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止推轮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滚筒法渣处理工艺的止推轮装置。
背景技术:
滚筒法渣处理装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炉渣处理装置之一。具有流程短、投资少、安全可靠、能耗低等特点。处理后的钢渣能够直接利用,污染少。由于运用此装置处理钢渣时,为了增大单位时间内通过受料装置的钢渣通过率,滚筒本体装置采取轴向与水平面成一定倾角的布置方式,倾角越大越有利于受料装置进料,但是倾角越大导致滚筒本体装置轴向支承装置——止推轮装置受力越大。
以往的止推轮踏面要么采用球面,要么采用圆柱面结构,均容易造成滚筒本体托圈与止推轮接触的踏面出现凹坑等磨损不一的状况,从而影响滚筒本体的定位以及止推轮装置本身的受力,对止推轮组的轴承寿命造成极大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便是针对上述问题对现有止推轮装置进行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滚筒法渣处理工艺的止推轮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精确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滚筒法渣处理工艺的止推轮装置,包括止推轮组、止推轮支撑架和底座,其中:
所述止推轮组设有一锥台形轮面,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止推轮支撑架上;
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为一倾斜面,所述止推轮支撑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倾斜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一立板和若干筋板,若干所述筋板均沿所述底座的倾斜方向设置,所述立板垂直于所述底座的倾斜方向设置,若干所述筋板分别与所述立板的一侧垂直连接,两者共同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倾斜面的下端,用于支撑所述止推轮支撑架。
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调节螺栓,若干所述调节螺栓分别穿过开设于所述立板上的若干通孔,并与所述止推轮支撑架斜向抵接,用以根据使用过程中所述止推轮组的锥台形轮面的磨损程度斜向上调节所述止推轮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栓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止推轮支撑架靠近所述立板一侧的背板的左右两端。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栓为一个,设置于所述止推轮支撑架靠近所述立板一侧的背板的中间部位。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凹槽和若干垫块及垫片组,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底座倾斜面与所述立板交界的位置且位于所述止推轮支撑架的一侧,所述垫块及垫片组垫设于所述凹槽中,通过调节所述垫块及垫片组的厚度使得所述止推轮支撑架与底座之间垫实。
进一步的,所述止推轮支撑架在位于所述止推轮组轴向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固定板,用以防止所述止推轮组在运行过程中沿轴向方向发生窜动。
进一步的,所述止推轮支撑架通过若干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倾斜面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固定块,若干所述固定块均匀设置于所述止推轮支撑架两侧,并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的倾斜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锥台形轮面与设置于滚筒本体上的托圈线接触,两者倾斜角度一致,且所述托圈的踏面与所述锥台形轮面无轴向限位。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滚筒法渣处理工艺的止推轮装置,止推轮踏面采用锥台型结构,同时止推轮装置整体采取倾斜布置,确保与托圈接触踏面上任意接触点线速度一致,磨损均匀,且止推轮不承受轴线受力,同时方便日后当止推轮装置的止推轮踏面出现磨损后重新定位调节;
2、本实用新型止推轮装置具有结构紧凑、运转安全可靠、安装方便、调节简单、成本较低和检修容易等特点。
3、本实用新型止推轮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性好,通过本装置可以方便、便捷地安装止推轮支撑架,重复定位精度高,确保了安装和对中过程中位置准确性,缩短了辅助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止推轮装置维修更换时,只需卸开止推轮支撑架与底座直接的固定螺栓,就能拆下整个止推装置,操作十分简单,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滚筒法渣处理工艺的止推轮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滚筒法渣处理工艺的止推轮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滚筒法渣处理工艺的止推轮装置的第一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滚筒法渣处理工艺的止推轮装置的第二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滚筒法渣处理工艺的止推轮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主要符号说明】
1-止推轮组;
2-止推轮支撑架;
3-底座;
4-锥台形轮面;
5-立板;
6-筋板;
7-调节螺栓;
8-凹槽;
9-垫块及垫片组;
10-固定板;
11-固定螺栓;
12-固定块;
13-滚筒本体;
14-托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和讨论,显然,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例,并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滚筒法渣处理工艺的止推轮装置,包括止推轮组1、止推轮支撑架2和底座3,其中:
所述止推轮组1设有一锥台形轮面4,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止推轮支撑架2上;所述底座3的上端面为一倾斜面,所述止推轮支撑架2固定连接于所述倾斜面上。
参考图2-4,进一步的,所述底座3上设有一立板5和若干筋板6,若干所述筋板6均沿所述底座3的倾斜方向设置,所述立板5垂直于所述底座3的倾斜方向设置,若干所述筋板6分别与所述立板5的一侧垂直连接,两者共同设置于所述底座3的倾斜面的下端,用于支撑所述止推轮支撑架2。
继续参考图1、4和5,所述止推轮装置还包括若干调节螺栓7,若干所述调节螺栓7分别穿过开设于所述立板5上的若干通孔(未图示),并与所述止推轮支撑架2斜向抵接,用以根据使用过程中所述止推轮组1的锥台形轮面4的磨损程度判断滚筒本体13的下滑趋势和程度,合理调整止推轮装置的位置,具体为斜向上调节所述止推轮支撑架2。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螺栓7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止推轮支撑架2靠近所述立板5一侧的背板(未标示)的左右两端;或,所述调节螺栓7为一个,设置于所述止推轮支撑架2靠近所述立板5一侧的背板的中间部位。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凹槽8和若干垫块及垫片组9,所述凹槽8设置于所述底座3倾斜面与所述立板5交界的位置且位于所述止推轮支撑架2的一侧,所述垫块及垫片组9垫设于所述凹槽8中,通过调节所述垫块及垫片组9的厚度使得所述止推轮支撑架2与底座3之间垫实。
参考图1-5所示,所述止推轮支撑架2在位于所述止推轮组1轴向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固定板10,用以防止所述止推轮组1在运行过程中沿轴向方向发生窜动。
进一步的,所述止推轮支撑架2通过若干固定螺栓11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3的倾斜面上。
参考图1-5所示,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止推轮装置还包括若干固定块12,若干所述固定块12均匀设置于所述止推轮支撑架2两侧,并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3的倾斜面固定连接。增加固定块12的设计,可进一步防止所述止推轮支撑架2在止推轮组1运行过程中发生左右窜动,使得整个装置固定性更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台形轮面4与设置于滚筒本体13上的托圈14线接触,两者倾斜角度一致,确保两者接触踏面上任意接触点线速度一致,磨损均匀,且所述托圈14的踏面与所述锥台形轮面4无轴向限位。所述止推轮组1通过所述锥台形轮面4与设置于滚筒本体13上的托圈14接触传递作用力,平衡因设备自重和运行时产生的后移作用力。
具体工作过程:
止推轮组1的锥台形轮面4装配在止推轮组1上,止推轮组1根据工艺设计要求被固定在止推轮支撑架2上,止推轮支撑架2通过固定螺栓11等有效固定方式固定在底座3上,底座3根据总体工艺设计要求跟基础水平和垂直方向都成一定工艺角度固定,调节螺栓7根据使用过程中止推轮组1的锥形轮面4的磨损程度斜向上调节止推轮支撑架2,调节完毕后重新调节垫块及垫片组9的厚度,确保止推轮支撑架2与底座3之间垫实。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滚筒法渣处理工艺的止推轮装置,止推轮踏面采用锥台型结构,同时止推轮装置整体采取倾斜布置,确保与托圈接触踏面上任意接触点线速度一致,磨损均匀,且止推轮不承受轴线受力,同时方便日后当止推轮装置的止推轮踏面出现磨损后重新定位调节;
2、本实用新型止推轮装置具有结构紧凑、运转安全可靠、安装方便、调节简单、成本较低和检修容易等特点。
3、本实用新型止推轮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性好,通过本装置可以方便、便捷地安装止推轮支撑架,重复定位精度高,确保了安装和对中过程中位置准确性,缩短了辅助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止推轮装置维修更换时,只需卸开止推轮支撑架与底座直接的固定螺栓,就能拆下整个止推装置,操作十分简单,使用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