纵向5点和横向9点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分别如图3和4所示(纵坐标为元素重量百分比),其中纵向5点化学成分在表1中列出,图4-8分别表示各元素的不同取样点的含量分布。表1Φ640mm规格WSTi45561钛合金铸锭纵向5点化学成分列表化学元素wt%AlMoVCrNb头4.224.954.915.921.02上4.254.975.056.051.02中4.304.984.965.971.02下4.184.974.935.951.02尾4.224.975.015.981.02由测试结果可知,采用本发明的熔炼工艺技术生产的WSTi45561钛合金工业级大型铸锭成分均匀,并且批次稳定性良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