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门顶杆淬火回火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9666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气门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门顶杆淬火回火的生产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气门是发动机的一种重要部件,气门的作用是专门负责向发动机内输入空气并排出燃烧后的废气,其盘部与杆部的垂直度及杆部的直线度对气门在发动机中的正常工作有重要影响,气门挺杆的强度和硬度指标非常重要,而一般金属合金的加工都需要对工件进行淬火以强化工件的硬度和强度,淬火后还要进行回火以消除工件内部的应力。

目前常规的气门挺杆的淬火回火工艺比较简单,通常就是将气门挺杆加热到一个温度,在快速冷却,这样无法完全将气门挺杆的性能发挥出来,而且回火过程控制的不好不但无法消除内部应力,还会产生新的应力,甚至会使工件变形,还需要进一步加工,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分级淬火回火的生产工艺。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门顶杆淬火回火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先核对气门顶杆数量,尺寸和材质,并且检查气门顶杆有无影响淬火回火质量的缺陷,然后进行装炉加热,所述的装炉采用垂直吊挂的方式,气门顶杆间隙设置为30-50mm,设置加热炉的加热温度为830-980℃,保温时间为3-15分钟,加热完成后进行分级冷却,将气门顶杆垂直于冷却介质放入,直至完全浸入冷却介质,最后进行回火,回火温度设置为350-550℃,回火时间为1.5-3.5h,所述回火后冷却为空冷。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过程为分级加热,先设置升温速度为40-80℃/h到达650-750℃,在设置升温速度为70-90℃/h到达目标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级冷却包括以下过程,首先将气门顶杆转移到150-350℃的冷却介质中冷却15-25min,再取出水冷或者空冷,所述冷却介质为冷却油或者碱浴炉。

进一步的,所述的回火次数设置为1-3次,回火温度设置为350℃,回火时间1.5h,回火完成后取出空冷。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气门顶杆淬火回火生产工艺,根据气门顶杆的实际材质,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时间,并且设置了分级淬火,分级冷却的过程,最大化了气门顶杆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性能,另外回火过程可以消除淬火产生的内部应力,使气门顶杆耐久性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气门顶杆淬火回火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先核对气门顶杆数量,尺寸和材质,并且检查气门顶杆有无影响淬火回火质量的缺陷,然后进行装炉加热,所述的装炉采用垂直吊挂的方式,气门挺杆是长条形,吊挂不易变形而且受热均匀,作为优选,气门顶杆间隙设置为40mm,设置加热炉的加热温度为880℃,保温时间为8分钟,加热完成后进行分级冷却,将气门顶杆垂直于冷却介质放入,直至完全浸入冷却介质,最后进行回火,回火温度设置为350℃,回火时间为2h,所述回火后冷却为空冷。

所述的加热过程为分级加热,作为优选,先设置升温速度为60℃/h到达700℃,在设置升温速度为90℃/h到达目标温度。

所述的分级冷却包括以下过程,作为优选,首先将气门顶杆转移到350℃的冷却介质中冷却25min,再取出水冷或者空冷,所述冷却介质为冷却油或者碱浴炉。

所述的回火次数设置为1-3次,回火温度设置为350℃,回火时间1.5h,回火完成后取出空冷,回火次数优选为一次,但生产过程中会有一些需要设置多次回火,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一般不超过3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门顶杆淬火回火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先核对气门顶杆数量,尺寸和材质,并且检查气门顶杆有无影响淬火回火质量的缺陷,然后进行装炉加热,所述的装炉采用垂直吊挂的方式,气门顶杆间隙设置为30‑50mm,设置加热炉的加热温度为830‑980℃,保温时间为3‑15分钟,加热完成后进行分级冷却,将气门顶杆垂直于冷却介质放入,直至完全浸入冷却介质,最后进行回火,回火温度设置为350‑550℃,回火时间为1.5‑3.5h,所述回火后冷却为空冷。

技术研发人员:吴启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镇江维纳特气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8.29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