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ZL105A铝合金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06848阅读:14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zl105a铝合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zl105a铝合金是在zl105铝合金的基础上调整成分而发展的一种优质合金,主要用于军工、航空航天、汽车、模具制造等领域。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切削加工性,较高的气密性和一定的焊接性,与zl105相比,主要是降低了杂质(fe、mn、zn)含量,并缩小了合金元素mg的成分上下限,使其能够达到更高强度,同时可添加ti、b等细化组织,或采用变质处理来提高力学性能,该合金经热处理强化后具有较高的强度、较低热膨胀系数和一定的高温力学性能,可用于铸造优质铸件,该合金耐腐蚀性一般。

现有zl105a铝合金的制备工艺有以下两种方案

(1)使用电阻炉或中频感应炉,将计算好的99.70%铝锭(fe≤0.2%)及铝硅中间合金锭加入炉中,升温熔化炉料,等炉料全部熔化后,除净熔渣,加入熔剂。当温度达到680℃时,加入铝铜中间合金,用钟罩将预热到200-300℃的al-mg中间合金压入熔池中心离坩埚15mm的深处,并缓慢回转和转动,时间为3-5min,然后升温到730-750℃,用炉料总重量的0.7%-0.75%的六氯乙烷(或其他精炼剂)分3次用钟罩压入熔池中心离坩埚底150-100mm的深处,对合金液进行精炼,精炼时间为10-15min,并缓慢在炉内绕圈。精炼反应完成后,静置1-2min后,取试样作炉前分析。如炉前分析发现合金成分低于或高于标准时,立即进行成分调整工作。当温度达到750℃时,扒渣出炉,用坩埚或手抬包盛取合金液,将合金浇入铸型。该方案的熔炼工艺较为复杂,配料涉及铝硅中间合金、铝铜中间合金及铝镁中间合金,采用中间合金产品较多,生产费用高,流程长,且无法有效解决zl105a合金耐蚀性问题。

(2)在保证zl105合金锭化学成分要求上,在合金中添加少量耐腐蚀性微量元素,将铝锭及中间合金加入炉内进行熔化,待炉料熔化完成后,加入适量铝锰合金,使炉内锰含量≤0.3%,熔化后铝液温度在680-710℃用钟罩将镁锭压入炉内并缓慢移动,时间为3-5min,之后进行铝液精炼处理,取样检测调整合金液成分至要求范围。锰元素可以抑制合金中铁元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铝合金中主要组织组成物为α-mnal6,增加铝合金的抗腐蚀性。该方案的不足是:锰元素的加入能阻止铝合金的再结晶过程,提高再结晶温度,但会使合金的塑性出现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zl105a铝合金的制备方法,简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zl105a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按重量计,合金成分如下:fe≤0.07%,si4.5%-5.5%,mg0.5%-0.55%,cu1.0%-1.5%,其它单个元素≤0.05%、合计≤0.15%,余量为铝;

制备步骤如下:

(1)原材料准备:铝锭:al≥99.90%,质量满足gb/t1196-2008标准要求;2202工业硅:质量满足gb/t2881-2014标准要求;阴极铜:cu≥99.95%,质量满足gb/t467-2010标准要求;镁锭:mg≥99.95%,质量满足gb/t3499-2011标准要求;

(2)熔化:先将总用量的80~90%的铝锭加入熔炉中,加热升至900~950℃,然后分批次加入2202工业硅,熔化均匀后,温度降至850~900℃,再加入阴极铜,待铜熔化后,将剩余的铝锭加入,再在680~710℃加入镁锭;

(3)精炼:将温度控制在720~730℃,加入六氯乙烷精炼剂,搅拌精炼2~3次;

(4)浇铸:精炼完成后,扒除表面渣,合金成分检测合格后浇铸。

优选地,六氯乙烷的用量为合金总重量的0.3~0.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原料变更及工艺调整,采用高温处理可直接采用工业硅和铜板进行熔炼,取代了生产铝中间合金产品的环节,简化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2.该合金中铁元素属于杂质类元素,影响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本发明采用高纯铝原料进行合金熔炼,降低了合金中铁含量,从而可改善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同时使合金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得到提升。

3.产生效益:该工艺通过取代铝中间合金产品熔炼,可降低原料投入成本,工业硅原料成本为11111元/吨,阴极铜原料成本为31880元/吨,alsi20中间合金成本为13500元/吨,alcu50中间合金成本为21937元/吨。

按照加入比例,zl105a合金吨产品使用中间合金成本:13500*0.253+21973*0.022=3493.9元

zl105a合金吨产品直接使用工业硅及阴极铜成本:11111*0.052+31880*0.011=928.5元

则吨产品可降低原料费用3493.9-928.5=2565.4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原材料要求:①al99.90铝锭(fe≤0.06%),质量满足gb/t1196-2008标准要求;②2202工业硅,质量满足gb/t2881-2014标准要求;③阴极铜(cu≥99.95%),质量满足gbt467-2010标准要求;④镁锭(mg≥99.95%),质量满足gbt3499-2011标准要求。

炉内加入226kg铝锭,升温熔化,分别将称量好的工业硅、铜板、镁锭放置在炉边平台进行预热,炉内铝液温度升至910℃后,分两次加入工业硅13.7kg,搅拌,为工业硅能够充分溶解,熔化过程保证炉内温度≥900℃。熔化完成后温度降至875℃,加入阴极铜2.74kg,待完全熔化加入28kg铝锭(降温锭),使温度下降至710℃,然后使用钟罩压入镁锭1.65kg。化镁后,控温至720℃,使用铝箔将1kg六氯乙烷精炼剂分3份包裹,分三次采用钟罩压入合金液精炼,同时搅拌除气,精炼完成后将铝液表面渣扒干净,静置约5min取样分析成分,对合金液进行调整,合金成分要求满足如下指标:fe≤0.07%,si4.5%-5.5%,mg0.5%-0.55%,cu1.0%-1.5%,其它单个元素≤0.05%、合计≤0.15%,余量为铝。成分合格后浇取物理性能试样棒,浇铸。

合金的实际化学成分如下:

外观符合:gb/t8733-2007要求。

合金t5状态下物理性能指标如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