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连杆珩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7375发布日期:2018-09-14 23:3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构件加工固定座,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连杆珩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构件连杆在加工时,由于加工精度要求高,其连杆小孔内壁要用刀具进行珩磨,大小孔端不等厚连杆加工时,要确保小孔的圆度以及小孔和大孔的位置精度,为此在进行小孔珩磨时,要保证小孔与珩磨杆的相对位置,使之加工达到质量要求。传统的固定方式为简易的固定装置,这种传统装置不能克服连杆大小孔端尺寸误差,导致小孔与珩磨杆的相对位置超差,使之珩磨精度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连杆珩磨装置,可同时对两个连杆进行珩磨加工,并可达到刀具不浮动,工件浮动、自适应调整的加工效果。

本发明包括底板,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汽车连杆珩磨使用的装置在底板一侧设有可套入连杆大孔的定位柱,另一侧设有间隔符合连杆长度的珩磨定位柱,在珩磨定位柱内侧设有连杆小孔插入孔,上方设有珩磨刀具入孔,定位柱内侧设有支撑连杆的自适应弹性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柱为可上下叠放两个连杆并列的定位柱。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装置采用一个底板设置两个定位柱的方式,使用时,可将连杆大孔预定位,两个定位柱的间隔距离可确保小孔在轻微的移动情况下精确定位。连杆重心置于自适应弹性装置支撑点上,消除连杆本身重力影响,使之保证连杆在一定范围内随弹性装置而自动轻微调整,加工时能确保珩磨杆能顺利沿着小孔内壁加工,消除连杆大小孔端厚度差异对加工影响。加之可叠放两个同时加工,可达到珩磨加工精度高、速度快、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现在汽车连杆小孔珩磨加工无法确保精度的难题,设计科学,有利汽车连杆加工质量,保证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面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定位柱,3、珩磨定位柱,4、插入孔,5、珩磨刀具入孔,6、自适应弹性装置,7、连杆,8、连杆大孔,9、连杆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所示:汽车连杆珩磨使用的装置在底板1一侧设有可套入连杆大孔8的定位柱2,另一侧设有间隔符合连杆7长度的珩磨定位柱3,在珩磨定位柱3内侧设有连杆小孔9插入孔4,上方设有珩磨刀具入孔5,定位柱2内侧设有支撑连杆的自适应弹性装置6。定位柱2为可上下叠放两个连杆7并列的定位柱2。

本发明所涉及的自适应弹性装置6是本装置中的发明重点,因为设置可将连杆7固定进行珩磨加工的装置可很容易达到固定目的,但由于连杆7的大小孔内端的厚度不一致,其中的小孔一端比大孔一端薄3mm左右,要将较薄一端平置保持精确加工很不容易,特别是两个叠放在一起的连杆7更难确保精确的厚度方便加工,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自适应弹性装置6可在叠放两个连杆7后,其下方的自适应弹性装置6能自动调整两个叠放连杆的平齐,使之能在珩磨加工时确保连杆小孔9的垂直精确加工。该自适应弹性装置6内装有与连杆重量相适应弹力而设置的弹簧,在汽车连杆7的大孔端套入后,在定位柱2将大孔端固定后,可自动适应重力而向上顶起,使之小孔端与整体自动平衡。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连杆珩磨装置,汽车连杆珩磨使用的装置在底板一侧设有可套入连杆大孔的定位柱,另一侧设有间隔符合连杆长度的珩磨定位柱,在珩磨定位柱内侧设有连杆小孔插入孔,上方设有珩磨刀具入孔,定位柱内侧设有支撑连杆的自适应弹性装置。使用时,可通过定位柱将连杆大孔套入,连杆小孔插入插入孔,连杆大孔端面放置在自适应弹性装置上,整个连杆相对可轻微浮动。即可通过珩磨刀具入孔将刀具深入进行珩磨加工,由此能达到加工精度高、效率快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周援世;王海;黄国勇;王春才;余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江华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06
技术公布日:2018.09.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