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磨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1292发布日期:2018-06-30 06:5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双头磨球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磨球机,尤其涉及一种美容仪器用的双头磨球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各种各样的物质消费品,以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而美容仪器就是诸多的物质消费品中一种。

其中,对于带球头的美容仪器来说,例如带球头的美容棒,由于球头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零件,一旦这些零件的外表面不够光滑,或者存在一些凹凸不平的部分时,故使用时会造成人体皮肤的皮损等伤害;因此,对球头进行研磨是制造带球头的美容仪器必不可少的工序。

而目前,对球头的研磨是操作人员借助研磨设备所实现;具体是先将球头安装于研磨设备上滑座的夹具上,然后再由操作人员推动滑座朝做回转运动的研磨皮带处运动,使得滑座上的球头与做回转运动的研磨皮带相接触,从而由做回转运动的研磨皮带对球头的表面进行研磨,实现球头的研磨目的。

但是,现有的研磨设备只有一套的研磨皮带,故只能从单头对球头进行研磨,故研磨效率低;同时,由于现有的研磨设备是靠操作人员推动滑座去使球头于研磨过程中相对研磨皮带进给,即进给靠操作人员实现,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负担,进一步地降低了研磨效率,因而无法适应于自动化的场合。

因此,亟需一种能同时研磨第一球头及第二球头且研磨效率高以适应于自动化程度高的场合中的双头磨球机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研磨第一球头及第二球头且研磨效率高以适应于自动化程度高的场合中的双头磨球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双头磨球机适用同时研磨第一球头和第二球头,包括机架、第一研磨机构、第二研磨机构、第一进给机构、第二进给机构、用于供所述第一球头安装并驱使所述第一球头旋转的第一旋转机构及用于供所述第二球头安装并驱使所述第二球头旋转的第二旋转机构。所述机架包含下方处的框架及上方处的立架,所述第一研磨机构安装于所述立架的左侧壁处,所述第二研磨机构安装于所述立架的右侧壁处;所述第一进给机构及第二进给机构安装于所述框架的顶端部处,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进给机构上,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进给机构上;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及第二旋转机构各包含供球头安装的旋转轴及用于驱使所述旋转轴旋转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轴沿所述机架的上下方向布置;于研磨过程中,所述第一进给机构驱使所述第一球头向所述第一研磨机构进给,由所述第一研磨机构和第一旋转机构相互配合而研磨所述第一球头;与此同时,所述第二进给机构驱使所述第二球头向所述第二研磨机构进给,由所述第二研磨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相互配合而研磨所述第二球头。

较佳地,所述旋转电机沿所述机架前后方向与所述旋转轴呈一前一后的错开布置,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轴平行,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驱动带轮,所述旋转轴上安装有从动带轮,所述驱动带轮及从动带轮上绕设有皮带。

较佳地,所述旋转电机沿所述机架前后方向与所述旋转轴呈一前一后的错开布置,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轴平行,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驱动带轮,所述旋转轴上安装有从动带轮,所述驱动带轮及从动带轮上绕设有皮带。

较佳地,所述第一研磨机构及第二研磨机构各包含研磨电机、主驱带轮、受驱带轮、顶推带轮、研磨皮带、轮架、伸缩气缸及导滑轮,所述伸缩气缸沿所述机架的上下方向布置,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轮架连接,所述受驱带轮安装于所述轮架上,所述主驱带轮及受驱带轮沿所述机架上下方向呈一上一下的对应布置,所述研磨皮带套设于所述主驱带轮及受驱带轮上,所述研磨电机驱使所述主驱带轮旋转,所述顶推带轮位于所述研磨皮带所围的空间内,所述顶推带轮还沿所述机架的前后方向顶推所述研磨皮带向前张开,所述导滑轮沿所述机架的前后方向呈一前一后地安装于所述轮架上,所述导滑轮在所述伸缩气缸驱使所述轮架上下升降过程中沿所述立架的侧壁滚动。

较佳地,所述顶推带轮沿所述机架的上下方向呈一上一下的对齐布置,所述顶推带轮还沿所述机架的前后方向位于所述主驱带轮及受驱带轮的前方。

较佳地,所述主动带轮沿所述机架的上下方向与所述受驱带轮相对齐。

较佳地,所述第一进给机构及第二进给机构各包含沿所述机架的前后方向滑设于所述框架之顶端部处的进给滑架及用于驱使所述进给滑架沿所述机架前后方向滑移的进给电机,所述进给电机安装于所述框架的顶端部处,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的旋转轴和旋转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进给机构的进给滑架上,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旋转轴和旋转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进给机构的进给滑架上。

较佳地,所述第一进给机构及第二进给机构各自还包含沿所述机架前后方向布置的进给丝杆及滑套于所述进给丝杆上的进给丝母,所述进给丝母安装于所述进给滑架上。

较佳地,所述第一进给机构及第二进给机构各自还包含直线导轨组,所述直线导轨组沿所述机架的前后方向布置,所述直线导轨组安装于所述框架之顶端部与所述进给滑架之间。

较佳地,所述第一进给机构或第二进给机构的直线导轨组还沿所述机架的左右方向呈一左一右的间隔开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双头磨球机包括机架、第一研磨机构、第二研磨机构、第一进给机构、第二进给机构、用于供第一球头安装并驱使第一球头旋转的第一旋转机构及用于供第二球头安装并驱使第二球头旋转的第二旋转机构,故于研磨过程中,第一进给机构驱使第一球头向第一研磨机构进给,由第一研磨机构和第一旋转机构相互配合而研磨第一球头;与此同时,第二进给机构驱使第二球头向第二研磨机构进给,由第二研磨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相互配合而研磨第二球头,即是说,第一进给机构、第一旋转机构及第一研磨机构组合出对第一球头研磨的一套结构,以及由第二进给机构、第二旋转机构及第二研磨机构组合出对第二球头研磨的另一套结构,两套结构相互独立且互不干扰,从而使得本发明的双头磨球机能同时对第一球头及第二球头研磨(即双头研磨),提高研磨效率;与此同时,第一球头的进给是由第一进给机构所实现,以及第二球头的进给是由第二进给机构所实现,一方面使得第一球头及第二球头的研磨质量更好,另一方面使得本发明的双头磨球机的自动化程度更高;再者,由于第一旋转机构及第二旋转机构各包含供球头安装的旋转轴及用于驱使旋转轴旋转的旋转电机,旋转轴沿机架的上下方向布置,故降低旋转轴对机架水平空间占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双头磨球机在主视方向观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双头磨球机于左侧方向观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双头磨球机于右侧方向观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双头磨球机的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双头磨球机的右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双头磨球机的第一研磨机构中的伸缩气缸、轮架、受驱带轮及导滑轮组装在一起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的双头磨球机100适用同时研磨第一球头210和第二球头220,包括机架10、第一研磨机构20、第二研磨机构30、第一进给机构40、第二进给机构50、用于供第一球头210安装并驱使第一球头210旋转的第一旋转机构60及用于供第二球头220安装并驱使第二球头220旋转的第二旋转机构70。机架10包含下方处的框架11及上方处的立架12,以借助立架12与框架11的组合而创造出更合理紧凑的安装位置;较优的是,立架12位于框架11的顶端部的中间位置,并与框架11的后侧壁相对齐,但不限于此。第一研磨机构20安装于立架12的左侧壁处,由立架12对第一研磨机构20提供安装及支撑;第二研磨机构30安装于立架12的右侧壁处,由立架12对第二研磨机构30提供安装及支撑;较优的是,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研磨机构20及第二研磨机构30于立架12上呈左右对称的布置,但不限于此。第一进给机构40及第二进给机构50安装于框架11的顶端部处,由框架11对第一进给机构40及第二进给机构50提供安装及支撑;较优的是,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研磨机构20沿机架10的前后方向位于第一进给机构40相对的后上方,第二研磨机构30也沿机架10的前后方向位于第二进给机构50相对的后上方,但不限于此。第一旋转机构60安装于第一进给机构40上,由第一进给机构40驱使第一旋转机构60沿机架10的前后方进给;第二旋转机构70安装于第二进给机构50上,由第二进给机构50驱使第二旋转机构70沿机架10的前后方向进给。第一旋转机构60包含供第一球头210安装的旋转轴61及用于驱使旋转轴61旋转的旋转电机62,旋转轴61沿机架10的上下方向布置;同样,第二旋转机构70包含供第二球头220安装的旋转轴71及用于驱使旋转轴71旋转的旋转电机72,旋转轴71沿机架10的上下方向布置。故于研磨过程中,第一进给机构40驱使第一球头210向第一研磨机构20进给,由第一研磨机构20和第一旋转机构60相互配合而研磨第一球头210;与此同时,第二进给机构50驱使第二球头220向第二研磨机构30进给,由第二研磨机构30和第二旋转机构70相互配合而研磨第二球头220,实现同时对第一球头210及第二球头220的研磨,达到双头磨球的目的。更具体地,如下: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于本实施例的第一旋转机构60中,旋转电机62沿机架10前后方向与旋转轴61呈一前一后的错开布置,较优的是,旋转轴61位于后方而旋转电机62位于前方,以便于旋转轴61靠近第一研磨机构20而旋转电机62远离第一研磨机构20,从而便于旋转轴61上的第一球头210被第一研磨机构20所研磨;旋转电机62的输出轴与旋转轴61平行,旋转电机62的输出轴连接有减速器63,减速器63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驱动带轮64,旋转轴61上安装有从动带轮65,驱动带轮64及从动带轮65上绕设有皮带66,以便于旋转电机62远离地对旋转轴61的驱动,并确保旋转轴61旋转的平稳可靠性。当然,于其它实施例的第一旋转机构60中,可将减速器63删除,对应地,此时的驱动带轮64直接安装于旋转电机62的输出轴上,故不以此为限。

如图1、图3及图5所示,于本实施例的第二旋转机构70中,旋转电机72沿机架10前后方向与旋转轴71呈一前一后的错开布置,较优的是,旋转轴71位于后方而旋转电机72位于前方,以便于旋转轴71靠近第二研磨机构30而旋转电机72远离第二研磨机构30,从而便于旋转轴71上的第二球头220被第二研磨机构30所研磨;旋转电机72的输出轴与旋转轴71平行,旋转电机72的输出轴连接有减速器73,减速器73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驱动带轮74,旋转轴71上安装有从动带轮75,驱动带轮74及从动带轮75上绕设有皮带76,以便于旋转电机72远离地对旋转轴71的驱动,并确保旋转轴71旋转的平稳可靠性。当然,于其它实施例的第二旋转机构70中,可将减速器73删除,对应地,此时的驱动带轮74直接安装于旋转电机72的输出轴上,故不以此为限。

如图1、图2、图4及图6所示,第一研磨机构20包含研磨电机21、主驱带轮22、受驱带轮23、顶推带轮24、研磨皮带25、轮架26、伸缩气缸27及导滑轮28。伸缩气缸27沿机架10的上下方向布置,较优的是,伸缩气缸27呈输出端朝下的布置,使得伸缩气缸27对立架12的左侧壁的空间利用更合理,且伸缩气缸27的输出端与轮架26连接,由伸缩气缸27带动轮架26上下升降。受驱带轮23安装于轮架26上,使受驱带轮23跟随轮架26一起上下升降。主驱带轮22及受驱带轮23沿机架10上下方向呈一上一下的对应布置,较优的是,主驱带轮22沿机架10的上下方向与受驱带轮23相对齐,且主驱带轮22位于受驱带轮23的正上方,以利于伸缩气缸27带动受驱带轮23向下滑移而向下调节研磨皮带25,还利于对立架12的左侧壁位置合理利用,但不限于此。研磨皮带25套设于主驱带轮22及受驱带轮23上,研磨电机21驱使主驱带轮22旋转,顶推带轮24位于研磨皮带25所围的空间内,以满足顶推带轮24从研磨皮带25的内侧顶推研磨皮带25向外侧张开的需求,顶推带轮24还沿机架10的前后方向顶推研磨皮带25向前张开;较优的是,顶推带轮24沿机架10的上下方向呈一上一下的对齐布置,以便于第一球头210位于研磨皮带25位于一上一下的顶推带轮24之间的部位处,故在第一进给机构40驱使第一球头210向后进给过程中,通过伸缩气缸27带动受驱带轮23去调节研磨皮带25松紧而改变研磨皮带25对第一球头210的研磨面积,因此研磨更可靠性;顶推带轮24还沿机架10的前后方向位于主驱带轮22及受驱带轮23的前方,以使得研磨皮带25被顶推带轮24所顶推的部位朝第一球头210方向靠近,以利于第一球头210的研磨,但不限于此。导滑轮28沿机架10的前后方向呈一前一后地安装于轮架26上,导滑轮28在伸缩气缸27驱使轮架26上下升降过程中沿立架12的左侧壁滚动,以藉由一前一后布置的导滑轮28,增加轮架26与立架12的左侧壁之间的侧向支撑的同时,更能确保轮架26相对立架12的左侧壁上下升降的平稳可靠性,从而确保受驱带轮23自动调节研磨皮带25的张紧程度,因而使得第一研磨机构20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改变对第一球头210的研磨面积,所以,提高了第一球头210的研磨效率及质量。

如图1、图3及图5所示,第二研磨机构30包含研磨电机31、主驱带轮32、受驱带轮33、顶推带轮34、研磨皮带35、轮架36、伸缩气缸37及导滑轮38。伸缩气缸37沿机架10的上下方向布置,较优的是,伸缩气缸37呈输出端朝下的布置,使得伸缩气缸37对立架12的右侧壁的空间利用更合理,且伸缩气缸37的输出端与轮架36连接,由伸缩气缸37带动轮架36上下升降。受驱带轮33安装于轮架36上,使受驱带轮33跟随轮架36一起上下升降。主驱带轮32及受驱带轮33沿机架10上下方向呈一上一下的对应布置,较优的是,主驱带轮32沿机架10的上下方向与受驱带轮33相对齐,且主驱带轮32位于受驱带轮33的正上方,以利于伸缩气缸37带动受驱带轮33向下滑移而向下调节研磨皮带35,还利于对立架12的右侧壁位置的合理利用,但不限于此。研磨皮带35套设于主驱带轮32及受驱带轮33上,研磨电机31驱使主驱带轮32旋转,顶推带轮34位于研磨皮带35所围的空间内,以满足顶推带轮34从研磨皮带35的内侧顶推研磨皮带35向外侧张开的需求,顶推带轮34还机架10的前后方顶推研磨皮带35向前张开;较优的是,顶推带轮34沿机架10的上下方向呈一上一下的对齐布置,以便于第二球头220位于研磨皮带35位于一上一下的顶推带轮34之间的部位处,故在第二进给机构50驱使第二球头220向后进给过程中,通过伸缩气缸37带动受驱带轮33去调节研磨皮带35松紧而改变研磨皮带35对第二球头220的研磨面积,因此研磨更可靠性;顶推带轮34还沿机架10的前后方向位于主驱带轮32及受驱带轮33的前方,以使得研磨皮带35被顶推带轮34所顶推的部位朝第二球头220方向靠近,以利于第二球头220的研磨,但不限于此。导滑轮38沿机架10的前后方向呈一前一后地安装于轮架36上,导滑轮38在伸缩气缸37驱使轮架36上下升降过程中沿立架12的右侧壁滚动,以藉由一前一后布置的导滑轮38,增加轮架36与立架12的右侧壁之间的侧向支撑的同时,更能确保轮架36相对立架12的右侧壁上下升降的平稳可靠性,从而确保受驱带轮33自动调节研磨皮带35的张紧程度,因而使得第二研磨机构30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调节对第二球头220的研磨面积,所以,提高了第二球头220的研磨效率及质量。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第一进给机构40包含沿机架10的前后方向滑设于框架11之顶端部处的进给滑架41及用于驱使进给滑架41沿机架10前后方向滑移的进给电机42,进给电机42安装于框架11的顶端部处,第一旋转机构60的旋转轴61和旋转电机62安装于进给滑架41上,由进给电机42通过进给滑架41去带动第一旋转机构60移向第一研磨机构20或移离第一研磨机构20。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进给电机42驱使进给滑架41滑移方式是:第一进给机构40还包含沿机架10前后方向布置的进给丝杆43及滑套于进给丝杆43上的进给丝母(图中未示),进给丝母安装于进给滑架41上,以使得进给电机42驱使进给丝杆43转动时,由转动的进给丝杆43带动进给丝母沿进给丝杆43的轴向滑移,从而使得进给滑架41连同进给丝母一起滑移,提高进给滑架41进给的精准度,但不限于此。为进一步提高进给滑架41相对框架11滑移的平稳可靠性,故第一进给机构40还包含直线导轨组44,直线导轨组44沿机架10的前后方向布置,直线导轨组44安装于框架11之顶端部与进给滑架41之间,较优的是,直线导轨组44还沿机架10的左右方向呈一左一右的间隔开布置,但不限于此。

如图1、图3及图5所示,第二进给机构50包含沿机架10的前后方向滑设于框架11之顶端部处的进给滑架51及用于驱使进给滑架51沿机架10前后方向滑移的进给电机52,进给电机52安装于框架11的顶端部处,第二旋转机构70的旋转轴71和旋转电机72安装于进给滑架51上,由进给电机52通过进给滑架51去带动第二旋转机构70移向第二研磨机构30或移离第二研磨机构30。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进给电机52驱使进给滑架51滑移方式是:第一进给机构50还包含沿机架10前后方向布置的进给丝杆53及滑套于进给丝杆53上的进给丝母(图中未示),进给丝母安装于进给滑架51上,以使得进给电机52驱使进给丝杆53转动时,由转动的进给丝杆53带动进给丝母沿进给丝杆53的轴向滑移,从而使得进给滑架51连同进给丝母一起滑移,提高进给滑架51进给的精准度,但不限于此。为进一步提高进给滑架51相对框架11滑移的平稳可靠性,故第二进给机构50还包含直线导轨组54,直线导轨组54沿机架10的前后方向布置,直线导轨组54安装于框架11之顶端部与进给滑架51之间,较优的是,直线导轨组54还沿机架10的左右方向呈一左一右的间隔开布置,但不限于此。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双头磨球机100包括机架10、第一研磨机构20、第二研磨机构30、第一进给机构40、第二进给机构50、用于供第一球头210安装并驱使第一球头210旋转的第一旋转机构60及用于供第二球头220安装并驱使第二球头220旋转的第二旋转机构70,故于研磨过程中,第一进给机构40驱使第一球头210向第一研磨机构20进给,由第一研磨机构20和第一旋转机构60相互配合而研磨第一球头210;与此同时,第二进给机构50驱使第二球头220向第二研磨机构30进给,由第二研磨机构30和第二旋转机构70相互配合而研磨第二球头220,即是说,第一进给机构40、第一旋转机构60及第一研磨机构20组合出对第一球头210研磨的一套结构,以及由第二进给机构50、第二旋转机构70及第二研磨机构30组合出对第二球头220研磨的另一套结构,两套结构相互独立且互不干扰,从而使得本发明的双头磨球机100能同时对第一球头210及第二球头220研磨(即双头研磨),提高研磨效率;与此同时,第一球头210的进给是由第一进给机构40所实现,以及第二球头220的进给是由第二进给机构50所实现,一方面使得第一球头210及第二球头220的研磨质量更好,另一方面使得本发明的双头磨球机100的自动化程度更高;再者,由于第一旋转机构60及第二旋转机构70各包含供球头安装的旋转轴61、71及用于驱使旋转轴61、71旋转的旋转电机62、72,旋转轴61、71沿机架10的上下方向布置,故降低旋转轴61、71对机架10水平空间占用。

值得注意者,上述提到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建立是以图1为基础的;在使用者在操作本发明的双头磨球机100时,面对使用者的一方为前方,背对的一方为后方,位于使用者左边的称为左侧,位于使用者的右边称为右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