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鼠笼转子带顶针自动脱料柄油缸直顶式卧式压铸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5724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鼠笼转子带顶针自动脱料柄油缸直顶式卧式压铸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模,尤其是一种鼠笼转子带顶针自动脱料柄卧式压铸模。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电机鼠笼转子卧式压铸一直用手工去料柄,而且转子高度变化时,需要人工去换动模芯后面的垫片,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尤其是在人工成本不断上涨,能源价格不断攀升的今天,采用原有的作业方式生产,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鼠笼转子带顶针自动脱料柄油缸直顶式卧式压铸模,以实现自动脱料柄为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鼠笼转子带顶针自动脱料柄卧式压铸模,包括模座、固定于模座上的流道板、与流道板贴合连接的静模芯板、中套板、动模芯板、支撑板、支撑固定板、模脚及顶板,所述的流道板内设有开模时把料柄嵌留在流道内的拉料结构,所述的模座上设有用于自动顶出流道板上的流道内所嵌料柄的自动顶出机构。拉料结构便于在开模时把料柄保留在流道板的流道内,自动顶出机构能够自动顶出嵌留在流道内的料柄。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自动顶出机构包括可沿开合模方向移动的斜碶凹模板、设于斜碶凹模板上用于顶住料柄的料柄顶针、用于推动斜碶凹模板沿开合模方向移动的斜碶凸模板,用于推拉斜碶凸模板移动的脱料油缸,所述的斜碶凸模板的移动方向与开合模方向垂直。通过脱料油缸推拉斜碶凸模板,通过斜碶凸模板与斜碶凹模板的斜碶配合,使斜碶凹模板前移或后退,实现料柄顶针的顶出或回退。

所述的斜碶凹模板与斜碶凸模板之间设有2组贴合斜碶面,在斜碶凹模板移动时,通过贴合的斜面推拉斜碶凸模板在开合模方向移动。通过2组贴合斜碶面,使推拉力分布较平衡,能够使斜碶凹模板受力均匀的前移或后退。

所述的拉料结构为流道板中所设的成倒锥的流道孔。成倒锥的流道孔对料柄产生倒拔力,使料柄嵌留在流道板上。

所述的静模芯板中设有静模芯,其上有进料口及静模型腔,所述中套板设有保持转子铁芯的中套,所述动模芯板设有动模芯,动模芯上设有动模型腔。通过静模芯、中套、动模芯的闭合成为一个完整的转子型腔,以实现转子的压铸成型。

所述的支撑板中间设有用于压紧和顶出转子的顶出油缸,顶出油缸固定于动模芯板和支撑固定板之间,所述顶板上设有顶料顶针,所述的顶料顶针穿过支撑固定板、支撑板及动模芯板的动模芯,并与动模芯的腔体底面对齐。在模具合模后,顶出油缸会第一次加压,把转子压紧,在开模后,顶出油缸进行第二次加压,把转子顶出模具,顶料顶针可以把转子从顶出油缸的油缸杆端部顶落。

所述的顶料顶针的头部为直径大于顶料顶针的杆径2倍以上圆形顶块,所述的圆形顶块与动模芯底部的顶针孔为滑动配合,滑动间隙小于铝水的溢边值。顶料顶针的头部大于杆径2倍以上,增加了与转子的顶出接触面积,降低了顶出压力,不容易对转子造成伤害。

所述的顶出油缸的前端面设有圆形定位凸台,所述的动模芯板与顶出油缸的前端面相贴的底面设有与圆形定位凸台相匹配圆形凹孔。便于顶出油缸与动模芯板的定位配合。

所述的顶出油缸的油缸杆顶部设有与动模芯相匹配的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简单方便,油缸杆动作时,便于带动动模芯一起动作。

所述的流道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模座上,通过长导柱与静模芯板相连,静模芯板则通过短导柱与中套板相连。通过导柱和螺栓连接,应用普遍,连接方便。

有益效果:实现自动脱料柄和省去由于产品高度变化而进行的模具拆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产成本,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座;2-流道板;3-静模芯板;4-中套板;5-动模芯板;6-支撑板;7-支撑固定板;8-模脚;9-顶板;101-斜碶凸模板;102-斜碶凹模板;103-料柄顶针;104-脱料油缸;201-流道孔;301-静模芯;401-中套;501-动模芯;601-顶出油缸;901-顶料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鼠笼转子带顶针自动脱料柄卧式压铸模,包括模座1、固定于模座1上的流道板2、与流道板2贴合连接的静模芯板3、中套板4、动模芯板5、支撑板6、支撑固定板7、模脚8及顶板9,流道板2内设有开模时把料柄嵌留在流道内的拉料结构,模座1上设有用于自动顶出流道板2上的流道内所嵌料柄的自动顶出机构。拉料结构便于在开模时把料柄保留在流道板2的流道内,自动顶出机构能够自动顶出嵌留在流道内的料柄。

为了实现料柄顶出,自动顶出机构包括可沿开合模方向移动的斜碶凹模板102、设于斜碶凹模板102上用于顶住料柄的料柄顶针103、用于推动斜碶凹模板102沿开合模方向移动的斜碶凸模板101,用于推拉斜碶凸模板101移动的脱料油缸104,斜碶凸模板101的移动方向与开合模方向垂直。通过脱料油缸104推拉斜碶凸模板101,通过斜碶凸模板101与斜碶凹模板102的斜碶配合,使斜碶凹模板102前移或后退,实现料柄顶针103的顶出或回退。

为了使顶出力更平稳,斜碶凹模板102与斜碶凸模板101之间设有2组贴合斜碶面,在斜碶凹模板102移动时,通过贴合的斜面推拉斜碶凸模板101在开合模方向移动。通过2组贴合斜碶面,使推拉力分布较平衡,能够使斜碶凹模板102受力均匀的前移或后退。

为了使料柄嵌留在流道板2上,拉料结构为流道板2中所设的成倒锥的流道孔201。成倒锥的流道孔201对料柄产生倒拔力,使料柄嵌留在流道板2上。

为了实现转子的压铸成型,静模芯板3中设有静模芯301,其上有进料口及静模型腔,所述中套板4设有保持转子铁芯的中套401,所述动模芯板5设有动模芯501,动模芯501上设有动模型腔。通过静模芯301、中套401、动模芯501的闭合成为一个完整的转子型腔,以实现转子的压铸成型。

为了实现对转子预压紧和顶出成品转子,支撑板6中间设有用于压紧和顶出转子的顶出油缸601,顶出油缸601固定于动模芯板5和支撑固定板7之间,所述顶板9上设有顶料顶针901,顶料顶针901穿过支撑固定板7、支撑板6及动模芯板5的动模芯501,并与动模芯501的腔体底面对齐。在模具合模后,顶出油缸601会第一次加压,把转子压紧,在开模后,顶出油缸601进行第二次加压,把转子顶出模具,顶料顶针901可以把转子从顶出油缸601的油缸杆端部顶落。

为了降低顶出压力,不伤害成品转子,顶料顶针901的头部为直径大于顶料顶针901的杆径2倍以上圆形顶块,圆形顶块与动模芯501底部的顶针孔502为滑动配合,滑动间隙小于铝水的溢边值。顶料顶针901的头部大于杆径2倍以上,增加了与转子的顶出接触面积,降低了顶出压力,不容易对转子造成伤害。

为了实现顶出油缸601的定位安装,顶出油缸601的前端面设有圆形定位凸台,动模芯板5与顶出油缸601的前端面相贴的底面设有与圆形定位凸台相匹配圆形凹孔。便于顶出油缸601与动模芯板5的定位配合。

为了使顶出油缸601带动动模芯501一起动作,顶出油缸601的油缸杆顶部设有与动模芯501相匹配的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简单方便,油缸杆动作时,便于带动动模芯501一起动作。

为了方便拆装维护,流道板2通过螺栓固定在模座1上,通过长导柱与静模芯板3相连,静模芯板3则通过短导柱与中套板4相连。通过导柱和螺栓连接,应用普遍,连接方便,便于拆装维护。

在压铸电机鼠笼转子时,模具合模,合模后动模芯501在顶出油缸601的作用下,把转子预压紧,之后铝液在压铸机压射头的作用下,经过浇口套、流道及静模芯301上的进料口进入型腔和转子槽型中,经过保压凝固、冷却;开模时,中套板4、动模芯板5、支撑板6、支撑固定板7和模脚8跟随设备被拉开,静模芯板3被带到长导柱的顶端,料柄被留在流道板2上。铸铝转子被动模芯501在顶出油缸601的作用下顶出中套401后,被跟随顶出的顶料顶针901从动模芯501上分离;同时,脱料油缸104动作,流道板上料柄被料柄顶针103顶出流道,掉落。

以上图1-3所示的一种鼠笼转子带顶针自动脱料柄卧式压铸模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实用新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