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集屑罩的生产线用除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2259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集屑罩的生产线用除屑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集屑罩的生产线用除屑装置。



背景技术:

除屑机广泛运用于塑料板、木板等板材加工领域,用以将铣刀加工后产生的废屑吸出。通常现有技术的除屑机包括风机、收集装置、集屑罩,各部分通过管子连通。通过启动风机,将废屑从集屑罩吸入至收集装置中,完成除屑的吸出工作。

对于一些大型厂房或者流水线生产的工厂,废屑会同时产生于多个设备或者不同用处的设备,为了满足除屑的及时、充分,需要配置多台除屑机。又由于不同的设备其产生的废屑的位置在空间上不一样,即角度不同,对于不同设备配置的除屑机也具有针对性、异样性。因此,传统的工厂除屑方式存在配置麻烦、成本高、占有空间大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型厂房或者流水线生产的工厂、能满足多种设备生产的废屑同时吸出、吸出效率高、设备占有空间小的多集屑罩的生产线用除屑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多集屑罩的生产线用除屑装置,包括风机、收集装置、集屑罩;所述集屑罩、风机、收集装置依次连通;还包括导料筒、支架;所述导料筒设置在所述收集装置的上方,其下端通过所述风机与所述收集装置的连通;所述导料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接口,所述集屑罩数量为多个,每个集屑罩均通过塑料软管与对应的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的夹持端与所述支架本体滑动配合,所述夹持件的支撑端用以支撑所述集屑罩。

优选地:在所述U形开口结构的两个夹持臂均开设有螺纹通槽,所述螺纹通槽中套设有螺杆;在所述螺杆上套设有压紧螺母,所述压紧螺母位于所述夹持臂的外侧。

优选地:在所述U形开口结构两个夹持臂的内侧均开设有锯齿状的槽体。

优选地:在所述U形开口结构两个内侧均开设有锯齿状的槽体。

优选地:所述收集装置的侧壁上开设有出尘孔、顶壁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通过所述风机与所述导料筒连通、所述出尘孔的一端通过导尘管与出尘风机连通,出尘孔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收集装置的内部空腔连通有过筛网;在所述收集装置的内部空腔中设置有导料挡板,所述导料挡板呈倾斜状,其位置较高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收集装置的内部空腔的顶壁或者侧壁上,其位置较低的一端向所述出尘孔的位置方向延伸;所述出尘孔在水平方向的投影、所述进料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均被所述导料挡板完全覆盖。

优选地:在所述夹持件的支撑端上设置有榫头,在所述集屑罩的罩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榫头适配的榫槽。

优选地:所述榫头、榫槽均为磁性体。

优选地:每个支架本体上均设置有多个夹持件,所述集屑罩的罩体上设置有多个榫槽。

优选地:所述收集装置的材质为透明玻璃,或者在所述收集装置上开设有透明玻璃窗口;在所述收集装置的下端开设有阀门。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连接为卡接或者螺纹连接;或者塑料软管外套与对应的接口上,在塑料软管与接口重合的部分绕有铁丝或钢丝。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针对不同的设备需要,调整集屑罩的角度,再调整支架本体、以及夹持件在支架本体上的位置,将集屑罩支撑在夹持件的支撑端上。启用电机,将不同设备产生的废屑通过不同的集屑罩吸入至导料筒中,再落入至收集装置中,完成多种设备生产的废屑同时吸出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通过拧紧螺杆直至其端部抵紧支架本体,并通过压紧螺母的挤压作用,提高夹持件的夹持牢度。

进一步,除屑装置在实际工作时,在吸除废屑的同时,也会连同灰尘一同吸除。而废屑如塑料废屑或者木屑均能作为缓冲层,尤其是木屑还能作为皮革的原料。通过过筛网将灰尘吸除至集尘罩中,废屑通过导料挡板流入至收集装置内部空腔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倾斜状的导料挡板能延长过筛时间、达到充分过筛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集屑罩的生产线用除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集屑罩的生产线用除屑装置中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集屑罩的生产线用除屑装置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其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集屑罩的生产线用除屑装置,包括风机1、收集装置2、集屑罩3、导料筒4、支架。集屑罩3、风机1、收集装置2依次连通。导料筒4设置在所述收集装置2的上方,其下端通过风机1与所述收集装置2的连通,导料筒4的上下两端密封。导料筒4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接口,集屑罩3数量为多个,每个集屑罩3均通过塑料软管5与对应的接口可拆卸连接。支架包括支架本体41、夹持件42。夹持件42的夹持端与支架本体41滑动配合,夹持件42的支撑端用以支撑集屑罩3。

本实用新型的塑料软管5特指具有一定形变能力的塑料管,该塑料管为现有技术。可以使用深圳市莱克斯软管有限公司生产的万向伸缩管760、Pu伸缩吸尘管 513 XCG-513、EVA吸尘软管78 XCG-780 、PVC吸尘软管712XCG-712等,当然不限于此,其它现有技术的塑料软管5也应该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针对不同的设备需要,调整集屑罩3的角度,再调整支架本体41、以及夹持件42在支架本体41上的位置,将集屑罩3支撑在夹持件42的支撑端上。启用电机,将不同设备产生的废屑通过不同的集屑罩3吸入至导料筒4中,再落入至收集装置2中,完成多种设备生产的废屑同时吸出的技术效果。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方式不限于上述结构,任何现有的支撑方式如用钳子夹持集屑罩、用支撑板支撑集屑罩等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2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夹持件42的夹持端呈U形开口结构,夹持端能插合在支架本体41上。U形开口结构中两个夹持臂之间的距离优选等于或者略小于支架本体41的外径或者夹持两端的短距离。这样,能保证夹持端恰好夹持在支架本体41上,且能沿着支架本体41上下移动。另外,U形开口结构也能实现夹持端的夹持程度的调节,即实现夹持件42的支撑端的水平移动。

在有些实施例中:在U形开口结构的两个夹持臂均开设有螺纹通槽,螺纹通槽中套设有螺杆421。在螺杆421上套设有压紧螺母422,压紧螺母422位于夹持臂的外侧。通过拧紧螺杆421直至其端部抵紧支架本体41,并通过压紧螺母422的挤压作用,提高夹持件42的夹持牢度。

在有些实施例中:每个夹持臂的内侧均开设有锯齿状(图中未画出)的槽体。锯齿状的凹凸结构,能进一步提高摩擦系数,提高夹持牢度。

如图3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收集装置2的侧壁上开设有出尘孔9、顶壁上开设有进料口8。进料口8通过风机1与导料筒4连通、出尘孔9的一端通过导尘管105与出尘风机6连通,出尘孔9的另一端伸入收集装置2的内部空腔连通有过筛网104。在收集装置2的内部空腔中设置有导料挡板7,导料挡板7呈倾斜状,其位置较高的一端设置在收集装置2的内部空腔的顶壁或者侧壁上,其位置较低的一端向出尘孔9的位置方向延伸。出尘孔9在水平方向的投影、进料口8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均被导料挡板7完全覆盖。

除屑装置在实际工作时,在吸除废屑的同时,也会连同灰尘一同吸除。而废屑如塑料废屑或者木屑均能作为缓冲层,尤其是木屑还能作为皮革的原料。通过过筛网将灰尘吸除至集尘罩103中,废屑通过导料挡板7流入至收集装置2内部空腔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倾斜状的导料挡板7能延长过筛时间、达到充分过筛的技术效果。

在有些实施例中:在夹持件42的支撑端上设置有榫头10,在集屑罩3的罩体上设置有与榫头10适配的榫槽。隼头与榫槽的配合,能实现快速支撑、安装以及拆解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中榫头10与榫槽之间的结合方式可以是不完全插合,即榫头部分插入至榫槽中,榫头主要起到支持的作用。当然集屑罩也可以直接支撑在夹持件的支撑端上。

在有些实施例中:榫头10、榫槽均为磁性体。通过磁性体的相互吸附作用,进一步提高支撑定位的精度以及牢度。

在有些实施例中:每个支架本体41上均设置有多个夹持件42,集屑罩3的罩体上设置有多个榫槽。多个夹持件42同时支撑,减少单个夹持件42的支撑负荷。

在有些实施例中:收集装置2的材质为透明玻璃,或者在收集装置2上开设有透明玻璃窗口101。在收集装置2的下端开设有阀门102。透明玻璃窗口101便于观察收集装置2内部空腔中废屑的积攒程度,阀门102便于将收集装置2内部空腔中废屑实时移出。

在有些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为卡接或者螺纹连接。或者塑料软管5外套与对应的接口上,在塑料软管5与接口重合的部分绕有铁丝或钢丝。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凡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