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PS烧结WC-6Co的硬质合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8803发布日期:2019-04-20 05:41阅读:9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质合金材料,尤其涉及一种sps烧结wc-6co的硬质合金。



背景技术:

硬质合金是由一种或多种高硬度、高模量的间隙化合物与过渡族金属或其合金组成的复合材料。wc-co硬质合金因其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优良的韧性及其诸多优异的力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与各行各业,且被誉为“工业的牙齿”。硬度、耐磨性及强度既是作为衡量wc-co硬质合金好坏的重要技术指标,也是wc-co硬质合金优于其他材料的根本。因此,提升wc-co硬质合金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成为了wc-co硬质合金研究领域的重中之重。

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plasmasintering,简称sps)又称“等离子活化烧结”(plasmaetivatedsintering,简称pas)是制备功能材料的一种全新技术,它具有升温速度快、烧结时间短、组织结构可控、节能环保等鲜明特点,可用来制备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也可用来制备纳米块体材料、非晶块体材料、梯度材料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wc-co的硬质合金的硬度、耐磨性,设计了一种sps烧结wc-6co的硬质合金。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sps烧结wc-6co的硬质合金的制备原料包括:具有空心球结构、平均粒径为30μm、球壁厚为1.8μm的wc-6co复合粉。

sps烧结wc-6co的硬质合金的制备步骤为:将原始粉末按实验设计方案称重、配料,配好后倒入球磨罐中进行球磨,球磨介质为直径30mm的钢化球,球磨机转速为70r/min,球料比为7:1,球磨时间为48h。球磨结束后,将制得的粒料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时间为60min,干燥温度为50℃,随后加入成形剂进行制粒。将制好的压坯置于石墨模具中,放入sps烧结炉中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1360℃,烧结压力为50mpa,保温时间为90min。

sps烧结wc-6co的硬质合金的检测步骤为:显微组织观察采用jsm-7001e型场发射扫描电镜,密度采用阿基米德原理测定,钴磁含量采用全自动钴磁测量仪测定,矫顽磁力采用数字式矫顽磁力计测定,维氏硬度采用维氏硬度计测定,洛氏硬度采用洛氏硬度计测定。

所述的sps烧结wc-6co的硬质合金,制备具有最优性能硬质合金的工艺参数为:烧结温度1250℃、保温时间5min、烧结压力50mpa。此时制得的合金样品显微组织均匀,密度、硬度和断裂韧性等性能良好。

所述的sps烧结wc-6co的硬质合金,当烧结温度升高时,合金的致密度和硬度会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保温时间延长时,合金的密度会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当烧结压力升高时,合金的密度也会随着烧结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所述的sps烧结wc-6co的硬质合金,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当保温时间太长时,会导致硬质合金内部的晶粒发生长大现象。导致硬质合金的力学性能下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具有空心球结构、平均粒径为30μm、球壁厚为1.8μm的wc-6co复合粉为原料,经过配料、球磨、干燥、制粒、成形、烧结工艺成功制备了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sps烧结wc-6co的硬质合金。其中,sps烧结能够制得性能优异的硬质合金,合适的烧结温度、烧结压力、保温时间都能够提升硬质合金的力学性能。采用sps工艺制备wc-co硬质合金,合适的工艺参数是能否得到性能更高硬质合金的关键。所制得的sps烧结wc-6co的硬质合金,其硬度、致密化程度、抗弯强度都得到大幅提升。本发明能够为制备高性能的wc-6co的硬质合金提供一种新的生产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案例1:

sps烧结wc-6co的硬质合金的制备原料包括:具有空心球结构、平均粒径为30μm、球壁厚为1.8μm的wc-6co复合粉。sps烧结wc-6co的硬质合金的制备步骤为:将原始粉末按实验设计方案称重、配料,配好后倒入球磨罐中进行球磨,球磨介质为直径30mm的钢化球,球磨机转速为70r/min,球料比为7:1,球磨时间为48h。球磨结束后,将制得的粒料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时间为60min,干燥温度为50℃,随后加入成形剂进行制粒。将制好的压坯置于石墨模具中,放入sps烧结炉中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1360℃,烧结压力为50mpa,保温时间为90min。sps烧结wc-6co的硬质合金的检测步骤为:显微组织观察采用jsm-7001e型场发射扫描电镜,密度采用阿基米德原理测定,钴磁含量采用全自动钴磁测量仪测定,矫顽磁力采用数字式矫顽磁力计测定,维氏硬度采用维氏硬度计测定,洛氏硬度采用洛氏硬度计测定。

实施案例2:

烧结温度是合金致密化的主要动力,是影响合金致密化的主要因素。试样的密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烧结过程中产生的液相数量增加,能有效填充合金孔隙,促进烧结致密化的进行;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黏结金属相co的挥发损失越严重,使得合金中的co含量降低,wc含量相对升高,使制备的合金密度上升。试样的硬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这是由于合金的致密度上升导致的,当烧结温度为1500℃时合金硬度最大,为2290;试样的钴磁比1500℃和1400℃制备的合金更低,在1500℃会产生更多的脱碳相,脱碳相的存在会使合金的硬度升高、密度变大,但合金强度、韧性变差。

实施案例3:

烧结温度越高,合金的矫顽磁力越低,在钴含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矫顽磁力与钴相的分散度有关,而钴相的分散程度随wc晶粒的变化而变化。过高的烧结温度会使合金晶粒长大且合金组织变的不均匀,还会使合金的矫顽磁力降低,合金的断裂韧性也就变的更差。综合考虑合金的密度、硬度、磁饱合强度、矫顽磁力和断裂韧性性能,烧结温度设置为1500℃时合金性能较好。

实施案例4:

保温时间为5min时,合金的密度达到相对稳定;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密度基本保持不变。但是时间过长,会导致wc晶粒异常长大,硬度下降。综合考虑烧结工艺简化和性能的影响,保温时间选择5min。

实施案例5:

随着烧结压力的增加,样品的密度呈现增加的趋势。这是因为随着烧结压力的增加,放电等离子烧结系统在压力的作用下,烧结体晶粒表面容易活化,通过表面扩散的物质快速传递;提高烧结压力,有利于增大粉末颗粒的表面及内部原子的扩散速率、增强液相的流动,可促进粉末颗粒间重新排列组合,加速烧结进程,有利于烧结样品中气孔的去除,有助于烧结体的致密。烧结压力越大,合金的硬度也越高,分析认为是由于烧结压力越大合金的致密度越大造成的。烧结压力越大,密度上升,当压力超过100mpa时,密度变化不大,此时压力对合金致密化作用有限,为节省生产成本,较好烧结压力为100mpa。

实施案例6:

较好的烧结工艺为烧结温度1500℃、保温时间5min、烧结压力100mpa,按此工艺烧结制备超细晶硬质合金。并测得较好工艺下合金的相关性能和组织结构。较好烧结工艺制备的合金晶粒细小、wc晶粒尺寸分布均匀,孔隙很少。较好工艺制备的合金致密性更高,硬度变化不大,但断裂韧性显著提高;2种合金性能变化不大,第二种的矫顽磁力更高一些,这是因为加入了晶粒长大抑制剂。说明本试验中提出的工艺在不添加抑制剂、省去球磨工艺的情况下也能提升超细晶硬质合金的综合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