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不锈钢1Cr13盘条的退火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3610阅读:3432来源:国知局
马氏体不锈钢1Cr13盘条的退火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尤其是一种马氏体不锈钢1Cr13盘条的退火工艺。
背景技术
:马氏体不锈钢1Cr13主要用途为不锈钢标准件用不锈钢丝,故需要材料具有较低的退火抗拉强度、较好的拉拔加工性能。马氏体不锈钢线材在热轧后的冷却过程中会发生组织相变,由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而下游用户在后续加工工序中需要对线材进行拉拔,因此需要对马氏体不锈钢1Cr13线材进行退火处理,完成马氏体向铁素体+碳化物的组织转变,从而降低抗拉强度,有利于用户的拉拔加工。但是,不当的退火工艺会造成线材的退火抗拉强度偏高,造成其退火材性能不达标。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保证抗拉强度的马氏体不锈钢1Cr13盘条的退火工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工艺过程为:所述盘条先升温至840±5℃,保温;再快速冷却至700±5℃,保温;然后缓冷至650±5℃,最后快速冷却至600±5℃出炉。本发明所述盘条在840±5℃保温4±0.25小时。本发明所述所述盘条在700±5℃保温2±0.25小时。本发明所述快速冷却的速度为50~60℃/h。本发明所述缓冷速度为15~20℃/h。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减少了因退火工艺选取不当而造成的退火材性能不达标,降低了不必要的能源损耗;保证了退火材抗拉强度为480~540MPa,满足了后续拉拔生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曲线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退火后1Cr13盘条的金相组织图(50μm);图3是实施例2退火后1Cr13盘条的金相组织图(50μm);图4是实施例3退火后1Cr13盘条的金相组织图(50μm);图5是实施例4退火后1Cr13盘条的金相组织图(50μm)。具体实施方式马氏体不锈钢1Cr13热轧盘条在热轧后的冷却过程中会发生马氏体相变,因此热轧盘条为马氏体组织。由1Cr13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图可知,1Cr13奥氏体转变温度为820℃,因此退火处理时升温至840±5℃,并保温4±0.25个小时,以保证1Cr13热轧盘条的马氏体组织全部充分转变为奥氏体组织;之后快速冷却至700±5℃,此冷却过程中组织不发生转变;由1Cr13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图可知,700℃左右为1Cr13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成铁素体+碳化物最快最有利的一个温度段,因此在700±5℃保温2±0.25小时;之后缓冷至650±5℃,以保证组织转变更加彻底;之后组织转变已基本完成,因此快速冷却至600±5℃出炉。因此,可以得到图1所示的马氏体不锈钢1Cr13盘条的退火工艺。所述马氏体不锈钢1Cr13钢种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08%~0.15%、Si≤1.00%、Mn≤1.00%、P≤0.035%、S≤0.030%、Cr11.50%~13.50%、Ni≤0.6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实施例1:本马氏体不锈钢1Cr13盘条的退火工艺具体如下所述。本实施例1Cr13盘条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11%,Si0.32%,Mn0.24%,Cr12.42%,P0.019%,S0.005%,Ni0.08%,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退火工艺为:升温至845℃,保温4小时;再以50℃/h的速度快速冷却至700℃,保温2小时;然后以15℃/h的速度缓冷至650℃;最后以50℃/h的速度快速冷却至600℃出炉。检测退火后1Cr13盘条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见表1。表1:退火后1Cr13盘条的力学性能(MPa)试样1#2#3#4#5#6#7#8#抗拉强度480505500489496511500525实施例2:本马氏体不锈钢1Cr13盘条的退火工艺具体如下所述。本实施例1Cr13盘条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12%、Si0.35%、Mn0.34%、Cr12.38%、P0.018%、S0.002%、Ni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退火工艺为:升温至835℃,保温4小时;再以55℃/h的速度快速冷却至705℃,保温1.75小时;然后以20℃/h的速度缓冷至650℃;最后以60℃/h的速度快速冷却至605℃出炉。检测退火后1Cr13盘条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见表2。表2:退火后1Cr13盘条的力学性能(MPa)试样1#2#3#4#5#6#7#8#抗拉强度490500508525515485492498实施例3:本马氏体不锈钢1Cr13盘条的退火工艺具体如下所述。本实施例1Cr13盘条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10%,Si0.33%,Mn0.30%,Cr12.45%,P0.020%,S0.004%,Ni0.07%,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退火工艺为:升温至840℃,保温4.25小时;再以60℃/h的速度快速冷却至695℃,保温2小时;然后以18℃/h的速度缓冷至655℃;最后以55℃/h的速度快速冷却至595℃出炉。检测退火后1Cr13盘条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见表3。表3:退火后1Cr13盘条的力学性能(MPa)试样1#2#3#4#5#6#7#8#抗拉强度520487518493493515485503实施例4:本马氏体不锈钢1Cr13盘条的退火工艺具体如下所述。本实施例1Cr13盘条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11,Si0.35,Mn0.33,Cr12.36,P0.018,S0.001,Ni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退火工艺为:升温至842℃,保温3.75小时;再以50℃/h的速度快速冷却至703℃,保温2.25小时;然后以15℃/h的速度缓冷至645℃;最后以60℃/h的速度快速冷却至600℃出炉。检测退火后1Cr13盘条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见表4。表4:退火后1Cr13盘条的力学性能(MPa)试样1#2#3#4#5#6#7#8#抗拉强度502491505523494488496516图2-5分别为实施例1-4中退火后1Cr13盘条的金相组织图,由图2-5可见,实施例1-4的退火组织转变充分,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着呈球状的碳化物颗粒,球状碳化物颗粒大小适中,晶粒尺寸均匀。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