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贝氏体钢轨,其特征在于,以该贝氏体钢轨的重量为基准,该贝氏体钢轨的轨头上圆角部位的显微组织中的贝氏体铁素体片条的含量大于等于90重量%且所述贝氏体铁素体片条的宽度为0.3-0.8μm,薄膜状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小于等于5重量%且所述薄膜状残余奥氏体的宽度小于0.1μm,马氏体的含量小于等于5重量%,
获得所述贝氏体钢轨的钢坯的化学成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以所述钢坯的重量为基准,所述钢坯含有0.20-0.30重量%的C,1.40-1.60重量%的Si,1.85-2.05重量%的Mn,1.00%-1.25重量%的Cr,0.30%-0.50重量%的Mo,0.07%-0.09重量%的V,并满足3.1重量%≤Mn+Cr≤3.3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氏体钢轨,其中,以所述贝氏体钢轨的重量为基准,所述贝氏体铁素体片条的含量为91-95重量%,所述薄膜状残余奥氏体的含量为2-5重量%,所述马氏体的含量为2-5重量%。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贝氏体钢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保温处理后的钢坯进行轧制得到余热钢轨,待余热钢轨的踏面中心在空气中冷却至轨头踏面的中心温度为350-370℃后,将所得余热钢轨置于375-405℃下回火4-8h,然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得余热钢轨置于385-392℃下回火5-7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